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2997发布日期:2021-08-03 13:1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纠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建筑物在使用了一定的时间后,由于地基的变化,会出现地基不同程度的下沉,从而导致建筑物发生一定程度的倾斜,建筑物严重的倾斜会发生倾塌,所以在建筑物发生倾斜时,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处理,为此需要纠偏装置对建筑物进行纠偏。

公告号为cn2100135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升纠偏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装置和顶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上方设有套筒柱,所述导向轴从下至上插在套筒柱内,所述套筒柱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周焊接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底板下方固定有第二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滚轮架,所述滚轮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上述顶升纠偏装置依靠顶板下方的升降油缸将建筑物顶起,当建筑物与顶板的接触面积小或者建筑物与顶板的接触位置过偏时,易导致顶板受力不均。而升降油缸位于顶板的两端,顶板中部会发生形变,顶升装置的承载力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顶升装置的承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通过升降油缸连接,所述升降油缸在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为向上拱起的拱形板,所述承托板底部的两端均设有调节支撑组件,所述承托板位于两个升降油缸之间,所述承托板拱形面的最高处与顶板的下表面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油缸调整顶板的高度,使顶板与需要顶升的建筑物进行接触,调节支撑组件驱使承托板随着顶板的升降而升降,使承托板的上表面始终与顶板的下表面抵触;建筑物给顶板的压力由两端的升降油缸和中部的承托板共同承担,承托板呈拱形,拱形结构能将顶部承受的荷载产生的压力分传给两边拱脚承受,承重能力强,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承托板设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承托板共同承担建筑物给顶板的压力,承重能力强,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可选的,多个所述承托板相互平行设置,多个所述承托板的最高处位于同一水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承托板平行设置,增加了分担压力的点以及面积,共同分担顶板所承受的压力,承重能力强,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可选的,多个所述承托板相互交叉设置,多个所述承托板的最高处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托板交叉设置,承托板的最高处受力,力均匀地向四周分散开来,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气缸、设置在底板上的伸缩导向杆,所述气缸竖直设置,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承托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导向杆竖直设置,所述伸缩导向杆远离底板的一端与承托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在升降油缸的作用下变化高度以配合需要顶升的建筑物,气缸同时驱使承托板配合顶板而升降,使承托板始终对顶板起支撑作用,提高顶板的承载力,伸缩导向杆为承托板的升降提供导向和支撑。

可选的,多个所述承托板的下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多个承托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导向杆贯穿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将多个承托板的底部连接起来,减小了承托板受力产生形变的情况,多个承托板相互连接在一起,有利于减小承托板出现形变的情况,提高了承托板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气缸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杆远离气缸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抵住气缸有利于提高气缸的稳定性,降低了气缸移动的可能性,提高了承托板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承托板上表面的最高处设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将建筑物顶起,顶板在建筑物的压力下,给承托板施加压力,缓冲垫降低了顶板和承托板之间的摩擦损耗。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设置承托板、调节支撑组件,承托板呈拱形,承重能力强,分散顶板承受的压力,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2.设置支撑杆,降低了气缸出现倾斜的可能性,提高了承托板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缓冲垫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升降油缸;2、顶板;3、气缸;31、支撑杆;4、承托板;41、缓冲垫;5、连接板;6、伸缩导向杆;61、导套;62、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物顶升装置。

实施例1

参照图1,建筑物顶升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顶板2,底板1上设有升降油缸11、承托板4,升降油缸11在底板1的两端分别栓接有一个,两个升降油缸11关于底板1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升降油缸11的活塞端与顶板2固定连接,两个升降油缸11并联,实现同步举升动作,有利于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参照图1,升降油缸11调整顶板2的高度,使顶板2与需要顶升的建筑物进行接触,顶升建筑物主要由两个升降油缸11承担压力,顶板2有一定长度,顶板2的中心处受力会产生向下形变的趋势。承托板4设置在两个升降油缸11之间,承托板4底部的两端均设有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支撑组件驱使承托板4随着顶板2的升降而升降,使顶板2的上表面始终与顶板2的下表面抵触,为顶板2承托建筑物提供支撑保障。

参照图1和图2,建筑物给顶板2的压力由两端的升降油缸11和中部的承托板4共同承担,承托板4呈向上拱起的拱形,为了减小承托板4与顶板2之间的摩擦损耗,承托板4上表面的最高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制成的缓冲垫41。承托板4呈拱形,拱形受力,拱形自身有一定支撑力的,承托板4受压会有向两端扩张的趋势,调节支撑组件为承托板4提供支撑力的同时,也减小承托板4受压向两端扩张的可能性,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参照图1,调节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栓接在底板1上的气缸3、竖直设置在底板1和承托板4之间的伸缩导向杆6,气缸3的活塞杆与承托板4的端部固定连接。伸缩导向杆6位于承托板4靠近气缸3的端部,伸缩导向杆6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的导套61、固定连接在承托板4下表面的导柱62,伸缩导向杆6为承托板4的升降提供导向和支撑。

参照图1,承托板4设有多个,多个承托板4均位于两个升降油缸11升降油缸11之间,多个承托板4上表面的最高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与顶板2的下表面抵触,增加了对顶板2的举升点,提高整个顶升的受力面积,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参照图1,承托板4的下方设有连接板5,连接板5与多个承托板4固定连接,导柱62贯穿连接板5与导套61滑动插接配合。连接板5将单个承托板4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同时又将多个承托板4连接成一个整体,多个承托板4相互牵制制约,减小承托杆4受压产生形变的趋势,提高了承托板4的承载力。

参照图1,承托板4将顶部承受的载荷产生的压力分传给两边拱脚承受,在气缸3的一侧设有支撑杆31,支撑杆31可以沿着承托板4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支撑杆31远离气缸3的一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支撑杆31、气缸3、底板1形成三角形,稳固的为气缸3提供了支撑,提高了承托板4的承载力。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升降油缸11调整顶板2的高度,使顶板2与需要顶升的建筑物进行接触,气缸3驱使承托板4随着顶板2的升降而升降,使承托板4的上表面始终与顶板2的下表面抵触。建筑物给顶板2的压力由两端的升降油缸11和中部的承托板4共同承担,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实施例2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多个承托板4相互交叉设置,多个承托板4的最高处相交。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承托板4的最高处受力,力均匀地向四周分散开来,提高了顶升装置的承载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