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6339发布日期:2022-09-14 10:1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


背景技术:

2.现代的公共建筑设计中,如电影院,音乐厅,剧院,会堂等等的建筑功能都需要大跨度楼板来实现。现有的大跨度楼板多为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叠合楼板均是根据工程需求进行制造,在叠合楼板的设计上已开始趋于标准化,但现有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现有的结构自重较大、有些组合楼板构件种类较多,施工复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结构强度不足,其承载能力有限,不符合整个建筑市场的工业化预制装配生产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关键在于:包括四根型钢梁,四根所述型钢梁两两正对设置,并首尾连接围设成主受力钢架,所述主受力钢架中从下至上设有下混凝土板、填充层及上混凝土板,所述填充层中平行设有网格状夹层型钢。
5.优选的,所述下混凝土板和所述上混凝土板包括与所述型钢梁连接的钢架网及浇筑于所述钢架网的混凝土,所述钢架与预浇于钢架上的混凝土形成整体构件。
6.优选的,所述型钢梁为c型钢,所述c型钢的腹板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钢架网的端部分别穿出靠近的所述型钢梁上的固定孔。
7.优选的,所述网格状夹层型钢的上下翼缘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配合连接有垫片及连接螺杆。
8.优选的,所述网格状夹层型钢包括但不限于槽钢或桁架钢筋。
9.优选的,任两个相邻的所述型钢梁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上下两个角钢,两个所述角钢分别与所述型钢梁的上下翼缘焊接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包括但不限于特性混凝土、发泡水泥等轻质填充材料。
1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通过型钢梁构成主受力结构,并通过在叠合的混凝土板之间设置网格状夹层型钢作为辅助受力结构,使得混凝土板和现浇层的承载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达到了承载能力好的目的。多个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可以从四面发散拼接成大型化的楼承板,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好,可用于高层建筑。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15.实施例1
16.如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包括四根型钢梁1,四根所述型钢梁1两两正对设置,并首尾连接围设成主受力钢架,所述主受力钢架中从下至上设有下混凝土板3、填充层10及上混凝土板4,所述填充层10中平行设有网格状夹层型钢5,所述网格状夹层型钢5的上设有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配合连接有垫片8及连接螺杆9,所述网格状夹层型钢5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型钢梁1,通过所述连接螺杆9固定,所述型钢梁1上设有连接件6。
17.实施例2
18.如图1-2所示,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包括四根型钢梁1,四根所述型钢梁1两两正对设置,并首尾连接围设成主受力钢架,所述型钢梁1为c型钢,所述c型钢的腹板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主受力钢架中从下至上设有下混凝土板 3、填充层10及上混凝土板4,所述填充层10中平行设有网格状夹层型钢5,任两个相邻的所述型钢梁1上设有连接件6;
19.所述下混凝土板3和所述上混凝土板4包括与钢架网及浇筑于所述钢架网的混凝土,所述钢架与预浇于钢架上的混凝土形成整体构件;所述网格状夹层型钢5为c型钢,所述网格状夹层型钢5的上下翼缘上设有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 配合连接有垫片8及连接螺杆9,网格状夹层型钢5的各伸出端均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及所述钢架网的端部分别穿出所述型钢梁1的固定孔;
20.所述连接件6包括包括上下两个角钢,两个所述角钢分别与所述型钢梁1的上下翼缘焊接连接;
21.所述填充层10包括但不限于特性混凝土、发泡水泥等轻质填充材料。
22.首先将型钢梁、网格状夹层型钢及连接件预加工成型,型钢梁及网格状夹层型钢均为c型槽钢,现场施工时,施工人员将钢筋交叉穿设在型钢梁各固定孔中,从而在主受力钢架中布设成下钢筋网架,将连接螺杆上套设垫片后与固定孔紧固连接,浇筑混凝土于下钢筋网形成下混凝土板并养护,然后在下混凝土板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形成填充层并养护,再在主受力钢架中布设上钢架网,将连接螺杆上套设垫片后与固定孔紧固连接,浇筑混凝土于上钢筋网形成上混凝土板并养护,完成单板生产,多个单板的副梁通过连接件拼接成大跨度的楼承板。
23.最后需要说明,上述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型钢梁(1),四根所述型钢梁(1)两两正对设置,并与夹层型钢连接构成主受力钢架,所述主受力钢架中从下至上设有下混凝土板(3)、填充层(10)及上混凝土板(4),所述填充层(10)中设有网格状夹层型钢(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混凝土板(3)和所述上混凝土板(4)包括与所述型钢梁(1)连接的钢架网及浇筑于所述钢架网的混凝土,所述钢架与预浇于钢架上的混凝土形成整体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梁(1)为c型钢,所述c型钢的腹板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钢架网的端部分别穿出靠近的所述型钢梁(1)上的固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夹层型钢(5)的上下翼缘上设有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配合连接有垫片(8)及连接螺杆(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夹层型钢(5)包括但不限于槽钢或桁架钢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其特征在于:任两个相邻的所述型钢梁(1)上设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包括上下两个角钢,两个所述角钢分别与所述型钢梁(1)的上下翼缘焊接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10)包括但不限于特性混凝土、发泡水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包括四根型钢梁,四根所述型钢梁两两正对设置,并首尾连接围设成主受力钢架,所述主受力钢架中从下至上设有下混凝土板、填充层及上混凝土板,所述填充层中平行设有网格状夹层型钢,所述夹层型钢上设有连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通过型钢梁和夹层型钢形成主受力结构,并通过在浇筑的混凝土板内设置网格状式钢筋作为辅助受力钢筋,使得混凝土板和现浇层的承载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达到提升楼板承载力的目的。多个装配式无梁双向楼承板可以拼接成整体楼承板使用,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好,可用于高层建筑。可用于高层建筑。可用于高层建筑。


技术研发人员:谢贵全 毛中川 马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筑邦建筑科技投资(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9/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