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削弱型的半通缝连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142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削弱型的半通缝连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削弱型的半通缝连梁,包括上连梁肢和下连梁肢,上连梁肢和下连梁肢通过跨中位置的半通缝相连,半通缝的长度为梁肢长度的0.7~0.8倍,上连梁肢和下连梁肢通过交叉斜筋和纵筋固定,纵筋由箍筋固定,箍筋各自独立,交叉斜筋和纵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墙肢内。本实用新型的连梁具有高延性、高耗能等优点,解决了完整的半通缝连梁在高烈度地震下,半通缝处的混凝土不易破坏完全的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削弱型的半通缝连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削弱型的半通缝连梁。
【背景技术】
[0002]钢筋混凝土连梁是影响剪力墙强度、刚度和延性等性能的重要构件,其跨高比往往较小,致使破坏形态具有剪切特点,延性差,严重地影响了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由于连梁固有的受力特性,通过调整纵筋和箍筋的配筋比率来避免脆性剪切破坏以实现延性弯曲破坏是不可能的,若将上连梁肢与下连梁肢之间用长度与梁长相等的半通缝相连,在高烈度地震作用下,半通缝处不会轻易被破坏,达不到耗散大量地震能量的作用,因此必须对现有半通缝的连梁形式进行削弱,以改变原有受力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削弱型的半通缝连
Wi
O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削弱型的半通缝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梁肢和下连梁肢,所述上连梁肢和下连梁肢通过半通缝相连,所述半通缝设在上连梁肢和下连梁肢之间的跨中位置,所述半通缝的长度为梁肢长度的0.7?0.8倍,所述上连梁肢和下连梁肢通过交叉斜筋和纵筋固定,所述纵筋由箍筋固定,所述箍筋各自独立,所述交叉斜筋和纵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墙肢内。
[000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连梁具有高延性、高耗能等优点,解决了完整的半通缝连梁在高烈度地震下,半通缝处的混凝土不易破坏完全的问题,使其在高烈度地震作用下,连梁沿水平纵轴裂开,形成上下各自独立的墙肢,各自以单独受弯为主,因而有足够的延性来耗散地震能量,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提高剪墙的抗震能力,应用前景广阔;而在低烈度地震作用下,削弱型的半通缝连梁完全可以与整截面连梁具有基本相同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连梁在使用荷载下,刚度大;纵筋屈服后有足够的延性,能承受较大的塑性转角,耗能理想。预计通过该连梁可以控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反应。因此,在地震区对于连梁跨高比小于0.2的剪力墙,可采用削弱型的半通缝连梁。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0010]图3为图2中A-A向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披露。
[0012]实施例1
[001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削弱型的半通缝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梁肢2和下连梁肢3,所述上连梁肢2和下连梁肢3通过半通缝4相连,所述半通缝4设在上连梁肢2和下连梁肢3之间的跨中位置,所述半通缝4的长度为梁肢长度的0.7倍,所述上连梁肢2和下连梁肢3通过交叉斜筋6和纵筋5固定,所述纵筋5由箍筋7固定,所述箍筋7各自独立,所述交叉斜筋6和纵筋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墙肢I内。
[0014]实施例2
[001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削弱型的半通缝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梁肢2和下连梁肢3,所述上连梁肢2和下连梁肢3通过半通缝4相连,所述半通缝4设在上连梁肢2和下连梁肢3之间的跨中位置,所述半通缝4的长度为梁肢长度的0.8倍,所述上连梁肢2和下连梁肢3通过交叉斜筋6和纵筋5固定,所述纵筋5由箍筋7固定,所述箍筋7各自独立,所述交叉斜筋6和纵筋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墙肢I内。
【主权项】
1.一种削弱型的半通缝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梁肢和下连梁肢,所述上连梁肢和下连梁肢通过半通缝相连,所述半通缝设在上连梁肢和下连梁肢之间的跨中位置,所述半通缝的长度为梁肢长度的0.7?0.8倍,所述上连梁肢和下连梁肢通过交叉斜筋和纵筋固定,所述纵筋由箍筋固定,所述箍筋各自独立,所述交叉斜筋和纵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墙肢内。
【文档编号】E04C3/20GK205577257SQ201620177899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9日
【发明人】于德湖, 徐志勇, 李阳, 李善娇
【申请人】青岛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