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回顶支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22233发布日期:2022-04-13 13:35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时回顶支撑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涉及适用于一种临时回顶支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回顶支撑在施工中应用广泛,例如:后浇带处梁板拆模时,后浇带部分需要及时回顶;基础塔吊四周需要进行回顶;施工升降机布置在地下室顶板,下面每层地下室需要进行回顶;地下室顶板上的卸料口需要回顶;地下室顶板上设置的行车路线和材料设备堆场需要回顶。这些地方因结构自重、结构跨度大、结构上承受荷载较大,如果不进行支撑回顶或者回顶不及时,结构会发生挠度变形产生微小裂缝,影响结构耐久性,更有甚者会造成结构破坏引发安全生产事故。传统的回顶支撑方式主要有立杆满布回顶和局部型钢或者混凝土立柱回顶,前者支撑架满布工作量较大,后者计算复杂且后期拆除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拆方便、可调节高度的一种临时回顶支撑施工方法。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临时回顶支撑施工方法,包括需要回顶支撑的上层结构和已经固化的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下层结构面展开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从上到下由顶板、支撑柱、提升装置、底座构成,顶板与支撑柱、支撑柱与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与底座均固定连接;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第三转动臂、第四转动臂,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分别与支撑柱和底座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为一组,相互枢接且未枢接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臂与第四转动臂为一组,相互枢接且未枢接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两组转动臂互为对称;所述的两组转动臂在其枢接处各有一螺孔,两个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还包括一螺杆,沿水平方向穿设连接两组转动臂,并与两个螺孔螺纹连接;将螺杆向一个方向旋转,使转动臂的角度逐渐与水平面垂直,顶板上升直至对上层结构产生支撑;当回顶支撑结束后,向另一个方向旋转螺杆,使转动臂的角度逐渐与水平面平行,顶板下降离开上层结构,从而将支撑装置回收。
5.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装置,其顶板和底座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互相重叠;支撑柱和提升装置位于该投影的几何中心位置并对称设置。
6.本发明在使用时,将顶板、支撑柱、提升装置、底座依次装配,此时两组转动臂构成对称的v字形,顶角朝外。旋转螺杆时,由于两个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它们总是进行方向相反的运动,互相靠拢或互相远离;向一个方向旋转螺杆时,两个螺孔互相靠拢,从而使得两个v形的转动臂组逐渐拉直成为i形,在此过程中第一连接块的高度升高,连带支撑柱、顶板也升高,对需要回顶的结构产生支撑;向另一个方向旋转螺杆时,两个螺孔互相远离,从而使得转动臂组的v形顶角越来越小,在此过程中第一连接块的高度降低,连带支撑柱、顶板
也降低,从而解除支撑,可以离开需要回顶的结构,完成整个作业流程。
7.本发明解决了传统临时回顶支撑方法装配困难、拆除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拆方便、可调节高度的新型临时回顶支撑施工方法,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发明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发明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图中标记为:顶板1,支撑柱2,提升装置3,底座4,螺栓5,螺杆6,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第一转动臂9,第二转动臂10,第三转动臂11,第四转动臂12。
具体实施方式
11.参见附图。本实施例从上到下依次由顶板1、支撑柱2、提升装置3、底座4构成,钢顶板和钢底座尺寸均为长300mm宽300mm高20mm,实心竖向钢支撑柱高度2m,半径40mm;顶板1用于支撑上方需要回顶支撑的物体,钢顶板1与钢支撑柱2、钢支撑柱2与提升装置3、提升装置3与底座4均通过螺栓5连接,采用螺栓5连接的方式,便于使用时进行拆装;提升装置3用于调节高度,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以及第一转动臂9、第二转动臂10、第三转动臂11、第四转动臂12,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分别与支撑柱2和底座4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臂9与第二转动臂10为一组,相互枢接且未枢接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7和第二连接块8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臂11与第四转动臂12为一组,相互枢接且未枢接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7和第二连接块8转动连接,两组转动臂互为对称;所述的两组转动臂在其枢接处各有一螺孔,两个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还包括一螺杆6,沿水平方向穿设连接两组转动臂,并与两个螺孔螺纹连接,转动螺杆可以抬高提升装置的高度。
12.本发明使得临时回顶支撑装置便于拆装;提升装置又能方便地控制整个临时回顶装置的高度。本发明便于拆装、使用便捷,节约施工过程中布置临时回顶装置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临时回顶支撑施工方法,包括需要回顶支撑的上层结构和已经固化的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下层结构面展开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从上到下由顶板、支撑柱、提升装置、底座构成,顶板与支撑柱、支撑柱与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与底座均固定连接;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第三转动臂、第四转动臂,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分别与支撑柱和底座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为一组,相互枢接且未枢接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臂与第四转动臂为一组,相互枢接且未枢接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两组转动臂互为对称;所述的两组转动臂在其枢接处各有一螺孔,两个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还包括一螺杆,沿水平方向穿设连接两组转动臂,并与两个螺孔螺纹连接;将螺杆向一个方向旋转,使转动臂的角度逐渐与水平面垂直,顶板上升直至对上层结构产生支撑;当回顶支撑结束后,向另一个方向旋转螺杆,使转动臂的角度逐渐与水平面平行,顶板下降离开上层结构,从而将支撑装置回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回顶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其顶板和底座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互相重叠;支撑柱和提升装置位于该投影的几何中心位置并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时回顶支撑施工方法,包括需要回顶支撑的上层结构和已经固化的下层结构,在下层结构面展开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从上到下由顶板、支撑柱、提升装置、底座构成,顶板与支撑柱、支撑柱与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与底座均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临时回顶支撑方法装配困难、拆除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拆方便、可调节高度的新型临时回顶支撑施工方法,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施工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傅宏伟 朱琛 黄宁儿 张江华 陈戌年 陈三中 陈家煜 谢忠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2
技术公布日:2022/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