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38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推拉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移动式闭合装置类,特别涉及一种推拉门。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推拉门,包括门体(1)、上滑轮(2)、下滑轮(3),其特征在于,门体(1)的下边框(9)的断面为近似于凹形状槽(10),下滑轮(3)的外围固定件完全镶入于凹槽(10)内;其中下滑轮(3)主要由固定支架(4)、活动支架(5)、滑轮体(6)构成,活动支架(5)一端安装有滑轮体(6),另一端通过轴(7)固定在固定支架(4)上,在轴(7)上安装有弹簧(8),该弹簧作用在活动支架(5)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外形立面美观,整体所占空间较小,滑轮负载能力较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下滑轮(3)是内置式的,即下滑轮(3)的外围固定件全部镶入在门体(1)的下边框(9)的内部,并且下滑轮(3)采用了弹簧装置减振,使整个门体的运行更平稳,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在移动过程中,决不会出现脱离轨道现象,因此对下滑轨的结构及其地面水平度的要求较低,使得生产工艺和安装工艺更为简单,降低了产品的整个生产成本。
附图概述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滑轮立体图;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滑轮主视图;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滑轮侧视图;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下滑轮俯视图;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下横框的立体图;附
图11为实用新型下横框的侧视图;具体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
图1-10所示,附图中的总参考标号1-14分别表示门体(1)、上滑轮(2)、下滑轮(3)、固定支架(4)、活动支架(5)、滑轮体(6)、轴(7)、弹簧(8)、门体下边框(9)、凹槽(10)、调整垫片(11)、孔(12)、调节螺栓(13)、观察窗口(1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推拉门,包括门体(1)、上滑轮(2)、下滑轮(3),其中门体(1)由一框体及镶嵌在框体内的门芯板构成,上、下滑轮分别置于门体的上、下边框的内部,门体下横框(9)的结构近似于凹槽形状,下滑轮(3)置于凹槽中,该凹槽的深度以下滑轮(3)的外围固定件能够全部镶入为准,下滑轮(3)主要由固定支架(4)、活动支架(5)、滑轮体(6)构成,活动支架(5)一端安装有滑轮体(6),另一端通过轴(7)固定在固定支架(4)上,在轴(7)上安装有弹簧(8),该弹簧作用在活动支架(5)上,在固定支架(4)上还开有用以放置调整垫片(11)的孔(12),调节螺栓(13)通过在调整垫片(11)中拧动,来调节活动支架(5)的旋转角度,进而实现对滑轮体(6)高低的调节,固定支架(4)上所设的观察窗口(14),用来观察活动支架(5)的调整位置及弹簧(8)的使用情况等,活动支架(5)通过轴与轴承联接,轴承与滑轮体紧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滑轮各设置了两个,对称分置于上、下横框的两端。
权利要求1.一种推拉门,包括门体(1)、上滑轮(2)、下滑轮(3),其特征在于,门体(1)的下边框(9)的断面为近似于凹形状槽,下滑轮(3)的外围固定件完全镶入于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门,其特征在于,下滑轮(3)主要包括固定支架(4)、活动支架(5)、滑轮体(6),活动支架(5)一端安装有滑轮体(6),另一端通过轴(7)固定在固定支架(4)上,在轴(7)上安装有弹簧(8),该弹簧作用在活动支架(5)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移动式闭合装置类,特别涉及一种推拉门。该推拉门包括门体、上滑轮、下滑轮,其门体下边框的断面为近似于凹形状槽,下滑轮的外围固定件完全镶入凹槽中,下滑轮主要由固定支架、活动支架、滑轮体构成,活动支架一端安装有滑轮体,另一端通过轴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在轴上安装有弹簧,该弹簧作用在活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外形立面美观,整体所占空间较小,滑轮负载能力较强,且门体的运行平稳,生产及安装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E06B3/32GK2521343SQ0127430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9日
发明者林九如 申请人:林九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