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型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8124发布日期:2021-07-27 14:0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便型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便型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车库中的载车板采用的是花纹板,花纹板因自身的花纹结构从而增加了载车板和汽车轮胎之间的摩擦力,用来解决汽车的溜车情况,但是现有的花纹板中容易聚水,常此已久就会对载车板本体造成腐蚀;另外,如果汽车在手刹忘拉的情况下,花纹板防溜车的能力有效,从而增加了汽车溜车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轻便型立体车库,能够有效防止汽车的溜车,从而减小汽车在车库中溜车的安全隐患。

一种轻便型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框架、升降传动系统和载车板,所述升降传动系统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且所述升降传动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载车板传动连接;述载车板上表面平行设有多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贴近所述载车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其中支撑框架和升降传动系统参见本公司之前公开的专利,该专利的申请号为2015200796726,名称为一种带充电装置的立体车库。本申请和之前申请的专利的改进点在于,对载车板进行了防溜车结构的改进。

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当汽车入库时,由载车板承载并使载车板连通汽车处于悬空的状态;通过设置多个突出部,且突出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贴近所述载车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从而能够有效对汽车的车轮进行阻挡,避免溜车的情形发生。

优选的,所述载车板包括车板本体、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车板本体位于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之间,且所述车板本体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上;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车板本体上,且所述突出部的一端贴近所述第一边梁,所述突出部的另一端沿着所述车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贴近所述第二边梁,相邻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一个导水通槽的结构。

一方面突出部便于防止汽车轮胎滑动,从而便于对汽车进行有效固定;另一方面,形成的导水通槽结构,水会沿着导水通槽的槽口延伸方向流动,并从车板本体与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之间的缝隙处流走,有效防止了车板本体上的聚水。

优选的,所述车板本体的上表面固定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突出部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凸起的长度方向和所述车板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且所述限位凸起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靠近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设置。限位凸起能够在上述突出部的基础上进一步防止汽车的滑动,用于防止汽车因没有拉手刹造成的溜车。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纵梁和立柱,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垂直固定有若干个所述纵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分别通过立柱固定在地面上。

优选的,与所述后横梁垂直接触的所述立柱上固定有电控箱。

传统的电控箱是放置在立柱后面的,这种安装方式需要为电控箱单独提供安装空间,另外所需的电线也较长;而本优选相对于传统的电控箱的安装位置的改进点在于,电控箱直接安装在后横梁的立柱上具有节省空间的优点,且汽车不易和电控箱发生碰撞。

优选的,所述后横梁上设有用于布置电线的藏线槽。增加电线排布的美观,也减少了电线暴露造成的电线与运动的载车板发生摩擦的情形,进而能够避免电线的磨损。

优选的,所述车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的交界处分别固定有防内倾部件。本优选的技术效果在于,针对传统载车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容易出现翻边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在车板本体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防内倾部件,防内倾部件能够对车板本体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限位固定结构,从而有效防止了车板本体宽度方向两端的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的翻边。

所述防内倾部件为l型固定板,所述防内倾部件的纵向臂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梁上,所述防内倾部件的横向臂固定在所述车板本体上;所述防内倾部件在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的安装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车板本体由多个分体式的车板部拼接组合形成。本优选的技术效果在于,车板本体采用多个分体式的车板部拼接组合的形式,当局部的车板部出现损坏时便于将对应的车板部进行更换。

优选的,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的底表面设置有胶垫板。当载车板放下时,垫胶板能够对载车板起到减震的作用的。

优选的,所述车板本体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补强架,所述补强架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上。

补强架上设有斜坡面,便于汽车驶入到车板本体上;另一方面车板本体重载时,能够有效防止车板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翻边。

优选的,所述车板本体沿自身长度方向远离所述补强架的一端设有车板后档杆,所述车板后档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上。本优选的技术效果在于,对汽车进行限位保护。

其中,防内倾部件位于车板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补强架、车板后档杆和防内倾部件三者共同作用,提高了载车板整体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避免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的翻边情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轻便型立体车库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轻便型立体车库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轻便型立体车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载车板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载车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载车板的左视图;

图7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所涉及的标号如下:

11-车板本体;12-第一边梁;13-第二边梁;14-防内倾部件;15-车板部;16-突出部;17-补强架;18-限位凸起;19-链接头螺栓;20-挂环;21-插接部;22-卡槽部;23-车板后档杆;24-支撑框架;25-升降传动系统;26-前横梁;27-后横梁;28-纵梁;29-胶垫板;30-立柱;31-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轻便型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框架24、升降传动系统25和载车板,升降传动系统25安装在支撑框架24上,且升降传动系统25的输出端与载车板传动连接;载车板上表面平行设有多个突出部16,突出部1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贴近载车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当汽车入库时,由载车板承载并使载车板连通汽车处于悬空的状态;通过设置多个突出部16,且突出部1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贴近载车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从而能够有效对汽车的车轮进行阻挡,避免溜车的情形发生。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至图6所示,载车板包括车板本体11、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之间平行间隔设置,车板本体11位于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之间,且车板本体11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在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上;突出部16设置在车板本体11上,且突出部16的一端贴近第一边梁12,突出部16的另一端沿着车板本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贴近第二边梁13,相邻突出部16之间形成一个导水通槽的结构。

一方面突出部16便于防止汽车轮胎滑动,从而便于对汽车进行有效固定;另一方面,形成的导水通槽结构,水会沿着导水通槽的槽口延伸方向流动,并从车板本体11与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之间的缝隙处流走,有效防止了车板本体11上的聚水。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车板本体11的上表面固定有限位凸起18,限位凸起18位于突出部16的上表面,限位凸起18的长度方向和车板本体11的宽度方向一致,且限位凸起18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靠近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设置。限位凸起18能够在上述突出部16的基础上进一步防止汽车的滑动,用于防止汽车因没有拉手刹造成的溜车。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支撑框架24包括前横梁26、后横梁27、纵梁28和立柱30,前横梁26和后横梁27之间平行设置,前横梁26和后横梁27之间垂直固定有若干个纵梁28通过立柱30固定在地面上。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与后横梁27垂直接触的立柱30上固定有电控箱31。

传统的电控箱31是放置在立柱30后面的,这种安装方式需要为电控箱31单独提供安装空间,另外所需的电线也较长;而本实施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电控箱31的安装位置的改进点在于,电控箱31直接安装在后横梁27的立柱30上具有节省空间的优点,且汽车不易和电控箱31发生碰撞。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后横梁27上设有用于布置电线的藏线槽。增加电线排布的美观,也减少了电线暴露造成的电线与运动的载车板发生摩擦的情形,进而能够避免电线的磨损。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车板本体11与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的交界处分别固定有防内倾部件14。本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技术效果在于,针对传统载车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容易出现翻边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在车板本体11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防内倾部件14,防内倾部件14能够对车板本体11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限位固定结构,从而有效防止了车板本体11宽度方向两端的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的翻边。

防内倾部件14为l型固定板,防内倾部件14的纵向臂固定在第一边梁12上,防内倾部件14的横向臂固定在车板本体11上;防内倾部件14在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的安装结构相同。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车板本体11由多个分体式的车板部15拼接组合形成。本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技术效果在于,车板本体11采用多个分体式的车板部15拼接组合的形式,当局部的车板部15出现损坏时便于将对应的车板部15进行更换。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的底表面设置有胶垫板29。当载车板放下时,垫胶板能够对载车板起到减震的作用的。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车板本体1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补强架17,补强架17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在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上。

补强架17上设有斜坡面,便于汽车驶入到车板本体11上;另一方面车板本体11重载时,能够有效防止车板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翻边。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车板本体11沿自身长度方向远离补强架17的一端设有车板后档杆23,车板后档杆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上。本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技术效果在于,对汽车进行限位保护。

其中,防内倾部件14位于车板本体11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补强架17、车板后档杆23和防内倾部件14三者共同作用,提高了载车板整体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避免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的翻边情形。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链接头螺栓19,链接头螺栓19与升降传动系统25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使本申请的载车板被吊起,便于汽车的立体存放。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第一边梁12和第二边梁1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挂环20。其中,当载车板被吊起悬空时,挂环20用于使外部挂钩装置勾住挂环20,从而实现对载车板的定位。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车板部15的一端设置有l型的插接部21,车板部15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对l型的插接部进行卡合的卡槽部22,相邻的两个车板部15之间,一个车板部15的插接部21卡合设置在另一个车板部15的卡槽部22中。更进一步的,可以在插接部21和卡槽部22之间固定螺栓组件。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屈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