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墙辅具

文档序号:27114111发布日期:2021-10-27 18:5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砌墙辅具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砌墙辅具。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砌墙通常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并进行水泥的浇筑以及抹平,再进行墙砖铺设,工程量大,工艺繁琐,也会造成水泥的浪费,费时费力,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威胁,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一定的威胁,人工铺设效果不佳。
3.而且砌墙的确是一项体力活,在工人工作的时候,对墙体墙砖之间的水泥料要求也很高,墙砖间的水泥料不能有缺漏,残缺水泥料的地方结构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也不能超出墙体表面,水泥料在作业时用料过大,超出墙体浪费资源。手工作业的时候,工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铺设水泥料上,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砌墙辅具,结构简单,节约用料,并且能提交砌墙作业效率,省时省力。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砌墙辅具,包括支撑架、砌墙板、长度控制件,所述支撑架包括左支撑、连接件、右支撑,所述长度控制件包括一外螺纹、联接部和二外螺纹,所述左支撑和所述右支撑为对称结构,分别形成于所述连接件两端,所述一外螺纹和二外螺纹分别形成于所述联接部两端,所述左支撑和右支撑上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架、长度控制件数量为两个,一长度控制件的所述一外螺纹连接一所述左支撑上开设的螺纹孔,所述二外螺纹连接另一所述左支撑上开设的螺纹孔,另一长度控制件的所述一外螺纹连接一所述右支撑上开设的螺纹孔,所述二外螺纹连接另一所述右支撑上开设的螺纹孔,使得所述砌墙辅具前后左右皆对称,所述砌墙板为一水平木板,数量为两个,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的所述连接件上表面,并设于所述左支撑和所述右支撑之间。两个支撑架通过所述长度控制件进行螺纹连接,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即为工人所需要砌的墙的厚度,并且工人可以通过调整长度控制件来调整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要砌的墙的厚度。砌墙时,先把水泥料铲进两个支撑架之间的空隙内,然后抹匀刮平,轻轻一拉,随之,水泥便均匀平整的铺设开来,最后放上墙砖敲实就可以取下砌墙辅具了。该设计既降低了体力劳动又提高了砌墙效率,同时还大大较少了水泥料的浪费。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支撑、连接件、右支撑为一体化设置,所述左支撑、右支撑上均设有卡槽,所述砌墙板卡设于所述左支撑、右支撑之间,并位于所述连接件上表面。此设计简化了整个支撑架的结构,方便制造。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和砌墙板一体化作成。此设计进一步将砌墙辅具进行简化,以适应大规模的生产,便于广泛利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接部上设有标尺刻度。设计刻度,从而可以始终维持所述砌墙辅具的前后左右的对称度,以保证所砌的墙厚度均匀统一,质量有保证。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砌墙辅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应用广泛,便于大批量的制造和应用。
附图说明
10.图1 本实用新型的砌墙辅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 为图1 使用状态示意图;
12.其中,1、支撑架;1a、左支撑;1b、连接件;1d、卡槽;1c、右支撑;2、砌墙板;3、长度控制件;3a、一外螺纹;3b、联接部;3c、二外螺纹;4、墙砖;5、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砌墙辅具,包括支撑架1、砌墙板2、长度控制件3,所述支撑架1包括左支撑1a、连接件1b、右支撑1c,所述长度控制件3包括一外螺纹3a、联接部3b和二外螺纹3c,所述左支撑1a和所述右支撑1c为对称结构,分别形成于所述连接件1b两端,所述一外螺纹3a和二外螺纹3c分别形成于所述联接部3b两端,所述左支撑1a和右支撑1c上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架1、长度控制件3数量为两个,一长度控制件3的所述一外螺纹3a连接一所述左支撑1a上开设的螺纹孔,所述二外螺纹3c连接另一所述左支撑1a上开设的螺纹孔,另一长度控制件3的所述一外螺纹3a连接一所述右支撑1c上开设的螺纹孔,所述二外螺纹3c连接另一所述右支撑1c上开设的螺纹孔,使得所述砌墙辅具前后左右皆对称,所述砌墙板2为一水平木板,数量为两个,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的所述连接件1b上表面,并设于所述左支撑1a和所述右支撑1c之间。两个支撑架1通过所述长度控制件3进行螺纹连接,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即为工人所需要砌的墙的厚度,并且工人可以通过调整长度控制件3来调整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要砌的墙的厚度。砌墙时,先把水泥料铲进两个支撑架之间的空隙5内,然后抹匀刮平,轻轻一拉,随之,水泥便均匀平整的铺设开来,最后放上墙砖4敲实就可以取下砌墙辅具了。该设计既降低了体力劳动又提高了砌墙效率,同时还大大较少了水泥料的浪费。
15.所述左支撑1a、连接件1b、右支撑1c为一体化设置,所述左支撑1a、右支撑1c上均设有卡槽1d,所述砌墙板2卡设于所述左支撑1a、右支撑1c之间,并位于所述连接件1b上表面。此设计简化了整个支撑架的结构,方便制造。
16.所述支撑架1和砌墙板2一体化作成。此设计进一步将砌墙辅具进行简化,以适应大规模的生产,便于广泛利用。
17.所述联接部3b上设有标尺刻度。设计刻度,从而可以始终维持所述砌墙辅具的前后左右的对称度,以保证所砌的墙厚度均匀统一,质量有保证。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砌墙辅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应用广泛,便于大批量的制造和应用。
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
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砌墙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砌墙板(2)、长度控制件(3),所述支撑架(1)包括左支撑(1a)、连接件(1b)、右支撑(1c),所述长度控制件(3)包括一外螺纹(3a)、联接部(3b)和二外螺纹(3c),所述左支撑(1a)和所述右支撑(1c)为对称结构,分别形成于所述连接件(1b)两端,所述一外螺纹(3a)和二外螺纹(3c)分别形成于所述联接部(3b)两端,所述左支撑(1a)和右支撑(1c)上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架(1)、长度控制件(3)数量为两个,一长度控制件(3)的所述一外螺纹(3a)连接一所述左支撑(1a)上开设的螺纹孔,所述二外螺纹(3c)连接另一所述左支撑(1a)上开设的螺纹孔,另一长度控制件(3)的所述一外螺纹(3a)连接一所述右支撑(1c)上开设的螺纹孔,所述二外螺纹(3c)连接另一所述右支撑(1c)上开设的螺纹孔,使得所述砌墙辅具前后左右皆对称,所述砌墙板(2)为一水平木板,数量为两个,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的所述连接件(1b)上表面,并设于所述左支撑(1a)和所述右支撑(1c)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墙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1a)、连接件(1b)、右支撑(1c)为一体化设置,所述左支撑(1a)、右支撑(1c)上均设有卡槽(1d),所述砌墙板(2)卡设于所述左支撑(1a)、右支撑(1c)之间,并位于所述连接件(1b)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墙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和砌墙板(2)一体化作成。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砌墙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部(3b)上设有标尺刻度。

技术总结
一种砌墙辅具,左支撑和所述右支撑为对称结构,分别形成于所述连接件两端,一外螺纹和二外螺纹分别形成于所述联接部两端,左支撑和右支撑上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支撑架、长度控制件数量为两个,一长度控制件的所述一外螺纹连接一所述左支撑上开设的螺纹孔,二外螺纹连接另一左支撑上开设的螺纹孔,另一长度控制件的所述一外螺纹连接一所述右支撑上开设的螺纹孔,二外螺纹连接另一所述右支撑上开设的螺纹孔,砌墙板为一水平木板,数量为两个,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的所述连接件上表面,并设于所述左支撑和所述右支撑之间。该设计既降低了体力劳动又提高了砌墙效率,同时还大大较少了水泥料的浪费。料的浪费。料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赵颠 丁宇 何雨 卢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02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