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壳及其生产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944133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外壳及其生产使用方法
一种建筑物的预制外壳及其生产和使用的方法。
现代建筑,高可达数百米,固可抵挡暴风雨的吹打,美胜过天然景致;应当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特别是钢筋水泥式建筑发展起来后,世界建筑史可谓翻开了新的辉煌的一页。但是,由于建筑对牢固性和美观性都有极高的要求,在建造过程中必须精益求精;所以现有技术存在着质量与速度的极大矛盾,同时存在着许多“合理性”浪费,比如建筑过程中必须有的做梁、柱等外形定型用的大量优良木材,用完之后基本就得报废;还有每个建筑地工必须有大量的手脚架。虽然现在有一种滑模技术,但由于建筑的外形极为多变复杂,这种技术也不能广泛使用。以上技术都是现场用模板和垒砌为建筑定型,其模板的装、卸和手脚架的搭、拆还浪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中国上海《文汇报》1995年8月26日发表题为《快速建筑技术》的文章,介绍了澳大利亚专家开发的一种“工程建设住房建筑技术系统”,此技术基本是把建筑的各部分完整地在工厂内预制成形,甚至连门窗玻璃都安装好,然后运到工地,组合起来就建成了一幢建筑。此技术优点是建筑速度快,缺点是相对牢固性差,尤其无法在巨型的高大建筑上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很好地解决建筑质量与速度的矛盾,减少建筑过程中的所谓“合理性浪费”,节省建筑本身所用材料,减轻建筑重量,使用建筑更复合原设计的要求,更为标准化,并能在所有建筑上使用。
本发明《建筑外壳》,即省略了建筑用的各种模板和手脚架,又不是把建筑各个部分完整地一次性地预制好,其特征是分节或分段预制建筑各个部位的外壳,把这种外壳直接用在建筑上,为后者定形,并成为建筑本身的一部分。就其某一具体的“建筑外壳”而言,其特征就是一种带有建筑外形形态的相对薄型的固体的有相对硬度的外壳。这种硬度和薄度必须能承受其内部浇注物的重量。其里面,亦应有利于和浇注物的结合。它甚至还可以把建筑最外层的装饰材料或物品和外壳做成一体,省去一般建筑最后进行装饰的工序,使建筑通过组装浇注一次性完工。
本发明是这样制造和使用的根据承载重量的区别和设计要求,把整个建筑物的外形分解成各种口径或形态的段和节,制成模具(这种模具的制造是必不可少的,不在厂房里制造,也必须在工地上制造)。然后用标准化的生产工序,在生产线上生产出这些不同规格的各个段或节的固体外壳。这种外壳重量较轻,便于运输和吊装,外形标准高,质量有保证。使用时,先将建筑本来应用的钢筋焊接、绑扎固定好,再套上这种“建筑外壳”,如需要,在下部做应有的支撑,就可直接向“壳”内浇注水泥了。浇注完毕,“建筑外壳”就和建筑物合为一体,永久地使用在建筑物上。
本发明把许多建筑的十分复杂的外形要求和在高空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工、物力和时间才能完成的成形工艺,变成在地面的生产车间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它把建筑的“主战争”从工地转移到厂房内。工地已成为按图纸对接、组合、浇注,完成总建筑外形的收尾工程。由此它可省去建筑过程中的许多繁琐的环节,比如扎手脚架,另贴外部装饰材料等等。它一层一层地由下而上地进行综合定形性浇注,就能一次性完成整个建筑形体和其外部装饰。
本发明的另一大优势是在建筑物的不承载重量的部位,就象某些墙或房沿,还可以只进行粘连固定性施工,而让其主体仍以“壳”形存在,从而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人工,并大大减轻了建筑的重量。
从更有利于施工的角度出发,本发明也可以把一部分“建筑外壳”,在厂房内就全部浇注成功,在吊装组合时,仅进行粘连固定性的焊接和浇注。一般讲,柱和大型的梁或板以现场浇注为主,小梁、小板以整体预制为主;不承载重量部分,则以“壳”形为主,直接使用到建筑上。
本发明的特殊形状的模具制造,并不是太难的事情,利用湿度适中的粘土之类,在地面上雕制出所需造型,压实后,再铺上一层软质隔离物,就制成了模具。这类模具材料成本低廉,可反复永久使用。其它常用规格的模具则可用坚固材料制做,以便长期使用,批量生产。比如普通梁、柱、板的模具,其中可把面积、厚度和硬度都适当的板壳进行大量预制,其作用有二一这种板壳使用量大;二还可根据需要临时切割,做意外情况的修补。
以往的建筑技术,由于外部定型附助物的遮挡,防碍建筑物定位的精确度,而且骨架建好后,又得统加一层或数层灰浆,还得附加装饰材料,形成许多可变因素。本发明组装时可直视最外部形态为其定位,不存在其它可变因素,所以精确度和整个质量比原有技术高出许多,建造起来的建筑物,能较容易完全复合设计精度要求。因本发明的使用,可减少建筑工期,天气等不可抗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能减弱;还可以因为不使用手脚架而减少许多人身伤亡事故。
本发明为建筑工人和工程提供了方便,却为建筑设计师出了难题。设计师们必须把整个图纸分解成即方便成型,又方便组装浇注的各个段、节的众多小图纸,而且尺寸是绝对不能马糊的,好在现有电脑帮助,这个过程会变得相对容易。不管怎样,这种脑力变复杂,体力变简单的转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件优点大于缺点的事情。
为确保组装浇注时的质量,还可于适当位置在“建筑外壳”上留有浇注监视孔。
总而言之,本发明能大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能极大地提高建筑质量,并能减少意外损失。
由于本发明的产生,就存在着研制生产“建筑外壳”专用生产、运输、吊装机械设备的必要性,并会形成生产规模,发明人声名保留这种权力。
由于本发明的产生,大大提高了对预制和现场浇注的时间的要求,发明人也保留研制生产“建筑外壳”特用速凝建筑材料的权力。
由于本发明的产生,使设计工作必须有电脑配合,发明人保留设计、开发一切有关“建筑外壳”的计算机软、硬件的权力。
权利要求
1.本发明的主题名称是“建筑外壳”。现有建筑技术都是用垒砌和模板为建筑定形,或者是把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完整地一次性地预制好。本发明的特征是分节或分段预制建筑物各个部位的外壳,把这种外壳直接用在建筑物上,为后者定形,并成为建筑物的一部分。
2.按照权力要求书(1)所述“建筑外壳”,其特征是一种带有建筑外形形态的相对薄型的固体的有相对硬度的外壳。这种硬度和薄度必须足以承受其内部浇注物的重量;其里面,亦应有利于和浇注物结合。
3.权力要求书(1)(2)所述“建筑外壳”,其另一个特征是可以把建筑最外层装饰物和建筑外壳一起制做,合为一体。
4.权力要求书(1)(2)(3)所述“建筑外壳”,其特征是可在适当位置留有浇注监视孔。
5.权力要求书(1)(2)(3)所述“建筑外壳”,还有一个特征是,如果此“外壳”是不承载重量的部分,在使用时就可以不进行“壳”内的浇注,仅进行粘连固定性施工,使建筑的这些部分,以“壳”的形态使用在建筑物上,从而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人工,并大大减轻了建筑物的重量。
6.因权力要求书(1)(2)(3)所述“建筑外壳”的产生,就存在着研制生产其专用生产、运输、吊装机械设备的必要性,并必然会形成生产规模。
7.权力要求书(1)(2)(3)所述“建筑外壳”,大大提高了对建筑外壳预制和工地建筑整体组合时现场浇注的时间要求,因此就需要研制本发明特用速凝建筑材料。
8.权力要求书(1)(2)(3)所述“建筑外壳”,使建筑设计师工作量大增,设计难度加大,须有电脑配合设计,就自然而然地会出现关于“建筑外壳”的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制、生产。
全文摘要
一种建筑物的预制外壳,它不同于现有技术都是用垒砌和模板为建筑物定型,或者把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完整地一次性地预制好。本发明把建筑物分成节或分成段,预制其各个部位的外壳;把这种外壳直接用在建筑上,为后者定型,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并一次性完成整个建筑的外形和外部装饰,大大提高建筑质量和速度,省略建筑工地上的模板和手脚架,节省建筑物本身所用材料,减轻建筑物的重量。它能在所有建筑物上使用。
文档编号E04G11/00GK1145441SQ9511590
公开日1997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4日
发明者李明 申请人:李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