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0828发布日期:2022-07-05 19:2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2.目前,由废弃竹木纤维添加粘合剂,并热压而成的板材已开始应用于建筑模板,但这种板材的强度较差,且表面不耐磨,灌注其内的水泥砂浆易对其表面造成磨损,上述原因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包括外框、芯板和耐磨外板,所述耐磨外板贴合于芯板外侧,所述耐磨外板和芯板之间具有辅助定位结构,所述外框包覆于芯板外周并对耐磨外板和芯板进行限位,所述外框内周还具有辅助支撑结构,所述芯板外周具有与辅助支撑结构对应的槽体,所述辅助支撑结构插接在槽体内,所述芯板内还设有加强筋。
5.具体的,所述芯板中部具有一通孔,所述加强筋插接在通孔内。
6.具体的,所述辅助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芯板外侧的凹槽以及位于耐磨外板内侧的凸肋,所述凸肋与凹槽相匹配。
7.优选的,所述凹槽有四条并沿芯板的横向延伸,所述凸肋也有四条。
8.进一步的,所述芯板的外周具有台阶,所述台阶的弯折处为斜坡面,所述耐磨外板的外周具有与台阶相对应的折边,所述折边贴合在台阶上。
9.优选的,所述耐磨外板有两片,两片耐磨外板分别设置于芯板的两侧。
10.具体的,所述外框由四根型材构成,各所述型材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与台阶相对应的护边板,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为位于型材内侧中部的中板,所述中板远离型材的一端具有限位柱,所述槽体的形状与中板及限位柱相对应,各所述型材插接在芯板对应的外侧,所述护边板位于台阶上方并对耐磨外板的折边进行夹持。
11.进一步的,所述护边板的端部为与耐磨外板折边相对应的斜面。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四个角件,所述芯板的四个角上具有固定孔,各所述型材的端部具有卡入槽,各所述角件卡入在每两型材端部之间并分别固定在芯板的四个角上。
13.进一步的,所述折边的端部和型材内侧之间保持间距,所述折边和型材内侧之间还填充有发泡胶。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废弃竹木再加工后制成芯板,有利于环保;
15.针对废弃竹木芯板耐磨性较差、强度不够的缺陷,设计了外框和耐磨外板,对竹木芯板提供防护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整块模板的强度;并在芯板内部设置加强筋,提高芯板
本身的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16.耐磨外板和芯板的辅助定位结构,配合由型材和角件组成的外框,其组合的结构便于装配,且结构稳定、强度可靠。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9.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20.图中:芯板1、耐磨外板2、加强筋3、凹槽4、凸肋5、台阶6、折边7、型材8、护边板9、中板10、限位柱11、角件12、固定孔13、卡入槽14、发泡胶15。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2.结合图1和图2所示,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包括外框、芯板1和耐磨外板2,所述芯板1由废弃竹木纤维添加粘合剂压制复合而成;
23.所述耐磨外板2贴合于芯板1外侧,所述耐磨外板2和芯板1之间具有辅助定位结构,所述外框包覆于芯板1外周并对耐磨外板2和芯板1进行限位,所述外框内周还具有辅助支撑结构,所述芯板1外周具有与辅助支撑结构对应的槽体,所述辅助支撑结构插接在槽体内,所述芯板1内还设有加强筋3;
24.由于由废弃竹木纤维添加粘着剂压制复合的芯板1本身具备较好的防水性能,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无需额外添加防水层;
25.具体的,所述耐磨外板2为钢质薄板或金属陶瓷薄板,金属陶瓷材质的耐磨外板2具有优秀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能;该耐磨外板2起到保护芯板1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了加强整块模板强度的作用;
26.具体的,所述加强筋3为钢筋;
27.具体的,所述芯板1中部具有一通孔,所述加强筋3插接在通孔内;
2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芯板1外侧的凹槽4以及位于耐磨外板2内侧的凸肋5,所述凸肋5与凹槽4相匹配;该结构在进行装配时,可保证耐磨外板2和芯板1准确的叠合,且避免在装配过程中耐磨外板2和芯板1之间产生位移;
29.优选的,所述凹槽4有四条并沿芯板1的横向延伸,所述凸肋5也有四条;
3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肋5也起到了加强耐磨外板2强度的作用;
31.结合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芯板1的外周具有台阶6,所述台阶6的弯折处为斜坡面,所述耐磨外板2的外周具有与台阶6相对应的折边7,所述折边7贴合在台阶6上,一方面可进一步避免芯板1和耐磨外板2之间产生位移,另一方面该结构为外框对芯板1和耐磨外板2的限位提供了基础;
3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外板2有两片,两片耐磨外板2分别设置于芯板1的两侧;
3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框由四根型材8构成,各所述型材8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与台阶6相对应的护边板9,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为位于型材8内侧中部的中板10,所述中板10
远离型材8的一端具有限位柱11,所述槽体的形状与中板10及限位柱11相对应,各所述型材8插接在芯板1对应的外侧,所述护边板9位于台阶6上方并对耐磨外板2的折边7进行夹持;
34.具体的,所述护边板9的端部为与耐磨外板2折边7相对应的斜面,以避免该位置产生过大的缝隙;
35.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四个角件12,所述芯板1的四个角上具有固定孔13,各所述型材8的端部具有卡入槽14,各所述角件12卡入在每两型材8端部之间并分别固定在芯板1的四个角上,以对各型材8进行固定并对芯板1的四个角进行保护;
36.具体的,所述型材8和角件12为钢质件或工程塑料件;
37.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折边7的端部和型材8内侧之间保持间距,以减少装配时折边7和型材8之间的摩擦,使型材8的装配更为顺畅;
3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折边7和型材8内侧之间还填充有发泡胶15;
3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废弃竹木再加工后制成芯板1,有利于环保;
40.针对废弃竹木芯板1耐磨性较差、强度不够的缺陷,设计了外框和耐磨外板2,对竹木芯板1提供防护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整块模板的强度;并在芯板1内部设置加强筋3,提高芯板1本身的强度;
41.耐磨外板2和芯板1的辅助定位结构,配合由型材8和角件12组成的外框,其组合的结构便于装配,且结构稳定、强度可靠。


技术特征:
1.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包括外框、芯板(1)和耐磨外板(2),所述耐磨外板(2)贴合于芯板(1)外侧,所述耐磨外板(2)和芯板(1)之间具有辅助定位结构,所述外框包覆于芯板(1)外周并对耐磨外板(2)和芯板(1)进行限位,所述外框内周还具有辅助支撑结构,所述芯板(1)外周具有与辅助支撑结构对应的槽体,所述辅助支撑结构插接在槽体内,所述芯板(1)内还设有加强筋(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芯板(1)中部具有一通孔,所述加强筋(3)插接在通孔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辅助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芯板(1)外侧的凹槽(4)以及位于耐磨外板(2)内侧的凸肋(5),所述凸肋(5)与凹槽(4)相匹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凹槽(4)有四条并沿芯板(1)的横向延伸,所述凸肋(5)也有四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芯板(1)的外周具有台阶(6),所述台阶(6)的弯折处为斜坡面,所述耐磨外板(2)的外周具有与台阶(6)相对应的折边(7),所述折边(7)贴合在台阶(6)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耐磨外板(2)有两片,两片耐磨外板(2)分别设置于芯板(1)的两侧。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外框由四根型材(8)构成,各所述型材(8)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与台阶(6)相对应的护边板(9),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为位于型材(8)内侧中部的中板(10),所述中板(10)远离型材(8)的一端具有限位柱(11),所述槽体的形状与中板(10)及限位柱(11)相对应,各所述型材(8)插接在芯板(1)对应的外侧,所述护边板(9)位于台阶(6)上方并对耐磨外板(2)的折边(7)进行夹持。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护边板(9)的端部为与耐磨外板(2)折边(7)相对应的斜面。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其特征是,还包括四个角件(12),所述芯板(1)的四个角上具有固定孔(13),各所述型材(8)的端部具有卡入槽(14),各所述角件(12)卡入在每两型材(8)端部之间并分别固定在芯板(1)的四个角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折边(7)的端部和型材(8)内侧之间保持间距,所述折边(7)和型材(8)内侧之间还填充有发泡胶(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废弃竹木制成的高耐磨型建筑模板,包括外框、芯板和耐磨外板,所述耐磨外板贴合于芯板外侧,所述耐磨外板和芯板之间具有辅助定位结构,所述外框包覆于芯板外周并对耐磨外板和芯板进行限位,所述外框内周还具有辅助支撑结构,所述芯板外周具有与辅助支撑结构对应的槽体,所述辅助支撑结构插接在槽体内,所述芯板内还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环保,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使用寿命较长。使用寿命较长。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国 陈思宇 高翔 余顺平 丁家忠 吴品珺 邹丽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东龙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1
技术公布日:2022/7/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