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503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锁,特别是可更换锁钩的挂锁。
下面综合以上文献阐述一下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基本结构及更换锁钩原理。
现有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内部结构和动作原理都是非常相似的。如图3-11所示,挂锁由锁体16、锁钩14、锁胆17、驳轴18、钢球15、19、Z形填充块22等主要零、部件组成。图5表示的是联轴节的装配关系,这个联轴节由胆脚17b、17c、Z形填充块22及驳轴的两只牙18f、18g组成。图3表示的是锁紧状态下挂锁的结构。驳轴18的圆柱面18a,18b将两个钢球15、19向外挤出,落入锁钩14的两个凹部14a、14b内,锁钩长端14c的一段圆柱形钩脚14e卡在锁体16内不能弹出。开锁时,如图4所示,钥匙20按照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即由下向上看的顺时针方向,扭转一个角度,扭转的动作通过联轴节传递到驳轴18上,因此驳轴也随之扭转同样的角度。之后,驳轴上的一对弧形凹部18d、18e对正一对钢球15、19,使钢球缩入驳轴内。这样,钢球不再卡住锁钩,锁钩便处于被释放状态。在锁钩弹簧21的作用下,锁钩14向上弹出,于是,锁便打开了。
锁钩14的形状如图6所示,它有两个与钢球配合使用的弧形凹部14a、14b,还有一个扁位14f。扁位14f的作用是,在开锁时,可以让锁钩14的长端14c不受钢球15的阻挡而向上弹出。锁钩的长端14c下部设有一个颈状凹部14d,下端部有一个圆柱形钩脚14e。颈状凹部14d可使锁钩14在开锁状态下作水平旋转,如图7所示。
由于圆柱形钩脚14e的阻挡,开锁后,锁钩14仍然不能脱离锁体16完全弹出。所以,此种状态下是不能更换锁钩的。为了更换锁钩,在目前市场上所见的现有可更换锁钩的挂锁上,采用让驳轴18多转一个附加角度的方法,使驳轴18上的凹部18c对正钢球15。凹部18c比18d深,所以钢球15可以藏得更深一些,参看图4。这样,钢球15就不再能挡住圆柱形钩脚14e,锁钩14就顺利地弹离锁体16,从而进入更换锁钩状态。此时可将另外的锁钩置入,比如将图2所示的锁钩12、13置入,按照与上述开锁方向相反的方向扭转驳轴,便可完成更换锁钩操作了。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驳轴18的扭转动力来自于钥匙20。钥匙20通过锁胆17把扭力传递到驳轴18上。正常情况下,锁胆的扭转角是按照开、闭锁的需要设定的,该扭转角由限位钉17a控制。如前所述,这个扭转角不能满足更换锁钩时需要的驳轴扭转角。要想使驳轴18多转一个供更换锁钩用的附加扭转角,就必须将锁胆17拔出,然后把限位钉17a拔出来,将锁胆17重新置入锁体16内,扭转驳轴18,才可以更换锁钩。换句话说,现有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在更换锁钩时,必须先拔下限位钉17a,另外,要多转扭转角,操作起来是比较麻烦的。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可更换锁钩的挂锁进行改进,提供结构更加简单、更换锁钩操作也更加方便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至少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使消费者在购买时多一种选择。
所谓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它的基本机制是,在正常开锁状态下,锁钩弹出,但不能弹离锁体。因为钩脚一般是圆柱形的,它不能越过由驳轴及钢球组成的关卡。如前所述,市场上所见的现有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是在驳轴上增加一个深度较深的弧形凹部,以让钩脚顺利通过而达到更换锁钩的目的。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实用新型则是走另外一条路子,即取消在驳轴上的更换锁钩用的弧形凹部,在驳轴或钩脚中设置一个小钢珠,这个钢珠可以在驳轴或钩脚内按人们的设定伸出或缩入,以达到卡住或放行钩脚的目的。简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就是用增加可以伸缩的小钢珠的方法,取代现有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用增加驳轴弧形凹部的方法,达到了更换锁钩的目的。
也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更换锁钩的挂锁,该挂锁包括锁钩,锁体,设在锁体内的锁胆、驳轴、Z形填充块、两个钢球及回匙弹簧,其特征为,所述驳轴上只设有两个相背的对着所述两个钢球的弧形凹部,使其中的一个钢球夹在锁钩和一弧形凹部之间;在夹着钢球的锁钩和弧形凹部二者之一上对着钢球开有一变径通孔,其入口大出口小;一钢珠放置在所述通孔中,该钢珠的直径小于所述入口尺寸但大于所述出口尺寸。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与现有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结构不同的新型可更换锁钩的挂锁,该挂锁包括锁钩,锁体,设在锁体内的锁胆、驳轴、Z形填充块、两个钢球及回匙弹簧,其特征为,所述驳轴上只设有两个相背的对着锁体中的所述两个钢球的弧形凹部,从一侧凹部的弧形表面开始到另一侧凹部的弧形表面止,开有一变径通孔,该通孔的入口大,出口小;在对着Z形填充块的所述驳轴的一端开有一中心盲孔,该盲孔的轴线与上述通孔的轴线大体垂直相交;一钢珠放置在所述通孔中,该钢珠的直径小于所述入口尺寸但大于所述出口尺寸,使之可部分凸出到所述通孔的出口外,但不能完全漏到所述出口外;在所述盲孔中设有一弹簧及一滑柱,所述滑柱具有凹陷部位,且可在所述盲孔中沿盲孔的轴线滑动,从而可使滑柱的凹陷部位对准所述钢珠,使钢珠靠住所述凹陷部位缩入到所述通孔内,不再凸出到驳轴的弧形凹部的表面外而卡住锁钩,从而使所述锁钩可弹出锁体,以更换锁钩。
所述滑柱可以为颈状,它具有曲面状的颈部,更换锁钩时,该颈部对准所述钢珠。
在对着所述滑柱的Z形填充块的端面中可开有一小孔,该孔中可插入一顶针,向上推顶针就可压缩所述弹簧而把所述滑柱顶到尽头。
在所述滑柱的柱面上制有一个扁位,更换锁钩时,该扁位对准所述钢珠。
在对着所述Z形填充块的滑柱的端面中可开有一槽,一螺丝刀可插入到该槽中来转动所述滑柱。
所述槽中可卡有一个销钉,从而将所述滑柱及弹簧封在所述盲孔内。
所述通孔可以是一锥形孔。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与现有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结构不同的新型可更换锁钩的挂锁,该挂锁包括锁钩,锁体,设在锁体内的锁胆、驳轴、Z形填充块、两个钢球及回匙弹簧,其特征为,所述驳轴上只设两个开锁时与所述钢球对准的弧形凹部;在所述锁钩的钩脚上沿垂直于锁钩轴线的方向贯穿钩脚开有一通孔,该通孔是一变直径孔,其入口大但出口小;在所述钩脚下端开有一中心盲孔,该盲孔中插入一弹簧及一滑柱,该滑柱的柱面上制有凹陷部位;一钢珠从所述通孔的入口放入所述通孔中,该钢珠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入口,但大于所述通孔的出口,从而使该钢珠可从所述通口的出口部分地凸出但不会完全漏出。
在所述钩脚的下端中可开有一小孔,此小孔中可钉入一销钉,从而将所述滑柱及弹簧封入所述钩脚的盲孔内。
所述滑柱的凹陷部位为颈状或者扁位。
在所述钩脚的侧面可设有一弧形凹部,更换锁钩时,该凹部使锁钩不被钢珠卡住而顺利弹出。
所述通孔可以是一锥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挂锁在更换锁钩时,使钥匙仍然保持正常开、闭锁时所用的扭转角,即不必让驳轴多转一个附加角度。因此,就没有必要拔出限位钉,甚至连锁胆都不必拆下,所以,更换锁钩的操作变得简单了。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不必设置专为更换锁钩的附加扭转角,所以驳轴的圆柱面上由现有的具有三个弧形凹部改为只有两个弧形凹部,简化了驳轴的结构。


图1表示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外观;图2表示更换锁钩举例;图3表示现有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在锁紧状态下的结构;图4表示现有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在开锁状态下的结构;图5表示现有挂锁的联轴节的装配;图6表示可更换的锁钩的结构;图7表示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开锁状态;图8表示现有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驳轴;图9表示联轴节中的回匙弹簧;
图10表示现有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Z形填充块;
图11表示通用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锁胆;
图12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结构-开锁状态;
图13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结构-更换锁钩状态;
图14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在更换锁钩时,顶针与联轴节的装配关系;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驳轴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
图15所示驳轴的立体图;
图17是
图15所示驳轴的立体分解图;
图18表示小钢珠凸出
图15所示驳轴的状态;
图19表示小钢珠缩入
图15所示驳轴的状态;图20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颈状滑柱;图21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Z形填充块;图22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顶针;图23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结构;图24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驳轴结构,-小钢珠凸出状态;图25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驳轴结构-小钢珠缩入状态;
图26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驳轴结构-小钢珠缩入状态;图27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驳轴结构-小钢珠凸出状态;图28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驳轴结构;图29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结构;图3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驳轴的立体图;图3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驳轴的另一个立体图;图3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钩脚的主视图;图3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钩脚的后视图;图3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钩脚及滑柱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钩脚及滑柱在小钢珠凸出状态的立体图;图3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挂锁的钩脚及滑柱在小钢珠缩入状态的立体图。
所谓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它的基本机制是,在正常开锁状态下,锁钩14弹出,但不能弹离锁体16。因为钩脚14e是圆柱形的,它不能越过由同驳轴18及钢球15组成的关卡。如前所述,市场上所见的现有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是在驳轴18上增加一个深度较深的弧形凹部18c,来让钩脚14e顺利通过而达到更换锁钩的目的。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实用新型则是走另外一条路子,即取消在驳轴上的更换锁钩用的弧形凹部18c,在驳轴(
图13的27、图23的30)或钩脚上(图34的40a)设置一个小钢珠42,这个钢珠可以在驳轴或钩脚内按人们的设定伸出或缩入,以达到卡住或放行钩脚40a的目的。简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就是用增加可以伸缩的小钢珠的方法,取代现有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用增加驳轴弧形凹部的方法,达到了更换锁钩的目的。
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可更换锁钩的挂锁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改进的部分都是与更换锁钩功能有关的零、部件,即驳轴18和钩脚14e,如图7中的粗线部分所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开锁、闭锁的操作与现有的挂锁完全一样,但更换锁钩的操作因结构不同而不同。
下面首先参照
图12-22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挂锁的更换锁钩结构特点及动作原理。

图16及17所示,驳轴27的圆柱面上只有两个弧形凹部27c、27d,驳轴的底部有一中心孔27a,从弧形凹部27c中部的表面向驳轴27里钻有一个横驳轴27的小孔27e。这个小孔是一个锥形的或变直径的通孔,可以把一个小钢珠由一侧凹部27c置入并使该钢珠从另一侧凹部27d的表面凸出去,如
图15和18所示,球的表面26a凸出到凹部27d外,但不能从孔27e完全漏出到凹部27d以外。
驳轴27的中心孔27a内设置有一个颈状滑柱25,如
图17、18和19所示,该滑柱25可以在中心孔27a内上、下滑动。如图20所示,颈状滑柱25的顶端有一个藏弹簧24的坑25d,其颈部25a是用来藏小钢珠26的。在中心孔27a内置入小钢珠26、弹簧29及颈状滑柱25以及之后进行中心孔27a的封口。如
图12所示,封口的办法可以是用凿子在中心孔27a的下端凿几个坑27e,使孔壁塑性变形而达到封口目的。封口后,内置的上述三个零件,即小钢珠26、弹簧29及滑柱25就不能脱离驳轴27了。
当颈状滑柱25向上移动到尽头,压缩弹簧29时,如
图19所示,柱的颈部25a对准小钢珠26,此时钢珠26便缩入横孔27e内,使钢珠26不再凸出于凹部27d的表面。

图19和22所示,颈状滑柱25的上移由一支顶针23向上推动来实现。顶针23上粗下细,如图22所示。此外,在现有填充块22的中心部位钻一个小孔28a,制成本实用新型的Z形填充块28,见图21。更换锁钩时,首先把锁胆17抽出,再把顶针23的细端插入Z形填充块28的小孔28a内,然后重新把锁胆17置入锁体16内。这样,顶针23就会把颈状滑柱25向上顶,驳轴27上的小钢珠26便会缩入滑柱25的颈部25a内,为更换锁钩提供了条件,如
图19所示。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顶针23于正常使用锁的时候是不放入锁内的,只有更换锁钩时才使用。
还有一点要着重说明的是,由于采用了新的更换锁钩结构,使现有驳轴18的三个弧形凹部18c、18b、18e,简化成本实用新型的驳轴27的两个弧形凹部27c、27d,其基本措施是在凹部27d上加了一个钢珠26,当钢珠26凸出于凹部27d的弧形表面时,小钢珠26将钢球15向外顶出,使钢球15卡住锁钩14的圆柱形钩脚14e而不能将锁钩14拔出,从而也就不能更换锁钩。但是,当小钢珠全部缩入驳轴27的横孔27e内而缩到凹部27d的弧形表面以里之后,钢球15又进一步藏入驳轴的弧形凹部27d内,此时钢球15就不能卡住锁钩14的圆柱形钩脚14e,这样就可以弹出锁钩,从而可以进行更换锁钩的操作了,如
图14、19所示。换句话说,由于有了可以伸、缩的小钢珠,因此可使驳轴由三个弧形凹部变成两个弧形凹部,简化了驳轴的结构,使其加工变得更加简单。
下面参照图23-28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挂锁的更换锁钩结构特点及动作原理。
驳轴30与第一个实施例的驳轴27的外形和结构非常相似,有一样的两个弧形凹部30a、30b,有中心孔30c,也有弹簧29及小钢珠26。所不同的是,在第二个实施例中,颈形滑柱是一条带有一个扁位31b的滑柱31。滑柱31的下端面开有一字形槽31a,该槽31a卡在一个限位销钉33上,当正常开、闭锁时,不是滑柱31的扁位31b对准小钢珠26,而是滑柱31的圆柱面31c对准小钢珠26并将其挤出,见图24,因此,开锁后,钩脚14e被小钢珠26卡住,不能弹出锁钩14,所以也就不能更换锁钩。当更换锁钩时,先将锁胆17取出,然后将螺丝刀34插入滑柱31的一字形槽31a内,见图27,旋转螺丝刀34压缩弹簧29并拨转滑柱31,令扁位31b对正小钢珠26,使小钢珠26缩入横孔30e内,不再凸出于凹部30a的弧形表面外,所以就不能卡住锁钩的圆柱形钩脚14e,见图25、26,这样就可将锁钩弹出,然后更换锁钩了。
下面参照图29-36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挂锁的换钩结构特点及动作原理。
在第三个实施例中,更换锁钩的结构特点是,驳轴41的外形与第一、第二个实施例的完全相同,具有两个弧形凹部41a、41b,但驳轴41没有中心孔,自然驳轴41内也不设滑柱、弹簧和小钢珠,如图29~31所示。在该第三个实施例中,如图32-36所示,在锁钩40的钩脚40a的下端面中有一个孔40c,且钩脚40a钻有一通孔,在图32-36中,标号40b表示该通孔的入口,标号40e表示该通孔的出口,该通孔是一个锥形孔或一变直径孔,沿着其长度直径是改变的,入口40b大,出口40e小,一粒小钢珠42由入口40b置入,但在出口40e只能凸出一部分而不能完全漏出。孔40c内置入弹簧43及滑柱45,然后用销钉44打入钩脚下端的小孔40f,将滑柱、钢珠及弹簧封在孔40c内。钩脚40a的侧面还有一个弧形凹部40d,其作用是,在更换锁钩时,锁钩不会被钢球15卡住,见图35、36。
当更换锁钩时,如图35所示,先把一螺丝刀46从锁体16的排水孔16a插入到钩脚40a中的滑柱45上的孔40c内,使该螺丝刀46对准滑柱下端的一字形槽45a,旋转螺丝刀46压缩弹簧43,并将滑柱45旋转180°。这样,钢珠42便由被滑柱圆柱面45c挤出状态转为藏入扁位45b的状态。用钥匙20把锁打开,再旋转锁钩40,使钩脚40a的凹部40d对准钢球15,见图23,锁钩40便可弹离锁体16,之后便可以更换锁钩了。
以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图示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细节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结合以上的说明可以作出各种改型、修改、改进及等同替换,所有这些也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更换锁钩的挂锁,该挂锁包括锁钩(14;40),锁体(16),设在锁体内的锁胆(17)、驳轴(27;30;41)、Z形填充块(28;22)、两个钢球(15,19)及回匙弹簧(24),其特征为,所述驳轴(27;30;41)上只设有两个相背的对着所述两个钢球(15,19)的弧形凹部(27c,27d;30a,30b,41a,41b),使其中的一个钢球夹在锁钩和一弧形凹部之间;在夹着钢球的锁钩和弧形凹部二者之一上对着钢球开有一变径通孔(27e;30e),其入口(40b)大出口(40e)小;一钢珠(26;42)放置在所述通孔中,该钢珠的直径小于所述入口尺寸但大于所述出口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所述变径通孔设在对着锁钩夹住一个钢球的弧形凹部上,并一直从该弧形凹部通到另一侧弧形凹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在对着Z形填充块的所述驳轴的一端开有一中心盲孔(27a;30c),该盲孔的轴线与上述通孔的轴线大体垂直相交;且在该盲孔中设有一弹簧(29)及一滑柱(25;31),该滑柱具有对准所述钢珠的凹陷部位(25a;31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所述滑柱为颈状,它具有曲面状的颈部(25a)。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在对着所述滑柱的Z形填充块(28)的端面中开有一小孔(28a),该孔中可插入一顶针(23)。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在所述滑柱的柱面上制有一个扁位(31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在对着所述Z形填充块的滑柱(31)的端面中开有一可插入一螺丝刀的槽(31a)。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所述槽(31a)中卡有一个将所述滑柱(31)及弹簧(29)封在所述盲孔(30)内的销钉(3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所述变径通孔(27e;30e)是一锥形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所述变径通孔设在所述锁钩(40)的钩脚(40a)上沿垂直于锁钩轴线的方向贯穿钩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在所述钩脚(40a)下端开有一中心盲孔(40c),该盲孔中插入一弹簧(43)及一滑柱(45),该滑柱(45)的柱面上制有凹陷部位(45b,45c)。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在所述钩脚(40a)的下端中开有一小孔(40f),此小孔中可钉入一将所述滑柱及弹簧封入所述钩脚的盲孔(40c)内的销钉(44)。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所述滑柱的凹陷部位为颈状或者扁位。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可更换锁钩的挂锁,其特征为,在所述钩脚(40a)的侧面中开有一弧形凹部(40d)。
专利摘要可更换锁钩的挂锁,该挂锁包括锁钩,锁体,设在锁体内的锁胆、驳轴、Z形填充块、两个钢球及回匙弹簧,其特征为,所述驳轴上只设有两个相背的对着所述两个钢球的弧形凹部,使其中的一个钢球夹在锁钩和一弧形凹部之间;在夹着钢球的锁钩和弧形凹部二者之一上对着钢球开有一变径通孔,其入口大出口小;一钢珠放置在所述通孔中,该钢珠的直径小于所述入口尺寸但大于所述出口尺寸。
文档编号E05B67/00GK2532201SQ0120053
公开日2003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1日
发明者樊伟权, 杜伟生 申请人:华粤五金有限公司, 艾宝施(香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