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3824发布日期:2021-08-03 13:2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古建筑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仿古建筑屋顶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古建筑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仿古建筑是指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或者传统建筑材料对古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

现有仿古建筑屋顶普遍年采用砖瓦,而砖瓦所构建的屋顶防水结构在防水性能上并不理想,在遭遇风雨时,仍然会出现屋顶的雨水下漏至建筑室内,导致建筑室内的木地板或者其他装饰物受到雨水浸湿而损坏。

因此,需要研制一种防止屋顶雨水漏入室内的仿古建筑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仿古建筑防水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仿古建筑防水结构在屋顶防水上性能并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仿古建筑防水结构,包括:

屋顶,其呈拱形且两侧具有水流槽;

第一防水卷材,其铺设在所述屋顶的顶面上;

安装架,其包括上铺设架、下铺设架和支撑柱,所述上铺设架与所述下铺设架通过所述支撑柱相固定连接,所述上铺设架和所述下铺设架也呈拱形且两侧均延伸至与所述屋顶两侧的水流槽槽壁相连接,所述下铺设架位于所述屋顶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上铺设架的下方,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与所述屋顶相固定连接;

第二防水卷材,其铺设在所述下铺设架的顶面上;

第三防水卷材,其铺设在所述上铺设架的顶面上;

瓦片,其数量多个且相互卡接呈与所述屋顶的形状相适配的拱形,所述多个瓦片铺设在所述第三防水卷材上;以及

连接轴,其数量与所述瓦片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相对应地的所述瓦片的底面相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上铺设架相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流槽的槽壁上开有插孔,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和所述第三防水卷材的两侧端均插入所述插孔内且用胶水粘贴。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仿古建筑防水结构还包括热风机和热风管,所述水流槽的槽壁上具有往所述屋顶中间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和所述第二防水卷材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和所述第三防水卷材之间,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内分别具有第一输气通道、第二输气通道,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输气通道相连通且朝向所述第一防水卷材的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二输气通道相连通且朝向所述第二防水卷材的第二出气孔,所述热风机安装在所述屋顶的侧壁上,所述热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热风管的另一端具有两个支端口且分别插入所述第一输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输气通道中。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铺设架和所述下铺设架均由横杆和纵杆交错铺设网状。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的侧壁上具有外螺纹,每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相对应地的所述瓦片的底面螺纹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上铺设架相螺纹连接。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卷材、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和所述第三防水卷材均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卷材和第三防水卷材组成三层防水屏障;而瓦片作为屋顶上最外层的初始防水,同时也具有房屋美观的作用;因为第一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卷材和第三防水卷材具有一定有韧性,自身无法形成稳定的形状,因此借助屋顶、上铺设架和下铺设架分别进行搭载,分隔出层次,而上铺设架和下铺设架依靠支撑柱与屋顶相固定连接;连接轴将瓦片与上铺设架进行固定,防止瓦片连接不牢固而被吹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仿古建筑防水结构在屋顶防水上性能并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屋顶;101、水流槽;1011、插孔;1012、第一延伸部;10121、第一输气通道;10122、第一出气孔;1013、第二延伸部;10131、第二输气通道;10132、第二出气孔;20、第一防水卷材;30、安装架;301、上铺设架;302、下铺设架;303、支撑柱;40、第二防水卷材;50、第三防水卷材;60、瓦片;70、连接轴;80、热风机;90、热风管;100、横杆;110、纵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仿古建筑防水结构,包括:屋顶10、第一防水卷材20、安装架30、第二防水卷材40、第三防水卷材50、瓦片60和连接轴70。

屋顶10呈拱形且两侧具有水流槽101,水流槽101用于整个屋顶10的排水,避免雨水积聚在屋顶10,影响屋顶10的防水效果,流水槽可以设计成具有一定坡度的槽,便于雨水流出。

第一防水卷材20采用胶水铺设在屋顶10的顶面上,内层防水,作为第三道防水屏障。

安装架30包括上铺设架301、下铺设架302和支撑柱303,上铺设架301与下铺设架302通过支撑柱303相固定连接,上铺设架301和下铺设架302也呈拱形且两侧均延伸至与屋顶10两侧的水流槽101槽壁相连接,下铺设架302位于屋顶10的上方且位于上铺设架301的下方,支撑柱303的下端与屋顶10相固定连接。

第二防水卷材40采用胶水铺设在下铺设架302的顶面上。

第三防水卷材50采用胶水铺设在上铺设架301的顶面上。

瓦片60的数量多个且相互卡接呈与屋顶10的形状相适配的拱形,多个瓦片60铺设在第三防水卷材50上。

连接轴70的数量与瓦片60的数量相等,每个连接轴70的一端与相对应地的瓦片60的底面相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与上铺设架301相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具体地,连接轴70的侧壁上具有外螺纹,每个连接轴70的一端与相对应地的瓦片的底面螺纹连接而另一端与上铺设架301相螺纹连接。

在某一实施例中,水流槽101的槽壁上开有插孔1011,第二防水卷材40和第三防水卷材50的两侧端均插入插孔1011内且用胶水粘贴。

优选地,仿古建筑防水结构还包括热风机80和热风管90,水流槽101的槽壁上具有往屋顶10中间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012和第二延伸部1013,第一延伸部1012位于第一防水卷材20和第二防水卷材40之间,第二延伸部1013位于第二防水卷材40和第三防水卷材50之间,第一延伸部1012和第二延伸部1013内分别具有第一输气通道10121、第二输气通道10131,第一延伸部1012的底部具有与第一输气通道10121相连通且朝向第一防水卷材20的第一出气孔10122,第二延伸部1013的底部具有与第二输气通道10131相连通且朝向第二防水卷材40的第二出气孔10132,热风机80安装在屋顶10的侧壁上,热风管90的一端与热风机80的输出端相连接,热风管90的另一端具有两个支端口且分别插入第一输气通道10121和第二输气通道10131中。热风机80将热风通过热风管90输送至第一输气通道10121和第二输气通道10131中,并由第一出气孔10122和第二出气孔10132排出,排出的热气对第一防水卷材20和第二防水卷材40进行烘干,水汽通过水流槽101排出。

其中,上铺设架301和下铺设架302均由横杆100和纵杆110交错铺设网状,上铺设架301和下铺设架302便于第二防水卷材40和第三防水卷材50的铺设,而上铺设架301更是用于瓦片60的铺设。

优选地,第一防水卷材20、第二防水卷材40和第三防水卷材50均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卷材20、第二防水卷材40和第三防水卷材50组成三层防水屏障;而瓦片60作为屋顶10上最外层的初始防水,同时也具有房屋美观的作用;因为第一防水卷材20、第二防水卷材40和第三防水卷材50具有一定有韧性,自身无法形成稳定的形状,因此借助屋顶10、上铺设架301和下铺设架302分别进行搭载,分隔出层次,而上铺设架301和下铺设架302依靠支撑柱303与屋顶10相固定连接;连接轴70将瓦片60与上铺设架301进行固定,防止瓦片60连接不牢固而被吹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仿古建筑防水结构在屋顶10防水上性能并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