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3516发布日期:2021-11-22 19:4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


背景技术:

2.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由于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价格低廉、振捣效果好等优点,在预制件、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尤其在深桩浇筑施工中作为混凝土振捣的核心机具,其可靠性如何,不但影响工期,而且直接与工程质量关联。纵观现在的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的振动棒尖头,其尖端均采用锥台形状,不同之处只是锥台高度长短不一。有的设计,为方便插入混凝土,顶端采用圆弧状。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其工作过程是:将驱动主机的扭矩转化成振动棒的机械能,利用振动棒的自重沉入混凝土内部做工,从而振捣密实混凝土。
3.但是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由于锥台的存在,加之钢筋密度增加及各种添加剂的存在使混凝土粘性的增大,让振动棒依靠自重完成下沉振捣带来困扰,尤其在深桩混凝土振捣施工中,其更难依靠自动完成下沉振捣。同时,由于锥台的存在,不利于气泡的排出,影响振捣效果,进而影响混凝土构件强度,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锥形部、圆柱部和连接部,所述锥形部、圆柱部和连接部依次连接,所述连接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振动头内部开设有用于连接主机产生振动的空腔,所述空腔贯穿连接部和圆柱部并延伸至锥形部内,所述锥形部的外壁开设有为便于振动头依靠自重下沉振捣作业并便于混凝土内部气泡排出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沿锥形部的外壁螺旋设置,所述螺旋槽的开槽路径为螺旋曲线。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旋槽由一条连续的螺旋凹槽构成,所述螺旋槽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环绕锥形部外壁连续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旋槽包括若干条相互间断分隔开的扭槽,所述扭槽的中心线为曲线段。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若干条扭槽之间相互间隔均匀环绕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锥形部的底端为平底结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锥形部的底端为圆底结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旋槽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旋槽的截面为方形结构。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旋槽的开槽深度保持均等。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头结构,通过在锥形部的外壁开设
螺旋槽,螺旋槽盘旋在锥形部,从而消除原锥台面接触影响,有利于振动棒依靠自重下沉振捣作业,而且螺旋槽相对于直槽而言,其具有更大的开槽空间,因此更有利于振动棒依靠自重下沉振捣作业。同时,也由于螺旋槽在锥形部中覆盖的面积更大,更有利于振捣作业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气泡的排出,从而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寿命的效果更显著。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一平底结构振动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一平底结构振动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一平底结构振动头的立体图;
20.图4为实施例一圆底结构振动头的立体图;
21.图5为实施例二平底结构振动头的立体图;
22.图6为实施例二平底结构振动头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实施例二圆底结构振动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锥形部1、圆柱部2和连接部3,所述锥形部1、圆柱部2和连接部3依次连接,所述连接部3外壁开设有外螺纹4,振动头内部开设有用于连接主机产生振动的空腔5,所述空腔5贯穿连接部3和圆柱部2并延伸至锥形部1内,所述锥形部1的外壁开设有为便于振动头依靠自重下沉振捣作业并便于混凝土内部气泡排出的螺旋槽6,所述螺旋槽6沿锥形部1的外壁螺旋设置,所述螺旋槽6的开槽路径为螺旋曲线。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头结构,通过在锥形部1的外壁开设螺旋槽6,螺旋槽6盘旋在锥形部1,从而消除原锥台面接触影响,有利于振动棒依靠自重下沉振捣作业,而且螺旋槽6相对于直槽而言,其具有更大的开槽空间,因此更有利于振动棒依靠自重下沉振捣作业。同时,也由于螺旋槽6在锥形部1中覆盖的面积更大,更有利于振捣作业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气泡的排出,从而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寿命的效果更显著。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槽6由一条连续的螺旋凹槽构成,所述螺旋槽6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环绕锥形部1外壁连续设置,该螺旋槽6可顺时针或逆时针螺旋环绕锥形部1外壁设置。
28.另外,所述锥形部1的底端既可以为平底结构,也可以为圆底结构。两者均可以达到便于振动头依靠自重下沉振捣作业并便于混凝土内部气泡排出的技术效果。
29.此外,所述螺旋槽6的横截面即可以为方形结构,也可以为三角形结构。螺旋槽6的横截面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设计,还可以为梯形槽等槽形结构均可。
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使螺旋槽6各部分的排气性能均匀,气体排出有序进行,所述螺旋槽6的开槽深度保持均等。
31.实施例二:
32.本实施例的实施内容与实施例一的实施内容大致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如图5至图7所示,在螺旋槽6的具体结构上,所述螺旋槽6包括若干条相互间断分隔开的扭槽,所述扭槽的中心线为曲线段。并且若干条扭槽之间相互间隔均匀环绕设置。若干条扭槽从上至下扭曲形成环绕锥形部1中心轴线的漩涡结构。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锥形部(1)、圆柱部(2)和连接部(3),所述锥形部(1)、圆柱部(2)和连接部(3)依次连接,所述连接部(3)外壁开设有外螺纹(4),振动头内部开设有用于连接主机产生振动的空腔(5),所述空腔(5)贯穿连接部(3)和圆柱部(2)并延伸至锥形部(1)内,所述锥形部(1)的外壁开设有为便于振动头依靠自重下沉振捣作业并便于混凝土内部气泡排出的螺旋槽(6),所述螺旋槽(6)沿锥形部(1)的外壁螺旋设置,所述螺旋槽(6)的开槽路径为螺旋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6)由一条连续的螺旋凹槽构成,所述螺旋槽(6)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环绕锥形部(1)外壁连续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6)包括若干条相互间断分隔开的扭槽,所述扭槽的中心线为曲线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其特征在于:若干条扭槽之间相互间隔均匀环绕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1)的底端为平底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1)的底端为圆底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6)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6)的截面为方形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6)的开槽深度保持均等。

技术总结
一种带螺旋槽的混凝土振动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锥形部、圆柱部和连接部,所述锥形部、圆柱部和连接部依次连接,所述连接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振动头内部开设有用于连接主机产生振动的空腔,所述空腔贯穿连接部和圆柱部并延伸至锥形部内,通过在锥形部的外壁开设螺旋槽,螺旋槽盘旋在锥形部,从而消除原锥台面接触影响,有利于振动棒依靠自重下沉振捣作业,而且螺旋槽相对于直槽而言,其具有更大的开槽空间,因此更有利于振动棒依靠自重下沉振捣作业。同时,也由于螺旋槽在锥形部中覆盖的面积更大,更有利于振捣作业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气泡的排出,从而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寿命的效果更显著。果更显著。果更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刘袁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云雀振动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