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044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由于建筑设计的多样化、个性化、复杂化,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结构设计时往往两片剪力墙距离很近,而这两片剪力墙承受的竖向荷载又相差很大,使得这两个剪力墙墙肢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竖向变形差异较大,因而连接这两片剪力墙连梁的两端竖向变形相差较大,从而导致连梁产生很大的附加内力。为了满足整个结构的稳定和刚度要求,此连梁两端必须设计为刚性连接,尤其是在超高层建筑的底部、连梁长度在3米以下的情况,由竖向变形差产生的附加内力更为显著,使得此连梁设计成为结构设计难题之一。
[0003]为了对两端竖向变形差异较大的连梁进行设计,结构设计时通常会不断改变连梁尺寸进行试算,如果截面太小,此连梁抗弯承载力难以保证,整个结构的刚度也很满足规范要求;如果截面太大,连梁吸收了大量的地震力和风荷载,构件抗剪计算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而且通常会影响建筑使用功能,故得通过大量反复的试算工作,最终还不一定满足规范要求。还有一种“硬抗”连梁由于竖向变形差而产生附加内力的方法是,在连梁里增设型钢或钢板,若在连梁内部加型钢,为了型钢的连接,须在连梁型钢对应的连梁两端墙肢内增设型钢,连梁变成型钢连梁;若在连梁内部增设钢板,虽然可以满足计算要求,但没有相应的规范规定。综上,不管是不断改变连梁截面尺寸,还是在连梁内部增设型钢或钢板,都大大增大施工难度,延长了施工周期,而且质量很难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硬抗”连梁两端由竖向变形差而产生附加内力计算困难、施工复杂、造价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能够释放掉连梁由两端竖向变形差异而产生的附加内力,减少连梁截面尺寸,降低连梁含钢量。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包括:
[0006]连梁和托板,所述托板设置在连梁底面下用于支撑连梁,所述连梁内设箍筋和纵向钢筋,所述托板的厚度为50至80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为钢筋混凝土托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宽度大于连梁的宽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两侧均比连梁宽40至6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梁的顶面与楼层在同一水平面。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与效果:
[0012]1、在连梁底面以下浇注厚度为50至80mm托板,可释放掉连梁由两端竖向变形差异而产生的附加内力,大大减小了设计难度,减少连梁截面尺寸,降低连梁含钢量。
[0013]2、设置的托板可作为后浇注连梁的底部模板,也可为连梁浇注时侧向模板提供支撑,同时托板还可以作为混凝土叠合连梁的保护层,托板钢筋与连梁的箍筋和纵向钢筋一起施工,节约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
[0014]3、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设计及施工工期,节约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连梁与剪力墙墙肢的连接示意图;
[0016]图2为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沿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0018]图中附图标记指代的技术特征为:
[0019]1、连梁;2、剪力墙墙肢;3、箍筋;4、纵向钢筋;5、托板;6、托板的钢筋;7、楼层的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0021]图1为连梁与剪力墙墙肢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包括:连梁I和托板5,连梁I固定设置在两片剪力墙墙肢2之间,托板5设置在连梁I底面下用于支撑连梁1,连梁I内设箍筋3和纵向钢筋4,托板5的厚度为50至80mm。托板5为钢筋混凝土托板。参见图3,托板5的宽度大于连梁I的宽度,托板5两侧均比连梁I宽50_。连梁I的顶面与楼层的顶面7在同一水平面。
[0022]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连梁的箍筋3、纵向钢筋4和托板的钢筋6 —起施工,先浇注托板5的混凝土,在连梁I底面下形成厚度为50至80mm的钢筋混凝土托板5,待施工到一定高度时,待连梁I两侧剪力墙墙肢2竖向沉降基本接近时,再浇注连梁I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叠合结构。
[0023]本实施例提供的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由于托板厚度较薄,可随同墙肢一起沉降,故就可以释放掉连梁的附加内力,所以先浇注托板后浇注连梁可释放掉连梁由两端竖向变形差异而产生的附加内力,大大减小了设计难度,减少连梁截面尺寸,降低连梁含钢量。托板的两端分别比连梁两端长50_,先浇注的托板可作为后浇注连梁的底部模板,也可为连梁浇注时侧向模板提供支撑,同时托板还可以作为连梁钢筋的保护层。托板钢筋与连梁的箍筋和纵向钢筋一起施工,节约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叠合连梁,能够减小设计及施工工期,节约工程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连梁截面尺寸不大,含钢量较小,大大减少结构设计工作量,便于施工,节省造价。
[0024]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混凝土、纵筋、箍筋、托板、连梁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均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等规范、规程执行。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结构包括连梁和托板,所述托板设置在连梁底面下用于支撑连梁,所述连梁内设箍筋和纵向钢筋,所述托板的厚度为50至8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为钢筋混凝土托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宽度大于连梁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两侧均比连梁宽40至6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的顶面与楼层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提供一种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所述减小剪力墙墙肢间竖向变形差影响的叠合结构包括:所述叠合结构包括连梁和托板,所述托板设置在连梁底面下用于支撑连梁,所述连梁内设箍筋和纵向钢筋,所述托板的厚度为50至80mm。所述托板为钢筋混凝土托板。所述托板的宽度大于连梁的宽度。所述托板两侧均比连梁宽40至60mm。所述连梁的顶面与楼层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本实用新型能够释放掉连梁由两端竖向变形差异而产生的附加内力,减少连梁截面尺寸,降低连梁含钢量。
【IPC分类】E04B1/20, E04C3/20
【公开号】CN204662655
【申请号】CN201520362788
【发明人】陈鹏, 陈勇
【申请人】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