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9133发布日期:2022-04-27 11:5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外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


背景技术:

2.随着地下室向大型化和多功能化方向的发展,设置有伸缩后浇带、沉降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的地下室不断增多,一般后浇带区域混凝土浇筑需在两侧主体结构完成一段时间后施工。当地下室外墙紧贴建筑物砌筑时,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无法按照正常的模板支设方式进行施工,如何在此种情况下实现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支设是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包括铺设在后浇带外侧的模板,所述模板外侧间隔固定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次龙骨,其两侧延伸至后浇带外侧的地下室外墙上,并通过预埋在地下室外墙内的预埋螺杆拉结固定,所述预埋螺杆对应埋设在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其位于地下室外墙内部的杆体上垂直固定有止水片,其内侧端不超出地下室外墙远离模板一侧主筋设置位置,且其外侧端依次贯穿地下室外墙和模板并通过依次设置于次龙骨之外的主龙骨和紧固螺母压紧固定。
6.优选地,所述预埋螺杆为两段式止水螺杆,其锚固段和拆卸段通过连接套头连为一体,所述连接套头呈外大内小的锥台状,其内侧端与预埋螺杆的锚固段焊接固定,其外侧端与预埋螺杆的拆卸段螺纹相连,且其外侧端面与地下室外墙的外立面平齐。
7.优选地,所述预埋螺杆垂直埋设在后浇带外侧250mm处的地下室外墙内。
8.优选地,位于后浇带同侧的预埋螺杆竖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根预埋螺杆的设置间距为500mm。
9.优选地,所述模板采用覆塑多层板制作,所述次龙骨采用钢包木制作,且每根次龙骨均通过钢钉与模板钉牢固定,所述主龙骨采用剪力墙加固件或双钢管制作,所述紧固螺母选用蝴蝶卡。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预埋在后浇带两侧墙体混凝土内的预埋螺杆实现了后浇带模板的拉结固定,解决了地下室外墙紧贴建筑物时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支设难题,同时预埋螺杆采用两段式止水螺杆,内部的止水片止水效果更显著,且承受拉力更大,能够更好地与主龙骨固定,保证模板支设效果,拆模后墙体效果好,外侧的拆卸段螺栓可在后浇带拆模后一并拆除并周转使用,墙体锚固点处用混凝土或砂浆直接封堵即可,免除了后期切割工序,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1.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1-地下室外墙、2-后浇带、3-模板、4-次龙骨、5-主龙骨、6-预埋螺杆、7-紧固螺母、8-止水片、9-连接套头。
具体实施方式
15.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7.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如图1-2所示,地下室外墙1紧贴既有建筑外墙设置,且二者之间依次设置有5mm厚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保护层、4+3mm厚ii型聚酯胎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20mm厚dp砂浆找平层、240mm厚灰砂砖(增设的外墙防水铺贴墙)、20mm厚dp砂浆找平层、4+3mm厚ii型聚酯胎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和20mm厚ds砂浆找平层,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包括铺设在后浇带2外侧的模板3,所述模板3外侧间隔固定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次龙骨4,其两侧延伸至后浇带2外侧的地下室外墙1上,并通过预埋在地下室外墙1内的预埋螺杆6拉结固定,所述预埋螺杆6对应垂直埋设在后浇带2两侧250mm处的地下室外墙1内,位于后浇带2同侧的预埋螺杆6竖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根预埋螺杆6的设置间距为500mm,预埋螺杆6为两段式止水螺杆,其锚固段和拆卸段通过连接套头9连为一体,所述连接套头9呈外大内小的锥台状,其内侧端与预埋螺杆6的锚固段焊接固定,其外侧端与预埋螺杆6的拆卸段螺纹相连,且其外侧端面与地下室外墙1的外立面平齐,为保证止水效果同时提升预埋螺杆6的抗拉拔能力,预埋螺杆6位于地下室外墙1内部的杆体上垂直固定有止水片8,其内侧端不超出地下室外墙1远离模板3一侧主筋设置位置,以保证预埋螺杆6
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确保外墙外表面的浇筑质量,且其外侧端依次贯穿地下室外墙1和模板3并通过依次设置于次龙骨4之外的主龙骨5和紧固螺母7压紧固定,模板3选用12mm厚覆塑多层板,次龙骨4选用两根50*50的钢包木,每根钢包木用钢钉与模板3钉牢固定,主龙骨5选用剪力墙加固件或双钢管,与预埋止水螺杆用蝴蝶卡拉结固定,以保证浇筑混凝土的垂直度。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后浇带(2)外侧的模板(3),所述模板(3)外侧间隔固定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次龙骨(4),其两侧延伸至后浇带(2)外侧的地下室外墙(1)上,并通过预埋在地下室外墙(1)内的预埋螺杆(6)拉结固定,所述预埋螺杆(6)对应埋设在后浇带(2)两侧的地下室外墙(1)内,其位于地下室外墙(1)内部的杆体上垂直固定有止水片(8),其内侧端不超出地下室外墙(1)远离模板(3)一侧主筋设置位置,且其外侧端依次贯穿地下室外墙(1)和模板(3)并通过依次设置于次龙骨(4)之外的主龙骨(5)和紧固螺母(7)压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螺杆(6)为两段式止水螺杆,其锚固段和拆卸段通过连接套头(9)连为一体,所述连接套头(9)呈外大内小的锥台状,其内侧端与预埋螺杆(6)的锚固段焊接固定,其外侧端与预埋螺杆(6)的拆卸段螺纹相连,且其外侧端面与地下室外墙(1)的外立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螺杆(6)垂直埋设在后浇带(2)外侧250mm处的地下室外墙(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位于后浇带(2)同侧的预埋螺杆(6)竖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根预埋螺杆(6)的设置间距为5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3)采用覆塑多层板制作,所述次龙骨(4)采用钢包木制作,且每根次龙骨(4)均通过钢钉与模板(3)钉牢固定,所述主龙骨(5)采用剪力墙加固件或双钢管制作,所述紧固螺母(7)选用蝴蝶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双外墙后浇带单侧支模体系,包括铺设在后浇带外侧的模板,模板外侧间隔固定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次龙骨,其两侧延伸至后浇带外侧的地下室外墙上,并通过预埋在地下室外墙内的预埋螺杆拉结固定,预埋螺杆对应埋设在后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其位于地下室外墙内部的杆体上垂直固定有止水片,其内侧端不超出地下室外墙远离模板一侧主筋设置位置,且其外侧端依次贯穿地下室外墙和模板并通过依次设置于次龙骨之外的主龙骨和紧固螺母压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预埋在后浇带两侧墙体混凝土内的预埋螺杆实现了后浇带模板的拉结固定,解决了地下室外墙紧贴建筑物时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支设难题。板支设难题。板支设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霞 申利成 张俊鹏 侯志康 王艺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