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

文档序号:28382954发布日期:2022-01-07 23:2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2.托轮支架是用于混凝土搅拌车上支撑搅拌筒的结构件,不仅为搅拌筒提供结构支撑,同时通过安装在托轮支架上的托轮,与搅拌筒滚道相配合,实现搅拌筒旋转的功能,是重要的结构零件。
3.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均为铸钢/球铁托轮支架,采用砂型铸造或焊接方式成型。砂型铸造产品质量受型砂质量直接影响,存在气孔、砂眼、粘砂等缺陷,且表面粗糙;焊接成型则产品整体性能存在差异,焊缝位置及热影响区较为薄弱,长期使用存在疲劳断裂隐患,且受结构设计影响,该产品焊缝位置均为应力集中区域,更加大了失效的风险。现有技术的拖轮支架结构可参考公开号为cn203650698u的中国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车托轮总成》。
4.随着市场轻量化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轻量化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需要一种兼具良好的强度和良好的减重效果的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兼具良好的强度和良好的减重效果的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搅拌车用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所述托轮支架一体成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间隔设有两个用于支承轮轴的支承部,每个所述支承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固定部,所述支承部的中部为凸起于所述固定部的轴承安装部,所述轴承安装部的侧面与所述固定部的顶面通过内圆弧面过渡连接。
7.为了进一步减重和防止结构破坏,所述轴承安装部的顶面为圆弧面。
8.支承部的底部为应力集中容易破坏的位置,为了进一步加强支承部的底部,两个所述支承部相对一侧的底部沿轴向凸起,从而形成一个台阶。
9.为了防止台阶面与安装于轮轴上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所述台阶的台阶面自内向外向下倾斜。
10.为了进一步加强结构,所述台阶的中部沿轴向凸起有加强部。
11.为了进一步加强结构,所述支承部的底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底板通过加强筋连接。
12.为了便于铸造和进一步增强支承部与底板的连接强度,所述底板的相对的两个侧端向上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支承部。
13.为了便于铸造后的脱模,所述支承部的厚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且所述支承部的横截面面积自下而上逐渐缩小。
14.为了进一步减重,每个所述支承部的外侧设有减重腔,所述减重腔位于所述固定部之间。
15.为了加强减重腔位置,每个所述支承部上的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减重腔内,且间隔设有两根。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拖轮支架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产品表面质量良好,机械性能均匀稳定,减重的同时避免现有技术的焊接位置的失效;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部凸起于底板设置,加强固定部位的强度;支承部集成了固定部和轴承安装部,且固定部位于轴承安装部的底部,进一步对轴承安装部的底部进行加强,并且轴承安装部与固定部具有高度差,能够进一步减重;另外轴承安装部的侧面与固定部的顶面通过内圆弧面过渡连接,在减小该位置应力集中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减重;因此,该种托轮支架兼具良好的强度和良好的减重效果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铸钢/球铁托轮支架可以减重50%以上。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托轮支架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托轮支架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0.如图1至2所示,该种搅拌车用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托轮支架一体成型,包括底板1,底板1上间隔设有两个用于支承轮轴3的支承部2,每个支承部2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固定部21,支承部2的中部为凸起于固定部21的轴承安装部22,轴承安装部22的侧面与固定部21的顶面通过内圆弧面23过渡连接。本实施例的固定部21上均设有一个固定孔24,使用螺栓通过固定孔24来固定该种托轮支架。
21.为了进一步减重和防止结构破坏,轴承安装部22的顶面为圆弧面。支承部2的底部为应力集中容易破坏的位置,为了进一步加强支承部2的底部,两个支承部2相对一侧的底部沿轴向凸起,从而形成一个台阶25。为了防止台阶面与安装于轮轴3上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台阶25的台阶面自内向外向下倾斜。为了进一步加强结构,台阶25的中部沿轴向凸起有加强部251。
22.为了进一步加强结构,所述支承部2的底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底板1通过加强筋4连接。
23.为了便于铸造和进一步增强支承部2与底板1的连接强度,底板1的相对的两个侧端向上延伸从而形成支承部2。为了便于铸造后的脱模,支承部2的厚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且支承部2的横截面面积自下而上逐渐缩小。
24.为了进一步减重,每个支承部2的外侧设有减重腔26,减重腔26位于两个固定部21之间。为了加强减重腔26位置,每个支承部2上的加强筋4设于减重腔26内,且间隔设有两根。
25.本实施例的该托轮支架通过铝合金铸造成型,成品质量为8.7kg,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铸钢/球铁托轮支架一般为20kg左右,可以减重50%以上。
26.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所述托轮支架一体成型,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间隔设有两个用于支承轮轴(3)的支承部(2),每个所述支承部(2)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固定部(21),所述支承部(2)的中部为凸起于所述固定部(21)的轴承安装部(22),所述轴承安装部(22)的侧面与所述固定部(21)的顶面通过内圆弧面(23)过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部(22)的顶面为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承部(2)相对一侧的底部沿轴向凸起,从而形成一个台阶(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25)的台阶面自内向外向下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25)的中部沿轴向凸起有加强部(251)。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2)的底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底板(1)通过加强筋(4)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相对的两个侧端向上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支承部(2)。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2)的厚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且所述支承部(2)的横截面面积自下而上逐渐缩小。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承部(2)的外侧设有减重腔(26),所述减重腔(26)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部(21)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承部(2)上的所述加强筋(4)设于所述减重腔(26)内,且间隔设有两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托轮支架结构,所述托轮支架一体成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间隔设有两个用于支承轮轴的支承部,每个所述支承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固定部,所述支承部的中部为凸起于所述固定部的轴承安装部,所述轴承安装部的侧面与所述固定部的顶面通过内圆弧面过渡连接。该种托轮支架结构兼具良好的强度和良好的减重效果,减重程度达50%以上。度达50%以上。度达50%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张花蕊 张虎 李超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