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水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5389发布日期:2022-08-17 10:0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水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止水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止水带。


背景技术:

2.橡胶止水带和止水橡皮系以天然橡胶与各种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料,掺加各种助剂及填充料,经塑炼、混炼、压制成型;一般常在地下室外墙和后浇带施工时使用。
3.例如,专利号为201821556798.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防水效果好的橡胶止水带,包括第一止水带、第二止水带和第三止水带,所述第一止水带、第二止水带和第三止水带均有两个并均水平设置,且两个第一止水带对立的两侧焊接有同一个连接柱,两个所述第二止水带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止水带远离的两侧,且两个第三止水带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止水带远离的两侧,所述第一止水带和第二止水带之间与第二止水带和第三止水带之间设有用于相互连接的相互连接机构。
4.使用这种止水带虽然避免了目前的止水带不可拼接,导致无法对止水带的宽度进行调节的情况发生,但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水量大小进行快速排出,同时止水带的两侧不能根据场地需要进行调节,使用不便捷,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止水带,使用这种止水带可以根据水量大小进行快速排出,同时止水带的两侧可以根据场地需要进行调节,使用便捷高效。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水带,所述止水带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基体上安装有若干层排水层,所述排水层包括若干个凸肋,相邻的所述凸肋构成水道,所述水道包括直流道和缓冲道,所述缓冲道边缘开有孔洞,两侧的所述固定板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螺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的所述排水层上的凸肋交错排列。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肋等间距排列。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肋的形状为s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杆的长度。
1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当水流较小时,水经过缓冲道时流进下层排水层,然后排出止水带;当水流较大时,通过多层排水层的协同作用可以快速地将水排出止水带;同时根据场地需要可以调节第一连接杆在第二连接杆中的长度,从而可以使止水带两侧弯曲,进而达到安装要求,使用便捷高效,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凸肋的俯视图。
14.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15.图中:1为基体,2为固定板,3为排水层,4为凸肋,5为水道,6为第一连接杆,7为第二连接杆,8为直流道,9为缓冲道,10为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水带,所述止水带包括基体1,所述基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基体1上安装有若干层排水层3,所述排水层3包括若干个凸肋4,相邻的所述凸肋4构成水道5,所述水道5包括直流道8和缓冲道9,所述缓冲道9边缘开有孔洞10,两侧的所述固定板2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杆6与第二连接杆7螺接。当水流较小时,水经过缓冲道9时通过孔洞10流进下层的排水层3,然后排出止水带;当水流较大时,通过多层的排水层3的协同作用可以快速地将水排出止水带;同时根据场地需要可以调节第一连接杆6在第二连接杆7中的长度,从而可以使止水带两侧弯曲,进而达到安装要求,使用便捷高效,实用性好。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排水层3上的凸肋4交错排列。相邻的排水层3上的凸肋4交错排列可以使得上层的雨水通过孔洞10进入下层的水道5,使用便捷高效。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凸肋4等间距排列。等间距排列的凸肋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避免在调节止水带两侧时出现不良影响,实用性好。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凸肋4的形状为s型。s型的凸肋4有助于雨水快速流出止水带,实用性好。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7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杆6的长度。根据场地安装需求,第一连接杆6可以在中空结构的第二连接杆7内进行调节,以达到安装要求,使用便捷高效,实用性好。
22.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实际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他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他元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他变形和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止水带,其特征是:所述止水带包括基体(1),所述基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基体(1)上安装有若干层排水层(3),所述排水层(3)包括若干个凸肋(4),相邻的所述凸肋(4)构成水道(5),所述水道(5)包括直流道(8)和缓冲道(9),所述缓冲道(9)边缘开有孔洞(10),两侧的所述固定板(2)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杆(6)与第二连接杆(7)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水带,其特征是:相邻的所述排水层(3)上的凸肋(4)交错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止水带,其特征是:所述凸肋(4)等间距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止水带,其特征是:所述凸肋(4)的形状为s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水带,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杆(7)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杆(6)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水带,所述止水带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基体上安装有若干层排水层,所述排水层包括若干个凸肋,相邻的所述凸肋构成水道,所述水道包括直流道和缓冲道,所述缓冲道边缘开有孔洞,两侧的所述固定板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螺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水量大小进行快速排出,同时止水带的两侧可以根据场地需要进行调节,使用便捷高效。使用便捷高效。使用便捷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潘云磊 宫腊清 黄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铁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