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0434发布日期:2021-07-23 21:0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型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



背景技术:

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这类材料具有的外观尺寸一定,断面呈一定形状,具有一定的力学物理性能。型材既能单独使用也能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制造品,常用于建筑结构与制造安装。

现有的用于安装玻璃、led板或其他具有修饰功能的结构的型材通常尺寸较厚,且其安装精度低,难以将玻璃、led板或其他具有修饰功能的结构安装至正确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包括:底层装饰板;顶层装饰板;安装件;以及中间安装组件,所述中间安装组件包括中层板以及安装机构;所述中层板、底层装饰板以及顶层装饰板依次连接,且三者的中心均为通槽状,所述中层板的通槽位置定义为安装区域,所述安装件处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中层板包括相对于的顶端和底端、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顶端滑轨结构、底端滑轨结构、同步驱动结构以及两个夹持结构,所述顶端滑轨结构设于所述顶端,所述底端滑轨结构设于所述底端;所述夹持结构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与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和所述底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同步驱动结构驱使两个所述夹持结构在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对中运动,以共同夹持所述安装件;

所述夹持结构沿所述顶端至所述底端的方向上依次形成第一滑动配合部、超薄板部以及第二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与所述顶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与所述底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超薄板部用于抵接所述安装件,所述超薄板部的在所述顶层装饰板至所述顶层装饰板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

所述底层装饰板和所述顶层装饰板均与所述中间安装组件贴合连接。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高精度超薄铝型材为一种具有较薄尺寸并可高精度对中固定安装件,安装件包括不限于玻璃、led板或者其他装饰结构,其将用于固定安装件的承重结构设置在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上下两端,故可使得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在其上下两端之间的部位具有较薄的尺寸,在实际使用中,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上下两端可与建筑物浇筑为一体,仅留出其较薄的部位以达到超薄的效果。

其中,固定安装件的承重结构包括顶端滑轨结构、底端滑轨结构、同步驱动结构。

在组装高精度超薄铝型材时,可将安装件放置在安装区域,施工人员调整同步驱动结构使得两个夹持结构做对中运动,使得两个夹持结构同步地将安装件推抵于安装区域的中心位置,完成安装件的对中调整,且由于其采用对中运动实现安装的,故其实际安装位置与预计规划的安装位置是一致的,具有高精度的。随后可组装底层装饰板和所述顶层装饰板,底层装饰板和所述顶层装饰板与中间安装组件贴合,其形状尺寸随同中间安装组件,以突显其超薄的部位,同时,遮挡安装机构,使得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外观整洁美观。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均包括内凹结构,其分别形成用于容纳滑块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所述超薄板部包括平板结构,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的槽口位置,且所述超薄板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超薄板部的底壁配置有两个滚珠,两个所述滚珠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用于与所述中层板抵接;

所述超薄板部的端部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卡合所述安装件。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一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以及超薄板部的设计利于突显超薄板部较第一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具有超薄的厚度尺寸,同时由于加强筋的存在,能够保证三者的连接强度;同时超薄板部的两端分别配置有滚珠,使得滚珠与中层板抵接,利于夹持结构平顺地完成对中运动。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和所述底端滑轨结构位于所述中层板的正面,所述同步驱动结构位于所述中层板的背面;

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包括第一滑轨、两个第一滑块以及第一条形槽,所述底端滑轨结构包括第二滑轨、两个第二滑轨以及第二条形槽;

所述第一条形槽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条形槽平行于所述第二滑轨;

所述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的各自的第一滑动配合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各自的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

所述同步驱动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条形槽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连接,通过所述第二条形槽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同步驱动结构包括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第一同步轮组、第二同步轮组、扭力轮、拉绳以及固定件;

所述第一同步轮组设置在中层板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中层板的背面,所述第一同步带套置于所述第一同步轮组上,两个所述第一滑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上层和下层;

所述第二同步轮组设置在中层板的底端且位于所述中层板的背面,所述第二同步带套置于所述第二同步轮组上,两个所述第二滑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下层和上层;

所述扭力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所述拉绳的中段固定在所述扭力轮上,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同步轮组和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组的各自的带轮连接,用于驱使两个所述带轮旋转;

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扭力轮固定在所述第一侧边以制止所述扭力轮转动。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扭力轮,而拉动拉绳,使得第一同步轮组和第二同步轮组发生转动,第一同步轮组的带轮与第二同步轮组的带轮相互沿相反的方向转动(一顺时针方向,另一个为逆时针方向),从而驱使两个第一滑块和两个第二滑块均向中心靠拢,实现夹持结构的对中运动,对中到位后,安装固定件,实现扭力轮的固定,避免其松动。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条形槽的数量为二,以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条形槽的数量为二,以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第二滑块;

所述扭力轮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固定件为螺丝,所述第一侧边形成有螺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多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螺接于所述螺孔。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同步轮组包括第一主动带轮,所述第二同步轮组包括第二主动带轮;

所述第一主动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顶端且靠近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主动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端且靠近所述第二侧边;

所述第一主动带轮的中心和所述第二主动带轮的中心均设置有转轴,用于与所述拉绳的端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包括两个第三滑轨和两个第三滑块,两个所述第三滑轨相互平行且设于所述顶端,所述第三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三滑轨上;

所述底端滑轨结构包括第四滑轨和两个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轨设于所述底端,所述第四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四滑轨上;

所述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的各自的第一滑动配合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各自的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块;

所述同步驱动结构设于所述顶端且与两个所述第三滑块连接。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步驱动结构包括对中转盘、两个连杆以及转动部;

所述对中转盘可转动地两个第三滑块的中心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三滑轨的中心,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对中转盘之间;

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滑块,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对中转盘;

所述转动部用于调整所述对中转盘的旋转角度。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通过转动部调整对中转盘的旋转角度,使其通过连杆驱使两个第三滑块作对中运动,通过夹持结构传力,使得第四滑轨跟随运动,从而实现夹持结构的对中运动。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转动部包括铰接杆、铰接轴以及固定螺栓;

所述铰接杆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对中转盘铰接;

所述顶端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固定螺纹孔,多个所述固定螺纹孔至所述对中转盘的距离逐渐减小;

所述铰接杆形成有穿孔,所述穿孔配置有轴套,所述固定螺栓可转动地穿过所述轴套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螺纹孔连接。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固定螺栓拧入其中一个固定螺纹孔中,以调整铰接杆与对中转盘的相对位置,由于具有两个铰接点(铰接轴和轴套),故能够改变对中转盘的旋转角度。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同步驱动结构还配置有弹簧;

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连接,使得两个所述第四滑块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夹持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中间安装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第一种安装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二种安装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标:10-底层装饰板;11-顶层装饰板;12-安装件;13-中间安装组件;14-安装区域;20-中层板;30-安装机构;31-顶端滑轨结构;32-底端滑轨结构;33-同步驱动结构;34-夹持结构;40-第一滑动配合部;41-超薄板部;42-第二滑动配合部;43-第一安装槽;44-第二安装槽;45-滚珠;50-第一滑轨;51-第一滑块;52-第一条形槽;53-第二滑轨;54-第二滑块;55-第二条形槽;56-第一同步带;57-第二同步带;58-第一同步轮组;59-第二同步轮组;60-扭力轮;61-拉绳;62-固定件;63-通孔;70-第三滑轨;71-第三滑块;72-第四滑轨;73-第四滑块;74-对中转盘;75-连杆;76-转动部;77-铰接杆;78-铰接轴;79-固定螺栓;80-固定螺纹孔;8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其尺寸较薄,且能够高精度地安装例如玻璃、led板或其他具有修饰功能的结构。

请参见图1-图2,图1为本实施例中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侧视图。

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包括底层装饰板10、顶层装饰板11、安装件12以及中间安装组件13。

中间安装组件13包括中层板20以及安装机构30。中层板20、底层装饰板10以及顶层装饰板11依次连接,且三者的中心均为通槽状,中层板20的通槽位置定义为安装区域14,安装件12处于安装区域14。

中层板20包括相对于的顶端和底端、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安装机构30包括顶端滑轨结构31、底端滑轨结构32、同步驱动结构33以及两个夹持结构34,顶端滑轨结构31设于顶端,底端滑轨结构32设于底端;夹持结构34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与顶端滑轨结构31和底端滑轨结构32配合,同步驱动结构33驱使两个夹持结构34在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对中运动,以共同夹持安装件12。

夹持结构34沿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上依次形成第一滑动配合部40、超薄板部41以及第二滑动配合部42,第一滑动配合部40与顶端滑轨结构31配合,第二滑动配合部42与底端滑轨结构32配合,超薄板部41用于抵接安装件12,超薄板部41的在顶层装饰板11至顶层装饰板11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滑动配合部40和第二滑动配合部42。

底层装饰板10和顶层装饰板11均与中间安装组件13贴合连接。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高精度超薄铝型材为一种具有较薄尺寸并可高精度对中固定安装件12,安装件12包括不限于玻璃、led板或者其他装饰结构,其将用于固定安装件12的承重结构设置在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上下两端,故可使得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在其上下两端之间的部位具有较薄的尺寸,在实际使用中,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上下两端可与建筑物浇筑为一体,仅留出其较薄的部位以达到超薄的效果。

其中,固定安装件12的承重结构包括顶端滑轨结构31、底端滑轨结构32、同步驱动结构33。

在组装高精度超薄铝型材时,可将安装件12放置在安装区域14,施工人员调整同步驱动结构33使得两个夹持结构34做对中运动,使得两个夹持结构34同步地将安装件12推抵于安装区域14的中心位置,完成安装件12的对中调整,且由于其采用对中运动实现安装的,故其实际安装位置与预计规划的安装位置是一致的,具有高精度的。随后可组装底层装饰板10和顶层装饰板11,底层装饰板10和顶层装饰板11与中间安装组件13贴合,其形状尺寸随同中间安装组件13,以突显其超薄的部位,同时,遮挡安装机构30,使得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外观整洁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包括不限于玻璃、led板或者其他装饰结构的安装件12可通过中层板20、底层装饰板10以及顶层装饰板11三者的中心向外展示。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夹持结构34的示意图。

第一滑动配合部40和第二滑动配合部42均包括内凹结构,其分别形成用于容纳滑块的第一安装槽43和第二安装槽44;

超薄板部41包括平板结构,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滑动配合部40和第二滑动配合部42的槽口位置,且超薄板部41与第一滑动配合部40和第二滑动配合部4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超薄板部41的底壁配置有两个滚珠45,两个滚珠45分别靠近第一滑动配合部40和第二滑动配合部42,用于与中层板20抵接;

超薄板部41的端部形成有卡合安装槽,卡合安装槽用于卡合安装件12。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一滑动配合部40、第二滑动配合部42以及超薄板部41的设计利于突显超薄板部41较第一滑动配合部40、第二滑动配合部42具有超薄的厚度尺寸,同时由于加强筋的存在,能够保证三者的连接强度;同时超薄板部41的两端分别配置有滚珠45,使得滚珠45与中层板20抵接,利于夹持结构34平顺地完成对中运动。

请参见图4和图5,图4为本实施例中中间安装组件13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第一种安装机构30的示意图。

顶端滑轨结构31和底端滑轨结构32位于中层板20的正面,同步驱动结构33位于中层板的背面。

顶端滑轨结构31包括第一滑轨50、两个第一滑块51以及第一条形槽52,底端滑轨结构32包括第二滑轨53、两个第二滑块54以及第二条形槽55;

第一条形槽52平行于第一滑轨50,第二条形槽55平行于第二滑轨53。两个夹持结构34的各自的第一滑动配合部40分别连接于第一滑块51,各自的第二滑动配合部42分别连接于第二滑块54。同步驱动结构33通过第一条形槽52与两个第一滑块51连接,通过第二条形槽55与两个第二滑块54连接。

同步驱动结构33包括第一同步带56、第二同步带57、第一同步轮组58、第二同步轮组59、扭力轮60、拉绳6以及固定件62。

第一同步轮组58设置在中层板20的顶端且位于中层板20的背面,第一同步带56套置于第一同步轮组58上,两个第一滑轨50分别固定于第一同步带56的上层和下层。第二同步轮组59设置在中层板20的底端且位于中层板20的背面,第二同步带57套置于第二同步轮组59上,两个第二滑轨53分别固定于第一同步带56的下层和上层。扭力轮60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边,拉绳61的中段固定在扭力轮60上,拉绳61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同步轮组58和第二同步带57轮组的各自的带轮连接,用于驱使两个带轮旋转。固定件62用于将扭力轮60固定在第一侧边以制止扭力轮60转动。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扭力轮60,而拉动拉绳61,使得第一同步轮组58和第二同步轮组59发生转动,第一同步轮组58的带轮与第二同步轮组59的带轮相互沿相反的方向转动(一顺时针方向,另一个为逆时针方向),从而驱使两个第一滑块51和两个第二滑块54均向中心靠拢,实现夹持结构34的对中运动,对中到位后,安装固定件62,实现扭力轮60的固定,避免其松动。

其中,第一条形槽52的数量为二,以分别对应两个第一滑块51,第二条形槽55的数量为二,以分别对应两个第二滑块54。

结合图6,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扭力轮60形成有多个通孔63,固定件62为螺丝,第一侧边形成有螺孔,螺栓穿过多个通孔63中的一个通孔63螺接于螺孔。

第一同步轮组58包括第一主动带轮,第二同步轮组59包括第二主动带轮。第一主动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顶端且靠近第一侧边,第二主动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底端且靠近第二侧边。第一主动带轮的中心和第二主动带轮的中心均设置有转轴,用于与拉绳61的端部固定连接。

请参见图7,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二种安装机构30的示意图。

顶端滑轨结构31包括两个第三滑轨70和两个第三滑块71,两个第三滑轨70相互平行且设于顶端,第三滑块71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三滑轨70上。底端滑轨结构32包括两个第四滑轨72和两个第四滑块73,第四滑轨72设于底端,第四滑块73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第四滑轨72上。

两个夹持结构34的各自的第一滑动配合部40分别连接于第三滑块71,各自的第二滑动配合部42分别连接于第四滑块73。

同步驱动结构33设于顶端且与两个第三滑块71连接。

本公开中,同步驱动结构33包括对中转盘74、两个连杆75以及转动部76。对中转盘74可转动地两个第三滑块71的中心且位于两个第三滑轨70的中心,连杆75位于第三滑块71与对中转盘74之间。

连杆75的一端铰接于第三滑块71,连杆75的另一端铰接于对中转盘74。转动部76用于调整对中转盘74的旋转角度。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通过转动部76调整对中转盘74的旋转角度,使其通过连杆75驱使两个第三滑块71作对中运动,通过夹持结构34传力,使得第四滑轨72跟随运动,从而实现夹持结构34的对中运动。

请参见图8,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转动部76包括铰接杆77、铰接轴78以及固定螺栓79。

铰接杆77通过铰接轴78与对中转盘74铰接。顶端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固定螺纹孔80,多个固定螺纹孔80至对中转盘74的距离逐渐减小。

铰接杆77形成有穿孔,穿孔配置有轴套,固定螺栓79可转动地穿过轴套与其中一个固定螺纹孔80连接。

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固定螺栓79拧入其中一个固定螺纹孔80中,以调整铰接杆77与对中转盘74的相对位置,由于具有两个铰接点(铰接轴78和轴套),故能够改变对中转盘74的旋转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同步驱动结构33还配置有弹簧81;弹簧8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四滑块73连接,使得两个第四滑块73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通过弹簧81的弹性力,能够快速地使得第四滑块73和第三滑块71做对中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