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循环练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9541发布日期:2022-01-12 02:19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循环练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循环练泥机。


背景技术:

2.练泥机省时、省力、省工,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过真空练泥机挤压,排除空气更彻底,泥料组织更均匀,可塑性能和致密度也更好,既便于成型也提高了坯件的干燥强度和机械强度,但是真空练泥机练制的泥料,因其颗粒呈定向排列,泥料中潜伏着应力,这些应力会在高温烧成中释放出来,使坯件各部位呈不均一收缩,从而引起制品收缩、变形率加大。
3.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练泥机只有一个练泥机构,进行一次练泥作业,练泥匀一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循环练泥机。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练泥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练泥机本体中心横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练泥机本体划分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侧壁上等距设有一组第一凸块,所述隔板底部一侧通过导料斗连通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侧壁上等距设有一组第二凸块。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练泥机本体顶部设有进料斗连通第一腔体。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体设有第一练泥转动轴,所述第一练泥转动轴外围设有若干第一练泥旋转叶片,所述第一练泥转动轴一端与第一腔体外侧壁上的第一旋转电机连接。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体内侧壁位于导料斗上方设有导料板。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腔体设有第二练泥转动轴,所述第二练泥转动轴外围设有若干第二练泥旋转叶片,所述第二练泥转动轴一端与第二腔体外壁上的第二旋转电机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练泥机本体侧壁位于第一旋转电机下方铰连出料开关门,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练泥机本体底部设有支撑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隔板将练泥机本体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泥料从进料斗进入第一腔体后,通过第一练泥转动轴表面的第一练泥旋转叶片与侧壁上的第一凸块进行双向挤压,提高了单层次泥料的匀一性,然后第一腔体练泥的泥料进入第二腔体,在第二腔体中经过第二练泥旋转叶片与侧壁上的第二凸块进行二次双向挤压,大大提高了泥料的匀一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腔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腔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练泥机本体,2-第一腔体,21-第一旋转电机,211-第一练泥转动轴,212-第一练泥旋转叶片,22-第一凸块,23-导料板,3-第二腔体,31-第二旋转电机,311-第二练泥转动轴,312-第二练泥旋转叶片,32-第二凸块,4-隔板,5-进料斗,6-导料斗,7-支撑腿,8
‑ꢀ
出料开关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是在结构上的改进,而非针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但并不包含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 本身所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功能、算法、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2.一种陶瓷循环练泥机,包括练泥机本体1,练泥机本体1中心横向设有隔板4,隔板4 两端固定在练泥机本体1内腔侧壁上,隔板4将练泥机本体1划分为第一腔体2、第二腔体3。
23.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2设有第一练泥转动轴211,第一练泥转动轴211外围设有若干第一练泥旋转叶片212,第一练泥转动轴211一端与第一腔体2外侧壁上的第一旋转电机21 输出端的联轴器连接。
24.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2内侧壁上等距设有一组第一凸块22。
25.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凸块22分别位于相邻第一练泥旋转叶片212之间,实现在练泥作业时,与第一练泥旋转叶片212进行互相咬合挤压。
26.隔板4底部一侧通过导料斗6连通第二腔体3。
27.本实施例中,第二腔体3设有第二练泥转动轴311,第二练泥转动轴311外围设有若干第二练泥旋转叶片312,第二练泥转动轴311一端与第二腔体3外壁上的第二旋转电机31输出端的联轴器连接。
28.本实施例中,第二腔体3内侧壁上等距设有一组第二凸块32。
29.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二凸块32分别位于相邻第二练泥旋转叶片312之间,实现在练泥作业时,与第二练泥旋转叶片312进行互相咬合挤压。
30.本实施例中,练泥机本体1顶部设有进料斗5连通第一腔体2。
31.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进料斗5底部与练泥机本体1顶部螺纹连接。
32.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2内侧壁位于导料斗6上方设有导料板23。
33.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导料板23与第一腔体2内侧壁成30
°
夹角。
34.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导料板23用以辅助第一腔体2练泥揉搓的泥料通过导料斗6进入第二腔体3。
35.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练泥转动轴211与第二练泥转动轴311的转动反向相反。
36.本实施例中,练泥机本体1侧壁位于第一旋转电机21下方铰连出料开关门8,
37.本实施例中,练泥机本体1底部设有支撑腿7。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陶瓷循环练泥机,包括练泥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练泥机本体(1)中心横向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练泥机本体(1)划分为第一腔体(2)、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腔体(2)内侧壁上等距设有一组第一凸块(22),所述隔板(4)底部一侧通过导料斗(6)连通第二腔体(3),所述第二腔体(3)内侧壁上等距设有一组第二凸块(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循环练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练泥机本体(1)顶部设有进料斗(5)连通第一腔体(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循环练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2)设有第一练泥转动轴(211),所述第一练泥转动轴(211)外围设有若干第一练泥旋转叶片(212),所述第一练泥转动轴(211)一端与第一腔体(2)外侧壁上的第一旋转电机(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循环练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2)内侧壁位于导料斗(6)上方设有导料板(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循环练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3)设有第二练泥转动轴(311),所述第二练泥转动轴(311)外围设有若干第二练泥旋转叶片(312),所述第二练泥转动轴(311)一端与第二腔体(3)外壁上的第二旋转电机(3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循环练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练泥机本体(1)侧壁位于第一旋转电机(21)下方铰连出料开关门(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循环练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练泥机本体(1)底部设有支撑腿(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循环练泥机,包括练泥机本体,练泥机本体中心横向设有隔板,隔板将练泥机本体划分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侧壁上等距设有一组第一凸块,隔板底部一侧通过导料斗连通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侧壁上等距设有一组第二凸块。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将练泥机本体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泥料从进料斗进入第一腔体后,通过第一练泥转动轴表面的第一练泥旋转叶片与侧壁上的第一凸块进行双向挤压,提高了单层次泥料的匀一性,然后第一腔体练泥的泥料进入第二腔体,在第二腔体中经过第二练泥旋转叶片与侧壁上的第二凸块进行二次双向挤压,大大提高了泥料的匀一性。大大提高了泥料的匀一性。大大提高了泥料的匀一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帮 吴勉 程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帮企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1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