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5113发布日期:2021-08-03 13:2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施工单位不仅要对建筑物的质量把关,还要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中大部分是由高空坠落、坠物打击引发的,因此安全防坠装置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当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成后,需要拆下建筑外墙的脚手架和防护网,然后进行二次结构和外墙施工,由于没有立面的防护网体系,在后续施工时也还是有防护需要。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直接在底楼的建筑物周侧搭建防坠架和防护网,防护网通常水平铺设,来对坠落物进行抵挡,而当坠落物落在防护网上后,由于防护网具有一定弹性,而坠落物与防护网的接触点位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坠落物在缓冲网上反弹后的方向也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误伤周围的工作人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且一般二次结构和外墙施工的周期较长,随着防护网上堆积的坠落物越来越多,一般需要定期对防护网上的坠落物进行清理,但是防坠架的高度一般高于2米,清理过程也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坠装置,能够提高防护网的防护性能,避免发生坠落物反弹误伤工作人员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坠装置,包括防护架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防尘篷布和防护网,所述防尘篷布和防护网依次铺设并固定在所述防护架的顶部,所述防护架贴靠于建筑物设置,所述防护架下方具有供行人通过的空间,所述防护网靠近于建筑物一侧还设有缓冲网,以对落在防护网上的部分坠落物反弹后进行缓冲阻挡,所述防护网与缓冲网相互倾斜设置,以在防护架的顶部形成横截面呈v字型的防护面,所述缓冲网固定在所述防护架上。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防护架设置在建筑物的底楼外侧,并让防护架内侧贴靠于建筑物,从而人们便可从防护架下方的内部空间通行,而防尘篷布起到密闭防尘的作用,防止防护网上的泥土颗粒掉落至防护架内,而防护网便可以对上方掉落的坠落物进行阻挡和缓冲,从而人们便可以从防护架下方安全通过。具体防护架的高度可设置为2-2.5m,防护网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设置为两米或三米,能够有效对坠落物进行防护。本方案中通过将防护网倾斜朝向建筑物的内侧设置,这样可将掉落下来的坠落物朝建筑物的内侧引导,防止坠落物反弹至外侧误伤工作人员,从而保证了周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然后通过在内侧设置的缓冲网,缓冲网与防护网两者相互配合,缓冲网能够对防护网上反弹后的坠落物进行二次缓冲,给反弹后的坠落物提供阻挡作用,将坠落物限制在防护网和缓冲网之间的区域内反弹,避免坠落物反弹误伤工作人员。

作为优化,所述防护架为矩形框架体,包括四根竖杆以及四根横杆,四根竖杆竖向设置并呈矩形分布,每根横杆两端分别与相邻竖杆的顶端间固定连接以构成框架体,靠近建筑物的两竖杆为内侧竖杆,远离建筑物的两竖杆为外侧竖杆,外侧竖杆高于内侧竖杆以供防护网倾斜设置;所述竖杆为钢管。

这样,防护架为矩形框架体,横杆分别与竖杆的顶端间相互连接,这样横杆不会对人们具有限位作用,防护架下方便具有足够的空间供人们通过,而且使防护架的通过性达到最优。为了便于取材,竖杆和横杆通常可以采用钢管,取材方便,更加实用。

作为优化,所述防护网的周侧设有用于供防护网安装的防护框,所述缓冲网的周侧也设有供缓冲网安装的缓冲框,所述防尘篷布和防护网通过所述防护框与四根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侧竖杆与缓冲网之间设有斜杆,所述缓冲框通过斜杆固定在所述内侧竖杆上。

这样,通过在防护网和缓冲网的周侧对应设置的防护框和缓冲框,从而使防护网和缓冲网的整体性更好,更易保证防护网和缓冲网的强度,也便于将防护网和缓冲网安装固定在防护架上。

作为优化,所述斜杆下端固定在所述内侧竖杆上,所述斜杆上端与缓冲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缓冲网下侧到铰轴之间的距离小于内侧竖杆顶端到铰轴的距离,以使所述缓冲网与防护网的相邻侧间能够相互错开以形成供所述防护面上堆积的坠落物排出的排渣口;所述内侧竖杆上还设有一能对缓冲框进行阻挡以限制缓冲框向下转动从而打开排渣口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插设于内侧竖杆孔内且其上端伸出于内侧竖杆外,所述内侧竖杆孔内安装有一安装板,所述限位杆下端与安装板间设有一压簧,以使所述限位杆能回缩至内侧竖杆孔内;当所述压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时,所述限位杆上端伸出于内侧竖杆外以对缓冲框进行阻挡。

这样,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防护网上堆积的坠落物逐渐增多,防护网若长期处于受压状态,非常容易损坏,损坏后的防护网失去了防护性能,不能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因此需要定期对防护网上的坠落物进行清理。而在本方案中,通过缓冲网和防护网间形成可开闭的排渣口,来对防护网上的坠落物定期卸载;当需要打开排渣口时,首先向下拉动限位杆,让压簧处于压缩状态,限位杆向下滑动直到限位杆上端缩回至内侧竖杆的孔内,由于缓冲网和防护网上堆积有坠落物,在缓冲网自身以及坠落物的重力作用下,从而缓冲网沿其铰轴向下转动,排渣口打开,对防护网上堆积的坠落物自动排渣。因此可通过定期打开排渣口,对防护网上的坠落物进行卸载,保证了防护网的使用寿命。防护网上的坠落物从排渣口排出后,将缓冲网复位至原位,然后限位杆在压簧的复位作用下会自动弹回至原位,对缓冲框进行阻挡,从而关闭排渣口。因此在本方案中,不需要工作人员攀爬至防护架顶部进行清理坠落物,只需要在防护架下方,通过操作限位杆便可以自动打开排渣口,清理防护网上堆积的坠落物,操作更加方便。为了保证缓冲网能够相对于防护网向下滑动并顺利打开排渣口,可以将防护框靠近内侧竖杆顶端部分设为向下弯曲的弧形部,从而便于缓冲网能够相对于防护网向下转动,从而打开排渣口进行排渣。

作为优化,所述限位杆上还径向设有操作柄,所述内侧竖杆的外壁上对应开设有供操作柄伸出并上下滑动的长条形让位孔,以通过操作柄带动限位杆上下滑动从而控制排渣口的开闭。

这样,由于限位杆位于内侧竖杆的盲孔内,防护架的高度一般会有两米左右,因此操作人员不好对限位杆进行操作,因此通过在限位杆上设置的操作柄,通过作用操作柄就能让限位杆上下滑动,操作更加方便。通常情况下,让位孔开设的高度一般在1-1.5m之间,这样符合普通人的身高,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操作柄控制,更加方便。

作为优化,所述缓冲框与斜杆间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斜杆和缓冲框的内侧固定连接。

这样,通过在缓冲框底部设置的复位弹簧,当拉动限位杆向下运动后,由于防护网和缓冲网还存在有部分坠落物时,坠落物的重量大于复位弹簧的弹性势能,排渣口还是处于打开状态,当防护网和缓冲网上的坠落物排出完毕后,从而缓冲网在复位作用下复位,排渣口关闭,然后让限位杆复位,对缓冲框进行阻挡限位。

作为优化,所述防护框的外侧向上弯曲形成有弧形的阻挡部。

这样,通过在防护框的外侧形成的阻挡部,可以有效防止掉落的坠落物溅至防护网的外侧,可以降低坠落物溅至外侧的概率,最大可能保证其防护网的防护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防护网倾斜朝内侧设置,这样将掉落下来的坠落物朝内侧引导,避免坠落物溅射至外侧,从而保证了周围人员的安全。然后通过在内侧设置的缓冲网,缓冲网与防护网相互配合,缓冲网能够对防护网上反弹的坠落物进行缓冲,将反弹后的坠落物对其进行阻挡作用。因此通过防护网和缓冲网的相互配合,将坠落物限制在防护网和缓冲网之间的区域反弹,避免出现坠落物反弹而造成工作人员误伤的现象。通过限位杆的设置,不需要工作人员攀爬至防护架顶部进行清理坠落物,只需要在防护架下方,通过操作限位杆便可以自动打开排渣口,清理防护网上堆积的坠落物,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排渣口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防护架1、内侧竖杆2、外侧竖杆3、防护网4、缓冲网5、横杆6、斜杆7、排渣口8、压簧9、限位杆10、操作柄11、复位弹簧12、阻挡部13。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坠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防护架1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防尘篷布和防护网4,所述防尘篷布和防护网4依次铺设并固定在所述防护架1的顶部,所述防护架1贴靠于建筑物设置,所述防护架1下方具有供行人通过的空间,所述防护网4靠近于建筑物一侧还设有缓冲网5,以对落在防护网4上的部分坠落物反弹后进行缓冲阻挡,所述防护网4与缓冲网5相互倾斜设置,以在防护架1的顶部形成横截面呈v字型的防护面,所述缓冲网5固定在所述防护架1上。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防护架1设置在建筑物的底楼外侧,并让防护架1内侧贴靠于建筑物,从而人们便可从防护架下方的内部空间通行,而防尘篷布起到密闭防尘的作用,防止防护网4上的泥土颗粒掉落至防护架内,而防护网4便可以对上方掉落的坠落物进行阻挡和缓冲,从而人们便可以从防护架下方安全通过。具体防护架1的高度可设置为2-2.5m,防护网4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设置为两米或三米,能够有效对坠落物进行防护。本方案中通过将防护网4倾斜朝向建筑物的内侧设置,这样可将掉落至防护网上的坠落物朝建筑物的内侧方向引导,防止坠落物反弹至外侧从而误伤工作人员,保证了周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内侧设置的缓冲网5,缓冲网5可与防护网4两者相互配合,缓冲网5能够对防护网4上反弹后的坠落物进行二次缓冲,给反弹后的坠落物提供阻挡作用,将坠落物限制在防护网4和缓冲网5之间的区域内反弹,避免坠落物反弹而误伤工作人员。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架1为矩形框架体,包括四根竖杆以及四根横杆6,四根竖杆竖向设置并呈矩形分布,每根横杆6两端分别与相邻竖杆的顶端间固定连接以构成框架体,靠近建筑物的两竖杆为内侧竖杆2,远离建筑物的两竖杆为外侧竖杆3,外侧竖杆3高于内侧竖杆2以供防护网4倾斜设置;所述竖杆为钢管。

这样,防护架1为矩形框架体,横杆6分别与竖杆的顶端间相互连接,这样横杆6不会对人们具有限位作用,防护架下方便具有足够的空间供人们通过,而且使防护架的通过性达到最优。为了便于取材,竖杆和横杆通常可以采用钢管,取材方便,更加实用。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网4的周侧设有用于供防护网4安装的防护框,所述缓冲网5的周侧也设有供缓冲网5安装的缓冲框,所述防尘篷布和防护网4通过所述防护框与四根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侧竖杆2与缓冲网5之间设有斜杆7,所述缓冲框通过斜杆7固定在所述内侧竖杆2上。

这样,通过在防护网4和缓冲网5的周侧对应设置的防护框和缓冲框,从而使防护网4和缓冲网5的整体性更好,更易保证防护网4和缓冲网5的强度,也便于将防护网4和缓冲网5安装固定在防护架1上。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杆7下端固定在所述内侧竖杆2上,所述斜杆7上端与缓冲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缓冲网下侧到铰轴之间的距离小于内侧竖杆顶端到铰轴的距离,以使所述缓冲网5与防护网4的相邻侧间能够相互错开以形成供所述防护面上堆积的坠落物排出的排渣口8;所述内侧竖杆2上还设有一能对缓冲框进行阻挡以限制缓冲框向下转动从而打开排渣口8的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插设于内侧竖杆孔内且其上端伸出于内侧竖杆外,所述内侧竖杆孔内安装有一安装板,所述限位杆10下端与安装板间设有一压簧9,以使所述限位杆能回缩至内侧竖杆孔内;当所述压簧9处于自然状态下时,所述限位杆10上端伸出于内侧竖杆2外以对缓冲框进行阻挡。

这样,施工周期通常都是几个月甚至一年,而防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防护网4上堆积的坠落物逐渐增多,防护网4若长期处于受压状态,久而久之,非常容易损坏,损坏后的防护网失去了防护性能,不能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因此需要定期对防护网4上的坠落物进行清理,譬如说隔1个月清理一次,从而保证防护网的使用寿命。而在本方案中,通过缓冲网5和防护网4间形成可开闭的排渣口8,来对防护网4上的坠落物定期卸载;当需要打开排渣口8时,首先向下拉动限位杆10,让压簧9处于压缩状态,限位杆10向下滑动直到限位杆10上端缩回至内侧竖杆2的孔内,由于缓冲网5和防护网4上堆积有坠落物,在缓冲网5自身以及坠落物的重力作用下,从而缓冲网5沿其铰轴向下转动,排渣口8打开,对防护网4上堆积的坠落物自动排渣。因此可通过定期打开排渣口8,对防护网4上的坠落物进行卸载,保证了防护网4的使用寿命。防护网4上的坠落物从排渣口8排出后,将缓冲网5复位至原位,然后限位杆10在压簧9的复位作用下会自动弹回至原位,对缓冲框进行阻挡,从而关闭排渣口8。因此在本方案中,不需要工作人员攀爬至防护架顶部进行清理坠落物,只需要在防护架下方,通过操作限位杆10便可以自动打开排渣口8,清理防护网4上堆积的坠落物,操作更加方便。为了保证缓冲网能够相对于防护网向下滑动并顺利打开排渣口,可以将防护框靠近内侧竖杆顶端部分设为向下弯曲的弧形部,从而便于缓冲网能够相对于防护网向下转动,从而打开排渣口进行排渣。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杆10上还径向设有操作柄11,所述内侧竖杆2的外壁上对应开设有供操作柄11伸出并上下滑动的长条形让位孔,以通过操作柄11带动限位杆10上下滑动从而控制排渣口8的开闭。

这样,由于限位杆10位于内侧竖杆2的盲孔内,防护架的高度一般会有两米左右,因此操作人员不好对限位杆10进行操作,因此通过在限位杆10上设置的操作柄11,通过作用操作柄11就能让限位杆10上下滑动,操作更加方便。通常情况下,让位孔开设的高度一般在1-1.5m之间,这样符合普通人的身高,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操作柄11控制,更加方便。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框与斜杆7间还设有复位弹簧12,所述复位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斜杆7和缓冲框的内侧固定连接。

这样,通过在缓冲框底部设置的复位弹簧12,当拉动限位杆10向下运动后,由于防护网4和缓冲网5还存在有部分坠落物时,坠落物的重量大于复位弹簧12的弹性势能,排渣口8还是处于打开状态,当防护网4和缓冲网5上的坠落物排出完毕后,从而缓冲网5在复位作用下复位,排渣口8关闭,然后让限位杆10复位,对缓冲框进行阻挡限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防护框的外侧向上弯曲形成有弧形的阻挡部13。

这样,通过在防护框的外侧形成的阻挡部13,可以有效防止掉落的坠落物溅至防护网4的外侧,可以降低坠落物溅至外侧的概率,最大可能保证其防护网4的防护性能。

作为优化,所述竖杆的外侧均设有连接孔,可以通过多个防护架相互组装,相邻防护架间通过竖杆间的连接孔穿设螺栓等连接件,实现多个防护架间的组装,从而满足不同长度的防护需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