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1387阅读:2121来源:国知局
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包括主龙骨和次龙骨,所述主龙骨和所述次龙骨相交设置,在所述主龙骨和所述次龙骨相交位置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龙骨插接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次龙骨卡接连接。所述连接件为T型腔体,所述T型腔体的上部为倒U型,下部为所述倒U型边缘向内颈缩后向下延伸而成。所述连接件通过插槽与所述主龙骨插接连接。所述插槽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延长向中部。本申请解决了主龙骨和次龙骨相交位置连接可靠性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对减震(振)要求较高的吊顶系统。
【专利说明】
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装修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修工程中的吊顶系统中的龙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吊顶施工中,主龙骨和次龙骨交接位置往往需要进行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现有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方式为通过在次龙骨端部预先设置的连接件,在次龙骨与主龙骨交接时,通过端部连接件插接实现交接位置的连接,此连接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在主龙骨和次龙骨交接位置,仅在主龙骨和次龙骨接触面进行连接,且由于连接件设置在龙骨本体上,本身会对连接位置处的截面有所削弱,所以当吊顶受到震(振)动时,此位置容易由于震(振)动发生矿棉板脱落或结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上述工程实际,本申请提出一种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通过将连接件设置在龙骨本体外,实现在主龙骨和次龙骨交接位置全方位的固定,解决了现有的连接件位于本体上连接的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包括主龙骨和次龙骨,所述主龙骨和所述次龙骨相交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龙骨和所述次龙骨相交位置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龙骨插接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次龙骨卡接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次龙骨通过螺栓连接。
[0007]具体地,所述连接件为T型腔体,所述T型腔体的上部为倒U型,下部为所述倒U型边缘向内颈缩后向下延伸而成。
[0008]具体地,所述T型腔体下部的腔体壁上预先开设有栓孔。
[0009]优选地,所述栓孔为长圆孔。
[0010]具体地,所述连接件通过插槽与所述主龙骨插接连接。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延长向中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栓孔位于所述插槽两侧。
[0013]具体地,所述连接件为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扣合而成。
[0014]具体地,所述第一组件具有倒L型本体,所述倒L型本体顶边边缘有弯钩,侧边向与顶边相同向弯折形成第一凸台。
[0015]具体地,所述第二组件具有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在与所述第一凸台对应位置弯折形成第二凸台。
[0016]具体地,所述第一组件顶边的边缘有间隔的卡槽,所述第二组件顶部边缘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片。
[0017]进一步地,所述卡片关于所述板状本体偏心设置。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申请通过两个片状分体相配合,实现主龙骨和次龙骨十字交接位置处的包围式固定方式,相对于现有的面接触式固定方式其具有连接位置的固定的更牢靠,其抗冲击的性能更强,整个龙骨骨架更稳定。
[0020]另外,由于本申请的组合连接件其连接件设置在龙骨本体之外,对龙骨端部的截面无削弱,确保了龙骨端部的强度与龙骨本体相同,避免了连接位置成为强度薄弱区域。
[0021]再者,本申请中的两个组件均为一体件,其本身的整体性良好。
[0022]本申请中的两个组件扣合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施工方便。【附图说明】
[0023]图1是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示意图;[〇〇24]图2是连接件立体图;[〇〇25]图3是第一组件立体图;[〇〇26]图4是第二组件立体图;[〇〇27] 附图标记:1-第一组件、101-顶边、102-卡槽、103-弯钩、104-侧边、105-第一凸台、 106-第一栓孔、107-第一插槽、2-第二组件、201-板状本体顶部、202-卡片、203-第二凸台、 204-第二栓孔、205-第二插槽、3-主龙骨、4-第一次龙骨、5-第二次龙骨、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9]请参见图1,图1为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示意图;一种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包括主龙骨3和次龙骨(通常情况下次龙骨为两根,如图1中所示,包括第一次龙骨4和第二次龙骨5,第一次龙骨4和第二次龙骨5线性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所述主龙骨3和所述次龙骨相交设置,在所述主龙骨和所述次龙骨相交位置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龙骨3插接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次龙骨卡接连接,为了从侧面将所述连接件与龙骨骨架固定,形成立体式的连接方式,连接件同时与所述次龙骨通过螺栓6连接。
[0030]所述连接件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图2,它包括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所述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扣合连接,扣合后形成T型腔体,所述T型腔体的上部为倒U型,下部为所述倒U型边缘向内颈缩后向下延伸而成,T型腔体上下贯通。为了与主龙骨插接,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上均开设有插槽,扣合后形成主龙骨穿行的插槽。[0031 ]由于通常情况下,主龙骨为倒T型龙骨,倒T型龙骨的顶部宽度大于腹板厚度,因此,用于与主龙骨卡接的主龙骨卡槽上部的宽度大于下部的宽度。
[0032]上述第一组件1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第一组件1具有倒L型本体的一体件,其顶边101向其板面内凹形成的卡槽102,此卡槽102为非连续卡槽,其顶边101边缘有向下弯折形成的弯钩1〇3(此弯钩用于卡合第二组件2的边缘),其侧边104向内弯折形成与次龙骨肋部接触的第一凸台105。[〇〇33]第一凸台105以上部分形成次龙骨一侧的肋部卡接部,以下部分充当次龙骨一侧的腹板卡接部,在第一凸台105以下的侧边上开设有两个栓孔第一 106,在两个第一栓孔106 之间的侧边上开设有主龙骨一侧第一卡槽107,由于主龙骨通常为倒T型龙骨,其顶部的肋宽度较腹板厚,所以主龙骨一侧第一卡槽107上部的宽度大于下部的宽度。
[0034]上述第二组件2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第二组件2具有板状本体的一体件,板状本体顶部201有向板状本体两侧不对称延伸的卡片202,所以卡片202相对于板状本体为偏心设置(即卡片202在宽度方向关于板状本体不对称),板状本体的中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凸台203,第二凸台203的上部形成次龙骨另一侧的肋部卡接部,第二凸台203的下部形成次龙骨另一侧的腹板卡接部,在腹板卡接部开设有两个第二栓孔204,在两个第二栓孔204之间的侧边上开设有主龙骨另一侧第二卡槽205,由于主龙骨通常为倒T型龙骨,其顶部的肋宽度较腹板厚,所以主龙骨另一侧第二卡槽205也是上部的宽度大于下部的宽度。[〇〇35]需要说明的两点:[〇〇36](一)在第二组件2中,与第二凸台203相同方向的卡片202部分较窄,其用于与第一组件1的卡槽201卡接,与第二凸台203相反方向的卡片202部分较宽,其用于与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扣合时的握持。
[0037](二)第一组件1上栓孔位置、凸台位置和主龙骨插槽位置均与第二组件2上的位置——对应。[〇〇38]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包括主龙骨和次龙骨,所述主龙骨和所述次龙骨相交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龙骨和所述次龙骨相交位置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龙骨插接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次龙骨卡接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次龙骨通过螺栓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T型腔体,所述T型腔体的上部为倒U型,下部为所述倒U型边缘向内颈缩后向下延伸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腔体下部的腔体壁上预先开设有栓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孔为长圆孔。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通过插槽与所述主龙骨插接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延长向中部。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孔位于所述插槽两侧与所述次龙骨腹板对应位置。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扣合而成。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具有倒L型本体,所述倒L型本体顶边边缘有弯钩,侧边向与顶边相同向弯折形成第一凸台。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具有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对应位置弯折形成第二凸台。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顶边的边缘有间隔的卡槽,所述第二组件顶部边缘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片。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关于所述板状本体偏心设置。
【文档编号】E04B9/12GK205577217SQ201620244335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8日
【发明人】李昂, 赵云平, 李楠
【申请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