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763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的隔震支座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发展,全国各地新建的家庭住址和公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楼价也随着上升。
[0003]隔震技术是近年我国在高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建筑中使用的一种新型技术,当地震发生时,隔震设施可以避免或降低地震水平力对建筑物的破坏。
[0004]隔震缝设置在两个防火分区之间,当地震发生时,由于隔震缝要求可进行较大位移从而实现分隔、抵消地震能量。所以隔震缝与普通的变形缝的结构不同,故常规两端固定盖缝的做法不能满足要求。
[0005]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点,其一需要同时满足水平和垂直防火的要求,其二需要足够空间满足地震时建筑水平滑动的要求,所以需要在一种全新的盖缝上做特殊处理的防火、隔震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水平和垂直防火要求,又具备满足地震时建筑水平滑动减震要求的隔震缝结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其主要结构是建筑隔震支座上的隔震缝,所述的隔震缝两侧的建筑主体相互分离,建筑主体上覆盖有重晶石混凝土层,隔震缝的内侧设置有与隔震缝等长的“U”字型的扁铁压条,扁铁压条内填充有防火材料;位于建筑主体与重晶石混凝土层之间,并且位于隔震缝的顶部覆盖有一条上不锈钢板,上不锈钢板的一侧是固定在建筑主体上的固定端,上不锈钢板的另一侧是不与重晶石混凝土层或建筑主体相固定的自由端;位于重晶石混凝土层上方,并且位于隔震缝的顶部覆盖有一条防辐射板,防辐射板只有一侧固定在重晶石混凝土层上。上不锈钢板可以阻挡火灾的火焰向下进入隔震缝,而且设置在“U”字型扁铁压条内的防火材料可以更有效阻挡火灾的蔓延。同时,由于上不锈钢板仅固定在隔震缝一侧的建筑主体上,另一侧位自由端,因此地震发生时,上不锈钢板不会阻碍隔震缝两侧的建筑主体的位移,也不会导致上不锈钢板变形。并且还可以实现防止辐射穿透建筑。
[0008]具体地说,所述的扁铁压条内填充的防火材料为矿棉。
[0009]所述的上不锈钢板的固定端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是穿孔焊塞固定。
[0010]为了更好的提高防火效果,所述的上不锈钢板的自由端与建筑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膏层。
[0011]所述的上不锈钢板的厚度为12mm。
[0012]所述的隔震缝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隔震缝等长的木条,两条木条之间形成的缝隙处覆盖有下不锈钢板;所述的下不锈钢板固定在一侧的木条上。
[0013]所述的两条木条之间形成的缝隙宽度为100_。
[0014]所述的隔震缝的宽度为300?500m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满足水平和垂直防火要求,又具备满足地震时建筑水平滑动减震要求。而且不需改变原有的建筑主体结构,可对现有的房屋、建筑进行改造应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是建筑隔震支座上的隔震缝1,所述的隔震缝I两侧的建筑主体2相互分离,建筑主体2上覆盖有重晶石混凝土层3,隔震缝I的内侧设置有与隔震缝等长的“U”字型的扁铁压条4,扁铁压条4内填充有防火材料41;位于建筑主体2与重晶石混凝土层3之间,并且位于隔震缝I的顶部覆盖有一条上不锈钢板5,上不锈钢板5的一侧是固定在建筑主体2上的固定端51,上不锈钢板5的另一侧是不与重晶石混凝土层3或建筑主体2相固定的自由端52;位于重晶石混凝土层3上方,并且位于隔震缝I的顶部覆盖有一条防辐射板6,防辐射板6只有一侧固定在重晶石混凝土层3上。上不锈钢板5可以阻挡火灾的火焰向下进入隔震缝I,而且设置在“U”字型扁铁压条4内的防火材料41可以更有效阻挡火灾的蔓延。同时,由于上不锈钢板5仅固定在隔震缝一侧的建筑主体2上,另一侧位自由端52,因此地震发生时,上不锈钢板5不会阻碍隔震缝I两侧的建筑主体2的位移,也不会导致上不锈钢板5变形。并且还可以实现防止辐射穿透建筑。
[0018]如图1所示,所述的扁铁压条4内填充的防火材料41为矿棉。
[0019]如图1所示,所述的上不锈钢板5的固定端51与建筑主体2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是穿孔焊塞固定。
[0020]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提高防火效果,所述的上不锈钢板5的自由端52与建筑主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膏层53。
[0021]如图1所示,所述的上不锈钢板5的厚度为12mm。
[0022]如图1所示,所述的隔震缝I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隔震缝I等长的木条7,两条木条7之间形成的缝隙71处覆盖有下不锈钢板8;所述的下不锈钢板8固定在一侧的木条7上。
[0023]如图1所示,所述的两条木条7之间形成的缝隙71宽度为100mm。
[0024]如图1所示,所述的隔震缝I的宽度为300?500mm。
【主权项】
1.一种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其主要结构是建筑隔震支座上的隔震缝,其特征在于隔震缝两侧的建筑主体相互分离,建筑主体上覆盖有重晶石混凝土层,隔震缝的内侧设置有与隔震缝等长的“U”字型的扁铁压条,扁铁压条内填充有防火材料;位于建筑主体与重晶石混凝土层之间,并且位于隔震缝的顶部覆盖有一条上不锈钢板,上不锈钢板的一侧是固定在建筑主体上的固定端,上不锈钢板的另一侧是不与重晶石混凝土层或建筑主体相固定的自由端;位于重晶石混凝土层上方,并且位于隔震缝的顶部覆盖有一条防辐射板,防辐射板只有一侧固定在重晶石混凝土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铁压条内填充的防火材料为矿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不锈钢板的固定端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是穿孔焊塞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不锈钢板的自由端与建筑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膏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不锈钢板的厚度为12mm。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震缝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隔震缝等长的木条,两条木条之间形成的缝隙处覆盖有下不锈钢板;所述的下不锈钢板固定在一侧的木条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木条之间形成的缝隙宽度为100_。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震缝的宽度为300?5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隔震缝的防火防辐射结构,其主要结构是建筑隔震支座上的隔震缝,所述的隔震缝两侧的建筑主体相互分离,建筑主体上覆盖有重晶石混凝土层,隔震缝的内侧设置有与隔震缝等长的“U”字型的扁铁压条,扁铁压条内填充有防火材料;位于隔震缝的顶部覆盖有一条上不锈钢板,上不锈钢板的一侧是固定在建筑主体上的固定端,上不锈钢板的另一侧是不与重晶石混凝土层或建筑主体相固定的自由端;位于隔震缝的顶部覆盖有一条防辐射板,防辐射板只有一侧固定在重晶石混凝土层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满足水平和垂直防火要求,又具备满足地震时建筑水平滑动减震要求。而且不需改变原有的建筑主体结构,并且可以防辐射。
【IPC分类】E04B1/92, E04B1/98, E04B1/68, E04B1/94
【公开号】CN205259386
【申请号】CN201520610249
【发明人】邓伟欣, 范海波
【申请人】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