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90609发布日期:2021-07-23 21:0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发展离不开建筑的建设,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更是体现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的体现;现有的建筑建设包括图纸设计,然后根据图纸设计进行建筑物的修建,由于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依靠的是理论基础和经验值,因此,现有的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把实际修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部考虑进去。管线安装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钻孔,工序复杂,使工期时间延长。

因此,提供一种面钻孔且梁板底无木屑、无废弃钻孔、混凝土成型面无漏浆和夹渣现象的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钻孔、梁板底无木屑、无废弃钻孔、混凝土成型面无漏浆和夹渣现象的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图纸优化,根据各专业设备平面位置,确定各线路敷设方位、交叉部位,避免三层管线重叠情况;

步骤二、梁内钢筋bim建模,根据步骤一中的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把梁内底板纵向钢筋排布、搭接部位及长度、直螺纹接头部位信息特征建立bim模型;

步骤三、墙上管线bim排布,根据施工图上设备标注位置及施工规范,用步骤二中的bim建模把在管线在砌体墙表达出来;

步骤四、配电箱进出线管孔优化,根据梁内钢筋bim建模图型,对配电箱进出管线孔优化布置,明确各孔位置及间距,并提供给厂家按此生产加工;

步骤五、模板上定位,根据步骤四中配电箱进出管孔确定位置及墙上管线bim排布图,在模板上用漆或石笔做好标记;

步骤六、钢筋安装,梁内钢筋敷设按步骤二中bim建模图布置;

步骤七、管接头底座安装,管接头底座根据步骤五中标记固定;

步骤八、管线敷设,根据相应情况,把管线与步骤七中安装好的管接头底座连接。

步骤七中,管接头底座安装包括板内底座安装和梁内钢管底座安装。

板内底座安装是在底板层钢筋敷设好后进行。

梁内钢管底座安装之前,把梁内钢管底座与钢管(弯好弯头)焊接或压接为一体,然后用电钻对梁内钢管底座进行固定。

所述管线包括pvc管和钢管。

pvc管用专用弯簧弯曲,弯曲时弯瘪程度不大于管外径的1/10,在管头处涂刷胶水后,快速插入已安装好的管接头底座内,并每米绑扎。

管径在32mm及以下的钢管,使用手动弯管器现场弯制,弯曲半径不小于钢管外径的6倍,弯瘪程度不大于钢管外径的1/10。

积极有益效果:本发明免钻孔、梁板底无木屑,无废弃钻孔;混凝土成型面无漏浆、夹渣现象,工程质量好;模板周转次数增加,节约材料;施工灵活方便、施工效率高,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适用面广,可用于梁、板等部位,特别是梁深度大部位、梁底有钢管和木方支撑部位有很好的施工工艺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图纸优化,根据各专业设备平面位置,确定各线路敷设方位、交叉部位,避免三层管线重叠情况出现;

步骤二、梁内钢筋bim排布,根据步骤一中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把梁内底板纵向钢筋排布、搭接部位及长度、直螺纹接头部位信息特征建立bim排布;

步骤三、砌体管线bim排布,根据施工图上设备标注位置及施工规范,用bim建模把在管线在砌体墙表达出来;

步骤四、配电箱进出线管孔优化,根据梁内钢筋bim建模图型,对配电箱进出管线孔优化布置,明确各孔位置及间距,并提供给厂家按此生产加工;

步骤五、模板上定位标记,根据配电箱进出管孔确定位置及墙上管线bim排布图,在模板上用漆或石笔做好标记;

步骤六、梁内钢筋敷设,梁内钢筋敷设按bim建模图布置,特别是搭接或直螺纹连接部位要按步骤二中bim图设置,避免与管线接头底座标记位置相冲突、重叠;

步骤七、管接头底座安装,管接头底座根据步骤五种标记用固定工具采用自攻丝固定,其中,固定工具为锂电电钻,钻头为磁性钻头,便于吸住自攻丝,梁深度较浅的可直接用锂电电钻固定,梁深度超过钻头工作范围时,把钻头接长,管接头底座上插入一段相应长度的线管,管接头底座固定好后再把线管拔掉即可,板内底座安装是在底板层钢筋敷设好后进行,管接头底座安装包括板内底座安装和梁内钢管底座安装,梁内钢管底座安装之前,把梁内钢管底座与钢管(弯好弯头)焊接或压接为一体,然后用电钻对梁内钢管底座进行固定;

步骤八、管线敷设,根据相应情况,把管线与步骤七中安装好的管接头底座连接,管线包括pvc管和钢管,pvc管用专用弯簧弯曲,弯曲时弯瘪程度不大于管外径的1/10,在管头处涂刷胶水后,快速插入已安装好的管接头底座内,并每米绑扎,管径在32mm及以下的钢管,使用手动弯管器现场弯制,弯曲半径不小于钢管外径的6倍,弯瘪程度不大于钢管外径的1/10,另外,jdg管用专用接头连接和固定,把螺钉拧紧直至拧掉螺钉帽为止,扣压式镀锌薄壁电线管用专用工具压接,每处压接不小于2次。

本发明免钻孔、梁板底无木屑,无废弃钻孔;混凝土成型面无漏浆、夹渣现象,工程质量好;模板周转次数增加,节约材料;施工灵活方便、施工效率高,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适用面广,可用于梁、板等部位,特别是梁深度大部位、梁底有钢管和木方支撑部位有很好的施工工艺优势。

应用实例

郑州中博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郑州市未来路与凤凰路交叉口向西200米,项目包括14栋34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面积共34.8万平方米,梁板内各管线下穿18100处,安装管底座各类接头18100个。项目采用免钻孔管线管底座接头安装施工工艺,节约管线损耗、节约模板损耗量,推行绿色施工,进而节约能源。免钻孔管线管底座接头安装施工工艺集众多优点于一体:安装灵活方便,效率高,降低施工成本,成型质量好。适应性好,可用于各种型式的梁、板等部位,特别是梁深度大部位、梁底有钢管和厚木方加固支撑部位。

郑州中博城中村改造项目采用此施工方法比传统钻孔施工工法节约95164元。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图纸优化,根据各专业设备平面位置,确定各线路敷设方位、交叉部位,避免三层管线重叠情况;

步骤二、梁内钢筋bim建模,根据步骤一中的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把梁内底板纵向钢筋排布、搭接部位及长度、直螺纹接头部位信息特征建立bim模型;

步骤三、墙上管线bim排布,根据施工图上设备标注位置及施工规范,用步骤二中的bim建模把在管线在砌体墙表达出来;

步骤四、配电箱进出线管孔优化,根据梁内钢筋bim建模图型,对配电箱进出管线孔优化布置,明确各孔位置及间距,并提供给厂家按此生产加工;

步骤五、模板上定位,根据步骤四中配电箱进出管孔确定位置及墙上管线bim排布图,在模板上用漆或石笔做好标记;

步骤六、钢筋安装,梁内钢筋敷设按步骤二中bim建模图布置;

步骤七、管接头底座安装,管接头底座根据步骤五中标记固定;

步骤八、管线敷设,根据相应情况,把管线与步骤七中安装好的管接头底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管接头底座根据标记采用固定工具用自攻丝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具为锂电电钻,钻头为磁性钻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梁深度超过钻头工作范围时,把钻头接长,管接头底座上插入一段相应长度的线管,管接头底座固定好后再把线管拔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管接头底座安装包括板内底座安装和梁内钢管底座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板内底座安装是在底板层钢筋敷设好后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梁内钢管底座安装之前,把梁内钢管底座与钢管(弯好弯头)焊接或压接为一体,然后用电钻对梁内钢管底座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包括pvc管和钢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pvc管用专用弯簧弯曲,弯曲时弯瘪程度不大于管外径的1/10,在管头处涂刷胶水后,快速插入已安装好的管接头底座内,并每米绑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管径在32mm及以下的钢管,使用手动弯管器现场弯制,弯曲半径不小于钢管外径的6倍,弯瘪程度不大于钢管外径的1/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免钻孔管线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图纸优化;步骤二、梁内钢筋BIM排布;步骤三、砌体管线BIM排布;步骤四、配电箱进出线管孔优化;步骤五、模板上定位标记;步骤六、梁内钢筋敷设;步骤七、管接头底座安装;步骤八、管线敷设。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免钻孔、梁板底无木屑,无废弃钻孔;混凝土成型面无漏浆、夹渣现象,工程质量好;模板周转次数增加,节约材料;施工灵活方便、施工效率高,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适用面广,可用于梁、板等部位,特别是梁深度大部位、梁底有钢管和木方支撑部位有很好的施工工艺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曹战峰;瞿凯;罗浩;王强;耿海龙;霍琰;李国鹏;张永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总承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1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