一种密肋梁用空心模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74498发布日期:2021-06-15 20:2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肋梁用空心模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密肋楼盖施工所用空心模壳。



背景技术:

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的密肋楼盖,以其使用范围广、节省材料、施工迅速、降低建筑自重等诸多优点,被广泛使用于大跨度、大负荷、大空间的地下及多层和高层建筑物施工建设上。

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条铺法,还是满铺法的模壳铺装方法,使用中发现存在以下缺点:1)模壳可分为周转模壳和一次性模壳。对于周转模壳,主要有塑料(比如聚丙烯)模壳、玻璃钢模壳和钢模壳三种,聚丙烯模壳成本低,但是周转率低、容易损坏,钢模壳使用寿命长,但是重量大,成本高,玻璃钢模壳亦存在造价高、冬季加工固化时间长等缺陷。即上述单一材质制成的模壳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2)在模壳的底部外边缘上开有钉孔,由钢钉经钉孔将模壳固定在肋梁模板上,为防止模壳拼缝处漏浆,模壳与肋梁接缝处刮水泥腻子。冬季施工中,水泥腻子干燥所需时间长,在施工人员走动、机具振动、钢筋绑扎荷载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定位钢钉无法承载加大的负荷进而弯曲变形,使得模壳位移明显,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漏浆现象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密肋梁用空心模板,该空心模板的底部为框架,框架与包括连接座和边框,边框与肋梁模板等连接,由于改变了模壳与肋梁模板的连接方向,从而较好的避免了腻子等对连接件的侵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肋梁用空心模壳,所述模壳包括模壳本体,所述模壳本体包括模壳上底,以及与上底连接的周边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模壳还包括设置在周边侧壁底部的框架,框架与模壳本体由模具一次成型、冷却脱模后形成所述模壳;所述框架具有包绕周边侧壁底部的连接座,连接座设向下延伸的边框,边框上开有边框贯通孔。

为增加框架与周边侧壁之间连接强度,避免在强拉伸状态下框架的脱离,所述框架还具有向上延伸入周边侧壁内的探条,所述探条上设探条贯通孔;所述探条贯通孔为椭圆形孔或圆形孔;所述探条从连接座中间处向上延伸。

考虑到包绕周边侧壁的需要,所述连接座为近似u字形连接座。

考虑到加工的便利性,将所述框架设为金属框架,尤其是可采用铝制型材加工。

考虑到拆模的需要,所述周边侧壁横截面外轮廓线与垂直方向夹角为5-2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空心模壳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模壳的连接方式,变水平方向连接为垂直方向连接,有效避免了腻子等的腐蚀;本空心模壳由框架与模壳本体复合而成,提升了抗冲击能力,可增加模壳的周转次数并延长使用寿命,探条的设置克服了金属材质的框架与塑料材质的本体受力状态下易脱开的问题;本空心模壳具有质量轻、抗冲击、寿命长、安装便利之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壳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框架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的a向视图。

其中1是模壳本体,11是模壳上底,12是周边侧壁,2是框架,21是垂直方向延伸的边框,22是探条贯通孔,23是探条,24是连接座,25是边框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肋梁用空心模壳,模壳包括模壳本体1,模壳本体1包括模壳上底11,以及与上底11连接的周边侧壁12,周边侧壁12与垂直方向夹角成5-20度夹角。

模壳还包括设置在周边侧壁12底部垂直向下延伸的框架2,框架2与模壳本体1由模具一次成型、冷却脱模后形成模壳,框架2上开有边框贯通孔25,框架2经边框贯通孔25连接在肋梁模板上。本实施例中,模壳的框架2具有探条23、连接座24和垂直方向延伸(垂直向下)的边框21,边框21上开有与肋梁模板连接的边框贯通孔25。结合附图可见,连接座24为近似u字形座,包绕在周边侧壁12的底部,探条23与连接座相接并延伸入周边侧壁中,在探条23上加工有探条贯通孔22,探条贯通孔22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定,比如为椭圆形孔或圆形孔。

框架2为金属材料制成,考虑到加工的便利以及材料的成本,本实施例采用铝型材。框架既可为一整体闭合的环形构件,也可为数量与模壳周边侧壁的边数(一般为四边)相同的线型构件,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只要能与模具相配合即可。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密肋梁用空心模壳,所述模壳包括模壳本体,所述模壳本体包括模壳上底,以及与上底连接的周边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模壳还包括设置在周边侧壁底部的框架,框架与模壳本体由模具一次成型、冷却脱模后形成所述模壳;所述框架具有包绕周边侧壁底部的连接座,连接座设向下延伸的边框,边框上开有边框贯通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梁用空心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具有向上延伸入周边侧壁内的探条。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肋梁用空心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条上设探条贯通孔。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肋梁用空心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条贯通孔为椭圆形孔或圆形孔。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肋梁用空心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为近似u字形连接座。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肋梁用空心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条从连接座中间处向上延伸。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梁用空心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金属框架。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梁用空心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侧壁横截面外轮廓线与垂直方向夹角为5-20度。


技术总结
一种密肋梁用空心模壳,包括模壳本体,模壳本体包括模壳上底,以及与上底连接的周边侧壁,空心模壳还包括设置在周边侧壁底部的框架,框架与模壳本体由模具一次成型、冷却脱模后形成所述模壳;框架具有包绕周边侧壁底部的连接座,连接座设向下延伸的边框,边框上开有边框贯通孔。本空心模壳具有质量轻、抗冲击、寿命长、安装便利之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辉;王修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金辉;王修江
技术研发日:2020.10.09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