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车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0555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车棚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车棚,包括顶棚,还包括分别设置于顶棚底部且用来撑起顶棚的支撑结构,顶棚的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车棚,通过支撑结构撑起顶棚,顶棚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使得车棚不仅可以利用顶棚为停放在车棚内的物品提供遮阳挡雨的作用,同时顶棚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充分吸收太阳能,进而进行发电,既环保又可提供电能,显著地提高了车棚的实用性。
【专利说明】
太阳能车棚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一般涉及遮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棚,尤其涉及太阳能车棚。【背景技术】
[0002]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具有舒适、高速、便捷等优点,拓展了家庭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车棚作为汽车的辅助装置,在汽车技术及数量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3]车棚一般由立柱和顶棚组成,其具有遮阳、挡雨和停放车辆的作用,可满足使用者的基本要求。但在当今能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如下优点:含量极其丰富,与常规能源相比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使用不受限于地域,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无须开采和运输;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对环境有所污染,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故,如何让车棚在满足遮阳、挡雨和停放车辆的基本作用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可以利用太阳能的太阳能车棚。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车棚,包括顶棚,还包括分别设置于顶棚底部且用来撑起顶棚的支撑结构,顶棚的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0006]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车棚,通过支撑结构撑起顶棚,顶棚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使得车棚不仅可以利用顶棚为停放在车棚内的物品提供遮阳挡雨的作用,同时顶棚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充分吸收太阳能,进而进行发电,既环保又可提供电能,显著地提高了车棚的实用性。【附图说明】
[000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0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车棚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车棚主视图;
[001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车棚侧视图;
[001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车棚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〇〇1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部”、“上”、“下”、“横”、“纵”、“顶”、 “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零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14]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车棚,包括顶棚1,还包括分别设置于顶棚1 底部且用来撑起顶棚1的支撑结构,顶棚1的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001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结构撑起顶棚1,顶棚1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使得车棚不仅可以利用顶棚1为停放在车棚内的物品提供遮阳挡雨的作用,同时顶棚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充分吸收太阳能,进而进行发电,既环保又可提供电能,显著地提高了车棚的实用性。
[0016]请参考图2-4,优选地,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且皆与顶棚1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沿顶棚1向下设置的两支撑侧杆21,两支撑侧杆21之间的间距自顶部至底部逐渐减少,支撑侧杆21的顶部与顶棚1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7]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且皆与顶棚1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组件2, 其中支撑组件2的数量可以有2个或者4个甚至更多,具体的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数量的增减。两支撑组件2分别与顶棚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固定及支撑顶棚1的作用。具体地,支撑组件2包括沿顶棚1向下设置的两支撑侧杆21,支撑侧杆21可位于顶棚1的两侧,及增加两支撑组件2之间形成有用来摆放物品的空间体积,同时还可增加车棚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提高抗风等性能,也具有较佳的美观效果。优选地,两支撑侧杆21之间的间距自顶部至底部逐渐减少,不仅可以降低材料的使用,同时还进一步增加支撑结构的结构稳定性能,提高抗风等性能,进一步增加美观效果。
[0018]优选地,支撑组件2还包括与顶棚1的底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22,第一支撑杆 22与相应的支撑侧杆21之间通过第一弯折件23固定连接。
[001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2置于车棚的底部,并与顶棚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22与相应的支撑侧杆21之间通过第一弯折件23固定连接,由于支撑侧杆21的顶部一般低于顶棚1底面的高度,从而使得支撑侧杆21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杆22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故使用第一弯折件23将支撑侧杆21与第一支撑杆22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22,可增加支撑组件2与顶棚1的接触面积,不仅便于两者之间的连接安装,同时还增加支撑组件2对顶棚1的支撑能力。优选地,第一支撑杆22为长方体结构。
[0020]优选地,第一弯折件23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第一弯折板231,两第一弯折板2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侧杆21的顶部及第一支撑杆22靠近支撑侧杆21的一端,第一弯折板 231由支撑侧杆21的顶部向支撑结构的中心部弯折。
[00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折件23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第一弯折板231,两个第一弯折板231的两端可形成夹口,将第一支撑杆22和支撑侧杆21的两端分别置于夹口中,然后通过螺栓等固定连接方式,使得三者固定一起,进而使支撑组件2具有较好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当然,两个第一弯折板231的两端形成的夹口也可采用插入第一支撑杆22和支撑侧杆21的两端的方式。第一弯折板231的弯折角度及方向与第一支撑杆22的位置有关,本实施例中, 第一支撑杆22优选为向支撑结构的中心部延伸设置,第一弯折板231由支撑侧杆21的顶部向支撑结构的中心部弯折,使得第一支撑杆22与支撑侧杆21之间连接处弧线过渡,使得第一支撑杆22与支撑侧杆21之间抗弯折应力能力增加,进而增加抗风等能力。[〇〇22]优选地,支撑组件2还包括第二支撑杆24,第二支撑杆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22上靠近第二支撑杆24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弯折件25,第二弯折件25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第二弯折板251,两第二弯折板25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杆22远离第一弯折件23的一端及第二支撑杆24靠近第一支撑杆22的一端,第二弯折板251自与第一支撑杆 22连接的端部向与第二支撑杆24连接的端部弯折。
[002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两个支撑侧杆21各自的稳定性,本实施例通过该在两个第一支撑侧杆21之间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24,从而使两个第一支撑侧杆21形成整体,结构稳定。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杆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22上靠近第二支撑杆24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弯折件25,第二弯折板251自与第一支撑杆22连接的端部向与第二支撑杆24连接的端部弯折,使得第一支撑杆22与第二支撑杆24之间连接处弧线过渡,使得第一支撑杆22与支撑侧杆21之间抗弯折应力能力增加,也增加了美观效果。优选地,第二支撑杆24为矩形杆。[〇〇24]优选地,支撑组件2还包括底板26,底板26的两端分别与所在的支撑组件2中的两支撑侧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26的两端分别向所在的支撑组件2中的两支撑侧杆21的底部弯折,并与两侧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
[002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增加两个支撑侧杆21各自的稳定性,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分别与所在的支撑组件2中的两支撑侧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26,从而使得支撑组件2形成类似矩形的结构。具体地,底板26的两端分别向所在的支撑组件2中的两支撑侧杆 21的底部弯折,并与两支撑侧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支撑杆22与第二支撑杆24之间连接处弧线过渡,使得底板26与支撑侧杆21之间抗弯折应力能力增加,也增加了美观效果。优选地,底板26为多层结构,例如沿车棚高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上底板26与下底板26结构,上底板26与下底板26的两端皆向对应的支撑侧杆21弯折,并形成夹口,将两支撑侧杆21 分别置于夹口中,然后通过螺栓等固定连接方式,使得两者固定一起,进而使支撑组件2具有较好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当然,该夹口也可采用插入两支撑侧杆21的两端的方式。[〇〇26]优选地,支撑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底板26底部的底座27,自底座27包括底座顶板 271与底座底板272,底座顶板271与底板26底部固定连接,底座顶板271与底座底板27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273。
[0027]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6底部设置有底座27,底座27包括底座顶板271与底座底板 272,底座顶板271与底板26底部固定连接,底座顶板271与底座底板27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273,底座底板272与地面上的安装座固定连接,不仅可以增加底板26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从而使支撑侧杆21的长度降低,节约材料,同时还可以防止雨水等对底板26造成的侵蚀与损害,延长支撑组件2的使用寿命,且便于维修。[〇〇28]优选地,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杆3,连接杆3与两第二支撑杆24固定连接。
[002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支撑结构的结构平衡性及稳定性,从而增加对顶棚1的支撑能力及稳定性,本实施例通过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与两第二支撑杆24固定连接,从而使支撑结构形成一个整体。优选地,连接杆3为矩形杆。
[0030]优选地,顶棚1包括框架式矩形顶棚1主体,顶棚1主体上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框架主体的一端上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挡板。[0031 ]在本实施例中,顶棚1为框架式矩形顶棚主体11,具体包括矩形边框,以及连接矩形边框的横杆与纵杆,太阳能电池板置于横杆与纵杆上,并通过卡勾等固定件将其固定。框架主体的一端上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挡板,挡板用来挡雨及当空气中的漂浮物,以防止其进入车棚里。当然,这里的挡板可设有多个,并安装在不同的顶棚1端面上。
[0032]优选地,顶棚主体11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中的两支撑组件2对称设置。
[0033]在本实施例中,顶棚主体11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中的两支撑组件2对称设置,4个支撑组件2为矩阵排列,不仅降低了生产安装的难度,同时还使车棚整体结构平衡且美观。
[0034]本文所述的固定连接优选为螺栓连接,但也不局限于螺栓连接。
[0035]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主权项】
1.一种太阳能车棚,包括顶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棚底部且用来撑 起所述顶棚的支撑结构,所述顶棚的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且皆与 所述顶棚底部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所述顶棚向下设置的两个支 撑侧杆,两所述支撑侧杆之间的间距自顶部至底部逐渐减少,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顶 棚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顶棚的 底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相应的所述支撑侧杆之间通过第一弯折件 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 个第一弯折板,两所述第一弯折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侧杆的顶部及所述第一支撑 杆靠近所述支撑侧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弯折板由所述支撑侧杆的顶部向所述支撑结构的中 心部弯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之间固 定连接有第二弯折件,所述第二弯折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第二弯折板,两所述第二弯折 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弯折件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 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弯折板自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的端部向与所述第二支撑杆 连接的端部弯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底 板的两端分别与所在的所述支撑组件中的两所述支撑侧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两 端分别向所在的所述支撑组件中的两所述支撑侧杆的底部弯折,并与两所述支撑侧杆的底 部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 板底部的底座,所述自底座包括底座顶板与底座底板,所述底座顶板与所述底板底部固定 连接,所述底座顶板与所述底座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 连接杆与两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包括框架式矩 形顶棚主体,所述顶棚主体上固定设有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框架主体的一端上设有向 下倾斜设置的挡板。10.根据权利要求9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主体的底部对 称设有两个所述支撑结构,每个所述支撑结构中的两所述支撑组件对称设置。
【文档编号】E04H6/02GK105952204SQ201610481708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8日
【发明人】孙中华, 王平, 马在平, 王海军, 顾慧丽, 顾洁云, 裴瑞丰, 施春敏
【申请人】江苏礼德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