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与木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4382发布日期:2022-02-19 18:1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与木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铝合金模板与木模连接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结构较为异形,单体结构形式较少的复杂混凝土结构中,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与木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的建筑工程正在由建造向制造转型,铝合金模板作为其中一个分项,正从传统的工地现场加工组装转向以工厂化加工成型,采用后装法施工方式,整体一次安装完成,但是铝合金模板属于金属,价格较为贵,只有充分的重复使用才能摊销它的成本,由此降低工地现场的建造成本。
3.铝合金模板施工的工艺原理为车间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制作完成后现场组装施工,即在车间内根据结构设计尺寸进行该铝模板的加工、打包,待施工现场具备安装条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一次性安装完成,其工艺流程为:材料加工及运输

现场安装

验收。
4.当楼层数大于15层,且结构变化不大时,上部结构标准层全部采用组合铝合金模板进行施工;当楼层数低于15层,且水平相同栋号多结构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铝合金模板可以进行水平流水施工;当楼层数较少且水平结构相同栋号较少,结构存在异型的部位,如采用铝合金模板无法摊销成本,推广使用难度较大。
5.由于地下结构以及公共建筑物形式的复杂,铝合金模板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经济性劣势,故推广使用存在较大困难,致使铝合金模板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且与其它模板配合使用没有找到科学的结合点。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铝合金模板推广使用存在较大困难的问题,让铝合金模板得到更广泛的推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模板与木模板连接结构,充分发挥现存模板的优势,使它们能够更好的连接而达到质量保证降本增效的目的。
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8.一种铝合金模板与木模板连接结构,包括铝木连接件、铝合金模板和木模板;其中,
9.所述铝木连接件是由底板和侧板组成的l型结构;在底板上开设有一排连接孔a;侧板为“z”字形结构,侧板上部的空间用以放置所述木模板;在侧板的上部开设有与连接孔a位置相对应的通孔;通过在通孔上放置木方,使用钉子依序穿过木方和通孔并钉在木模板上,将侧板与木模板连接固定;
10.所述铝合金模板顶面开设有与连接孔a配合使用的连接孔b;铝木连接件设置在铝合金模板上,连接孔a与连接孔b位置对应后,通过销钉和销片将两者连接固定。
11.较佳地,在底板下部设有加强筋,且连接孔a贯通加强筋;在侧板上部也设有加强
筋,且通孔贯通加强筋。
12.较佳地,在侧板的上部开设的通孔数量至少为一排,且通孔为椭圆形孔。
13.较佳地,底板上开设的一排连接孔a是等间距开设的。
14.较佳地,所述铝木连接件通过挤压一次成形。
15.本实用新型用于结构变化的建筑部位,以及采用铝合金模板施工无法保证结构成形后的质量而需要结合木模板施工的部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可以重复使用,能有效实现两种模板之间的转换连接。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铝木连接件的示意图;
18.图中:1-铝木连接件,2-铝合金模板,3-木模板,4-木方,5-钉子,6-销钉,7-销片,8-混凝土墙,11-底板,12-侧板,13-连接孔a,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0.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合金模板与木模板连接结构,包括铝木连接件1、铝合金模板2和木模板3;
21.所述铝木连接件1通过挤压一次成形;铝木连接件1是由底板11和侧板12组成的l型结构;在底板11上等间距开设有一排连接孔a13;侧板12为“z”字形结构,侧板12上部的空间用以放置所述木模板3;在侧板12的上部开设有与连接孔a13位置相对应的通孔14;通过在通孔14上放置木方4,使用钉子5依序穿过木方4和通孔14并钉在木模板3上,将侧板12与木模板3连接固定;
22.所述铝合金模板2顶面开设有与连接孔a13配合使用的连接孔b(图中未标出);铝木连接件1设置在铝合金模板2上,连接孔a13与连接孔b位置对应后,通过销钉6和销片7将两者连接固定。
2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底板11下部设有加强筋,且连接孔a13贯通加强筋;在侧板12上部也设有加强筋,且通孔14贯通加强筋;在侧板12的上部开设的通孔14数量至少为一排,且通孔14为椭圆形孔。
24.铝合金模板与铝木连接件按照设计图纸在工厂内加工挤压成形,按照设计长度切割型材;然后分别在连接件与铝合金模板和木模板相连的两个侧边进行冲孔,用于与两种模板的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结构标准部位采用铝合金模板拼装完成后,异形部位将铝木连接件与已安装好的铝合金模板连接,然后放置木模板,用木方及钉子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异形结构部位的连接。
2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种建筑模板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分别连接在铝木连接件上,能有效实现两种模板之间的转换连接,保证结构浇筑成形后的质量。
26.以上所披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与木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木连接件(1)、铝合金模板(2)和木模板(3);其中,所述铝木连接件(1)是由底板(11)和侧板(12)组成的l型结构;在底板(11)上开设有一排连接孔a(13);侧板(12)为“z”字形结构,侧板(12)上部的空间用以放置所述木模板(3);在侧板(12)的上部开设有与连接孔a(13)位置相对应的通孔(14);通过在通孔(14)上放置木方(4),使用钉子(5)依序穿过木方(4)和通孔(14)并钉在木模板(3)上,将侧板(12)与木模板(3)连接固定;所述铝合金模板(2)顶面开设有与连接孔a(13)配合使用的连接孔b;铝木连接件(1)设置在铝合金模板(2)上,连接孔a(13)与连接孔b位置对应后,通过销钉(6)和销片(7)将两者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与木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1)下部设有加强筋,且连接孔a(13)贯通加强筋;在侧板(12)上部也设有加强筋,且通孔(14)贯通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与木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侧板(12)的上部开设的通孔(14)数量至少为一排,且通孔(14)为椭圆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与木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板(11)上开设的一排连接孔a(13)是等间距开设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与木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木连接件(1)通过挤压一次成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与木模连接结构,包括铝木连接件、铝合金模板和木模板;铝木连接件是由底板和侧板组成的L型结构;在底板上开设有一排连接孔A;侧板上部的空间用以放置所述木模板;在侧板的上部开设有与连接孔A位置相对应的通孔;通过在通孔上放置木方,使用钉子依序穿过木方和通孔并钉在木模板上,将侧板与木模板连接固定;铝合金模板顶面开设有与连接孔A配合使用的连接孔B;铝木连接件设置在铝合金模板上,连接孔A与连接孔B位置对应后,通过销钉和销片将两者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可以重复使用,能有效实现两种模板之间的转换连接。能有效实现两种模板之间的转换连接。能有效实现两种模板之间的转换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曾才超 李章建 李春洁 李国富 杨成 李敏娜 胡江 李勇 李观龙 邓文斌 吴碧 赵恒 张怀丹 杨加云 杨威 郭碧云 何佳 杨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科保模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2
技术公布日:2022/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