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端带有卡接结构的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177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端带有卡接结构的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端带有卡接结构的踢脚线。
【背景技术】
[0002]踢脚线在家居装潢过程中,安装于地板和墙角结合处,其不仅可以加强墙体和地板之间的结合牢固程度,减小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墙体破坏;而且踢脚线可以覆盖在地板与墙体结合处的缝隙。但是现在的踢脚线在靠近墙体一侧为平面结构,固定时只能通过打钉或者打孔用自攻螺钉固定,安装起来既不方便有不美观,后期还要补钉眼上油漆,费时费力;若用胶粘,胶的干燥需要时间而且如果在已经刮有腻子的墙体采用胶粘的方法根本行不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胶粘无需打孔连接并且安装方便的踢脚线。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端带有卡接结构的踢脚线,其包括墙体、踢脚线本体以及用于将踢脚线本体固定在墙体上的连接件;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件包括立板、对称设置在立板两端的右立板和左立板、以及设置在立板上呈水平方向的长圆孔;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与立板的夹角α为钝角;
[0006]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踢脚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件连接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水平方向的截面为梯形并且与连接件相适配,连接件可套接在燕尾槽内。
[0007]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踢脚线本体一端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在踢脚线本体另一端侧面设置有可以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条状限位槽。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件的立板上方垂直设置有横板,在横板上设置有挂钩;在燕尾槽上顶壁设置有与挂钩相适配的限位槽。
[0009]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踢脚线本体远离墙体一侧底部设置有防水条。
[0010]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踢脚线本体靠近墙体一侧上部设置有圆形防尘条;所述圆形防尘条设置在踢脚线本体的凹槽内。
[0011]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1、在踢脚线靠近墙体一侧在竖直方向设置燕尾槽,并在墙上设置于燕尾槽相适配的连接件,安装时踢脚线的燕尾槽与连接件卡接,安装时无需打钉或胶粘,安装方便。2、在连接件上设置有水平的长圆孔,安装时预先用螺钉固定多个连接件,然后将踢脚线卡接到连接件上,此时如果连接件安装出现误差时无需重新定位螺钉,只需将其拧松调整连接件的位置然后再将其拧紧即可,安装更加方便。3、在踢脚线本体两侧设置可以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和条状限位槽,安装时相邻两个踢脚线本体的限位凸起和条状限位槽卡接,防止在连接处出现翘边。4、在连接件的上方设置有挂钩,在燕尾槽的顶部设置与之相匹配的限位槽,安装好后,踢脚线在竖直方向的位移被限制,防止其底部出现缝隙。5、增加防水条,防止地面的水分直接浸入踢脚线,影响使用寿命。6、设置圆形防尘条,踢脚线本体与墙体没有缝隙的时候,圆形防尘条被挤压在凹槽内,当踢脚线本体与墙体出现缝隙的时候,圆形防尘条膨胀与墙体接触,这样不仅能防止灰尘、水分落入缝隙,更能弱化缝隙的视觉效果,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与踢脚线本体卡接结构示意图。
[0015]在附图中,1-墙体、2-踢脚线本体、201-限位槽、3-连接件、301-立板、302-右立板、303-左立板、304-挂钩、305-横板、306-长圆孔、4-燕尾槽、5-圆形防尘条、6-防水条、7-限位凸起、8-条状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附图1、2、3所示的两端带有卡接结构的踢脚线,其包括墙体1、踢脚线本体2以及用于将踢脚线本体2固定在墙体I上的连接件3;
[0017]所述连接件3包括立板301、对称设置在立板301两端的右立板302和左立板303、以及设置在立板301上呈水平方向的长圆孔306;所述左立板303和右立板302与立板301的夹角α为钝角;
[0018]在所述踢脚线本体2竖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件3连接的燕尾槽4,所述燕尾槽4水平方向的截面为梯形并且与连接件3相适配,连接件3可套接在燕尾槽4内。在踢脚线本体2靠近墙体I 一侧在竖直方向设置燕尾槽4,并在墙上设置于燕尾槽4相适配的连接件3,安装时踢脚线本体2的燕尾槽4与连接件3卡接,安装时无需打钉或胶粘,安装方便。在连接件3上设置有水平的长圆孔306,安装时预先用螺钉固定多个连接件,然后将踢脚线本体2卡接到连接件3上,此时如果连接件安装出现误差时无需重新定位螺钉,只需将其拧松调整连接件的位置然后再将其拧紧即可,安装更加方便。
[0019]在所述踢脚线本体2—端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7,在踢脚线本体2另一端侧面设置有可以与限位凸起7相配合的条状限位槽8。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燕尾槽4将踢脚线本体2与墙体I连接,为了踢脚线本体2的自身强度在其两端位置不可设置燕尾槽4,导致踢脚线本体2两端距与其最近的燕尾槽卡接结构较远,可能在连接处出现翘边的情况,为了防止此情况,在踢脚线本体2两侧设置可以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7和条状限位槽8,安装时相邻两个踢脚线本体2的限位凸起7和条状限位槽8卡接,限位凸起7可在条状限位槽8内沿竖直方向自由滑动,但是沿垂直于墙面方向由于条状限位槽8的作用将不可移动,以防止在连接处出现翘边。
[0020]所述连接件3的立板301上方垂直设置有横板305,在横板305上设置有挂钩304;在燕尾槽4上顶壁设置有与挂钩304相适配的限位槽201。在连接件3的上方设置有挂钩304,在燕尾槽4的顶部设置与之相匹配的限位槽201,安装好后,踢脚线本体2在竖直方向的位移被限制,防止其底部出现缝隙。
[0021]在所述踢脚线本体2远离墙体一侧底部设置有防水条6,防止地面的水分直接浸入踢脚线,影响使用寿命。
[0022]在所述踢脚线本体2靠近墙体一侧上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圆形防尘条5;所述圆形防尘条5设置在踢脚线本体2的凹槽内。圆形防尘条5由具有膨胀性能的物品制成,比如棉花、海绵等,踢脚线本体与墙体没有缝隙的时候,圆形防尘条被挤压在凹槽内,当踢脚线本体与墙体出现缝隙的时候,圆形防尘条膨胀与墙体接触,这样不仅能防止灰尘、水分落入缝隙,更能弱化缝隙的视觉效果,更加美观。
[002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时无需打钉或打螺栓,安装与位置调整均比较方便,省时省力,可应用墙面多,同时可以有效防止踢脚线本体被水分浸湿,延长使用寿命。在踢脚线两端设置连接结构,连接时紧密不会产生缝隙。
[002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两端带有卡接结构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墙体(I)、踢脚线本体(2)以及用于将踢脚线本体(2)固定在墙体(I)上的连接件(3); 所述连接件(3)包括立板(301)、对称设置在立板(301)两端的右立板(302)和左立板(303)、以及设置在立板(301)上呈水平方向的长圆孔(306);所述左立板(303)和右立板(302)与立板(301)的夹角α为钝角; 在所述踢脚线本体(2)竖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件(3)连接的燕尾槽(4),所述燕尾槽(4)水平方向的截面为梯形并且与连接件(3)相适配,连接件(3)可套接在燕尾槽(4)内; 在所述踢脚线本体(2)—端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7),在踢脚线本体(2)另一端侧面设置有可以与限位凸起(7)相配合的条状限位槽(8)。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端带有卡接结构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立板(301)上方垂直设置有横板(305),在横板(305)上设置有挂钩(304);在燕尾槽(4)上顶壁设置有与挂钩(304)相适配的限位槽(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端带有卡接结构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踢脚线本体(2)远离墙体一侧底部设置有防水条(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端带有卡接结构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踢脚线本体(2)靠近墙体一侧上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圆形防尘条(5);所述圆形防尘条(5)设置在踢脚线本体(2)的凹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端带有卡接结构的踢脚线,其包括墙体、踢脚线本体以及用于将踢脚线本体固定在墙体上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立板、对称设置在立板两端的右立板和左立板、以及设置在立板上呈水平方向的长圆孔;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与立板的夹角α为钝角;踢脚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件连接的燕尾槽,燕尾槽水平方向的截面为梯形并且与连接件相适配,连接件可套接在燕尾槽内,所述踢脚线本体一端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在踢脚线本体另一端侧面设置有可以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条状限位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时无需打钉或打螺栓,安装与位置调整均比较方便,省时省力,可应用墙面多,在踢脚线两端设置连接结构,连接紧密不会产生缝隙。
【IPC分类】E04F19/04
【公开号】CN205242964
【申请号】CN201520959858
【发明人】张洪磊
【申请人】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