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0139发布日期:2022-05-11 14:4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桁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


背景技术:

2.桁架:一种由杆件彼此在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结构,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现有的桁架连接大都使采用螺栓固定,但是桁架在高空作业时,受引力或风力等外界影响会使桁架的稳定性降低,并不能对桁架的连接进行加固,从而大大降低了桁架的抗扭效果,缩短了桁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具备能对桁架的连接进行加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桁架连接大都使采用螺栓固定,但是桁架在高空作业时,受引力或风力等外界影响会使桁架的稳定性降低,并不能对桁架的连接进行加固,从而大大降低了桁架的抗扭效果,缩短了桁架使用寿命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包括桁架基体,所述桁架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一连接杆表面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震机构,所述吸震机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设在第二连接杆的表面,所述连接套的内壁开设有靠近滑动套一侧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与连接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卡接杆卡接。
5.所述吸震机构包括与滑动套固定连接的吸震杆,所述连接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震套,所述吸震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内侧与吸震杆固定连接,所述吸震杆与吸震套滑动连接。
6.所述吸震杆的内部开设有存放槽,所述存放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震气囊。
7.所述卡接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与卡接杆贴合,所述托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第二连接杆外侧的拉杆。
8.所述滑动套包括左滑动套和右滑动套,所述左滑动套和右滑动套的内侧贴合,所述左滑动套和右滑动套的前端铰接,所述左滑动套和右滑动套后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扣。
9.所述滑动套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与第一连接杆滚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桁架连接大都使采用螺栓固定,但是桁架在高空作业时,受引力或风力等外界影响会使桁架的稳定性降低,并不能对桁架的连接进行加固,从而
大大降低了桁架的抗扭效果,缩短了桁架使用寿命的问题,本装置具有能对桁架的连接进行加固的优点,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震机构使本装置具有吸收桁架震动的优点,防止在长时间的微小震动中桁架的连接逐渐松散,从而影响桁架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存放槽和吸震气囊使本装置具有辅助吸震的优点,增强了吸震机构对桁架的吸震效果,增强了桁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托板和拉杆使本装置具有取下方便的优点,避免影响桁架的日常保养,增加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套和卡接扣使本装置具有更换方便的优点,便于装卸,确保本装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动轮使本装置具有辅助滑动套在第一连接杆表面滑动的优点,避免因滑动套和第一连接杆接触面过于粗糙所导致的滑动不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固机构的放大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固机构的俯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包括桁架基体1,桁架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第一连接杆2的表面设置有加固机构4,加固机构4包括套设在第一连接杆2表面的滑动套41,滑动套4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震机构42,吸震机构4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套43,连接套43套设在第二连接杆3的表面,连接套43的内壁开设有靠近滑动套41一侧的连接槽44,连接槽4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45,第一压簧4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杆46,卡接杆46与连接槽44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杆3的内侧开设有卡接槽47,卡接槽47与卡接杆46卡接。
20.参考图1和图2,吸震机构42包括与滑动套41固定连接的吸震杆421,连接套4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震套422,吸震套4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423,第二压簧423的内侧与吸震杆421固定连接,吸震杆421与吸震套422滑动连接。
2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吸震机构42使本装置具有吸收桁架震动的优点,防止在长时间的微小震动中桁架的连接逐渐松散,从而影响桁架的正常使用。
22.参考图1和图2,吸震杆421的内部开设有存放槽5,存放槽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震气囊6。
23.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存放槽5和吸震气囊6使本装置具有辅助吸震的优点,增强了吸震机构42对桁架的吸震效果,增强了桁架的使用寿命。
24.参考图1和图2,卡接槽4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托板7,托板7与卡接杆46贴合,托板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第二连接杆3外侧的拉杆8。
25.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托板7和拉杆8使本装置具有取下方便的优点,避免影响桁架的日常保养,增加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
26.参考图3和图5,滑动套41包括左滑动套411和右滑动套412,左滑动套411和右滑动套412的内侧贴合,左滑动套411和右滑动套412的前端铰接,左滑动套411和右滑动套412后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扣9。
27.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滑动套41和卡接扣9使本装置具有更换方便的优点,便于装卸,确保本装置的稳定性。
28.参考图2和图4,滑动套4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滚动轮10,滚动轮10与第一连接杆2滚动连接。
29.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滚动轮10使本装置具有辅助滑动套41在第一连接杆2表面滑动的优点,避免因滑动套41和第一连接杆2接触面过于粗糙所导致的滑动不便。
30.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滑动套411、右滑动套412和卡接扣9的相互配合,将本装置卡接在第一连接杆2的表面,然后对本装置向上施力,通过滚动轮10在第一连接杆2的表面滑动带动本装置向上移动,当连接套43套设在第一连接杆2的表面时,通过第一连接杆2将卡接杆46挤压进连接槽44的内部,当卡接槽47对准卡接杆46的时候,通过第一压簧45的复原性带动卡接杆46卡接进卡接槽47的内部,以此完成对桁架的加固。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包括桁架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表面设置有加固机构(4),所述加固机构(4)包括套设在第一连接杆(2)表面的滑动套(41),所述滑动套(4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震机构(42),所述吸震机构(4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套(43),所述连接套(43)套设在第二连接杆(3)的表面,所述连接套(43)的内壁开设有靠近滑动套(41)一侧的连接槽(44),所述连接槽(4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45),所述第一压簧(4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杆(46),所述卡接杆(46)与连接槽(4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的内侧开设有卡接槽(47),所述卡接槽(47)与卡接杆(46)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机构(42)包括与滑动套(41)固定连接的吸震杆(421),所述连接套(4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震套(422),所述吸震套(4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423),所述第二压簧(423)的内侧与吸震杆(421)固定连接,所述吸震杆(421)与吸震套(422)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杆(421)的内部开设有存放槽(5),所述存放槽(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震气囊(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4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托板(7),所述托板(7)与卡接杆(46)贴合,所述托板(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第二连接杆(3)外侧的拉杆(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41)包括左滑动套(411)和右滑动套(412),所述左滑动套(411)和右滑动套(412)的内侧贴合,所述左滑动套(411)和右滑动套(412)的前端铰接,所述左滑动套(411)和右滑动套(412)后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扣(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4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滚动轮(10),所述滚动轮(10)与第一连接杆(2)滚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扭钢结构支撑桁架,包括桁架基体,所述桁架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套设在第一连接杆表面的滑动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桁架连接大都使采用螺栓固定,但是桁架在高空作业时,受引力或风力等外界影响会使桁架的稳定性降低,并不能对桁架的连接进行加固,从而大大降低了桁架的抗扭效果,缩短了桁架使用寿命的问题,本装置具有能对桁架的连接进行加固的优点,降低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毛乘胜 陆春 王正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乘易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