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91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靠背椅的改进,特别是一种折叠矮椅。
本设计人在先申请的一款折叠矮椅,包括连体的座垫面料和支架,支架分成四个立面,每个立面由两根相互交叉的斜杆组成,相邻立面的斜杆之间通过上、下脚盘铰接在一起,其中后立面还设有两根靠背立杆,两立杆分别穿过上脚盘的槽孔,下端定位在两侧立面斜杆上,座垫面料分别套固在靠背立杆及上脚盘上。该产品具有折叠方便,收折起体积小,便于携带的特点,但此结构的靠背椅在两斜杆夹角小于45°时(即指上脚盘至铰接点与铰接点至下脚盘间的夹角),斜杆及斜杆各铰接点处受力增大,相应也增大座垫面料在上脚盘等处的受力,目前此结构的折叠椅无法做成矮凳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种支撑结构更可靠,且可做成矮凳状的折叠矮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折叠矮椅,包括座垫面料和支架,支架各立面分别由两根相互交叉且铰接在一起的斜杆组成,相邻立面的斜杆之间通过上、下脚盘铰接在一起,其中两靠背立杆分别穿过后立面上脚盘的槽孔,下端定位在两侧立面斜杆上,其特征是至少在两侧立面前部的斜杆上分别铰接有一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经滑套套设在另一斜杆上。折叠椅收折或撑开时,支撑杆的一端跟随滑套可在斜杆上滑移,不影响整体收折功能;打开后,支撑杆直接将上脚盘或斜杆端部的力传递给下脚盘或另一斜杆端部,起支撑作用,降低斜杆组铰接点处的受力。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增设支撑杆,不但直接减轻两侧斜杆的受力,而且也减轻前立面斜杆的受力,实现折叠椅矮化设计。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折叠矮椅示意图参照
图1并图2,折叠矮椅,包括座垫面料和支架,支架各立面分别由两根相互交叉且铰接在一起的斜杆1组成,相邻立面的斜杆1之间通过上、下脚盘2、3铰接在一起,其中两靠背立杆4分别穿过后立面上脚盘2的槽孔21,下端定位在两侧立面斜杆1上,为实现折叠椅矮化设计,至少在两侧立面前部的一斜杆1上分别铰接有一支撑杆6,支撑杆6的另一端经滑套5套设在另一斜杆1上。打开时如图所示,支撑杆6一端铰接的滑套5恰好顶触在下脚盘上,形成可靠的支撑。两靠背立杆4上固定有一支承块41,支架打开后,支承块41恰好支承着上脚盘2,直接将重力由靠背立杆4传递给斜杆1的端部,对后立面两上脚盘2起辅助支承作用,使四个上脚盘2得到均衡支承。
参照图2,这是一完整的折叠矮椅示意图,座垫面料7可采用连体或分体结构,其分别固定在靠背立杆4的上端部及前立面的两伸出的斜杆1端部,并通过座垫缝圈71套在靠背立杆4上。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矮椅,包括座垫面料和支架,支架各立面分别由两根相互交叉且铰接在一起的斜杆组成,相邻立面的斜杆之间通过上、下脚盘铰接在一起,其中两靠背立杆分别穿过后立面上脚盘的槽孔,下端定位在两侧立面斜杆上,其特征是至少在两侧立面前部的一斜杆上分别铰接有一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经滑套套设在另一斜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矮椅,其特征是两靠背立杆上固定有一支承块,支架打开后,支承块恰好支承着上脚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矮椅,包括座垫面料和支架,支架由相互交叉的斜杆组经上、下脚盘铰接在一起,其中两靠背立杆分别穿过后立面上脚盘的槽孔,下端定位在两侧立面斜杆上,其特征是至少在两侧立面前部的一斜杆上分别铰接有一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经滑套套设在另一斜杆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增设支撑杆,不但直接减轻两侧斜杆的受力,而且也减轻前立面斜杆的受力,实现折叠椅矮化设计。
文档编号A47C4/00GK2478461SQ0124011
公开日2002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9日
发明者郑世飞, 陈依顺, 郑世平, 张天明 申请人:郑世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