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支撑装置

文档序号:26135198发布日期:2021-08-03 13:2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部分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由于存世时间久远,保护不到位,导致古建筑的墙体或支柱,例如顶梁柱存在变形破损的现象,使得其支撑屋顶的能力下降,屋顶具有坍塌的风险;此外古建筑的屋顶自身也可能存在变形破损的情况,具有部分坍塌脱落的风险。

为防止屋顶整体或部分坍塌,目前是采用钢架结构对屋顶自身的木质结构进行加固支撑,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将钢架结构与木质结构进行固定结合,例如在木质梁外贴覆钢板,并通过钢钉将钢板与木质梁固定,这会导致钢架结构对古建筑本身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并且刚性连接的钢架结构不能适应木质结构在不同湿度下其自身发生的形变,反而在木质结构形变时产生对其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屋顶支撑采用钢架结构与屋顶自身的木质结构固定结合,会对屋顶自身造成破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屋顶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顶支撑装置,包括:

支撑平台,其上设有升降机构;

第一支撑件,其位于升降机构上,并可受升降机构驱动进行移动;

第二支撑件,其一端与第一支撑件铰接,其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平台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多个插接的架体。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同一虚拟线上的多个升降件,升降件上设有用于缓冲的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支撑平台边缘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用于支撑第二支撑件的第三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底部设有齿形结构,第三支撑件设有与齿形结构适配的齿面。

可选地,所述第三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设有适配的定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

第一定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二支撑件沿第一支撑件的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

第二定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二支撑件在垂直于第一支撑件轴向的平面内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多个支撑凸台。

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设置在可升降的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其上设有升降机构;第一支撑件,其位于升降机构上,并可受升降机构驱动进行移动;第二支撑件,其一端与第一支撑件铰接,其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平台上。

第一支撑件由升降机构带动贴覆在横梁下并对其进行支撑,且当第一支撑件到达支撑横梁的位置时,第二支撑件也随第一支撑件的移动而贴覆在屋顶下,通过第一支撑件和支撑平台对其的支撑,进而对屋顶进行支撑,同时能减轻屋顶对横梁的压力,屋顶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为接触方式的支撑,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固定连接导致的破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支撑装置,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多个插接的架体。

便于通过架体之间的空间对屋顶的支撑及破损情况进行观察。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同一虚拟线上的多个升降件,升降件上设有用于缓冲的弹性件。

第一支撑件由多个升降件支撑的结构更稳定,可以防止第一支撑件发生偏斜,弹性件在第一支撑件上升与横梁接触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第一支撑件上升过高对横梁产生破坏。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支撑装置,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支撑平台边缘滑动连接。

使第一支撑件带动第二支撑件移动时,第二支撑件的斜度随之改变,进而使本装置适用于各种斜度的屋顶。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支撑装置,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用于支撑第二支撑件的第三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底部设有齿形结构,第三支撑件设有与齿形结构适配的齿面。

在第二支撑件对屋顶进行支撑时,第三支撑件对第二支撑件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可以分担第二支撑件对支撑平台边缘的压力。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支撑装置,所述第三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设有适配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二支撑件沿第一支撑件的轴向移动;第二定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二支撑件在垂直于第一支撑件轴向的平面内移动。

在第二支撑件对屋顶进行支撑时,第三支撑件通过定位结构对其定位,防止第二支撑件受到屋顶的压力而发生窜动,影响支撑效果。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支撑装置,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多个支撑凸台。

第二支撑件通过支撑凸台对屋顶进行支撑,能够防止第二支撑件上出现应力集中点,且每个支撑凸台支撑屋顶的对应范围使得支撑效果更好。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支撑装置,所述支撑平台设置在可升降的支撑架上。

支撑架用于控制支撑平台的高度,并支撑支撑平台,无需在房屋上设置用于安装支撑平台的装置,不会对房屋造成破坏,且这种结构更便于在房屋内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第三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架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第二支撑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支撑架;3.支撑平台;4.升降件;5.第一支撑件;6.第二支撑件;7.支撑凸台;8.第三支撑件;9.定位凸台;10.插槽;11.插台;12.螺钉;13.轴承;14.弹性件;15.齿面;16.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屋顶支撑装置,如图1-图6所示,其包括设有升降机构的支撑平台3,升降机构上设有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一端与第一支撑件5铰接,第二支撑件6另一端设置在支撑平台3上,支撑平台3由多个可升降的支撑架2支撑,支撑架2安装在底座1上。

如图1和图5所示,支撑平台3由多个插接的架体组成,插接结构为:架体上开设底面为阶梯面的凹槽,以形成插槽10和插台11,插槽10的深度与插台11的高度适配,两架体的插接结构配合相连,也可以再进一步设置螺钉12进行固定;当然插接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适用的榫接结构。

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为设置在同一虚拟线上的多个升降件4,本实施例中升降件4为伸缩缸,在伸缩缸的伸缩杆上套设有作为弹性件14的弹簧,用于为第一支撑件5提供缓冲。

如图1-图3所示,第一支撑件5为受升降机构驱动可升降的杆件,其用于对横梁进行支撑;第二支撑件6为板件,其一端固定有轴承13,轴承13套接在第一支撑件5上,使第一支撑件5与第二支撑件6铰接,第二支撑件6的另一端搭置在支撑平台3的边缘上,当第一支撑件5升降运动带动第二支撑件6移动时,第二支撑件6的另一端在支撑平台3的边缘上滑动,当第一支撑件5及第二支撑件6到达对横梁和屋顶进行支撑的位置之后,在支撑平台3上安装用于支撑第二支撑件6的第三支撑件8,第三支撑件8为正三棱柱状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定位槽,其用于嵌入第二支撑件6底部的定位凸台9,定位槽与定位凸台9作为第一定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二支撑件6沿第一支撑件5的轴向移动,第三支撑件8上还设有定位销16,定位凸台9上设有多个用于插入该定位销16的孔位,其作为第二定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二支撑件6在垂直于第一支撑件5轴向的平面内移动;当然,由于第一支撑件5的位置高度不同,使得第二支撑件6的倾斜角度不同,因此需要配备多种尺寸的第三支撑件8;同时定位凸台9设置为齿形结构,定位槽的底面设置为与齿形结构适配的齿面15,用于更好的支撑第二支撑件6,并分散第二支撑件6的压力。

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件6用于支撑屋顶的端面上设有多个支撑凸台7,当第二支撑件6到达对屋顶进行支撑的位置时,支撑凸台7形成平台以便对屋顶进行更好的支撑。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为升降缸;底座1由多个底板组成,且支撑架2位于对应底板的中央。

使用时,首先通过支撑架2将支撑平台3升起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将第一支撑件5升起到支撑横梁的位置,此时,第二支撑件6也同步移动到支撑屋顶的位置,然后将第三支撑件8卡入到第二支撑件6与支撑平台3之间,使定位凸台9嵌入定位槽内,且齿形结构与齿面15配合连接,然后将第三支撑件8与支撑平台3固定,并将定位销16插入第三支撑件8和定位凸台9上的对应孔位,完成对屋顶及横梁的支撑。

作为上述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实施方式,支撑平台3上设有用于第二支撑件6滑动的滑轨。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和第三支撑件8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5也可以是板件,第二支撑件6也可以是杆件,第三支撑件8设置为与第二支撑件6结构适配的形状。

当然,本实用新型申请对弹性件14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其也可以是橡胶套。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