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异形框架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030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异形框架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异形框架柱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我国传统粗放型住宅建设模式下,住宅建设对人工依赖程度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住宅产业化和绿色住宅建筑的倒逼机制。同时,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未来很长时间内钢材价格将在低位徘徊。
[0003]目前,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建筑常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如图7至图9,在钢结构建筑的不同墙体的位置,由于其结构柱I’的横截面尺寸较大,结构梁或填充墙体4’的交接处会有一个角伸入房间内,从而破坏了室内空间的整体性和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异形框架柱结构,以解决现有钢连接结构施工建造后破坏室内空间整体性和适用性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钢连接结构的施工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异形框架柱结构,包括:
[0006]异形框架柱,包括矩形柱以及多个翼缘,矩形柱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四个横截面,任意横截面固接有向外延伸的一个翼缘,每个翼缘的末端具有高度方向上的连接面;
[0007]不同方向的多根框架梁,端部分别与连接面逐一连接,矩形柱以及连接面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框架梁的宽度。
[0008]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异形框架柱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I)通过在异形框架柱内加设矩形柱增加异形框架柱本身的结构强度;
[0010]2)通过多个翼缘分别与不同方向的框架梁固接以避免破坏室内空间。
[0011]优选地,异形框架柱的构成外形包括十字型、T字型或L字型,所对应翼缘的个数分别为四个、三个或两个。
[0012]优选地,框架梁的端部分别固接有连接板件,框架梁通过连接板件与连接面螺栓连接,连接板件包括梁端板以及固接于梁端板上的多个加劲板,梁端板的板面固接于框架梁的端部,加劲板固接于梁端板与框架梁之间。
[0013]优选地,框架梁包括腹板、以及分别固接于腹板上下两端的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加劲板分别与上翼缘板以及下翼缘板固接,梁端板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连接面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螺栓孔一一对应于连接孔,梁端板通过螺栓孔螺接于连接面。
[0014]优选地,框架梁为工字梁,腹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长圆孔以供布置管线。
[0015]优选地,上翼缘板与楼板连接,下翼缘板与填充墙体连接,下翼缘板的宽度小于上翼缘板的宽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异形框架柱结构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框架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对应于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利用图1所示结构形成填充墙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异形框架柱结构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异形框架柱结构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现有钢结构建筑中转角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现有钢结构建筑中边墙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现有钢结构建筑其中间墙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异形框架柱结构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异形框架柱结构,该异形框架柱I包括矩形柱10以及四个翼缘12,矩形柱10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四个横截面,任意横截面固接有向外延伸的一个翼缘12,每个翼缘12的末端具有高度方向上的连接面14,以此形成十字型的异形框架柱I ;不同方向的框架梁2,端部分别与连接面14逐一连接,矩形柱10以及连接面14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框架梁2的宽度。
[0028]具体地,上述连接板件3包括梁端板30以及固接于该梁端板30上的多个加劲板32,梁端板30的板面垂直固接于框架梁2的端部,加劲板32固接于梁端板30与框架梁2之间。梁端板30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34,连接面14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6,螺栓孔34 —一对应于连接孔16,梁端板30通过螺栓孔34螺接于连接面14。
[0029]参照图2,为图1中框架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框架梁2为工字梁且包括腹板20以及分别固接于腹板20上下两端的上翼缘板22与下翼缘板24,上翼缘板22的宽度大于下翼缘板24的宽度,即形成上宽下窄的框架梁2。此时,矩形柱10以及连接面14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上翼缘板22的宽度。
[0030]结合图1和图2,上述的加劲板32分别与上翼缘板22以及下翼缘板24固接。
[0031]参照图3,为对应于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腹板20上还进一步均匀开设有多个长圆孔26,以供方便布置管线。
[0032]参照图4,利用图1所示结构形成填充墙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利用上述异形框架柱结构浇筑形成建筑结构时,利用上翼缘板22的宽度大于下翼缘板24的宽度,将楼板铺设于上翼缘板22上,将填充墙体4沿每个框架梁2的下翼缘板24浇筑形成至翼缘12的连接面14,连接板件3位于填充墙体4与连接面14之间。此时,填充墙体4的厚度与框架梁2的下翼缘板24的宽度保持一致,以此,形成中间墙的建筑结构。而矩形柱10以及连接面14的宽度基本与填充墙体4的宽度一致且小于或等于上翼缘板22的宽度,因此,异形框架柱I不会影响成型后的建筑室内面积,并且,填充墙体4的厚度随下翼缘板24的宽度进而更为缩小,以此,致使建筑室内面积更大。
[0033]另外,可以想象到的是,异形框架柱I所构成的外形还可以T字型或L字型,所对应翼缘12的个数分别为三个或两个,即根据实际要求减少翼缘12个数,以形成不同的框架结构。因而,衍生出以下两个实施例。
[0034]实施例二:
[0035]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异形框架柱结构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相应减少一个翼缘12,以形成T型的异形框架柱I。相应地,形成建筑墙体后为边墙的建筑结构。其他技术特征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便不再多加赘述。
[0036]实施例三:
[0037]参照图6,为本实用新型异形框架柱结构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再相应减少一个翼缘12,以形成L型的异形框架柱I。相应地,形成建筑墙体后为转角墙的建筑结构。其他技术特征基本与实施例二相同,便不再多加赘述。
[0038]完成上述实施过程后,应能体现出本实用新型的以下特点:
[0039]I)工厂制作时,框架梁的端面和异形框架柱各个翼缘对应位置处分别开孔,现场以尚强螺检连接;
[0040]2)现场无需动火,提高结构的装配化程度和施工效率,充分体现了装配式结构的特点和优点
[0041]3)研发新颖的异形框架柱形式,避免异形框架柱在室内凸出,少占建筑空间,改善建筑观瞻,并减小结构技术对建筑设计的约束,为使用功能带来灵活性和方便性;
[0042]4)异形框架柱是新型住宅钢结构体系的关键,需要钢铁制造企业在成型工艺、材料工艺和焊接工艺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提供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的定型热轧钢材。
[0043]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异形框架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异形框架柱,包括矩形柱以及多个翼缘,所述矩形柱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四个横截面,任意所述横截面固接有向外延伸的一个所述翼缘,每个所述翼缘的末端具有高度方向上的连接面; 不同方向的多根框架梁,端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面逐一连接,所述矩形柱以及所述连接面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框架梁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框架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形框架柱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十字型、T字型或L字型,所对应所述翼缘的个数分别为四个、三个或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框架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梁的端部分别固接有连接板件,所述框架梁通过所述连接板件与所述连接面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板件包括梁端板以及固接于所述梁端板上的多个加劲板,所述梁端板的板面固接于所述框架梁的端部,所述加劲板固接于所述梁端板与所述框架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框架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梁包括腹板、以及分别固接于所述腹板上下两端的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所述加劲板分别与所述上翼缘板以及所述下翼缘板固接,所述梁端板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连接面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螺栓孔一一对应于所述连接孔,所述梁端板通过所述螺栓孔螺接于所述连接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框架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梁为工字梁,所述腹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长圆孔以供布置管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异形框架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翼缘板与楼板连接,所述下翼缘板与填充墙体连接,所述下翼缘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上翼缘板的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异形框架柱结构,包括:异形框架柱,包括矩形柱以及多个翼缘,矩形柱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四个横截面,任意横截面固接有向外延伸的一个翼缘,每个翼缘的末端具有高度方向上的连接面;不同方向的多根框架梁,端部分别与连接面逐一连接,矩形柱以及连接面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框架梁的宽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钢连接结构施工建造后破坏室内空间整体性和适用性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钢连接结构的施工质量。
【IPC分类】E04C3-08, E04B1-19, E04B1-58, E04C3-32
【公开号】CN204590236
【申请号】CN201520043272
【发明人】马荣全, 苗冬梅, 孙学锋, 葛杰, 李强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