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一体化的混凝土电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8215发布日期:2021-07-27 14:0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接地装置一体化的混凝土电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杆技术领域,是一种接地装置一体化的混凝土电杆。



背景技术:

目前,架空配电线路杆上设备接地大都需要额外安装接地接地装置一体化的混凝土电杆。混凝土电杆在组立牢固后,旁边采用1—2根5mm×50mm×2500mm的角钢作为人工接地体打入地下,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将接地体与接地线相连接,接地线依附在混凝土电杆上(经过绑扎等)直至连接到线路避雷器等应接地设备,但是现有的电杆安装接地接地装置一体化的混凝土电杆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额外打人工接地体,增加了工作人员工作量,也容易出现接地体埋深不足等现象影响接地效果,进而为配电线路带来不安全因素;

(2)在运行过程中,接地线裸露在外被盗事件时有发生,还会出现因受外力破坏等造成接地体与接地线的连接松动;

(3)接地线需要依附电杆绑扎向上安装,会给后期运维检修工作人员攀登电杆带来阻碍,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4)为确保配电设备检修安全挂设保护接地线时要打临时接地体,但在很多电杆埋设处已无地方可打临时接地体,不得已向外延伸费时费力,并且接地电阻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一体化的混凝土电杆,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混凝土电杆安装接地体存在的工作量大、容易被损坏、影响运维检修工作人员攀登以及安装时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接地装置一体化的混凝土电杆,包括电杆、钢筋骨架和接地装置,电杆内置笼形的钢筋骨架并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接地装置包括上连接螺栓、下连接螺栓和接地钢筒,所述钢筋骨架的上下向设置的主筋下端穿过电杆下端面并向外弯折形成连接段,接地钢筒套装于电杆下端外侧且下端与连接段固定连接在一起,电杆上部内侧设有与钢筋骨架上部外侧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连通环,上连通环外侧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一个上连接螺栓,所述上连接螺栓的螺杆端均露出电杆上部外表面,电杆下部内侧设有与钢筋骨架下部外侧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下连通环,下连通环外侧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一个下连接螺栓,所述下连接螺栓的螺杆端均露出电杆下部外表面,所述的下连接螺栓、所述的上连接螺栓以及接地钢筒之间均相互导通。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对应上连接螺栓位置的电杆上部表面可设有上安装槽,上连接螺栓的螺杆端位于上安装槽内,上安装槽的深度与上连接螺栓的螺杆端露出电杆外表面的长度相同对应下连接螺栓位置的电杆下部表面设有下安装槽,下连接螺栓的螺杆端位于下安装槽内。

上述上连接螺栓的螺杆端可螺接有位于上安装槽内的上连接螺母,下连接螺栓的螺杆端螺接有位于下安装槽内的下连接螺母。

上述接地钢筒内侧可与电杆外侧紧密接触。

上述接地钢筒表面、上连接螺栓表面、上连接螺母表面、下连接螺栓表面以及下连接螺母表面均可设有防腐层。

上述防腐层可为锌层。

上述上连通环与钢筋骨架上端之间的距离可不大于2m,下连通环位于接地钢筒上方且与电杆下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m。

上述上连通环和下连通环的截面均可为圆形,上连通环的截面直径和下连通环的截面直径均不小于10mm。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接地钢筒,无需再额外安装接地体,节约了工程实际成本,还能够避免接地线被盗或外力破坏,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且提高了电网安全可靠性,通过设置上连接螺栓,无需依附电杆绑扎接地引线,避免给作业人员攀登电杆造成阻碍,降低工作安全风险,下连接螺栓既可用于测量电杆自然接地体的电阻值,也可在接地电阻值过大时可与外延人工接地体连接,还能够在检修时通过下连接螺栓挂设保护接地线,有效提升检修工作效率,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电杆,2为主筋,3为上连接螺栓,4为下连接螺栓,5为接地钢筒,6为连接段,7为上连接螺母,8为下连接螺母,9为上连通环,10为下连通环,11为上安装槽,12为下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所示,该接地装置一体化的混凝土电杆包括电杆1、钢筋骨架和接地装置,电杆1内置笼形的钢筋骨架并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接地装置包括上连接螺栓3、下连接螺栓4和接地钢筒5,所述钢筋骨架的上下向设置的主筋2下端穿过电杆1下端面并向外弯折形成连接段6,接地钢筒5套装于电杆1下端外侧且下端与连接段6固定连接在一起,电杆1上部内侧设有与钢筋骨架上部外侧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连通环9,上连通环9外侧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一个上连接螺栓3,所述上连接螺栓3的螺杆端均露出电杆1上部外表面,电杆1下部内侧设有与钢筋骨架下部外侧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下连通环10,下连通环10外侧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一个下连接螺栓4,所述下连接螺栓4的螺杆端均露出电杆1下部外表面,所述的下连接螺栓4、所述的上连接螺栓3以及接地钢筒5之间均相互导通。

根据需求,上连接螺栓3和下连接螺栓4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如m16的连接螺栓,钢筋骨架包括沿电杆1长度方向设置的主筋2和若干个上下间隔固定连接于主筋2外侧的箍筋,主筋2下端穿过电杆1下端面并向外沿径向弯折形成连接段6,上连接螺栓3和下连接螺栓4均沿电杆1径向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接地钢筒5,无需再额外安装接地体,电网建设工程省工又省时,节约了工程实际成本,还能够避免接地线被盗或外力破坏,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且提高了电网安全可靠性,通过设置上连接螺栓3,无需依附电杆1绑扎接地引线,避免了给电力作业人员攀登电杆1造成阻碍,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降低工作安全风险,通过设置下连接螺栓4,既可用于测量电杆1自然接地体的电阻值,也可在接地电阻值过大时可与外延人工接地体连接,适用范围广,还能够在检修时通过下连接螺栓4挂设保护接地线,无需再打临时接电体,可以有效提升检修工作效率,且接地效果好,更加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接地装置一体化的混凝土电杆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对应上连接螺栓3位置的电杆1上部表面设有上安装槽11,上连接螺栓3的螺杆端位于上安装槽11内,对应下连接螺栓4位置的电杆1下部表面设有下安装槽12,下连接螺栓4的螺杆端位于下安装槽12内。

根据需求,上安装槽11的深度与上连接螺栓3的螺纹段的长度相同,下安装槽12的深度与下连接螺栓4的螺纹段的长度相同。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电杆1的结构紧凑、美观,也便于电杆1的运输。

如附图1、2所示,上连接螺栓3的螺杆端螺接有位于上安装槽11内的上连接螺母7,下连接螺栓4的螺杆端螺接有位于下安装槽12内的下连接螺母8。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上连接螺母7,便于电杆1上部设备和防雷的接地连接,安装方便,通过设置下连接螺母8,便于电杆1接地电阻值的测量以及接地电阻值过大时能够与外延人工接地体连接,还能够在电网检修时挂设保护接电线时作接地体使用。

如附图1、2、3所示,接地钢筒5内侧与电杆1外侧紧密接触。

根据需求,接地钢筒5呈与电杆1锥度相同的上小下大的锥套,接地钢筒5的型号根据电杆1型号确定,如12米的电杆1可由厚度为4mm的钢板卷制成底部内径为350mm、高度为600mm的锥筒。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接地钢筒5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杆1的接地性能。

如附图1、2所示,接地钢筒5表面、上连接螺栓3表面、上连接螺母7表面、下连接螺栓4表面以及下连接螺母8表面均设有防腐层。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接地钢筒5表面、上连接螺栓3表面、上连接螺母7表面、下连接螺栓4表面以及下连接螺母8表面被腐蚀并影响导电性能,通过能够延长使用寿命。

如附图1、2所示,防腐层为锌层。

根据需求,可由电镀工艺在接地钢筒5表面、上连接螺栓3表面、上连接螺母7表面、下连接螺栓4表面以及下连接螺母8表面形成锌层。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改善接地钢筒5表面、上连接螺栓3表面、上连接螺母7表面、下连接螺栓4表面以及下连接螺母8表面的导电性和观感。

如附图1所示,上连通环9与钢筋骨架上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m,下连通环10位于接地钢筒5上方且与电杆1下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m。

根据需求,上连通环9与钢筋骨架上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m,下连通环10与电杆1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m。在使用过程中,便于电杆1上配电线路防雷金具或杆上设备的接地端与上连接螺栓3的连接,也便于电杆1接地电阻值的测量以及接地电阻值过大时能够与外延人工接地体连接,还能够在电网检修时挂设保护接电线时作接地体使用。

如附图1、2所示,上连通环9和下连通环10的截面均为圆形,上连通环9的截面直径和下连通环10的截面直径均不小于10mm。

根据需求,上连通环9和下连通环10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如直径为10mm的钢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导电截面积,还能够牢固的将上导电环和下导电环与钢筋骨架固定连接在一起,使钢筋骨架的上下向的主筋2并联连接。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