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网状木骨架夯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2864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空间网状木骨架夯土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属于生土建筑夯土墙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网状木骨架穷土墙。
[0003]【背景技术】:
[0004]夯土房屋是以生土为主要建筑原材料,层层夯实的夯土墙作为主要承力构件的建筑。夯土墙不仅有较好的承重性能,而且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火等优点。由夯土墙砌筑而成的房屋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饱含浓厚的乡土历史和文化气息,是我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不少的夯土墙砌筑成的房屋。夯土墙房屋因取材方便、造价低廉、保温隔热、融于自然、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倍受欢迎。蕴含着极高的科学内涵、丰富的生态思想,是最符合生态原则的建筑。
[0005]然而,由于夯土材料自身性能的限制,夯土墙建筑抗剪能力低,墙体、房屋整体性、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在历次地震中,大量的夯土农房均出现墙体开裂、局部坍塌、整体坍塌等现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0006]目前,提高夯土房屋抗震性能的办法主要包括:针对夯土材料进行改性、墙体中设置竹条或其他植物纤维、墙角设置木柱等。如:专利号为ZL 200820081486. 6及专利公开号为CN 102071761 A的中国专利,分别提出网状竹筋加强夯土墙及内置绳网夯土墙体。两项专利均旨在通过在夯土墙体内设置竹条或其他植物纤维,依靠植物纤维与夯土的有效粘结来提高夯土墙的整体性能,进而提高夯土墙的抗剪能力。然而,两项专利中的竹筋及绳网均不能形成空间整体骨架,只能在单一方向发挥作用,同时竹筋、绳网的表面积小,其与夯土的粘结效果并不出众。上述两种夯土墙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墙体的整体性、承载能力,增加了夯土墙抗震性能,但整体效果均不理想。如何在传统夯土房屋夯土墙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施工简单、造价低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优越的新型夯土墙是本发明的关键问题。
[0007]【实用新型内容】:
[0008]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间网状木骨架穷土墙,它是在穷土墙土体内,沿穷土墙水平及竖直方向设置相互咬合的木板,相互咬合的木板形成空间网状木骨架,网状木骨架与夯土融为一体、协同工作,增强了墙体整体性,提高了其抗剪、抗压强度,更进一步提高了夯土建筑的整体性及抗震能力。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0]—种空间网状木骨架夯土墙,其中:包括夯土墙体及木骨架,木骨架位于夯土墙体内,所述的木骨架包括水平木板及竖直木板,水平木板沿夯土墙体高度方向分布,竖直木板沿夯土墙体长度方向分布,水平木板与竖直木板相互垂直连接为木骨架。
[0011]进一步,所述的水平木板与竖直木板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板。
[0012]进一步,所述的水平木板与竖直木板通过榫卯垂直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的水平木板或/和竖直木板上设置有榫眼,榫眼为直榫,其开榫方向为沿水平或竖直木板的宽度方向,榫眼长度为水平木板及竖直木板的宽度的1/2,榫眼宽度与水平木板及竖直木板的厚度相同。
[0014]进一步,所述的水平木板的布置间距、竖直木板的布置间距均为500?1500mm。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实用新型是在夯土墙土体内,沿夯土墙水平及竖直方向设置相互咬合的木板,相互咬合的木板形成空间网状木骨架,网状木骨架与夯土融为一体、协同工作,增强了墙体整体性,提高了其抗剪、抗压强度,更进一步提高了夯土建筑的整体性及抗震能力。
[0017]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水平木板与竖直木板的相互垂直连接,形成木骨架结构,以木板为基础材料,表面积增大,木骨架埋入夯土墙内后,夯土与木骨架的接触面积大,粘结附着力强,进一步提高了夯土建筑的整体性及抗震能力。
[0018]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施工安全性高;取材方便,成本低,经济性较好,在不增加夯土墙尺寸、不增加夯土墙体自重,不影响夯土建筑常规使用的情况下,提高夯土墙砌筑成的房屋的安全性能。
[0019]【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木板、竖直木板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如图1、图2所示,一种空间网状木骨架夯土墙,包括夯土墙体1及木骨架2,木骨架2位于夯土墙体1内,所述的木骨架2包括水平木板3及竖直木板4,水平木板3与竖直木板4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板,水平木板3沿夯土墙体1高度方向分布,竖直木板4沿夯土墙长度方向分布,水平木板3与竖直木板4通过榫卯垂直连接。所述的水平木板3和竖直木板4上均设置有榫眼5,榫眼5为直榫,其开榫方向为沿水平或竖直木板4的宽度方向,榫眼5长度为水平木板3及竖直木板4的宽度的1/2,榫眼5宽度与水平木板3及竖直木板4的厚度相同。所述的水平木板3的布置间距、竖直木板4的布置间距均为500mm。
[0024]本实施例中,空间网状木骨架2夯土墙的尺寸为长X高X厚=3000 X 2400 X 400mm,因此,选用水平木板3尺寸为长X宽X厚=2700X100 X 10mm,竖直木板4尺寸为长X宽X厚=2200 X 100 X 10mm,水平木板3及竖直木板4上的榫眼5尺寸为长X宽X高=50X 10X 10_,榫眼5间的间距为500_。
[0025]上述空间网状木骨架2夯土墙的建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准备五个水平木板3,尺寸为2700X100 X 10mm,板端100mm处开始开设榫眼5,榫眼5尺寸为50X 10X 10臟,间距为500臟;
[0027]步骤二、准备六个竖直木板4,尺寸为2200X100X 10mm,板端100mm处开始开设榫眼5,榫眼5尺寸为50X 10X 10臟,间距为500臟;
[0028]步骤三、架设打穷模板,向模板填入生土,从穷土墙边沿100mm处,沿穷土墙长度方向依次放置竖直木板4,布置间距为500mm,竖直木板4放置时,竖直木板4宽度方向与穷土墙体1厚度方向一致,竖直木板4底端距穷土墙底端距离为100mm ;
[0029]步骤四、沿夯土墙长度方向夯筑墙体,直至夯土墙体1高度均达到所有竖直木板4下端的榫眼5高度,确保夯筑密实,完成夯土墙体1底层夯筑工作;
[0030]步骤五、放置最下层的水平木板3,水平木板3与竖直木板4通过榫眼5紧密咬合;
[0031]步骤六、拆除并重新安装打夯模板,向模板填入生土,重复上述步骤四、五,直至完成整个穷土墙的穷筑。
[0032]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空间网状木骨架夯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夯土墙体(I)及木骨架(2),木骨架(2)位于夯土墙体(I)内,所述的木骨架(2)包括水平木板(3)及竖直木板(4),水平木板(3 )沿夯土墙体(I)高度方向分布,竖直木板(4 )沿夯土墙体(I)长度方向分布,水平木板(3)与竖直木板(4)相互垂直连接为木骨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网状木骨架夯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木板(3)与竖直木板(4)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网状木骨架夯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木板(3)与竖直木板(4)通过榫卯垂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网状木骨架夯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木板(3)或/和竖直木板(4)上设置有榫眼(5),榫眼(5)为直榫,其开榫方向为沿水平或竖直木板(4)的宽度方向,榫眼(5 )长度为水平木板(3 )及竖直木板(4)的宽度的1/2,榫眼(5 )宽度与水平木板(3)及竖直木板(4)的厚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网状木骨架夯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木板(3)的布置间距、竖直木板(4)的布置间距均为500?15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间网状木骨架夯土墙,包括夯土墙体及木骨架,木骨架位于夯土墙体内,所述的木骨架包括水平木板及竖直木板,水平木板沿夯土墙体高度方向分布,竖直木板沿夯土墙体长度方向分布,水平木板与竖直木板相互垂直连接为木骨架。本实用新型是在夯土墙土体内,沿夯土墙水平及竖直方向设置相互咬合的木板,相互咬合的木板形成空间网状木骨架,网状木骨架与夯土融为一体、协同工作,增强了墙体整体性,提高了其抗剪、抗压强度,更进一步提高了夯土建筑的整体性及抗震能力。
【IPC分类】E04B2/70
【公开号】CN205063101
【申请号】CN201520795301
【发明人】刘强, 童丽萍, 赵红垒, 孙凌帆
【申请人】郑州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