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8413发布日期:2021-07-27 14:0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栏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施工现场为了保护行人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目前大多通过设置防护栏杆来保障安全,现有的多数防护栏杆均为固定式栏杆,既不便于移动,也不便于安装拆卸,一方面导致搬运和装卸十分不便,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在栏杆损坏时,不便于更换。

若防护栏杆设置在建筑外时,能够通过调节栏杆为较小间距,从而防止孩童进行玩耍钻越防护栏杆,使得提高防护的安全性,且若将防护栏杆设置在建筑施工现场内部时,能够有效的提醒工人自身安全性,但没有必要设置过多的栏杆,浪费成本,因而可以通过不同的需求调节栏杆间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不仅可以通过便捷连接装置,使得防护栏杆一方面便捷拆装,若需要维修更换时十分便捷,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工作环境需求调节栏杆的间距规格,且通过万向轮也便于栏杆的移动运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底座上螺纹连接有四个固定座,所述底座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套管,多个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多个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内均设有便捷连接装置,所述第三套管滑动连接有扶手横杆,所述扶手横杆内设有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便捷连接装置由第二弹簧、滑动顶块、连接轴、凸块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三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顶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顶块与第三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顶块与第二套管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三套管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凸块与第二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凸块与连接轴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套管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扶手横杆内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三套管与第二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套管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扶手横杆的一侧设有多个多个第三滑动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由拉动杆、第一弹簧共同组成,所述拉动杆与第一弹簧滑动连接,所述拉动杆与第三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拉动杆的一端与凹槽相抵。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上设有贯穿槽与固定槽,所述凸块与贯穿槽滑动连接,所述凸块与固定槽相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便捷连接装置、第二套管、第三套管,使得第二套管与第三套管可以便捷拆装,从而在栏杆损坏时,便于维修更换。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装置,使得可以调节栏杆间距的大小,从而根据不同工作环境需求进行调节不同规格的防护栏杆。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轮,使得栏杆便于移动运输,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不仅可以通过便捷连接装置,使得防护栏杆一方面便捷拆装,若需要维修更换时十分便捷,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工作环境需求调节栏杆的间距规格,且通过万向轮也便于栏杆的移动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万向轮、3固定座、4第一套管、5第二套管、6第三套管、7扶手横杆、8便捷连接装置、9固定装置、10拉动杆、11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13滑动顶块、14连接轴、15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设有多个万向轮2,通过万向轮2,使得栏杆便于移动。

底座1上螺纹连接有四个固定座3,底座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套管4,底座1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套管4与滑动槽滑动连接,多个第一套管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5,多个第二套管5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套管6,第三套管6内均设有便捷连接装置8,便捷连接装置8由第二弹簧12、滑动顶块13、连接轴14、凸块15共同组成,连接轴14上设有贯穿槽与固定槽,凸块15与贯穿槽滑动连接,凸块15与固定槽相抵,第二弹簧12的一端与第三套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与滑动顶块13固定连接,滑动顶块13与第三套管6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动顶块13与第二套管5的一端相抵,第三套管6与连接轴14固定连接,凸块15与第二套管5固定连接,凸块15与连接轴14滑动连接,通过便捷连接装置8使得在栏杆损坏时,便于栏杆局部配件的维修更换。

第三套管6滑动连接有扶手横杆7,扶手横杆7内设有第二滑动槽,第三套管6与第二滑动槽滑动连接,第三套管6上设有多个凹槽,扶手横杆7的一侧设有多个多个第三滑动槽,扶手横杆7内设有固定装置9,固定装置9由拉动杆10、第一弹簧11共同组成,拉动杆10与第一弹簧11滑动连接,拉动杆10与第三滑动槽滑动连接,拉动杆10的一端与凹槽相抵,通过固定装置9,使得能够根据不同工作需求调节防护栏杆间距规格,从而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首先推动扶手横杆7,使得底座1在万向轮2的作用下移动至需要进行防护的位置,转动固定座3,使得固定座3的底端与地面相抵,拉动拉动杆10,使得拉动杆10压缩第一弹簧11,使得拉动杆10的一端与第三套管6上凹槽相分离,滑动第三套管6至合适位置,第三套管6的滑动带动第二套管5移动,使得第二套管5的移动带动第一套管4在底座1上的第一滑动槽内滑动,松开拉动杆10,第一弹簧11恢复形变,使得拉动杆10的一端与第三套管6上的凹槽相抵,使得第三套管6固定位置,从而实现对栏杆间距大小的调节。

当需要防护栏杆设置在建筑外时,为了能够防止孩童进行玩耍钻越防护栏杆,将防护栏杆调节为较小间距,若需要将防护栏杆设置在建筑施工现场内部时,可以将防护栏杆调节较大间距,使得对工人自身安全性进行提醒,且节省成本。

若栏杆出现损坏,需要维修更换时,推动第二套管5,使得第二套管5压缩位于第三套管6内部的滑动顶块13,滑动顶块13的滑动使得第二弹簧12压缩形变,第二套管5的移动使得凸块15离开位于连接轴14上的固定槽,同时转动第二套管5,使得凸块15与连接轴14上的贯穿槽相对齐,拉动第二套管5,使得凸块15通过贯穿槽滑动离开,从而实现对于第三套管6的拆卸,满足在栏杆损坏时,便于拆卸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多个万向轮(2),所述底座(1)上螺纹连接有四个固定座(3),所述底座(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套管(4),多个所述第一套管(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5),多个所述第二套管(5)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套管(6),所述第三套管(6)内均设有便捷连接装置(8),所述第三套管(6)滑动连接有扶手横杆(7),所述扶手横杆(7)内设有固定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捷连接装置(8)由第二弹簧(12)、滑动顶块(13)、连接轴(14)、凸块(15)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弹簧(12)的一端与第三套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与滑动顶块(13)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顶块(13)与第三套管(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顶块(13)与第二套管(5)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三套管(6)与连接轴(14)固定连接,所述凸块(15)与第二套管(5)固定连接,所述凸块(15)与连接轴(1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套管(4)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横杆(7)内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三套管(6)与第二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套管(6)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扶手横杆(7)的一侧设有多个多个第三滑动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9)由拉动杆(10)、第一弹簧(11)共同组成,所述拉动杆(10)与第一弹簧(11)滑动连接,所述拉动杆(10)与第三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拉动杆(10)的一端与凹槽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4)上设有贯穿槽与固定槽,所述凸块(15)与贯穿槽滑动连接,所述凸块(15)与固定槽相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用防护栏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底座上螺纹连接有四个固定座,所述底座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套管,多个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多个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内均设有便捷连接装置,所述第三套管滑动连接有扶手横杆,所述扶手横杆内设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不仅可以通过便捷连接装置,使得防护栏杆一方面便捷拆装,若需要维修更换时十分便捷,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工作环境需求调节栏杆的间距规格,且通过万向轮也便于栏杆的移动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甘明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鑫邦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09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