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以及其建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6523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以及其建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包括房屋主体、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屋主体呈方块状,所述的房屋主体顶部设有顶部防水层,所述的房屋主体背部设有背部防水层,所述的房屋主体的两侧以及前面设有U型防水踢脚。本发明适合野外科研人员的居住,通过精心设计的防水设计,使得房屋内的环境更加干爽,利于科研人员生活和工作,且房屋使用寿命延长,也减少了科研经费的浪费;另外房屋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通过种植乔木和草本植物使得建筑用地的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专利说明】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以及其建造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尤其是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以及其建造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几乎覆盖了全球任何一种地形。特别是科研工作者,例如天文观测、地质考察、生态观察等活动的开展,必须在野外进行长期的蹲点。科研工作者的住宿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0005]目前,针对各种特殊环境,行业内设计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建筑物。但是针对山地的建筑物,尤其是野外山地的建筑仍少见。
[0006]现有技术的山地建筑主要集中在山顶别墅之类的商品房,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山地叠院住宅,申请号:201110065061.2,申请日:2011-03_17,包括有坐落在山体不同标高平面上的若干独栋住宅,所述独栋住宅包括两层,每层均带有一室外小院;其之间由一折线型室外楼梯连结,使每层从不同标高平面上的室外小院独立入户;位于相邻多栋独栋住宅之间,由所述折线型室外楼梯围合成多个具有不同标高的露天庭院,所有的露天庭院从整体上呈错落的阶梯状分布。
[0007]又例如一种山地别墅,申请号:201120569148.9,申请日:2011-12_30,所述山地别墅包括复数层,所述山地别墅包括别墅本身,还包括与别墅本身配套的庭院和泳池。该别墅中的两排别墅采用对拼的方式,通过泳池和庭院将前后两排紧贴的别墅区分开。
[0008]有此可见,现有技术的山地建筑主要是基于完整的供电、供水等基础建设提供生活保障,而且其功能主要是家庭住宅和休闲娱乐,对于在荒山野岭的科研驻点来说,是不可行的。
[0009]

【发明内容】

[0010]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适合野外的山地长期居住的建筑。
[001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包括房屋主体、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屋主体呈方块状,其作用是使得房屋本身的受力均衡,所述的房屋主体顶部设有顶部防水层,顶部防水层为包覆整个房屋主体顶部的防水涂料层,其作用是使得房屋不会出现天花渗水的情况,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房屋主体背部设有背部防水层,所述的背部防水层为包覆整个房屋主体背部的防水涂料层,因为在山地中,房屋必须依山而建,背面的山坡会与房屋的背面之间湿气较重,在雨季甚至会直接往房屋背部排水,所以通过防水涂层能有效减少对房屋的损伤;所述的房屋主体的两侧以及前面设有U型防水踢脚,所述的U型防水踢脚地下部分超过30厘米,地上部分超过30厘米,且U型防水踢脚开口端紧密与房屋的背部防水层连接,其作用是使得房屋位于一个完整的环状防水层的保护之内,在山地雨水容易冲刷建筑物的条件下,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房屋主体底面设有地坪,所述的地坪包括地梁、防水填土层、防水层、表层,所述的地梁设在最下方,地梁为常规地梁,地梁之间通过防水填土形成防水填土层,防水填土层上方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上方设有表层。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层,使得科研工作者在长期的山地工作中不会因为山地的潮湿、雨季、雾气等湿气较重的天气而影响基本生活,建筑内具有干爽的环境。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水层为若干层塑料薄膜上均匀放置石灰,其作用是塑料隔水而石灰吸水,进一步的保证了房屋的干爽。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U型防水踢脚两侧设有排水沟,其作用是减少雨季时建筑周围形成水洼的可能。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地坪还连接有水泥粧,所述的水泥粧包括长粧和短粧,所述的长粧设在房屋主体靠背部的一侧,所述的短粧设在房屋主体靠前面的一侧,其作用是长粧使得房屋的地基牢固,短粧则避免了打粧对山坡外侧造成滑坡或者水土流失。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房屋主体顶部通过支架设有覆盖整个房屋主体顶部的太阳能板,其作用是使得阳光不直接作用于房屋主体顶部的顶部防水层,另外还能为建筑提供电會K。
[0017]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的建筑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山地中的半山腰,因为山地中山谷容易出现洪涝,山顶不适合居住,故选择半山腰;
2)铲平,将选址的位置铲平,面积为房屋主体设计面积的180%以上;
3)打粧,两根以上的短粧打入山坡外侧,两根以上的长粧打入内侧;
4)挖粧并建立地梁,回填地梁,做防水地坪;
5)建房屋主体,房屋主体可以采用混合机构、框架结构、整体结构中的一种;
6)在房屋主体的顶部、背部、两侧和前面涂覆防水层;
7)在房屋背后、两侧做排水沟;
8)在房屋主体前方的土地种植乔木,在房屋主体背面的土地种植草本植物;其作用是通过乔木的根系固定房屋前方的山坡,使其不会因为认为的建造过程导致水土流失,通过草本植物使得房屋背面的山坡即使产生水流也不会直接作用于房屋;
9)根据气候调节太阳能板与房屋主体顶部的角度,热带地区其夹角应该大于30°,利于隔热,温带地区其角度应该小于30°。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适合野外科研人员的居住,通过精心设计的防水设计,使得房屋内的环境更加干爽,利于科研人员生活和工作,且房屋使用寿命延长,也减少了科研经费的浪费;另外房屋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通过种植乔木和草本植物使得建筑用地的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0019]【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U型防水踢脚的俯视图。
[0022]图中,1-太阳能板、2-支架、3-顶部防水层、4-背部防水层、5-房屋主体、6_U型防水踢脚、7-短粧、8-长粧。
[00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包括房屋主体5、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屋主体5呈方块状,其作用是使得房屋本身的受力均衡,所述的房屋主体5顶部设有顶部防水层3,顶部防水层3为包覆整个房屋主体5顶部的防水涂料层,其作用是使得房屋不会出现天花渗水的情况,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房屋主体5背部设有背部防水层4,所述的背部防水层4为包覆整个房屋主体5背部的防水涂料层,因为在山地中,房屋必须依山而建,背面的山坡会与房屋的背面之间湿气较重,在雨季甚至会直接往房屋背部排水,所以通过防水涂层能有效减少对房屋的损伤;所述的房屋主体5的两侧以及前面设有U型防水踢脚6,所述的U型防水踢脚6地下部分超过30厘米,地上部分超过30厘米,且U型防水踢脚6开口端紧密与房屋的背部防水层连接,其作用是使得房屋位于一个完整的环状防水层的保护之内,在山地雨水容易冲刷建筑物的条件下,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
[0025]进一步地,所述的房屋主体5底面设有地坪,所述的地坪包括地梁、防水填土层、防水层、表层,所述的地梁设在最下方,地梁为常规地梁,地梁之间通过防水填土形成防水填土层,防水填土层上方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上方设有表层。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层,使得科研工作者在长期的山地工作中不会因为山地的潮湿、雨季、雾气等湿气较重的天气而影响基本生活,建筑内具有干爽的环境。
[0026]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水层为若干层塑料薄膜上均匀放置石灰,其作用是塑料隔水而石灰吸水,进一步的保证了房屋的干爽。
[0027]进一步地,所述的U型防水踢脚6两侧设有排水沟,其作用是减少雨季时建筑周围形成水洼的可能。
[0028]进一步地,所述的地坪还连接有水泥粧,所述的水泥粧包括长粧8和短粧7,所述的长粧8设在房屋主体5靠背部的一侧,所述的短粧7设在房屋主体5靠前面的一侧,其作用是长粧使得房屋的地基牢固,短粧则避免了打粧对山坡外侧造成滑坡或者水土流失。
[0029]进一步地,所述的房屋主体5顶部通过支架2设有覆盖整个房屋主体5顶部的太阳能板1,其作用是使得阳光不直接作用于房屋主体顶部的顶部防水层,另外还能为建筑提供电能。
[0030]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的建筑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山地中的半山腰,因为山地中山谷容易出现洪涝,山顶不适合居住,故选择半山腰;
2)铲平,将选址的位置铲平,面积为房屋主体设计面积的180%以上;
3)打粧,两根以上的短粧打入山坡外侧,两根以上的长粧打入内侧; 4)挖粧并建立地梁,回填地梁,做防水地坪;
5)建房屋主体,房屋主体可以采用混合机构、框架结构、整体结构中的一种;
6)在房屋主体的顶部、背部、两侧和前面涂覆防水层;
7)在房屋背后、两侧做排水沟;
8)在房屋主体前方的土地种植乔木,在房屋主体背面的土地种植草本植物;其作用是通过乔木的根系固定房屋前方的山坡,使其不会因为认为的建造过程导致水土流失,通过草本植物使得房屋背面的山坡即使产生水流也不会直接作用于房屋;
9)根据气候调节太阳能板与房屋主体顶部的角度,热带地区其夹角应该大于30°,利于隔热,温带地区其角度应该小于30°。
[0031]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包括房屋主体5、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屋主体5呈方块状,其作用是使得房屋本身的受力均衡,所述的房屋主体5顶部设有顶部防水层3,顶部防水层3为包覆整个房屋主体5顶部的防水涂料层,其作用是使得房屋不会出现天花渗水的情况,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房屋主体5背部设有背部防水层4,所述的背部防水层4为包覆整个房屋主体5背部的防水涂料层,因为在山地中,房屋必须依山而建,背面的山坡会与房屋的背面之间湿气较重,在雨季甚至会直接往房屋背部排水,所以通过防水涂层能有效减少对房屋的损伤;所述的房屋主体5的两侧以及前面设有U型防水踢脚6,所述的U型防水踢脚6地下部分超过30厘米,地上部分超过30厘米,且U型防水踢脚6开口端紧密与房屋的背部防水层连接,其作用是使得房屋位于一个完整的环状防水层的保护之内,在山地雨水容易冲刷建筑物的条件下,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
[0032]进一步地,所述的房屋主体5底面设有地坪,所述的地坪包括地梁、防水填土层、防水层、表层,所述的地梁设在最下方,地梁为常规地梁,地梁之间通过防水填土形成防水填土层,防水填土层上方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上方设有表层。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层,使得科研工作者在长期的山地工作中不会因为山地的潮湿、雨季、雾气等湿气较重的天气而影响基本生活,建筑内具有干爽的环境。
[0033]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水层为若干层塑料薄膜上均匀放置石灰,其作用是塑料隔水而石灰吸水,进一步的保证了房屋的干爽。
[0034]进一步地,所述的U型防水踢脚6两侧设有排水沟,其作用是减少雨季时建筑周围形成水洼的可能。
[0035]进一步地,所述的地坪还连接有水泥粧,所述的水泥粧包括长粧8和短粧7,所述的长粧8设在房屋主体5靠背部的一侧,所述的短粧7设在房屋主体5靠前面的一侧,其作用是长粧使得房屋的地基牢固,短粧则避免了打粧对山坡外侧造成滑坡或者水土流失。
[0036]进一步地,所述的房屋主体5顶部通过支架2设有覆盖整个房屋主体5顶部的太阳能板1,其作用是使得阳光不直接作用于房屋主体顶部的顶部防水层,另外还能为建筑提供电能。
[0037]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的建筑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山地中的半山腰,因为山地中山谷容易出现洪涝,山顶不适合居住,故选择半山腰;
2)铲平,将选址的位置铲平,面积为房屋主体设计面积的180%以上; 3)打粧,两根以上的短粧打入山坡外侧,两根以上的长粧打入内侧;
4)挖粧并建立地梁,回填地梁,做防水地坪;
5)建房屋主体,房屋主体可以采用混合机构、框架结构、整体结构中的一种;
6)在房屋主体的顶部、背部、两侧和前面涂覆防水层;
7)在房屋背后、两侧做排水沟;
8)在房屋主体前方的土地紧密打入深粧,深粧材质可采用木粧、钢管、水泥粧中的一种,其入土深度超过1.8米;
9)根据气候调节太阳能板与房屋主体顶部的角度,热带地区其夹角应该大于30°,利于隔热,温带地区其角度应该小于30°。
[0038]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包括房屋主体5、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屋主体5呈方块状,其作用是使得房屋本身的受力均衡,所述的房屋主体5顶部设有顶部防水层3,顶部防水层3为包覆整个房屋主体5顶部的防水涂料层,其作用是使得房屋不会出现天花渗水的情况,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房屋主体5背部设有背部防水层4,所述的背部防水层4为包覆整个房屋主体5背部的防水涂料层,因为在山地中,房屋必须依山而建,背面的山坡会与房屋的背面之间湿气较重,在雨季甚至会直接往房屋背部排水,所以通过防水涂层能有效减少对房屋的损伤;所述的房屋主体5的两侧以及前面设有U型防水踢脚6,所述的U型防水踢脚6地下部分超过30厘米,地上部分超过30厘米,且U型防水踢脚6开口端紧密与房屋的背部防水层连接,其作用是使得房屋位于一个完整的环状防水层的保护之内,在山地雨水容易冲刷建筑物的条件下,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
[0039]进一步地,所述的房屋主体5底面设有地坪,所述的地坪包括地梁、防水填土层、防水层、表层,所述的地梁设在最下方,地梁为常规地梁,地梁之间通过防水填土形成防水填土层,防水填土层上方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上方设有表层。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层,使得科研工作者在长期的山地工作中不会因为山地的潮湿、雨季、雾气等湿气较重的天气而影响基本生活,建筑内具有干爽的环境。
[0040]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水层为若干层塑料薄膜上均匀放置石灰,其作用是塑料隔水而石灰吸水,进一步的保证了房屋的干爽。
[0041]进一步地,所述的U型防水踢脚6两侧设有排水沟,其作用是减少雨季时建筑周围形成水洼的可能。
[0042]进一步地,所述的地坪还连接有水泥粧,所述的水泥粧包括长粧8和短粧7,所述的长粧8设在房屋主体5靠背部的一侧,所述的短粧7设在房屋主体5靠前面的一侧,其作用是长粧使得房屋的地基牢固,短粧则避免了打粧对山坡外侧造成滑坡或者水土流失。
[0043]进一步地,所述的房屋主体5顶部通过支架2设有覆盖整个房屋主体5顶部的遮阳板,所述的遮阳板与顶部防水层之间还设有散热板。
[0044]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的建筑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山地中的半山腰,因为山地中山谷容易出现洪涝,山顶不适合居住,故选择半山腰;
2)铲平,将选址的位置铲平,面积为房屋主体设计面积的180%以上;
3)打粧,两根以上的短粧打入山坡外侧,两根以上的长粧打入内侧; 4)挖粧并建立地梁,回填地梁,做防水地坪;
5)建房屋主体,房屋主体可以采用混合机构、框架结构、整体结构中的一种;
6)在房屋主体的顶部、背部、两侧和前面涂覆防水层;
7)在房屋背后、两侧做排水沟;
8)在房屋主体前方的土地种植乔木,在房屋主体背面的土地种植草本植物;其作用是通过乔木的根系固定房屋前方的山坡,使其不会因为认为的建造过程导致水土流失,通过草本植物使得房屋背面的山坡即使产生水流也不会直接作用于房屋;
9)根据气候调节太阳能板与房屋主体顶部的角度,热带地区其夹角应该大于30°,利于隔热,温带地区其角度应该小于30°。
[0045]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包括房屋主体、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屋主体呈方块状,所述的房屋主体顶部设有顶部防水层,顶部防水层为包覆整个房屋主体顶部的防水涂料层,所述的房屋主体背部设有背部防水层,所述的背部防水层为包覆整个房屋主体背部的防水涂料层;所述的房屋主体的两侧以及前面设有U型防水踢脚,所述的U型防水踢脚地下部分超过30厘米,地上部分超过30厘米,且U型防水踢脚开口端紧密与房屋的背部防水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屋主体底面设有地坪,所述的地坪包括地梁、防水填土层、防水层、表层,所述的地梁设在最下方,地梁为常规地梁,地梁之间通过防水填土形成防水填土层,防水填土层上方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上方设有表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层为若干层塑料薄膜上均匀放置石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防水踢脚两侧设有排水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坪还连接有水泥粧,所述的水泥粧包括长粧和短粧,所述的长粧设在房屋主体靠背部的一侧,所述的短粧设在房屋主体靠前面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屋主体顶部通过支架设有覆盖整个房屋主体顶部的太阳能板。7.一种适合特殊地形的建筑的建筑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 选址,选择山地中的半山腰; 铲平,将选址的位置铲平,面积为房屋主体设计面积的180%以上; 打粧,两根以上的短粧打入山坡外侧,两根以上的长粧打入内侧; 挖粧并建立地梁,回填地梁,做防水地坪; 建房屋主体,房屋主体可以采用混合机构、框架结构、整体结构中的一种; 在房屋主体的顶部、背部、两侧和前面涂覆防水层; 在房屋背后、两侧做排水沟; 在房屋主体前方的土地种植乔木,在房屋主体背面的土地种植草本植物; 根据气候调节太阳能板与房屋主体顶部的角度,热带地区其夹角应该大于30°,利于隔热,温带地区其角度应该小于30°。
【文档编号】E04H1/02GK106032711SQ201510120386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发明人】张泓
【申请人】张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