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杆保护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8212发布日期:2021-07-27 14:0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电杆保护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设备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电杆保护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道路两边或者农田内经常见到架设线路的电杆,道路车辆发生车祸撞到路边的电杆以及农机故障撞到电杆的情况时有发生,电杆因此倾倒或断裂对电力传输中断,维修也很麻烦,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用电。现有的防撞桶结构复杂,尤其在安装时,操作困难,劳动强度大,电杆保护装置推广工作难以展开,同时在城市电网中,现有的电杆保护桶存在美观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杆保护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电杆保护桶存在的制作成本高、安装维护困难以及推广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杆保护桶,包括筒体、盖体、第一连接楔和第二连接楔,筒体包括至少两个能围成圆环形的第一保护块,相邻两个第一保护块相接触的侧面上分别沿轴向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一楔槽和第二楔槽,第一楔槽和第二楔槽能够形成截面为工字形且上大下小的第一楔孔,每个第一楔孔内均滑动安装有能够使相邻两个第一保护块的侧面相抵的第一连接楔,盖体包括至少两个能够围成内侧呈与电杆相匹配的圆形且外侧呈与筒体相匹配的环形的第二保护块,相邻两个第二保护块相接触的侧面上分别沿径向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三楔槽和第四楔槽,第三楔槽和第四楔槽的截面均呈t形或者梯形,第三楔槽和第四楔槽能够形成截面为工字形且外大内小的第二楔孔,第二楔孔内滑动安装有能够使相邻两个第二保护块的侧面相抵的第二连接楔,筒体内侧设有缓冲层。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筒体可包括四个第一保护块,盖体包括四个第二保护块,每个第二保护块外侧下端均固定有能够套装于筒体上端外侧的弧形连接块。

上述第一保护块下端可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内均紧紧套装有下端位于第一保护块下方的第一定位柱,第一连接楔下端中央固定有第二定位柱,第一连接楔上端中央设有拆装螺孔。

上述第二保护块内侧下端可沿径向方向固定有导向块,第二保护块上端设有与导向块相匹配的导向槽,导向块滑动安装于对应位置的导向槽内。

上述筒体外侧由内之外可依次设有保护层和警示层。

上述缓冲层于上下向上的高度可小于筒体于上下向上的高度,筒体的高度介于1.2m至2m之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安装方便,通过设置第一保护块和第二保护块,在被撞坏后只对损毁的进行更换,避免筒体局部损毁而进行整体更换,降低维护费用,在筒体内侧和电杆外侧之间填充缓冲层,能够提高防撞桶的缓冲间距和防撞性能,增强对城网水泥杆和农网水泥电杆的保护性能,还能够降低制作成本,通过设置盖体和第二连接楔,能够对第一连接楔、第一保护块以及缓冲层进行保护,防止雨雪进入第一楔孔内降低第一保护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缓冲层的缓冲效果,具有安全、省力、简便、推广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使用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拆掉盖体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电杆,2为第一连接楔,3为第二连接楔,4为第一保护块,5为第二保护块,6为缓冲层,7为第一定位柱,8为第二定位柱,9为保护层,10为警示层,11为连接块,12为拆装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4、5所示,该电杆保护桶包括筒体、盖体、第一连接楔2和第二连接楔3,筒体包括至少两个能围成圆环形的第一保护块4,相邻两个第一保护块4相接触的侧面上分别沿轴向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一楔槽和第二楔槽,第一楔槽和第二楔槽能够形成截面为工字形且上大下小的第一楔孔,每个第一楔孔内均滑动安装有能够使相邻两个第一保护块4的侧面相抵的第一连接楔2,盖体包括至少两个能够围成内侧呈与电杆1相匹配的圆形且外侧呈与筒体相匹配的环形的第二保护块5,相邻两个第二保护块5相接触的侧面上分别沿径向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三楔槽和第四楔槽,第三楔槽和第四楔槽能够形成截面为工字形且外大内小的第二楔孔,第二楔孔内滑动安装有能够使相邻两个第二保护块5的侧面相抵的第二连接楔3,筒体内侧设有缓冲层6。

根据需求,第一保护块4的材质和第二保护块5的材质均为聚氯乙烯,第一连接楔2呈工字形或h形,第一连接楔2的腹板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第二连接楔3呈工字形或h形,第二连接楔3的腹板为外宽内窄的等腰梯形,第一保护块4的厚度介于15cm至30cm之间,第三楔槽和第四楔槽的截面也可成对称分布的等腰梯形,缓冲层6为填充在筒体内侧与电杆1外侧之间的砂土,缓冲层6的厚度可介于3cm至6cm之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一保护块4和第二保护块5,在被撞坏后只对损毁的进行更换,避免筒体局部损毁而进行整体更换,降低维护费用,第一连接楔2在第一保护块4安装在电杆1外侧后即可插入第一楔孔内,连接紧密,在筒体内侧和电杆1外侧之间填充缓冲层6,能够提高防撞桶的缓冲间距和防撞性能,增强对城网水泥杆和农网水泥电杆1的保护性能,还能够降低制作成本,安装简单,通过设置盖体和第二连接楔3,能够对第一连接楔2、第一保护块4以及缓冲层6进行保护,防止雨雪进入第一楔孔内降低第一保护块4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缓冲层6的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安装方便,具有安全、省力、简便、推广性好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电杆保护桶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3、5所示,筒体包括四个第一保护块4,盖体包括四个第二保护块5,每个第二保护块5外侧下端均固定有能够套装于筒体上端外侧的弧形连接块11。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降低第一保护块4和第二保护块5的制作难度,还能够减小筒体和盖体被撞坏后的更换数量,降低维护成本,还能够使盖体与筒体可靠的安装在一起,提高美观性,还能够提高筒体的强度。

如附图5所示,第一保护块4下端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内均紧紧套装有下端位于第一保护块4下方的第一定位柱7,第一连接楔2下端中央固定有第二定位柱8,第一连接楔2上端中央设有拆装螺孔12。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柱7和第二定位柱8,第一定位柱7和第二定位柱8插入地面,能够使筒体牢固的固定在电杆1外侧,增强筒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拆装螺孔12,能够重复使用第一连接楔2,降低维护成本。

如附图1、2、3、4、5所示,筒体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保护层9和警示层10。

根据需求,保护层9可为现有公知技术,如粘贴在筒体外侧的橡胶,警示层10为现有公知技术,如两个上下间隔粘贴在保护层9外侧的反光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保护层9,能够将筒体的第一保护块4粘接在一起,使筒体更加牢固,通过设置警示层10,能够及早的起到警示作用。

如附图1所示,缓冲层6于上下向上的高度小于筒体于上下向上的高度,筒体的高度介于1.2m至2m之间。

根据需求,筒体的高度可为1.7m。在使用过程中,缓冲层6于上下向上的高度小于筒体于上下向上的高度,筒体被撞击后能够给缓冲层6提供变形空间,减小对电杆1的撞击力。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