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石组合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343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膨石组合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膨石组合墙,涉及非承重墙技术领域。该组合墙在所述组合墙的厚度方向,由两层结构相同的墙板组合单元榫卯连接而成,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该结构的墙体安装完毕后,除了沿高度方向的榫头和卯槽连接处形成实心柱外,其余的大部分墙体均为空心的,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墙,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空心率和空气隔声量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不仅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组合墙重量轻且刚度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建筑的总重量和刚度,减小了地震对建筑物作用力的量值,提高了整体建筑物的安全度。
【专利说明】
一种膨石组合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承重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石组合墙。
【背景技术】
[0002] 墙是建筑的重要部分,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非承重墙是承重墙的支撑,具有 空间分隔、营造静谧舒适环境、防火、防潮、抗冲击等功能。在现代建筑中非承重墙具有越来 越广泛的应用。
[0003] 非承重墙一般使用多块墙板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墙板按形态可分为块 状墙板、条状墙板等;其中,块状墙板主要是通过粘结剂连接成非承重墙,这种结构的非承 重墙不仅结构松散,整体性差,而且,在安装的过程中,费时费力,造成成本上升;条状墙板 之间也主要是通过粘结剂粘起来,形成非承重墙,这种结构的非承重墙会受到整体高度的 限制,因为,高度增加后,需要增加墙板的厚度,才能保证非承重墙具有较大的刚度,而厚度 增加后,实际的可利用空间会相对减小。
[0004] 虽然在非承重墙比较大的市场需求量的前提下,上述形式的非承重墙也有所应 用,但是,震害表明,由于非承重墙整体性差已成为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魁首。因此,寻 找一种新的墙板和连接方式,从而提高非承重墙的整体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石组合墙,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 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种膨石组合墙,在所述组合墙的厚度方向,由两层结构相同的墙板组合单元榫 卯连接而成,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第 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两层所述墙板组合 单元均由多块带有榫头和卯槽结构的墙板榫卯连接而成,在所述组合墙的长度和宽度方 向,上一块所述墙板的榫头插入下一块所述墙板的卯槽中,同时,下一块所述墙板的榫头插 入上一块所述墙板的卯槽中。
[0008] 优选地,每块所述墙板的上下侧面中,一个面上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 一榫头,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卯槽,所述第一榫头可插入所述第 一卯槽;每块所述墙板的前侧面或后侧面的左右两端中,一端设置有高度沿前后方向延伸 的第二榫头,另一端设置有深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卯槽,每个所述第二卯槽中可插入 两个所述第二榫头。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榫头和所述第一卯槽分别位于所述墙板上下侧面中沿前后方向 的中心位置。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卯槽与两个所述第二榫头连接后,形成的连接结构中,设置有销 锁,所述销锁沿水平方向插入所述连接结构中。
[0011] 优选地,每块所述墙板的上下侧面中,一个面上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 三榫头,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卯槽,所述第三榫头可插入所述第 三卯槽;每块所述墙板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设置有高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四榫头和第五 榫头,所述第四榫头设置在左侧边缘处,所述第五榫头设置在靠近右侧边缘处,所述第四榫 头可插入所述第五榫头与右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或,所述第四榫头设置在靠近左侧边缘 处,所述第五榫头设置在右侧边缘处,所述第五榫头可插入所述第四榫头与左侧边缘之间 的空间中;每块所述墙板的左右侧面中,一个面上设置有高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六榫头, 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卯槽,所述第六榫头可插入所述第四卯槽 中。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三榫头和所述第三卯槽分别位于所述墙板上下侧面中沿前后方向 的中心位置。
[0013] 优选地,所述第六榫头和所述第四卯槽分别位于所述墙板左右侧面中沿前后方向 的中心位置。
[0014]优选地,所述第四榫头插入所述第五榫头与右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或,所述第五 榫头插入所述第四榫头与左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形成的连接结构中,设置有销锁,所述销 锁沿水平方向插入所述连接结构中。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膨石组合墙,在所述组合墙 的厚度方向,由两层结构相同的墙板组合单元榫卯连接而成,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 榫头插入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一层 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该结构的墙体安装完毕后,除了沿高度方向的榫头和卯槽连 接处形成实心柱外,其余的大部分墙体均为空心的,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 墙,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空心率和空气隔声量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不仅提高了工效, 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组合墙重量轻且刚度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建筑的总重量和刚度, 减小了地震对建筑物作用力的量值,提高了整体建筑物的安全度。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墙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墙板A-A剖视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墙板B-B剖视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组合墙的沿厚度方向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墙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墙板A-A剖视图;
[0022]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墙板B-B剖视图;
[0023]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组合墙沿厚度方向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0025] 1第一榫头,2第一卯槽,3第二榫头,4第二卯槽,5销锁,6第三榫头,7第三 卯槽,8第四榫头,9第五榫头,10第六榫头,11第四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 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突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槽)。榫卯连接 处在构造上起到"关节"作用,可以抵御在多向力作用下的扭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 提高非承重墙的整体性,改变组成墙板的连接方式,采用榫卯式连接形成墙板组合单元,再 由两层结构相同的墙板组合单元在厚度方向进行榫卯连接,形成组合墙,解决现有技术中, 非承重墙由于墙板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的缺陷,造成的整体连接性差,抵御外力的能力差,建 筑物的安全性差的问题。
[002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膨石组合墙,在所述组合墙的厚度方向,由两层结 构相同的墙板组合单元榫卯连接而成,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二层所述墙 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 槽中;两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均由多块带有榫头和卯槽结构的墙板榫卯连接而成,在所述 组合墙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一块所述墙板的榫头插入下一块所述墙板的卯槽中,同时,下 一块所述墙板的榫头插入上一块所述墙板的卯槽中。
[0029] 在安装的过程中,将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中设置有榫头和卯槽的墙板侧面, 与,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中设置有榫头和卯槽的墙板侧面相对放置,从而实现两层墙 板组合单元的榫卯连接,使墙板能够在组合墙的厚度方向延伸连接。
[0030] 在组合墙的长度和宽度方向,通过将上一块所述墙板的榫头插入下一块所述墙板 的卯槽中,同时,下一块所述墙板的榫头插入上一块所述墙板的卯槽中,使墙板能够在组合 墙的厚度方向延伸连接。
[0031] 通过上述连接方法,形成的墙体,除了沿高度方向的榫头和卯槽连接处形成实心 柱外,其余的大部分墙体均为空心的,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墙,与现有技术 相比,其空心率和空气隔声量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不仅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更 重要的是,组合墙重量轻且刚度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建筑的总重量和刚度,减小了地震对建 筑物作用力的量值,提高了整体建筑物的安全度。
[0032] 为了形成上述结构的组合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两种形式的墙板,其中, 一种墙板的形式和墙板之间的组合方式如图1-4所示;另一种墙板的形式和墙板之间的组 合方式如图5-8所示,。
[0033]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膨石组合墙,每块所述墙板的上下侧 面中,一个面上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榫头1,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上下方 向延伸的第一卯槽2,第一榫头1可插入第一卯槽2;每块所述墙板的前侧面或后侧面的左右 两端中,一端设置有高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榫头3,另一端设置有深度沿前后方向延伸 的第二卯槽4,每个第二卯槽4中可插入两个第二榫头3。
[0034]上述结构的墙板,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在组合墙的高度方向,将上一块墙板的下侧 面的榫头插入下一块墙板上侧面上的榫槽中,形成多块墙板上下侧面之间的榫卯连接;
[0035]在组合墙的厚度方向,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 单元的卯槽中,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
[0036] 在组合墙的长度方向,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和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均 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安装:将上一块墙板前、后侧面的右侧榫头插入下一块墙板前、后侧面左 侧的榫槽中,或者,将上一块墙板前、后侧面的左侧榫头插入下一块墙板前、后侧面右侧的 榫槽中;同时,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墙板的前侧面上的榫头与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 元墙板的后侧面上的卯槽连接;形成多块墙板前后侧面、左右侧面之间的榫卯连接。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榫头1和第一卯槽2可以分别位于墙板上 下侧面中沿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
[0038] 采用上述结构的墙板,可以提高形成的组合墙的牢固程度。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卯槽4与两个第二榫头3连接后,形成的 连接结构中,设置有销锁5,销锁5沿水平方向插入连接结构中。
[0040] 采用销锁结构,可以加强对墙板榫卯连接处的连接程度,提高组合墙的整体连接 程度,进而提高组合墙的牢固度。
[0041] 如图5-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膨石组合墙,每块所述墙板的上下侧面 中,一个面上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榫头6,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上下方向 延伸的第三卯槽7,第三榫头6可插入第三卯槽7;每块所述墙板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设置有 高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四榫头8和第五榫头9,第四榫头8设置在左侧边缘处,第五榫头9 设置在靠近右侧边缘处,第四榫头8可插入第五榫头9与右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或,第四榫 头8设置在靠近左侧边缘处,第五榫头9设置在右侧边缘处,第五榫头9可插入第四榫头8与 左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每块所述墙板的左右侧面中,一个面上设置有高度沿左右方向延 伸的第六榫头10,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卯槽11,第六榫头10可插 入第四卯槽10中。
[0042] 上述结构的墙板,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在组合墙的高度方向,将上一块墙板的下侧 面的榫头插入下一块墙板上侧面上的榫槽中,形成多块墙板上下侧面之间的榫卯连接;
[0043] 在组合墙的厚度方向,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 单元的卯槽中,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
[0044] 在组合墙的长度方向,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和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均 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安装:将上一块墙板左、右侧面的榫头插入下一块墙板右、左侧面的榫槽 中;同时,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墙板的前侧面上的榫头与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墙 板的后侧面上的卯槽连接;形成多块墙板前后侧面、左右侧面之间的榫卯连接。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三榫头6和第三卯槽7分别位于所述墙板上 下侧面中沿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
[0046] 采用上述结构的墙板,可以提高形成的组合墙的牢固程度。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六榫头10和第四卯槽11分别位于所述墙板 左右侧面中沿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
[0048] 采用上述结构的墙板,可以提高形成的组合墙的牢固程度。
[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四榫头8插入第五榫头9与右侧边缘之间的 空间中,或,第五榫头9插入第四榫头8与左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形成的连接结构中,设置 有销锁5,销锁5沿水平方向插入所述连接结构中。
[0050] 采用销锁结构,可以加强对墙板榫卯连接处的连接程度,提高组合墙的整体连接 程度,进而提高组合墙的牢固度。
[0051 ] 具体实施例一
[0052]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膨石组合墙,每块所述墙板的上下 侧面中,一个面上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榫头1,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上下 方向延伸的第一卯槽2,在安装的过程中,将第一榫头1插入第一卯槽2;每块所述墙板的前 侧面或后侧面的左右两端中,一端设置有高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榫头3,另一端设置有 深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卯槽4,在安装的过程中,将两个第二榫头3并列插入一个第二 卯槽4中。
[0053]从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在组合墙的高度方向,将上一块墙板的下侧面的榫头插 入下一块墙板上侧面上的榫槽中,形成多块墙板上下侧面之间的榫卯连接;
[0054]在组合墙的厚度方向,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 单元的卯槽中,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
[0055] 在组合墙的长度方向,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和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均 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安装:将上一块墙板前、后侧面的右侧榫头插入下一块墙板前、后侧面左 侧的榫槽中,或者,将上一块墙板前、后侧面的左侧榫头插入下一块墙板前、后侧面右侧的 榫槽中;同时,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墙板的前侧面上的榫头与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 元墙板的后侧面上的卯槽连接;形成多块墙板前后侧面、左右侧面之间的榫卯连接。
[0056]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榫头1和第一卯槽2分别位于墙板上下侧面中沿前后方 向的中心位置。
[0057]同时,第二卯槽4与两个第二榫头3连接后,形成的连接结构中,设置有销锁5,销锁 5沿水平方向插入连接结构中。
[0058]其中,每块所述墙板的长、宽、厚的尺寸分别为:80〇1111]1、50〇1111]1、3〇1111]1,所述第一榫头 的长、宽、高的尺寸分别为:8 0 0mm、10 mm、10 mm,所述第一卯槽的长、宽、深的尺寸分别为: 800mm、11mm、11mm;所述第二榫头的长、宽、高的尺寸分别为:500mm、30mm、30mm,所述第一卯 槽的长、宽、深的尺寸分别为:500mm、62mm、31mm 〇
[0059] 将该尺寸的墙板进行组合墙高度、厚度和长度方向的安装后,在墙体的高度方向 的榫头和卯槽连接处,形成90_ X 120mm的实心柱,在墙体的长度方向榫卯连接,同时在连 接处设置的销锁加强了榫卯连接作用。
[0060] 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墙板尺寸,墙体安装完毕后,墙体总厚90mm,中空腔为 30mm,空心率可达到33%,利于隔声,通过进行空气隔声试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 手段进行试验),空气隔声量可大于等于40dB。
[0061]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墙板还可以选用其他的尺寸。也可 以实现沿高度方向的榫头和卯槽连接处形成实心柱,其余的大部分墙体均为空心的,与现 有技术相比,其空心率和空气隔声量均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不仅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 本,更重要的是,组合墙重量轻且刚度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建筑的总重量和刚度,减小了地 震对建筑物作用力的量值,提高了整体建筑物的安全度。
[0062]另外,实践证明,该组合墙板表面平整度十分理想,便于装饰涂层的施工。
[0063]可见,依据连接做法、冲击强度、防火、隔声、轻质诸多方面衡量,本实施例提供的 榫卯式组合墙板是一种理想的多功能组合墙板。
[0064]本实施例中,墙板可以采用膨石芯材。其中,膨石芯材的物理力学耐久性指标见表 1~3〇
[0065]表1膨石芯材物理性能指标 [0066]
[0067]表2膨石芯材力学性能指标 [0068]
[0069]表3膨石芯材耐久性技术指标
[0070]
[0071] 膨石芯材是A1级材料,耐火极限高,所用材料为工业废料的混合料,不仅节能而且 环保。以膨石芯材为材料的组合墙质量轻,强度高,脆性小,伸缩性好。当地震作用侵袭时, 刚度小,承受的地震力作用小,将有效提高整体建筑的抗震性能。
[0072]具体实施例二
[0073]如图5-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膨石组合墙,每块所述墙板的上下侧面 中,一个面上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榫头6,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上下方向 延伸的第三卯槽7,第三榫头6可插入第三卯槽7;每块所述墙板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设置有 高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四榫头8和第五榫头9,第四榫头8设置在左侧边缘处,第五榫头9 设置在靠近右侧边缘处,第四榫头8可插入第五榫头9与右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或,第四榫 头8设置在靠近左侧边缘处,第五榫头9设置在右侧边缘处,第五榫头9可插入第四榫头8与 左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每块所述墙板的左右侧面中,一个面上设置有高度沿左右方向延 伸的第六榫头10,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卯槽11,第六榫头10可插 入第四卯槽10中。
[0074] 上述结构的墙板,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在组合墙的高度方向,将上一块墙板的下侧 面的榫头插入下一块墙板上侧面上的榫槽中,形成多块墙板上下侧面之间的榫卯连接;
[0075] 在组合墙的厚度方向,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 单元的卯槽中,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
[0076] 在组合墙的长度方向,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和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均 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安装:将上一块墙板左、右侧面的榫头插入下一块墙板右、左侧面的榫槽 中;同时,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墙板的前侧面上的榫头与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墙 板的后侧面上的卯槽连接;形成多块墙板前后侧面、左右侧面之间的榫卯连接。
[0077]其中,第三榫头6和第三卯槽7分别位于所述墙板上下侧面中沿前后方向的中心位 置。
[0078] 同时,第六榫头10和第四卯槽11分别位于所述墙板左右侧面中沿前后方向的中心 位置。
[0079] 另外,第四榫头8插入第五榫头9与右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或,第五榫头9插入第 四榫头8与左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形成的连接结构中,设置有销锁5,销锁5沿水平方向插 入所述连接结构中。
[0080]其中,每块所述墙板的长、宽、厚的尺寸分别为:800臟、50〇1111]1、3〇1111]1,所述第三榫头 的长、宽、高的尺寸分别为:800mm、10mm、10mm,所述第三卯槽的长、宽、深的尺寸分别为: 800mm、11mm、11mm;所述第四榫头和所述第五榫头的长、宽、高的尺寸分别为:500mm、30mm、 30mm,所述第五榫头设置在距离右侧边缘30mm处,或,所述第四榫头设置在距离左侧边缘 30mm处;所述第六榫头的长、宽、高的尺寸分别为:500mm、10mm、10mm,所述第四卯槽的长、 宽、高的尺寸分别为:500mm、11mm、11mm。
[0081]将该尺寸的墙板进行组合墙高度、厚度和长度方向的安装后,在墙体的高度方向 的榫头和卯槽连接处,形成90_ X 120mm的实心柱,在墙体的长度方向榫卯连接,同时在连 接处设置的销锁加强了榫卯连接作用。
[0082]根据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墙板尺寸,墙体安装完毕后,墙体总厚90mm,中空腔为 30mm,空心率可达到33%,利于隔声,通过进行空气隔声试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 手段进行试验),空气隔声量可大于等于40dB。
[0083]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墙板还可以选用其他的尺寸。也可 以实现沿高度方向的榫头和卯槽连接处形成实心柱,其余的大部分墙体均为空心的,与现 有技术相比,其空心率和空气隔声量均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不仅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 本,更重要的是,组合墙重量轻且刚度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建筑的总重量和刚度,减小了地 震对建筑物作用力的量值,提高了整体建筑物的安全度。
[0084]另外,实践证明,该组合墙板表面平整度十分理想,便于装饰涂层的施工。
[0085] 可见,依据连接做法、冲击强度、防火、隔声、轻质诸多方面衡量,本实施例提供的 榫卯式组合墙板是一种理想的多功能组合墙板。
[0086] 本实施例中,墙板可以采用膨石芯材。其中,膨石芯材的物理力学耐久性指标见具 体实施例一中的表1~3所示。
[0087] 上述具体实施例一和二中的墙板,可以采用如下的制备过程,工序依次包括:
[0088] 研发从原材料的配方开始,确定胶凝材料、"成石剂"、轻骨料、水的用量,优化榫卯 的断面尺寸和设置位置。采用现有的试验方法进行包括:原材料立方体抗压试验和整体墙 抗冲击试验。其工序依次为:原材料配置、搅拌、模具安放在振动平台、布钢丝网、浇筑、养 护、检验、入库。
[0089] 上述具体实施例一和二中的组合墙,可以采用如下的安装过程,工序依次包括:放 线定位、设15厚聚合物砂浆、墙与主体结构处设10厚聚合物砂浆与主体结构粘连、榫卯刷胶 浆、循环作业、与楼板结合处设置聚合物砂浆与楼板粘连、外观检验、勾缝补强、磨平、抽样 检测。
[0090]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提供的膨石组合墙,在所述组合墙的厚度方向,由两层结构相同的墙板组合单元榫 卯连接而成,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第 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该结构的墙体安装 完毕后,除了沿高度方向的榫头和卯槽连接处形成实心柱外,其余的大部分墙体均为空心 的,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墙,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空心率和空气隔声量均得 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不仅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组合墙重量轻且刚度小, 从而降低了整个建筑的总重量和刚度,减小了地震对建筑物作用力的量值,提高了整体建 筑物的安全度。
[0091]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 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92] 本领域人员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的时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适应性调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并发进行。
[0093] 上述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 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设备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方 法所述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所述计算机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智能移 动终端、智能家居设备、穿戴式智能设备、车载智能设备等;所述的存储介质,例如:RAM、 ROM、磁碟、磁带、光盘、闪存、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记忆棒、网络服务器存储、网络云存储 等。
[0094]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 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 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 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 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 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 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9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膨石组合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合墙的厚度方向,由两层结构相同的墙板组 合单元榫卯连接而成,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 槽中,第二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榫头插入第一层所述墙板组合单元的卯槽中;两层所述 墙板组合单元均由多块带有榫头和卯槽结构的墙板榫卯连接而成,在所述组合墙的长度和 宽度方向,上一块所述墙板的榫头插入下一块所述墙板的卯槽中,同时,下一块所述墙板的 榫头插入上一块所述墙板的卯槽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石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墙板的上下侧面中,一个 面上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榫头,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 一卯槽,所述第一榫头可插入所述第一卯槽;每块所述墙板的前侧面或后侧面的左右两端 中,一端设置有高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榫头,另一端设置有深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 二卯槽,每个所述第二卯槽中可插入两个所述第二榫头。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石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头和所述第一卯槽分别 位于所述墙板上下侧面中沿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石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卯槽与两个所述第二榫头 连接后,形成的连接结构中,设置有销锁,所述销锁沿水平方向插入所述连接结构中。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石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墙板的上下侧面中,一个 面上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榫头,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 三卯槽,所述第三榫头可插入所述第三卯槽;每块所述墙板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设置有高 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四榫头和第五榫头,所述第四榫头设置在左侧边缘处,所述第五榫 头设置在靠近右侧边缘处,所述第四榫头可插入所述第五榫头与右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 或,所述第四榫头设置在靠近左侧边缘处,所述第五榫头设置在右侧边缘处,所述第五榫头 可插入所述第四榫头与左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每块所述墙板的左右侧面中,一个面上设 置有高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六榫头,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深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卯 槽,所述第六榫头可插入所述第四卯槽中。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石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榫头和所述第三卯槽分别 位于所述墙板上下侧面中沿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石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榫头和所述第四卯槽分别 位于所述墙板左右侧面中沿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石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榫头插入所述第五榫头与 右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或,所述第五榫头插入所述第四榫头与左侧边缘之间的空间中,形 成的连接结构中,设置有销锁,所述销锁沿水平方向插入所述连接结构中。
【文档编号】E04B2/72GK205475866SQ20162011556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4日
【发明人】陈智勇, 王文明
【申请人】北京天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