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165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
【背景技术】
[0002]在施工工地或是公共设施维修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防护栏来将施工人员与人群隔离,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对施工现场外围的保护,目前采用的防护栏大多是现场焊接制作而成,这种防护栏虽然制造简单方便、效果不错,但是存在制作完成时间久、耗费大量的人力、材料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而且使用时候稳定性较差、安全性能一般,让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到了施工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主要针对现有的防护栏的缺点,将防护栏固定的结构改成可拆卸式,将防护柱拆分为左立柱和右立柱,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设有镂空的凹槽,把防护管及挡板嵌在凹槽内,利用连接管将相邻的两个防护管连接,起到稳固连接的作用,用螺孔将左立柱及右立柱连接,在防护柱的下端用可拆分的底座来固定,加强防护栏的稳定性,整个装置具有灵活性好、稳定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如下解决方案:
[0005]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包括防护柱、挡板及防护管,防护柱的侧边固定有防护管,防护管之间固定有挡板,其特征在于:防护柱包括左立柱及右立柱,左立柱上设有第一螺孔,右立柱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匹配,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之间连接有螺栓,左立柱与右立柱连接形成凹槽,凹槽与挡板相匹配,凹槽与防护管相匹配,防护管包括第一防护管及第二防护管,第一防护管与第二防护管均设有夹持槽,夹持槽与挡板相匹配,第一防护管与第二防护管之间连接有挡板,右立柱的一侧设有铁钩,铁钩上挂有防护网。
[0006]优化后,防护柱的高度为1300mm?1500mm。
[0007]进一步,防护管之间连接有连接管,使防护管连接更加稳固。
[0008]进一步,防护柱的下端设有底座,使整个防护栏稳定。
[0009]进一步,底座包括前底座及后底座,前底座与后底座之间设有有第三螺孔,可方便拆卸。
[0010]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增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主要针对现有的防护栏的缺点,将防护栏固定的结构改成可拆卸式,将防护柱拆分为左立柱和右立柱,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设有镂空的凹槽,把防护管及挡板嵌在凹槽内,利用连接管将相邻的两个防护管连接,起到稳固连接的作用,用螺孔将左立柱及右立柱连接,在防护柱的下端用可拆分的底座来固定,加强防护栏的稳定性,整个装置具有灵活性好、稳定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0012]防护柱包括左立柱及右立柱,左立柱与右立柱形状大小相同,在拆分和组装的时候省时省力,左立柱与右立柱通过螺孔连接,并用螺帽拧牢,这样做既可以稳固整个防护柱的连接,也可以在需要拆分的时候方便拆卸,在左立柱与右立柱之间连接形成的凹槽,方便挡板及防护管的嵌入与稳固,防护管设有夹持槽,可将挡板固定于两个防护管之间,防止其滑落及挡板边角对操作人员的刮伤,防护柱与防护管及挡板之间形成凹字型的缺口,施工人员可通过缺口来对外部环境进行观察,这样的设计也具有外观简洁、大方的优点,在城市内进行施工时候也不影响美观。在右立柱的一侧上设有铁钩,用于固定防护网,可防止施工过程中的砂石外溅。整个防护栏的优点在于可拆分,在局部结构损坏或者需要维修的时候,只需要打开防护栏出现问题的一处,将损坏或者需要维修的部件进行替换,就可以完成对整个防护栏的维护,节约了成本也节省了维护时间。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的防护柱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柱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护管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防护管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护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防护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包括防护柱1、挡板2及防护管,防护柱I的侧边固定有防护管,防护管之间固定有挡板2,防护柱I包括左立柱11及右立柱12,防护柱I的高度为1300mm?1500mm,左立柱11上设有第一螺孔,右立柱12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匹配,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之间连接有螺栓13,左立柱11与右立柱12连接形成凹槽15,凹槽15与防护管相匹配,凹槽15与挡板2相匹配,防护管包括第一防护管31及第二防护管32,第一防护管31与第二防护管32之间连接有连接管34,第一防护管31及第二防护管32的一侧设有夹持槽33,夹持槽33与挡板2相匹配,第一防护管31与第二防护管32之间连接有挡板2,右立柱12的一侧设有铁钩16,铁钩16上挂有防护网17,防护柱I的下端设有底座4,底座4包括前底座41及后底座42,前底座41与后底座42之间设有第三螺孔43。
[0022]左立柱11与右立柱12大小形状一样,可方便在拆分或组装的时候免于区分,具有省时省力优点,左立柱11上的第一螺孔与右立柱12上的第二螺孔位置相同,当他们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形成新的螺孔,螺栓13通过第一螺孔及第二螺孔将左立柱11及右立柱12连接起来,在另一侧通过螺帽14来拧紧固定,这种固定的方法也方便拆分和组装防护柱I。在左立柱11及右立柱12连接的同时,他们横向连接形成凹槽15,凹槽15的形状与防护管及挡板2相匹配,将防护管及挡板2固定于左立柱11与右立柱12之间,防护管上设有夹持槽33,具有轻微的弹性,可将夹持槽33撑开将挡板2放入,固定于第一防护管31及第二防护管32之间,距离地面高度为20mm,防护管与挡板2及防护柱I之间形成凹字形的缺口,施工人员可通过缺口来观察防护栏外围的情况来进行施工,而且这样的设计简洁大方,在城市内施工的同时也不影响美观。在局部结构损坏或者需要维护的时候,只需要打开防护栏出现问题的一处,将损坏或者需要维护的部件进行替换,就可以完成对整个防护栏的维护,节约了成本也节省了维护时间,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和人工精力的消耗都十分的小。
[002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包括防护柱、挡板及防护管,所述防护柱的侧边固定有所述防护管,所述防护管之间固定有所述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柱包括左立柱及右立柱,所述左立柱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右立柱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相匹配,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之间连接有螺栓,所述左立柱与所述右立柱连接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挡板相匹配,所述凹槽与所述防护管相匹配,所述防护管包括第一防护管及第二防护管,所述第一防护管与所述第二防护管均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与所述挡板相匹配,所述第一防护管与所述第二防护管之间连接有所述挡板,所述右立柱的一侧设有铁钩,所述铁钩上挂有防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柱的高度为1300mm?1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之间连接有连接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柱的下端设有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前底座及后底座,所述前底座与后底座之间设有第三螺孔。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可拆卸的防护栏,包括防护柱、挡板及防护管,防护柱的侧边固定有防护管,防护管之间固定有挡板,其特征在于:防护柱包括左立柱及右立柱,左立柱上设有第一螺孔,右立柱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匹配,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之间连接有螺栓,左立柱与右立柱连接形成凹槽,凹槽与挡板相匹配,凹槽与防护管相匹配,防护管包括第一防护管及第二防护管,第一防护管与第二防护管均设有夹持槽,夹持槽与挡板相匹配,第一防护管与第二防护管之间连接有挡板,右立柱的一侧设有铁钩,铁钩上挂有防护网。整个装置具有灵活性好、稳定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而且外观简洁大方,在城市内进行施工时候也不影响美观。
【IPC分类】E04H17-00, E04H17-20, E04H17-22, E04H17-16
【公开号】CN204511012
【申请号】CN201520013997
【发明人】施凤英, 胡继业, 方杰
【申请人】成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