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8995发布日期:2021-09-15 08:39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支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


背景技术:

2.预应力(prestress):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常用于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
3.现有的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均为预应力支柱,在内部添加钢筋,但在加工过程中,成本高,步骤繁琐,并且在使用时,底座稳定性较差,不方便后期调节混凝土接触网支柱的总体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混凝土接触网支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能够提高安装后底座的稳定性,利用抓地齿提高抓地效果,保持混凝土接触网支柱的稳定性,在混凝土支柱主体顶部设置延伸块,能够改变延伸块的使用数量调节混凝土支柱的使用高度,方便现场调节使用。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其包括:基座、混凝土支柱主体和延伸块,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多个抓地齿,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设置混凝土支柱主体,所述混凝土支柱主体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混凝土支柱主体顶部设置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连接槽配合的插块,所述延伸块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插块配合的插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抓地齿在底板底部均匀分布,多个所述抓地齿棱角处均磨设圆角。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混凝土支柱主体和延伸块上均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安装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基座、底板、顶板和混凝土支柱主体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抓地齿嵌在基座底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安装后底座的稳定性,利用抓地齿提高抓地效果,保持混凝土接触网支柱的稳定性,在混凝土支柱主体顶部设置延伸块,能够改变延伸块的使用数量调节混凝土支柱的使用高度,方便现场调节使用。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延伸块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00基座、110底板、120抓地齿、130顶板、200混凝土支柱主体、210连接槽、300延伸块、310插块、320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19.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能够提高安装后底座的稳定性,利用抓地齿提高抓地效果,保持混凝土接触网支柱的稳定性,在混凝土支柱主体顶部设置延伸块,能够改变延伸块的使用数量调节混凝土支柱的使用高度,方便现场调节使用,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基座100、混凝土支柱主体200和延伸块300;
22.请再次参阅图1,基座100上设置底板110、抓地齿120和顶板130,具体的,基座100顶部设置有底板110,底板110底部设置有抓地齿120,基座100顶部设置有顶板130,基座100埋设在地下,通过抓地齿120提高抓地效果,提高基座100的安装稳定性。
23.请再次参阅图1,混凝土支柱主体200上设置连接槽210,顶板130顶部设置混凝土支柱主体200,混凝土支柱主体200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210,混凝土支柱主体200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内部不添加钢筋,形成非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24.请再次参阅图1个图2,延伸块300上设置插块310和插槽320,具体的,混凝土支柱主体200顶部设置延伸块300,延伸块300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连接槽210配合的插块310,延伸块300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插块310配合的插槽320,延伸块300安装在混凝土
支柱主体200顶部,利用连接槽210和插块310进行卡扣连接,链接之后通过螺钉锁紧,改变延伸块300的使用数量,对支柱的总体高度进行调节,方便现场安装使用。
25.在具体的使用时,混凝土支柱主体200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内部不添加钢筋,形成非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基座100埋设在地下,通过抓地齿120提高抓地效果,提高基座100的安装稳定性改变延伸块300的使用数量,对支柱的总体高度进行调节,方便现场安装使用。
26.多个所述抓地齿120在底板110底部均匀分布,多个所述抓地齿120棱角处均磨设圆角,提高抓地稳定性。
27.所述混凝土支柱主体200和延伸块300上均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安装孔,方便用螺钉进行锁紧连接。
28.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混凝土支柱主体(200)和延伸块(300),所述基座(100) 底部设置有底板(110),所述底板(110)底部设置有多个抓地齿(120),所述基座(100)顶部设置有顶板(130),所述顶板(130)顶部设置混凝土支柱主体(200),所述混凝土支柱主体(200)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210),所述混凝土支柱主体(200)顶部设置延伸块(300),所述延伸块(300)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连接槽(210)配合的插块(310),所述延伸块(300)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插块(310)配合的插槽(3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抓地齿(120)在底板(110)底部均匀分布,多个所述抓地齿(120)棱角处均磨设圆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柱主体(200)和延伸块(300)上均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底板(110)、顶板(130)和混凝土支柱主体(200)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抓地齿(120)嵌在基座(100)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支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其包括:基座、混凝土支柱主体和延伸块,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多个抓地齿,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设置混凝土支柱主体,所述混凝土支柱主体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混凝土支柱主体顶部设置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连接槽配合的插块,所述延伸块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插块配合的插槽,能够提高安装后底座的稳定性,利用抓地齿提高抓地效果,保持混凝土接触网支柱的稳定性,在混凝土支柱主体顶部设置延伸块,能够改变延伸块的使用数量调节混凝土支柱的使用高度,方便现场调节使用。方便现场调节使用。方便现场调节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戴丽军 易小舟 党智刚 董喜峰 刘永宏 李增强 乔涛涛 徐亲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西安电气化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1
技术公布日:2021/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