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9815发布日期:2022-06-02 02:5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房屋技术领域,具体为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移动房屋的供暖方式,普遍通过电源驱动空调进行制热,导致能源消耗较多,且加热面积有限,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包括移动板,移动板上端设有房屋供热结构;
4.房屋供热结构包括:房屋本体、采集组件、操作箱体、加热组件、循环组件以及填充层;
5.房屋本体安装于移动板上端,采集组件安装于房屋本体上端,操作箱体安装于房屋本体一侧,加热组件安装于操作箱体内,循环组件安装于房屋本体内且与加热组件连接,填充层填充于房屋本体内壁处且覆盖于循环组件上。
6.优选的,采集组件包括:两个安装铰座、太阳能采集板、两个连接铰座以及两个电动推杆;
7.两个安装座均安装于房屋本体上端一侧,太阳能采集板一端与两个安装铰座铰接,两个连接铰座均安装于太阳能采集板另一端,两个电动推杆均活动安装于房屋本体上端另一侧且驱动端均与两个连接铰座铰接。
8.优选的,加热组件包括:蓄电池组、加热机以及循环泵;
9.蓄电池组安装于操作箱体内上端,加热机安装于操作箱体内中心处,循环泵安装于操作箱体内下端进液端与加热机出液端连接。
10.优选的,移动板一侧安装有便于拖挂携带的拖挂拉手。
11.优选的,房屋本体上端设有防止连接铰座撞击房屋本体的防撞块。
12.优选的,循环组件包括:第一循环片、第二循环片、散热片以及第三循环片;
13.第一循环片安装于房屋本体内下端且一端于循环泵出液端连接,第二循环片安装于房屋本体上端一侧且一端与第一循环片另一端连接,散热片安装于房屋本体内一侧壁面处且与第二循环片另一端连接,第三循环片安装于房屋本体上端另一侧且与散热片另一端连接,第三循环片另一端与加热机进液端连接。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案采用的房屋供热结构,通过安装在房屋本体下端的移动板使房屋本体移动,通过安装在房屋本体上端的采集组件对能源进行采集并转换,通过安装在操作箱体内的加热组件对能源进行储存,并对循环组件进行加热,通过循环组件对房屋本体进行均匀加热,通过具有散热效果的填充层增加循环组件的散热效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移动房屋的供暖方式,普遍通过电
源驱动空调进行制热,导致能源消耗较多,且加热面积有限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移动板,2、房屋本体,3、操作箱体,4、安装铰座,5、太阳能采集板,6、连接铰座,7、电动推杆,8、蓄电池组,9、加热机,10、循环泵,11、拖挂拉手,12、防撞块,13、第一循环片,14、第二循环片,15、散热片,16、第三循环片,17、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包括移动板1,移动板1上端设有房屋供热结构;
21.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房屋本体2进行供暖时,通过安装在移动板1上端的房屋供热结构实现对房屋本体2的供暖的目的。
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房屋供热结构包括:房屋本体2、采集组件、操作箱体3、加热组件、循环组件以及填充层17;
23.房屋本体2安装于移动板1上端,采集组件安装于房屋本体2上端,操作箱体3安装于房屋本体2一侧,加热组件安装于操作箱体3内,循环组件安装于房屋本体2内且与加热组件连接,填充层17填充于房屋本体2内壁处且覆盖于循环组件上。
2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安装在房屋本体2下端的移动板1使房屋本体2移动,通过安装在房屋本体2上端的采集组件对能源进行采集并转换,通过安装在操作箱体3内的加热组件对能源进行储存,并对循环组件进行加热,通过循环组件对房屋本体2进行均匀加热,通过具有散热效果的填充层17增加循环组件的散热效果。
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集组件包括:两个安装铰座4、太阳能采集板5、两个连接铰座6以及两个电动推杆7;
26.两个安装座均安装于房屋本体2上端一侧,太阳能采集板5一端与两个安装铰座4铰接,两个连接铰座6均安装于太阳能采集板5另一端,两个电动推杆7均活动安装于房屋本体2上端另一侧且驱动端均与两个连接铰座6铰接。
27.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通过驱动两个电动推杆7工作,通过两个电动推杆7两个连接铰座6以及太阳能采集板5一端向上移动,使太阳能采集板5在两个安装铰座4上转动,以便于满足太阳能采集板5的收集角度。
2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热组件包括:蓄电池组8、加热机9以及循环泵10;
29.蓄电池组8安装于操作箱体3内上端,加热机9安装于操作箱体3内中心处,循环泵10安装于操作箱体3内下端进液端与加热机9出液端连接。
3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安装在操作箱体3内上端的蓄电池组8对太阳能采集板5采集的能源进行储存,再通过蓄电池组8对加热机9以及循环泵10进行供电,通过加热机9对循环组件内的水进行加热,通过驱动循环泵10使循环组件内的水流动,保证供暖效果。
3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移动板1一侧安装有便于拖挂携带的拖挂拉手11。
3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房屋本体2上端设有防止连接铰座6撞击房屋本体2的防撞块12。
3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循环组件包括:第一循环片13、第二循环片14、散热片15以及第三循环片16;
34.第一循环片13安装于房屋本体2内下端且一端于循环泵10出液端连接,第二循环片14安装于房屋本体2上端一侧且一端与第一循环片13另一端连接,散热片15安装于房屋本体2内一侧壁面处且与第二循环片14另一端连接,第三循环片16安装于房屋本体2上端另一侧且与散热片15另一端连接,第三循环片16另一端与加热机9进液端连接。
35.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房屋进行供热时,水流通过加热机9加热后,由循环泵10将加热完成的水依次输送至第一循环片13、第二循环片14、散热片15以及第三循环片16内,再由第三循环片16流动至加热机9内,形成循环,通过第一循环片13对房屋本体2的底板进行加热,通过第二循环片14以及第三循环片16对房屋本体2的顶部进行加热,通过散热片15对房屋本体2的侧壁进行加热。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包括移动板,其特征在于,移动板上端设有房屋供热结构;房屋供热结构包括:房屋本体、采集组件、操作箱体、加热组件、循环组件以及填充层;房屋本体安装于移动板上端,采集组件安装于房屋本体上端,操作箱体安装于房屋本体一侧,加热组件安装于操作箱体内,循环组件安装于房屋本体内且与加热组件连接,填充层填充于房屋本体内壁处且覆盖于循环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采集组件包括:两个安装铰座、太阳能采集板、两个连接铰座以及两个电动推杆;两个安装座均安装于房屋本体上端一侧,太阳能采集板一端与两个安装铰座铰接,两个连接铰座均安装于太阳能采集板另一端,两个电动推杆均活动安装于房屋本体上端另一侧且驱动端均与两个连接铰座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加热组件包括:蓄电池组、加热机以及循环泵;蓄电池组安装于操作箱体内上端,加热机安装于操作箱体内中心处,循环泵安装于操作箱体内下端进液端与加热机出液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移动板一侧安装有便于拖挂携带的拖挂拉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房屋本体上端设有防止连接铰座撞击房屋本体的防撞块。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循环组件包括:第一循环片、第二循环片、散热片以及第三循环片;第一循环片安装于房屋本体内下端且一端于循环泵出液端连接,第二循环片安装于房屋本体上端一侧且一端与第一循环片另一端连接,散热片安装于房屋本体内一侧壁面处且与第二循环片另一端连接,第三循环片安装于房屋本体上端另一侧且与散热片另一端连接,第三循环片另一端与加热机进液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供热装置的移动房屋,包括移动板,移动板上端设有房屋供热结构;房屋供热结构包括:房屋本体、采集组件、操作箱体、加热组件、循环组件以及填充层,本案采用的房屋供热结构,通过安装在房屋本体下端的移动板使房屋本体移动,通过安装在房屋本体上端的采集组件对能源进行采集并转换,通过安装在操作箱体内的加热组件对能源进行储存,并对循环组件进行加热,通过循环组件对房屋本体进行均匀加热,通过具有散热效果的填充层增加循环组件的散热效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移动房屋的供暖方式,普遍通过电源驱动空调进行制热,导致能源消耗较多,且加热面积有限的技术问题。且加热面积有限的技术问题。且加热面积有限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筑可丽诗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