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6769发布日期:2022-04-09 11:0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2.建筑幕墙既是建筑的外部装饰,又是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虽然其不分担主体结构荷载的作用,但它要承受自身受到的风荷载、地震荷载、温度变化等作用。到目前为止,层间单元体幕墙的固定,通常是通过固定单元体上下横梁来实现,固定位置较多,施工程序复杂,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其固定位置少,操作难度小,同时能够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考虑单元体从室内或者室外安装。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包括若干单元板块,各单元板块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上横梁和下横梁,围构成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侧面与玻璃面板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该矩形框架设于顶部建筑结构和底部建筑结构之间;该顶部建筑结构底面固定设有倒u型的第一转接件,该底部建筑结构顶面设有倒t型的第二转接件;
6.相邻单元板块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通过插板和插槽插接固定在一起形成总立柱,且该总立柱的上端高于该上横梁,且该总立柱顶端位于该第一转接件的开口内;该下横梁底部设有与该下横梁长度方向平行的凹槽,该第二转接件的顶端位于该凹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接件包括横板和与该横板两端垂直连接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该横板与所述顶部建筑结构内的预埋槽钢通过竖向的t型螺栓连接;该第一竖板的长度大于该第二竖板的长度,该第二竖板位于该第一竖板外侧,且该第二竖板外侧设有第三竖板,该第三竖板与该第二竖板之间通过调节螺栓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竖板设有圆孔,和所述第三竖板设有的竖向长孔对应,所述调节螺栓位于该第三竖板的竖向长孔内。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竖板和第三竖板的接触面均设有水平的锯齿。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接件底部设有倒l型的第三转接件,该第三转接件顶面与该第二转接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该第三转接件侧面与所述底部建筑结构内的预埋槽钢通过横向的t型螺栓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转接件顶面设有圆孔,与所述第二转接件设有的横向长孔对应,所述固定螺栓位于该第二转接件的横向长孔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其固定位置少,操作难度小,同时能够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考虑单元体从室内或者室外安装。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15.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将以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所欲达到的技术效果,但所选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解释,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包括若干单元板块,各单元板块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上横梁3和下横梁4,围构成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侧面与玻璃面板5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该矩形框架设于顶部建筑结构6和底部建筑结构7之间。该顶部建筑结构6底面固定设有倒u型的第一转接件8,该底部建筑结构7顶面设有倒t型的第二转接件9。
18.相邻单元板块的左立柱1和右立柱2之间通过插板和插槽插接固定在一起形成总立柱,且该总立柱的上端高于该上横梁3,且该总立柱顶端位于该第一转接件8的开口内。该下横梁4底部设有与该下横梁4长度方向平行的凹槽41,该第二转接件9的顶端位于该凹槽41内。
19.该第一转接件8包括横板81和与该横板81两端垂直连接的第一竖板82和第二竖板83,该横板81与该顶部建筑结构6内的预埋槽钢61通过竖向的t型螺栓62连接。该第一竖板82的长度大于该第二竖板83的长度,该第二竖板83位于该第一竖板82外侧,且该第二竖板83外侧设有第三竖板84,该第三竖板84与该第二竖板83之间通过调节螺栓85固定连接,通过拆卸该第三竖板84可以将该总立柱推入第一转接件8开口内,然后通过固定该第三竖板84可以将总立柱限位。
20.为了可以调节第一转接件8倒u型开口的高度,进而适应总立柱的高度,该第二竖板83设有圆孔,该第三竖板84设有对应的竖向长孔86,该调节螺栓85位于该竖向长孔86内。该第二竖板83和第三竖板84的接触面均设有水平的锯齿,以进行二者之间的竖向定位。
21.进一步的,该第二转接件9底部设有倒l型的第三转接件91,该第三转接件91顶面与该第二转接件9通过固定螺栓92连接,该第三转接件91侧面与该底部建筑结构7内的预埋槽钢71通过横向的t型螺栓72连接。为了调节第二转接9的水平位置,进而调节下横梁4的水平位置,该第三转接件91顶面设有圆孔,该第二转接件9设有对应的横向长孔93,该固定螺栓92位于第二转接件的横向长孔93内。
2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转接件9来支承单元体的重量,同时实现单元体下方伸缩及固定;通过组合第一转接件8实现单元体抗风压,平面位移等各项性能;通过将第一转接件8的方向对换,可以实现单元体从室外安装或者从室内安装的互换;正常情况可考虑单元体从室内安装,遇到有墙体时可考虑单元体从室外安装。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性能优越,同时可以满足建筑外面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是以所述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但基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做出种种显然的变化或改动,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精神和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单元板块,各单元板块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上横梁和下横梁,围构成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侧面与玻璃面板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该矩形框架设于顶部建筑结构和底部建筑结构之间;该顶部建筑结构底面固定设有倒u型的第一转接件,该底部建筑结构顶面设有倒t型的第二转接件;相邻单元板块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通过插板和插槽插接固定在一起形成总立柱,且该总立柱的上端高于该上横梁,且该总立柱顶端位于该第一转接件的开口内;该下横梁底部设有与该下横梁长度方向平行的凹槽,该第二转接件的顶端位于该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件包括横板和与该横板两端垂直连接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该横板与所述顶部建筑结构内的预埋槽钢通过竖向的t型螺栓连接;该第一竖板的长度大于该第二竖板的长度,该第二竖板位于该第一竖板外侧,且该第二竖板外侧设有第三竖板,该第三竖板与该第二竖板之间通过调节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板设有圆孔,和所述第三竖板设有竖向长孔相对应,所述调节螺栓位于该第三竖板的竖向长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板和第三竖板的接触面均设有水平的锯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件底部设有倒l型的第三转接件,该第三转接件顶面与该第二转接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该第三转接件侧面与所述底部建筑结构内的预埋槽钢通过横向的t型螺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接件顶面设有圆孔,与所述第二转接件设有的横向长孔对应,所述固定螺栓位于该第二转接件的横向长孔内。

技术总结
一种层间单元体幕墙固定系统,包括若干单元板块,各单元板块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上横梁和下横梁,围构成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侧面与玻璃面板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该矩形框架设于顶部建筑结构和底部建筑结构之间;该顶部建筑结构底面固定设有倒U型的第一转接件,该底部建筑结构顶面设有倒T型的第二转接件;相邻单元板块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通过插板和插槽插接固定在一起形成总立柱,且该总立柱的上端高于该上横梁,且该总立柱顶端位于该第一转接件的开口内;该下横梁底部设有与该下横梁长度方向平行的凹槽,该第二转接件的顶端位于该凹槽内。槽内。槽内。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海 江锋 杨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