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可变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863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移动可变建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环境营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可变建筑。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发展,在传统的安全性、舒适性、耐久性等基本建筑功能之外,人类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动性和可变性是其中重要的两项。目前,已经有案例尝试一定程度地实现建筑的移动或可变,而将其两者结合的案例尚未出现。移动可变建筑因其灵活转移的特性和可变舒适的建筑空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应急救灾、城乡公共服务投送,社区服务、居家旅行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移动可变建筑。
[0003]目前,建筑的移动性一般通过构件的模块化、可装卸化或快速成型技术,配合相应吊装机械加以实现。市场上大量出现的集装箱房屋便是典型样例。但是,这种依靠外部机械实现的可移动性有诸多缺点:建筑质量不高,人居环境恶劣;需要外部设备,即时移动困难;移动成本巨大,浪费资源等。
[0004]同时,建筑可变性的研宄虽广为探讨,但因涉及诸多机械控制问题,目前仍未在实践中有大量应用。业内对可变性局限于室内分隔、特定构件的可变,而不涉及整个建筑形体和空间的变化。
[0005]随着建筑与机械、信息学科交叉研宄的深入,综合各个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建筑的移动可变体系已经可以实现。而在新时代,为传统建筑赋予移动和可变的特性,不但丰富了各行业提供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也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由”的天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灵活移动且空间可变,并通过各项辅助系统的优化集成,使其达到舒适安全、节能环保、自动控制等效果的移动可变建筑。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由功能模块和系统模块组合而成,所述的系统模块包含可变建筑结构系统,智能机械控制系统,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可变家具灯具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用电系统、水系统、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和云网络系统的辅助系统;所述的可变建筑结构系统为基于通用汽车底盘的钢框架结构,可变建筑结构系统包括底盘、主结构和可变构件,底盘采用通用汽车底盘,主结构和可变构件位于底盘之上,可变构件位于主结构外部,可变构件通过铰接节点与主结构连接,并带有液压装置,通过液压装置实现展开或关闭;该可变建筑结构系统,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可变家具灯具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用电系统、水系统、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和云网络系统的辅助系统都与智能机械控制系统相连。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底盘与动力系统相连,分为牵引型和自行型两种动力方式,牵引型包括半挂牵引车型、SUV-皮卡型;自行型包括厢式货车型。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是为展开后的主结构和可变构件提供可变外围护的墙体,其位于主结构和可变构件的外围护间。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智能机械控制系统是通过机械自动化实现建筑物的自行变化的一键操作控制系统。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功能模块和系统模块内的各系统采用便捷插接方式连为一体,并具有统一规格模数。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灵活移动且空间可变,并通过各项辅助系统的优化集成,使其达到舒适安全、节能环保、自动控制等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可变建筑体系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可变建筑体系工作原理的侧视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可变建筑体系工作原理的闭合状态正视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可变建筑体系工作原理的展开状态正视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可变建筑体系在到达目的地后由收起状态到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可变建筑体系的厢式货车型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可变建筑体系的SUV-皮卡型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可变建筑体系的半挂牵引车型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功能模块;2、智能机械控制系统;3、水系统;4、可变建筑结构系统;5、用电系统;6、室内环境控制系统;7、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8、动力系统;41、底盘;42、主结构;43、可变构件;44、液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0023]我国地域广阔,城市和人口分布严重不均,因此在应急救灾、公共服务均等化甚至旅游开发等领域,都有着对建筑可移动性的要求。移动可变建筑单体在收起状态符合中国公路运输的相关技术标准。可通过相应运输方式在复杂路况条件下达到长距离安全转运,快速提供服务。
[0024]如附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可变建筑由功能模块I和系统模块组合而成,功能模块I提供标准化尺寸(如750mmX 300mm)的模块基本空间,可实现灵活安装和替换,转化为不同的使用功能。所述的系统模块包含可变建筑结构系统4,智能机械控制系统2,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7,可变家具灯具系统,以及动力系统8、用电系统5、水系统3、室内环境控制系统6和云网络系统的辅助系统;所述的可变建筑结构系统4为基于通用汽车底盘的钢框架结构,可变建筑结构系统4包括底盘41、主结构42和可变构件43,底盘41采用通用汽车底盘,根据移动可变建筑不同类型选用相应标准型号,主结构42采用钢框架结构;主结构42和可变构件43位于底盘41之上,可变构件43位于主结构42外部,可变构件43通过铰接节点与主结构42连接,并带有液压装置44,通过液压装置44实现展开或关闭;在闭合状态,液压装置44收缩,可变构件43处于折叠位置,在展开状态,液压装置44伸展,可变构件43被推送至预定位置并固定。
[0025]其中,可变建筑结构系统4,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7,可变家具灯具系统,以及动力系统8、用电系统5、水系统3、室内环境控制系统6和云网络系统的辅助系统都与智能机械控制系统相连;智能机械控制系统2是通过机械自动化实现建筑物的自行变化的一键操作控制系统。
[0026]其中,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7是为展开后的主结构42和可变构件43提供可变外围护的墙体,其位于主结构42和可变构件43的外围护间,突破了传统“墙体”概念,运用轻型化、可伸缩的充气膜技术实现墙体的开闭,通过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稳定。
[0027]其中,可变家具灯具系统,通过相应的调节和变化,提供多样的室内空间,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实现模块化安装。
[0028]其中,水系统3包括集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集水系统可实现市政水、河湖水、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储藏,实现一定程度的水资源循环利用。
[0029]其中,用电系统5包括离岛式太阳能光电模块、外接电源借口、蓄电池模块。屋顶光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可用于住宅室内照明及电器能耗,可保障一定时空范围的离岛运行,同时可在必要时利用外接电源。
[0030]其中,室内环境控制系统6可通过室内传感器和控制器开闭风机及热泵工作,达到室内环境的自动控制。
[0031]其中,云网络系统包括信息接收、处理和发射系统,实现建筑与云端服务器的双向实时信息互通。
[0032]所述的底盘41与动力系统8相连,分为牵引型和自行型两种动力方式,牵引型包括半挂牵引车型(如附图8所示)、SUV-皮卡型(如附图7所示);自行型包括厢式货车型(如附图6所示),实现与动力系统8的快速连接。
[0033]所述的功能模块I和系统模块内的各系统采用便捷插接方式连为一体,并具有统一规格模数,可实现即插即用,快速升级。
[00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如附图5所示,移动可变建筑体系可通过智能机械控制系统2控制可变建筑结构系统4和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7展开,快速形成扩展的建筑空间。其工作步骤为,I收起状态、2展开双侧底板、3展开双侧顶板、4展开其他构件、5充气保温墙半落下、6充气保温墙全落下。到达稳定展开状态后,用电系统5、水系统3等设备可实现离岛运行,室内环境控制系统6实现室内温湿度智能调节,云网络系统提供云端网络连接。
[0035]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移动可变建筑,其特征在于:由功能模块(I)和系统模块组合而成,所述的系统模块包含可变建筑结构系统(4),智能机械控制系统(2),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7),可变家具灯具系统,以及动力系统(8)、用电系统(5)、水系统(3)、室内环境控制系统(6)和云网络系统的辅助系统;所述的可变建筑结构系统(4)为基于通用汽车底盘的钢框架结构,可变建筑结构系统(4)包括底盘(41)、主结构(42)和可变构件(43),底盘(41)采用通用汽车底盘,主结构(42)和可变构件(43)位于底盘(41)之上,可变构件(43)位于主结构(42)外部,可变构件(43)通过铰接节点与主结构(42)连接,并带有液压装置(44),通过液压装置(44)实现展开或关闭;可变建筑结构系统(4),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7),可变家具灯具系统,以及动力系统(8)、用电系统(5)、水系统(3)、室内环境控制系统(6)和云网络系统的辅助系统都与智能机械控制系统(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可变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41)与动力系统(8)相连,分为牵引型和自行型两种动力方式,牵引型包括半挂牵引车型、SUV-皮卡型;自行型包括厢式货车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可变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7)是为展开后的主结构(42)和可变构件(43)提供可变外围护的墙体,其位于主结构(42)和可变构件(43)的外围护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可变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机械控制系统(2)是通过机械自动化实现建筑物的自行变化的一键操作控制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可变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模块(I)和系统模块内的各系统采用便捷插接方式连为一体,并具有统一规格模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可变建筑,由功能模块和系统模块组合而成,所述的系统模块包含可变建筑结构系统,智能机械控制系统,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可变家具灯具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用电系统、水系统、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和云网络系统的辅助系统;所述的可变建筑结构系统为基于通用汽车底盘的钢框架结构,可变建筑结构系统包括底盘、主结构和可变构件,主结构和可变构件位于底盘之上,可变构件位于主结构外部,可变构件通过铰接节点与主结构连接,并带有液压装置,通过液压装置实现展开或关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灵活移动且空间可变,并通过各项辅助系统的优化集成,使其达到舒适安全、节能环保、自动控制等效果。
【IPC分类】E04H1-12, B60P3-32
【公开号】CN204326586
【申请号】CN201420663712
【发明人】张弘, 胡安, 万涛, 王牧洲, 任俊宇, 陈惠敏, 孙筱, 吴俐颖, 王澜钦
【申请人】桐庐顺慧机械厂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