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体上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3407发布日期:2021-09-25 10:51阅读:90来源:国知局
胚体上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胚体上釉装置,属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陶艺的发展,日用陶瓷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在陶瓷胚体加工过程中,如何简单快速的对陶瓷胚体进行上釉直接关系到陶瓷胚体的生产速度和烧成质量,目前上釉方式主要以人工手动蘸釉为主,由于胚体缺乏支撑,易导致上釉不均,并且会造成工人的肌肉酸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胚体上釉装置,避免釉色不匀,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胚体上釉装置包括:支撑台;固定于支撑台底部的釉料搅拌机构;固定于支撑台上的浸釉机构;以及连接所述浸釉机构与釉料搅拌机构的釉料运输机构;所述浸釉机构包括,釉槽,固定于支撑台上;设置于釉槽内的定位盘;以及固定于定位盘底部的丝杠;所述丝杠一端贯穿釉槽底部,所述丝杠通过螺纹与定位盘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盘上均布开孔。
5.通过转动丝杠可调节陶瓷胚体的浸釉高度;为防止釉料泄漏,可在丝杠与釉槽螺纹连接处设置密封垫;定位盘上设置开孔,方便釉料进入陶瓷胚体与定位盘的接触面。
6.优选的,所述釉料运输机构包括,循环泵,其进料端通过管路与釉料搅拌机构连接;三通阀,其第一端通过管路与循环泵出料端连接;上釉管,其一端与三通阀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釉槽连通;放釉管,其一端与三通阀第三端连接。
7.通过设置三通阀可使釉料通过上釉管进入釉槽,也可在釉料停止使用时,将釉料搅拌机构内的釉通过放釉管排出,避免浪费。
8.优选的,所述釉料搅拌机构包括釉箱,以及固定于釉箱上部的搅拌器;所述循环泵进料端通过管路与釉箱连接。
9.搅拌器持续搅拌釉料避免釉料凝固,且釉更均匀。
10.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釉槽外侧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通过回釉管与釉箱连通。
11.溢流槽内剩余的釉可以通过回釉管回到釉箱内。
12.工作时,首先转动丝杠调节陶瓷胚体的浸釉高度,循环泵抽出釉箱的釉,通过上釉管进入釉槽内,工人手撑碗内沿放入釉槽中的定位盘上,待陶瓷胚体上釉完成后取出即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丝杠,可调节陶瓷胚体的浸釉高度,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定位盘并设置开孔,便于支撑陶瓷胚体,同时方便釉料进入陶瓷胚体与定位盘的接触面,避免上釉不均,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14.图1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侧视图;
16.图中:1、支撑台;2、釉槽;3、定位盘;4、丝杠;5、开孔;6、循环泵;7、三通阀; 8、上釉管;9、放釉管;10、釉箱;11、搅拌器;12、溢流槽;13、回釉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胚体上釉装置包括:支撑台1;固定于支撑台1底部的釉料搅拌机构;固定于支撑台1上的浸釉机构;以及连接所述浸釉机构与釉料搅拌机构的釉料运输机构;所述浸釉机构包括釉槽2,固定于支撑台1上;设置于釉槽2内的定位盘3;以及固定于定位盘3底部的丝杠4;所述丝杠4一端贯穿釉槽2底部,所述丝杠4通过螺纹与釉槽2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盘3上均布开孔5。所述釉料运输机构包括循环泵6,其进料端通过管路与釉料搅拌机构连接;三通阀7,其第一端通过管路与循环泵出料端连接;上釉管8,其一端与三通阀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釉槽2连通;放釉管9,其一端与三通阀第三端连接。所述釉料搅拌机构包括釉箱10,以及固定于釉箱10上部的搅拌器11;所述循环泵进料端通过管路与釉箱10连接。还包括设置于釉槽2外侧的溢流槽12,所述溢流槽12通过回釉管13 与釉箱10连通。
19.通过转动丝杠4可调节陶瓷胚体的浸釉高度;为防止釉料泄漏,可在丝杠4与釉槽2螺纹连接处设置密封垫;定位盘3上设置开孔5,方便釉料进入陶瓷胚体与定位盘3的接触面。通过设置三通阀7可使釉料通过上釉管8进入釉槽2,也可在釉料停止使用时,将釉料搅拌机构内的釉通过放釉管排出,避免浪费。搅拌器持续搅拌釉料避免釉料凝固,且釉更均匀。溢流槽内剩余的釉可以通过回釉管回到釉箱内。
2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首先转动丝杠调节陶瓷胚体的浸釉高度,工作时,循环泵抽出釉箱的釉,通过上釉管进入釉槽内,工人手撑碗内沿放入釉槽中的定位盘上,待陶瓷胚体上釉完成后取出即可。
21.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胚体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固定于支撑台(1)底部的釉料搅拌机构;固定于支撑台(1)上的浸釉机构;以及连接所述浸釉机构与釉料搅拌机构的釉料运输机构;所述浸釉机构包括,釉槽(2),固定于支撑台(1)上;设置于釉槽(2)内的定位盘(3);以及固定于定位盘(3)底部的丝杠(4);所述丝杠(4)一端贯穿釉槽(2)底部,所述丝杠(4)通过螺纹与釉槽(2)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盘(3)上均布开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胚体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料运输机构包括,循环泵(6),其进料端通过管路与釉料搅拌机构连接;三通阀(7),其第一端通过管路与循环泵出料端连接;上釉管(8),其一端与三通阀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釉槽(2)连通;放釉管(9),其一端与三通阀第三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胚体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料搅拌机构包括,釉箱(10);以及固定于釉箱(10)上部的搅拌器(11);所述循环泵进料端通过管路与釉箱(1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胚体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釉槽(2)外侧的溢流槽(12),所述溢流槽(12)通过回釉管(13)与釉箱(10)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胚体上釉装置,属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可避免釉色不匀,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胚体上釉装置包括:支撑台;固定于支撑台底部的釉料搅拌机构;固定于支撑台上的浸釉机构;以及连接所述浸釉机构与釉料搅拌机构的釉料运输机构;所述浸釉机构包括,釉槽,固定于支撑台上;设置于釉槽内的定位盘;以及固定于定位盘底部的丝杠;所述丝杠一端贯穿釉槽底部,所述丝杠通过螺纹与定位盘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盘上均布开孔。述定位盘上均布开孔。述定位盘上均布开孔。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玉柱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