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008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型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的多功能冷弯型材。
【背景技术】
[0002]低碳建筑不仅涵盖“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还延伸到项目的运营管理,是其建造、使用全寿命周期都要低碳,涉及到混凝土、模板、脚手架、防水材料、环保材料等建材产品在低碳发展形式下的革新和未来走向,也关系到混凝土领域材料研发、结构设计、施工创新、运营管理。模板、脚手架应用领域的节能减排,防水技术环保化、机械化、配套化,建材部件的工厂化生产方式和装配方式,及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低碳建筑不是偶一因素所为,只有唤醒材料生产、建筑设计、施工企业的环保意识,采取措施真正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才能推动整个建筑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发展低碳建筑业工在当今,利在千秋。
[0003]谈到建筑业的低碳化,就不得不谈在建筑业中占有绝对重要比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同样,谈到钢筋混凝土不得不谈模板与脚手架。在建筑施工中模板与脚手架的成本,大约占工程总造价的30%,而模板搭设和拆除时,占总工时的50%以上,所以,使用效率和成本便成为建筑模架系统设计时积极追求的重要原因,一款好的模板,除了在安全性上的追求夕卜,还要追求高效、节能、环保等目标。
[0004]现有型材如U型钢或C型钢等在模板与脚手架制作使用过程中需要现场打孔改造,耗时费力,效率低下,且打孔之后即为专用,功能单一,不能转移使用,周转次数也低,造成材料浪费,不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解决现有型材在模板与脚手架制作使用过程中需要现场打孔改造、耗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及现有型材打孔之后即为专用、功能单一、不能转移使用、周转次数也低、造成材料浪费、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是由钢板冷弯成型的U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的两翼缘板和腹板上均开孔;所述翼缘板的中心位置沿U型钢延伸方向开有一排该型材做平台梁用时的孔,包括用于连接次梁的梁连接孔和连接面板的面板连接孔,所述梁连接孔和面板连接孔交替排列;所述腹板上沿U型钢延伸方向平行开有三排孔,中间一排是作背楞用时用于两个型材背对背连接的背楞连接孔;腹板的两边各一排孔,包括作次梁用时型材与模板连接的模板连接孔和做台模主梁时与独立钢支撑的支撑头连接的支撑头连接孔,所述模板连接孔和支撑头连接孔交替排列;所述模板连接孔与背楞连接孔垂直U型钢延伸方向呈一列,所述支撑头连接孔位于相邻模板连接孔的正中间。
[000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翼缘板上,梁连接孔为大圆孔,直径为17mm ;面板连接孔为小圆孔,直径为9mm,相邻梁连接孔和面板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为30mm。
[000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腹板上,背楞连接孔的直径为17mm,沿U型钢延伸方向相邻背楞连接孔的间距为125mm。
[00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腹板上,支撑头连接孔为17mm*26mm的长圆孔,所述模板连接孔为直径为9mm的圆孔,相邻模板连接孔和支撑头连接孔之间的中心点距离为 65mmη
[00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腹板上,两边的两排孔的中心线距为37.5mm。
[00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型材的板厚为4mm,外形尺寸为2O0mm*60mm*I5mm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0014]1、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上设置五种预留孔,能适应与不同构件连接时的多种连接件的尺寸,功能多样,如,可以作为建筑施工的主梁或次梁,与木方的使用方法一样;还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利用翼缘和腹板上的孔,将多个型材自由组装成为台模或墙模板,或用连接件连接两个背靠背放置的型材形成平台梁或背楞。
[0015]2、本实用新型型材长度可灵活加长,其结构简单,重量轻,能周转使用,拆装方便,施工时直接安装连接件即可,快速高效,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的正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的左视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的俯视图。
[0020]附图标记:1_梁连接孔、2-面板连接孔、3-背楞连接孔、4-模板连接孔、5-支撑头连接孔、6-翼缘板、7-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2]实施例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是由钢板冷弯成型的U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的两翼缘板6和腹板7上均开孔;所述翼缘板6的中心位置沿U型钢延伸方向开有一排本型材做平台梁时用的孔,分为用螺栓连接次梁用的梁连接孔I和用自攻钉或者钉子连接面板的面板连接孔2,所述梁连接孔I和面板连接孔2交替排列;梁连接孔I的直径为17mm,面板连接孔2的直径为9mm,相邻梁连接孔I和面板连接孔2之间的距离为30mm。所述腹板7上沿U型钢延伸方向平行开有三排孔,中间一排开在腹板7中心,为当该型材用于背楞时、用螺栓将两个型材背对背连接的背楞连接孔3,背楞连接孔3的直径为17_,沿U型钢延伸方向相邻背楞连接孔3的间距为125_ ;两边各一排孔,包括该型材用平放着用作次梁时、上面放胶合板或者模板、用钉子或者自攻钉与该型材连接的模板连接孔4和当用作台模主梁时、该孔与独立钢支撑的支撑头连接起到支撑作用时用的支撑头连接孔5,模板连接孔4和支撑头连接孔5交替排列形成一排,支撑头连接孔5是长圆孔,直径为17mm*26mm,所述模板连接孔4是直径为9mm的圆孔,相邻模板连接孔4和支撑头连接孔5的中心点距离为65mm。两边的两排孔的中心线距为37.5mm。所述模板连接孔4与背楞连接孔3垂直U型钢延伸方向呈一列,所述长圆孔5位于相邻边沿圆孔4的正中间。所述型材的板厚为4mm,外形尺寸为200mm*60mm*15mm。
[0023]本实用新型产品功能多样,下面举例说明:
[0024]1、可以作为建筑施工的平台梁,与木方的使用方法一样,用螺栓通过梁连接孔I连接次梁,用自攻钉或者钉子通过面板连接孔2连接面板;
[0025]2、当用平放或者立放着用作次梁时,上面放胶合板或者模板,通过面板连接孔2、模板连接孔4用钉子或者自攻钉将模板或面板与该型材连接;
[0026]3、还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将多个型材自由组装成为台模或墙模板,当用作台模主梁时,通过支撑头连接孔5与独立钢支撑的支撑头连接,起到支撑作用;
[0027]4、用连接件连接两个背靠背放置的型材形成背楞,通过背楞连接孔3用螺栓将该型材背对背连接。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是由钢板冷弯成型的U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的两翼缘板(6)和腹板(7)上均开孔;所述翼缘板(6)的中心位置沿U型钢延伸方向开有一排该型材做平台梁用时的孔,包括用于连接次梁的梁连接孔(I)和连接面板的面板连接孔(2),所述梁连接孔(I)和面板连接孔(2)交替排列;所述腹板(7)上沿U型钢延伸方向平行开有三排孔,中间一排是作背楞用时用于两个型材背对背连接的背楞连接孔(3),腹板(7)的两边各一排孔,包括作次梁用时型材与模板连接的模板连接孔(4)和做台模主梁时与独立钢支撑的支撑头连接的支撑头连接孔(5 ),所述模板连接孔(4 )和支撑头连接孔(5 )交替排列;所述模板连接孔(4)与背楞连接孔(3)垂直U型钢延伸方向呈一列,所述支撑头连接孔(5)位于相邻模板连接孔(4)的正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缘板(6)上,梁连接孔(I)为大圆孔,直径为17mm ;板连接孔(2)为小圆孔,直径为9mm,相邻梁连接孔(I)和板连接孔(2)之间的距离为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7)上,背楞连接孔(3)的直径为17_,沿U型钢延伸方向相邻背楞连接孔(3)的间距为125_。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7)上,支撑头连接孔(5)为17mm*26mm的长圆孔,所述模板连接孔(4)为直径为9mm的圆孔,相邻模板连接孔(4)和支撑头连接孔(5)之间的中心点距离为6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7)上,两边的两排孔的中心线距为37.5mm。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的板厚为4mm,外形尺寸为200mm*60mm*15mm。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冷弯型材,是由钢板冷弯成型的U型钢,U型钢的两翼缘板和腹板上均开孔;翼缘板开有一排该型材做平台梁用时的孔,包括梁连接孔和面板连接孔,梁连接孔和面板连接孔交替排列;腹板上开有三排孔,中间一排是作背楞用时用于两个型材背对背连接的背楞连接孔,两边各一排孔,包括作次梁用时的模板连接孔和做主梁时的支撑头连接孔,模板连接孔和支撑头连接孔交替排列;模板连接孔与背楞连接孔垂直U型钢延伸方向呈一列,支撑头连接孔位于相邻模板连接孔的正中间。本实用新型型材上设置五种预留孔,能适应与不同构件连接时的多种连接件的尺寸,可做主梁、次梁、平台梁或背楞;结构简单,能周转使用,拆装方便,施工快速高效。
【IPC分类】E04C3/07
【公开号】CN204899028
【申请号】CN201520534127
【发明人】陈晓东, 杨少林, 王立营, 孙涛, 张磊, 张平平, 于光, 史一剑, 包海明
【申请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