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3475发布日期:2021-12-11 13:2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轻质墙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


背景技术:

2.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板有空心条板、实心条板、复合条板等,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

2017)要求,需要将电气管线与内隔墙板进行一体化制作,但普通轻质墙板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
3.1、空心条板(如陶粒空心条板)、实心条板(如砂加气条板)、复合条板等受到工艺限制,无法将电气管线在工厂生产时进行一体化制作,只能现场开槽安装。
4.2、有些条板能够在工厂浇筑时将电气管电气管线盒进行预埋,但是又有以下缺点:
5.(1)预埋电气管线的墙板质量较重,运输及安装不够方便、灵活。
6.(2)墙板安装时,如果预埋到墙板中的保护管发生堵塞或损坏后该块墙板将无法使用。
7.(3)预埋后的线管墙板在重新装修房屋时需要更换线管或需要增加双线管时无法维修或增加,只能拆除后更换整块电气管线盒墙板。
8.(4)水泥基墙板在电气管线盒制作及墙板安装时偏差较大。
9.(5)保护管及开关/插座盒预埋到墙板中后如有位置偏差则无法进行微调。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2.一种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包括墙体外壳和墙体外壳内的填充层,所述墙体外壳包括后壳和前面板,后壳为前面板一侧开放的整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后墙板和设置于后墙板两侧的侧墙板,侧墙板平行设置,侧墙板上分别设置装配凹凸体,后壳的开放端设置前面板,前面板和后壳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前面板上设置电气装置。
13.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气装置包括配合设置的电气管线盒和插座盒,电气管线盒设置于前面板的内壁上,电气管线盒的壳体上穿设保护套管,插座盒设置于前面板的外壁上。
14.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后壳的开放端对称设置连接板。
15.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板和前面板上对应设置若干螺孔。
16.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板设置于侧墙板的端壁上,连接板的外侧与侧墙板的外壁齐平。
17.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前面板的内壁上设置若干固定件用于对保护套
管限位。
18.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件为弧形环,弧形环的两端与前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保护套管穿设于弧形环内。
19.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套管与电气管线盒垂直设置,保护套管的纵轴与前面板的纵轴平行。
20.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外壳采用金属材料。
21.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填充层采用轻质防火填充材料。
22.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3.本实用新型设计金属材质的墙体外壳,内部填充层采用轻质防火填充材料,可以优选岩棉保温材料,该结构组成相比传统条板质量轻,运输及安装方便、灵活。
24.本实用新型的后壳和前面板均可以在工厂进行提前生产,现场组装即可,或者在现场安装墙板时,先根据预安装电气装置的安装墙体外壳与相邻墙板,再根据实际电气装置的位置要求生产前面板,即可以根据要求对电气管线盒、插座盒和保护套管的左右和上下微调,确保位置精确。
25.本实用新型的前面板可以拆卸,如果发生如保护线管发生堵塞、电气管线盒或插座盒线路不通、房屋重新装修需更换电气装置、需增加双保护套管及电气管线盒、插座盒等情况时,可将前面板打开维修、更换或者直接生产安装新的符合要求的前面板即可,无需更换整块墙板,减少对墙体的破坏,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透视图(未示出填充层和顶板);
2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8.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墙体外壳;2、填充层;3、后壳;4、前面板;5、后墙板;6、侧墙板;7、装配凹凸体;8、连接板;9、电气管线盒;10、插座盒;11、保护套管;12、螺孔;13、固定件;14、螺杆;1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0.如图1

2所示,一种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包括墙体外壳1和墙体外壳内的填充层2,所述墙体外壳1包括后壳3和前面板4,后壳3为前面板一侧开放的整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15、后墙板5和设置于后墙板5两侧的侧墙板6,侧墙板6平行设置,侧墙板6上分别设置装配凹凸体7,后壳3的开放端设置前面板4,前面板4和后壳3之间通过连接板8固定,前面板4上设置电气装置。
31.所述电气装置包括配合设置的电气管线盒9和插座盒10,电气管线盒9设置于前面板4的内壁上,电气管线盒9的壳体上穿设保护套管11,插座盒10设置于前面板4的外壁上。
32.所述后壳3的开放端对称设置连接板8。
33.所述连接板8和前面板4上对应设置若干螺孔12。
34.所述连接板8设置于侧墙板6的端壁上,连接板8的外侧与侧墙板6的外壁齐平。
35.所述前面板4的内壁上设置若干固定件13用于对保护套管11限位。
36.所述固定件13为弧形环,弧形环的两端与前面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保护套管11穿设于弧形环内。
37.所述保护套管11与电气管线盒9垂直设置,保护套管11的纵轴与前面板4的纵轴平行。
38.所述墙体外壳1采用金属材料。
39.所述填充层2采用轻质防火填充材料。
40.施工时,先将本实用新型除前面板4之外的墙体外壳1连同其内的填充层2与两侧的相邻墙板一起进行安装,即本实用新型墙板通过装配凹凸体7分别与两侧的相邻墙板嵌合,然后将线路穿入保护套管11内并与电气管线盒9连接好后,将前面板4安装于连接板8上,将螺杆14穿入螺孔12内进行固定,当前面板4被固定稳定时,其表面与相邻墙板平齐即可,此时安装插座盒10然后连通线路。
41.当发生保护套管11发生堵塞、电气管线盒9或插座盒10线路不通、房屋重新装修需更换电气装置或需增加双保护套管及电气管线盒、插座盒等情况时,先将插座盒10拆下,断开线路,然后将前面板4从连接板8拆离,再进行维修、更换或者直接生产安装新的符合要求的前面板4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外壳(1)和墙体外壳内的填充层(2),所述墙体外壳(1)包括后壳(3)和前面板(4),后壳(3)为前面板一侧开放的整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15)、后墙板(5)和设置于后墙板(5)两侧的侧墙板(6),侧墙板(6)平行设置,侧墙板(6)上分别设置装配凹凸体(7),后壳(3)的开放端设置前面板(4),前面板(4)和后壳(3)之间通过连接板(8)固定,前面板(4)上设置电气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包括配合设置的电气管线盒(9)和插座盒(10),电气管线盒(9)设置于前面板(4)的内壁上,电气管线盒(9)的壳体上穿设保护套管(11),插座盒(10)设置于前面板(4)的外壁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3)的开放端对称设置连接板(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和前面板(4)上对应设置若干螺孔(1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设置于侧墙板(6)的端壁上,连接板(8)的外侧与侧墙板(6)的外壁齐平。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4)的内壁上设置若干固定件(13)用于对保护套管(11)限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3)为弧形环,弧形环的两端与前面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保护套管(11)穿设于弧形环内。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11)与电气管线盒(9)垂直设置,保护套管(11)的纵轴与前面板(4)的纵轴平行。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外壳(1)采用金属材料。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2)采用轻质防火填充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电气管线一体化独立墙板,包括墙体外壳和墙体外壳内的填充层,所述墙体外壳包括后壳和前面板,后壳为前面板一侧开放的整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后墙板和设置于后墙板两侧的侧墙板,侧墙板平行设置,侧墙板上分别设置装配凹凸体,后壳的开放端设置前面板,前面板和后壳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前面板上设置电气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金属材质的墙体外壳,内部填充层采用轻质防火填充材料,相比传统条板质量轻,运输及安装方便、灵活。本实用新型在现场安装墙板时,先根据预安装电气装置的安装墙体外壳与相邻墙板,再根据实际电气装置的位置要求生产前面板,即根据要求对电气管线盒、插座盒和保护套管进行现场位置确定。场位置确定。场位置确定。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 范琛 郭宏杰 王鑫琦 刘兴军 朱耀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建投住宅产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7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