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941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制砖机大多采用在砖坯模上端设加压装置,对进入砖坯模内的砖料进行加压,而后脱模完成。这种传统的制砖机大多只能制造四面都是平面的、且尺寸较小的泥砖,或靠水泥、灰浆、轻质颗粒材料等混合材料压制成的砖。传统的砖四面都是平面的,仅靠水泥或灰浆等粘砌合成为墙体,各砖之间不能有效的咬合在一起,这种砖制成的墙体不抗震、也不耐冲击,抗震效果差,尤其是不能抵御由地震造成的横向抖动波浪形地震波;由四面都是平面铺成的地面、公路面亦是如此。
[0003]为此,在上层的下端中部设柱体,上层的下部面四周设咬合齿形成相邻砖彼此凸凹咬合的、其横截面呈T形的抗震砖已替代传统砖,得到广泛应用。这种T形的抗震砖在铺路时,无需水泥和灰浆作粘合,即可形成牢固的地面或路面。但这种T形的抗震砖顶面和底面形成凸凹面、且体积大、重量沉、用废建筑材料和水泥作砖料养生前砖体强度低等特征,使传统的制砖机难于机械化地完成上料、压制、脱模、出砖的制砖过程。

【发明内容】

[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能对抗震砖完成上料、压制、脱模、出砖的机械化地制砖过程,具有结构合理,制作成本低,制砖速度快且质量好,节省原料,使用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上梁、底座、液压油箱和主油缸所组成。四个导柱的上下端分别与上梁和底座的四角固接,上梁的上端设液压油箱,上梁的下端中部设主油缸,下移动梁的四角滑配在四个导柱上,位于四个导柱外侧两端的下移动梁的两侧中部上端与附油缸的活塞杆连接,附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对应的上梁下端,下移动梁的中部设有固定砖坯模上模具的中框,下移动梁的后侧面上固设有加料装置,下移动梁的上端设有上移动梁,上移动梁的四角滑配在四个导柱上,主油缸的活塞杆与上移动梁的上端连接,上移动梁的下端设有与砖坯模对应的上压模头,对应每个砖坯模上模具的下端设有一个多极油缸,每个多极油缸体的下端固定在对应的底座上,每个砖坯模由上模具和设在上模具内的下模具所构成,每个下模具的四周壁通过每个连接框固定在对应的多极油缸的上端面上,每个多极油缸的活塞和托坯活塞杆与对应下模具内的下底板的下端面顶持。
[0006]所述的砖坯模由上模具和设在上模具内的下模具所构成,下移动梁带动每个上模具沿与其对应连接框的外壁上下移动。所述的砖坯模为上下贯通模,下底板在多极油缸活塞和托坯活塞杆的顶持下从砖坯模的下端顶入砖坯模中,上压模头从砖坯模上端压入砖坯模中。所述的砖坯模为4?24个。所述的各砖坯模的上模具通过固定中框与下移动梁的中部固定。所述的下底板的外周壁与下模具的内周壁滑配。
[0007]上述结构设计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08]本实用新型能对抗震砖完成上料、压制、脱模、出砖的机械化地制砖过程,具有结构合理,制作成本低,制砖速度快且质量好,节省原料,使用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的I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砖坯模和多极油缸的上料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砖坯模和多极油缸的压制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砖坯模和多极油缸的上模具脱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砖坯模和多极油缸的脱模出砖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16]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主要由上梁2、底座8、液压油箱I和主油缸3所组成。四个导柱7的上下端分别与上梁和底座的四角固接。上梁的上端设液压油箱,液压油箱通过液压管等装置为各液压缸提供液压油。上梁的下端中部设主油缸3。下移动梁14的四角滑配在四个导柱上。位于四个导柱外侧两端的下移动梁的两侧中部上端与附油缸5的活塞杆连接,附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对应的上梁下端,附油缸即可作为下移动梁的支撑;又可带动其沿四个导柱上下移动。下移动梁的中部设有固定砖坯模上模具15的中框16,各上模具的外壁通过中框固定在下移动梁的中部。所述的砖坯模为4?24个,根据需要设定。每个砖坯模制成一块抗震砖11。
[0017]下移动梁的后侧面上固设有加料装置12和推料油缸13,用于将制砖料推入各砖坯模中,为传统结构,故不再累述。
[0018]下移动梁的上端设有上移动梁4,上移动梁的四角滑配在四个导柱上。主油缸的活塞杆与上移动梁的上端连接,上移动梁的下端设有与砖坯模对应的上压模头6。对应每个砖坯模上模具的下端设有一个多极油缸10,每个多极油缸体的下端固定在对应的底座上。每个砖坯模由上模具15和设在上模具内的下模具9所构成。每个下模具的四周壁通过每个连接框17固定在对应的多极油缸的上端面上,即每个下模具的四周壁通过每个连接框17和连接螺栓18固定在对应的多极油缸的上端面上。每个多极油缸的活塞20和托坯活塞杆21与对应下模具内的下底板19的下端面顶持。
[0019]所述的砖坯模由上模具和设在上模具内的下模具所构成,下移动梁带动每个上模具沿与其对应连接框的外壁上下移动。所述的砖坯模为上下贯通模,下底板在多极油缸活塞和托坯活塞杆的顶持下从砖坯模的下端顶入砖坯模中,上压模头从砖坯模上端压入砖坯模中。显然,砖坯模应与压制的抗震砖的外周形状相同,砖坯模的上模具的下端四边面由对应的下模具和连接框的上端面形成。
[0020]所述的各砖坯模的上模具通过固定中框与下移动梁的中部固定。所述的下底板的外周壁与下模具的内周壁滑配。
[0021]向砖坯模进料前,下底板的上端面封闭砖坯模的下端面,其上的每个下压模头位于对应的砖还模的上端。
[0022]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控制箱,其内设有控制各装置的程控电路,以自动完成制砖过程。为传统结构,故不再累述。
[0023]使用时,向砖坯模进料前,每个多极油缸的活塞和托坯活塞杆位于下端,使托坯活塞杆上端带动该砖坯模的下底板位于该砖坯模的下端面,而其上的每个下压模头位于对应的砖坯模的上端。加料装置和推料油缸将制砖料推入各砖坯模中,如图4所示。即:将搅拌好的坯料由传送带送入料斗中,再启闭液压启闭式料门,坯料由料斗落入料槽内,再由推料油缸的活塞杆推动推料板将料槽内的坯料推入各砖坯模中。
[0024]如图5所不。启动王油缸和每个多极油缸的活塞,王油缸市动的各上压板头和每个多极油缸的活塞从上、下两面对各砖坯模内的坯料施压,完成压制抗震砖的过程。
[0025]如图6所示。而后,主油缸带动的各上压模头复位,附油缸带动下移动梁下行,即下移动梁带动每个上模具沿每个连接框的外壁向下移动,从而使抗震砖11的上半部完成脱模过程。
[0026]如图7所示。而后,每个多极油缸的托坯活塞杆21启动,将各对应的下模具内的下底板向上顶持,使各抗震砖的下端面与下移动梁的上端面齐平,取出各抗震砖,完成抗震砖整个脱模过程。可用机械手将压制成的抗震砖搬离下移动梁的上端面,经养生,制成成品砖。
[0027]总之,本实用新型能对抗震砖完成上料、压制、脱模、出砖的机械化地制砖过程,具有结构合理,制作成本低,制砖速度快且质量好,节省原料,使用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可推广使用。
【主权项】
1.一种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主要由上梁、底座、液压油箱和主油缸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四个导柱的上下端分别与上梁和底座的四角固接,上梁的上端设液压油箱,上梁的下端中部设主油缸,下移动梁的四角滑配在四个导柱上,位于四个导柱外侧两端的下移动梁的两侧中部上端与附油缸的活塞杆连接,附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对应的上梁下端,下移动梁的中部设有固定砖坯模上模具的中框,下移动梁的后侧面上固设有加料装置,下移动梁的上端设有上移动梁,上移动梁的四角滑配在四个导柱上,主油缸的活塞杆与上移动梁的上端连接,上移动梁的下端设有与砖坯模对应的上压模头,对应每个砖坯模上模具的下端设有一个多极油缸,每个多极油缸体的下端固定在对应的底座上,每个砖坯模由上模具和设在上模具内的下模具所构成,每个下模具的四周壁通过每个连接框固定在对应的多极油缸的上端面上,每个多极油缸的活塞和托坯活塞杆与对应下模具内的下底板的下端面顶持。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砖坯模由上模具和设在上模具内的下模具所构成,下移动梁带动每个上模具沿与其对应连接框的外壁上下移动。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砖坯模为上下贯通模,下底板在多极油缸活塞和托坯活塞杆的顶持下从砖坯模的下端顶入砖坯模中,上压模头从砖还模上端压入砖还模中。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砖坯模为4?24个。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砖坯模的上模具通过固定中框与下移动梁的中部固定。6.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板的外周壁与下模具的内周壁滑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双压多级脱模制砖机,主要由上梁、底座、液压油箱和主油缸所组成,主油缸的活塞杆与上移动梁的上端连接,上移动梁的下端设有与砖坯模对应的上压模头,对应每个砖坯模上模具的下端设有一个多极油缸,每个多极油缸体的下端固定在对应的底座上,每个砖坯模由上模具和设在上模具内的下模具所构成,每个下模具的四周壁通过每个连接框固定在对应的多极油缸的上端面上,每个多极油缸的活塞和托坯活塞杆与对应下模具内的下底板的下端面顶持。本实用新型能对抗震砖完成上料、压制、脱模、出砖的机械化地制砖过程,具有结构合理,制作成本低,制砖速度快且质量好,节省原料,使用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IPC分类】B28B3/08
【公开号】CN204712240
【申请号】CN201520428929
【发明人】张宇, 韩曦
【申请人】张宇, 韩曦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