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文档序号:10708772阅读:3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桩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一端为套在所述钢筋上且与钢筋螺纹配合的第一连接端,所述连接套筒另一端为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上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玻璃纤维筋之间填充有黏胶。本发明所述连接套筒在用于连接所述钢筋与玻璃纤维筋时,第一连接端的内螺纹与钢筋外螺纹进行配合实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玻璃纤维筋连接时,直接在玻璃纤维筋外周面上涂覆黏胶,然后将所述第二连接端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上通过黏胶固化实现连接。该连接结构可靠、稳定,满足混凝土预制桩高强度,抗拉拔、抗震、抗弯等特性要求。
【专利说明】
一种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玻璃纤维筋因其质量轻、抗拉拔性能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预制粧中,玻璃纤维筋通常与钢筋配合用于制作混凝土预制粧中的钢筋笼,玻璃纤维筋与钢筋之间通过钢丝捆扎方式实现连接,该连接方式存在的缺点:在混凝土预制粧离心成型以及高速振动过程中,捆扎使用的钢丝极易断开,导致玻璃纤维筋与钢筋连接可靠性难以保证,这直接威胁着混凝土预制粧作为建筑基础使用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一端为套在钢筋上且与钢筋螺纹配合的第一连接端,所述连接套筒另一端为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上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玻璃纤维筋之间填充有黏胶。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端呈轴向截面为锥形的收口状。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筒的第二连接端内侧设有螺纹。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供所述玻璃纤维筋穿过的圆盘,所述连接套筒轴线垂直于所述圆盘的盘面布置。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筒与圆盘固连为一体结构。
[0010]—种采用所述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过程:
[0011]所述第一连接端与钢筋的连接: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套在所述钢筋上并使得第一连接端与钢筋之间螺纹配合实现连接;
[0012]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玻璃纤维筋的连接:将所述第二连接端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上,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玻璃纤维筋之间的间隙中填充黏胶,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玻璃纤维筋待所述黏胶固化后实现连接。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黏胶的填充方式为: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上之前,在所述玻璃纤维筋的周向上涂覆黏胶。
[00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15](I)本发明所述连接套筒在用于连接所述钢筋与玻璃纤维筋时,第一连接端的内螺纹与钢筋外螺纹进行配合实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玻璃纤维筋连接时,直接在玻璃纤维筋外周面上涂覆黏胶,然后将所述第二连接端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上通过黏胶固化实现连接。该连接结构可靠、稳定,满足混凝土预制粧高强度,抗拉拔、抗震、抗弯等特性要求。
[0016](2)本发明所述第二连接端呈收口状可以使得黏胶由连接套筒外向内逐渐增多增厚,黏胶固化后,玻璃纤维筋可以更为牢固地被固定在所述连接套筒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内侧的螺纹可以增加黏胶在连接套筒内壁上的附着力,进一步增强了玻璃纤维筋与连接套筒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7](3)本发明所述圆盘在混凝土预制粧中上下盘面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大,可以用于支撑、保护所述玻璃纤维筋,使得玻璃纤维筋与连接套筒及混凝土的连接更为牢靠,另外圆盘还可以有效减小所述玻璃纤维筋所受应力,提高混凝土预制粧的强度以及抗拉拔、抗震、抗弯等性能。所述圆盘可以与连接套筒固定为一体也可以是分离式结构。
[0018](4)本发明所述连接方法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可以先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上,黏胶可以之后再向第二连接端与玻璃纤维筋之间的间隙中注入;本发明优选的方式为先在所述玻璃纤维筋的周向上涂覆黏胶,再将所述第二连接端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上,这样第二连接端与玻璃纤维筋之间的间隙中黏胶填充更为饱满,使得黏胶与第二连接端、玻璃纤维筋的接触面积大,黏胶固化后,第二连接端与玻璃纤维筋的连接强度实现最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0022]10-连接套筒11-第一连接端12-第二连接端13-黏胶20-钢筋
[0023]30-玻璃纤维筋40-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点:
[0025]实施例1
[0026]本发明包括连接套筒10,所述连接套筒10—端为套在所述钢筋20上且与钢筋20螺纹配合的第一连接端11,所述连接套筒10另一端为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30上的第二连接端12,所述第二连接端12与玻璃纤维筋30之间填充有黏胶13。本发明所述连接套筒10在用于连接所述钢筋20与玻璃纤维筋30时,第一连接端11的内螺纹与钢筋20外螺纹进行配合实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12与玻璃纤维筋30连接时,直接在玻璃纤维筋30外周面上涂覆黏胶13,然后将所述第二连接端12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30上通过黏胶13固化实现连接。该连接结构可靠、稳定,满足混凝土预制粧高强度,抗拉拔、抗震、抗弯等特性要求。
[0027]所述第二连接端12呈轴向截面为锥形的收口状。所述连接套筒10的第二连接端12内侧设有螺纹。本发明所述第二连接端12呈收口状可以使得黏胶13由连接套筒10外向内逐渐增多增厚,黏胶14固化后,玻璃纤维筋30可以更为牢固地被固定在所述连接套筒10内。所述第二连接端12内侧的螺纹可以增加黏胶13在连接套筒10内壁上的附着力,进一步增强了玻璃纤维筋30与连接套筒10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8]实施例2
[0029]基于实施例1的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供所述玻璃纤维筋30穿过的圆盘40,所述连接套筒10轴线垂直于所述圆盘40的盘面布置。本发明所述圆盘40在混凝土预制粧中上下盘面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大,可以用于支撑、保护所述玻璃纤维筋30,使得玻璃纤维筋30与连接套筒10的连接更为牢靠,另外圆盘40还可以有效减小所述玻璃纤维筋30所受应力,提高混凝土预制粧的强度以及抗拉拔、抗震、抗弯等性能。所述圆盘40可以与连接套筒10固定为一体,也可以是分离式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圆盘40与套筒10的第二连接端12的端部固连在一起。
[0030]实施例3
[0031]所述的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过程:
[0032]所述第一连接端11与钢筋20的连接:将所述第一连接端11套在所述钢筋20上并使得第一连接端11与钢筋之间螺纹配合实现连接;
[0033]所述第二连接端12与玻璃纤维筋30的连接:在所述玻璃纤维筋30的周向上涂覆黏胶13,再将所述第二连接端12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30上,所述第二连接端12与玻璃纤维筋30待所述黏胶13固化后实现连接。
[0034]本发明所述连接方法中所述第二连接端12可以先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30上,黏胶13可以之后再向第二连接端12与玻璃纤维筋30之间的间隙中注入;本发明优选的方式为先在所述玻璃纤维筋30的周向上涂覆黏胶13,再将所述第二连接端12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30上,这样第二连接端12与玻璃纤维筋30之间的间隙中黏胶13填充更为饱满,使得黏胶13与第二连接端12、玻璃纤维筋30的接触面积大,黏胶13固化后,第二连接端12与玻璃纤维筋30的连接强度实现最大。
【主权项】
1.一种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套筒(10),所述连接套筒(10)—端为套在钢筋(20)上且与钢筋(20)螺纹配合的第一连接端(11),所述连接套筒(10)另一端为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30)上的第二连接端(12),所述第二连接端(12)与玻璃纤维筋(30)之间填充有黏胶(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12)呈轴向截面为锥形的收口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10)的第二连接端(12)内侧设有螺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供所述玻璃纤维筋(30)穿过的圆盘(40),所述连接套筒(10)轴线垂直于所述圆盘(40)的盘面布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10)与圆盘(40)固连为一体结构。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玻璃纤维筋与钢筋的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过程: 所述第一连接端(11)与钢筋(20)的连接:将所述第一连接端(11)套在所述钢筋(20)上并使得第一连接端(11)与钢筋之间螺纹配合实现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端(12)与玻璃纤维筋(30)的连接:将所述第二连接端(12)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30)上,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玻璃纤维筋(30)之间的间隙中填充黏胶(13),所述第二连接端(12)与玻璃纤维筋(30)待所述黏胶(13)固化后实现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胶(13)的填充方式为:在所述第二连接端(12)套在所述玻璃纤维筋(30)上之前,在所述玻璃纤维筋(30)的周向上涂覆黏胶(13)。
【文档编号】B28B23/02GK106079065SQ201610605565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8日 公开号201610605565.1, CN 106079065 A, CN 106079065A, CN 201610605565, CN-A-106079065, CN106079065 A, CN106079065A, CN201610605565, CN201610605565.1
【发明人】郭杨, 吴平, 郭宇菲
【申请人】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