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64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可收折成为小体积收藏状态以方便携带的椅子。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折叠椅,包括前支架、后支架、连杆、座架、连接件、连接架、椅面、椅背,其中前支架、后支架为中空管状体,前支架和后支架中均含有可伸缩的内管,前支架与后支架通过连接架形成可旋转连接,两根前支架之间和两根后支架之间分别通过中部交叉的剪刀状连杆相连接,座架与前支架、后支架形成可旋转连接,并位于剪刀状连杆与前支架、后支架连接处的上方;椅面、椅背为软质材料,椅面套入座架,椅背套在后支架上。
所述的前支架为中下部带有一节可伸缩内管的中空管状体,内管的下端焊接在中空管状体的底部内壁,内管的上端从中空管状体的切断处向上滑动套接在中空管状体内。
所述的后支架为上部和下部各带有一节可伸缩内管的中空管状体,位于上部内管的上端焊接在中空管状体的顶部内壁,内管的下端从中空管状体的上部切断处向下滑动套接在中空管状体内;位于下部内管的下端焊接在中空管状体的底部内壁,内管的上端从中空管状体的下部切断处向上滑动套接在中空管状体内。
所述的座架为靠近端头部有一打弯的中空管状体,座架一端与后支架的中上部通过铆钉形成可旋转铆接,座架的中部与前支架的中上部通过铆钉形成可旋转铆接。
所述的连杆为两根中部交叉相铆接并可旋转的管状实心体,每根管状实心体的中间各有一段为半截形管状实心体,在半截形管状实心体的两端各有一打弯,连杆的各端头与连接件的延伸片通过铆钉形成可旋转铆接。
所述的连接件为筒状或半筒状体,筒状或半筒状体上带有形成一体的延伸片,筒状或半筒状体分别套入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中、下部,并通过铆钉形成固定铆接。
所述的连接架为一带有管孔和凹槽的构件,管孔套在后支架的上部,并通过铆钉形成固定铆接,凹槽可将前支架的顶端置入其中,并通过铆钉形成可旋转铆接。
采用上述构造后,便携折叠椅通过前支架、后支架可伸缩内管的伸、缩作用,可实现折叠椅的收合与打开,即可以先将前支架与后支架沿着其可旋转铆接方向进行一次折叠,再沿着连杆的交叉可旋转铆接方向使两根前支架之间和两根后支架之间进行二次折叠,实现收合状态;也可以先沿着连杆的交叉可旋转铆接方向使两根前支架之间和两根后支架之间进行一次折叠,再将前支架与后支架沿着其可旋转铆接方向进行二次折叠,实现收合状态,并形成最小体积状态,可便于携带。
采用上述构造后,便携折叠椅通过前支架1、后支架2可伸缩内管11、21、22的伸、缩作用,可实现折叠椅的收合与打开,以收合为例,先将座架4向上提起,座架4围绕与前支架1的连接处旋转,使座架4与后支架2的连接点向下运动,并使后支架2的上部伸缩套管拉伸,此时前支架1与后支架2围绕其连接点相贴合,完成第一次折叠(如图5所示),再将两根前支架1之间和两根后支架2之间的连杆5的剪刀叉闭合,通过连杆5与前支架1、后支架2固定连接点的上、下移动,使前支架1、后支架2下部的伸缩套管拉伸,达到两根前支架1之间的贴合和两根后支架2之间的贴合,完成第二次折叠(如图3所示),实现了收合状态。也可以先通过连杆5的剪刀叉闭合,实现两根前支架1之间的贴合和两根后支架2之间的贴合(如图4所示);再通过向上提起座架4,实现前支架1与后支架2围绕其连接点相贴合,实现收合状态(如图3所示)。打开状态的操作与收合状态的操作正好相反。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折叠椅,包括前支架、后支架、连杆、座架、连接件、连接架、椅面、椅背,椅面、椅背为软质材料,椅面套入座架,椅背套在后支架上,前支架与后支架通过连接架形成可旋转连接,其特征在于前支架、后支架为中空管状体,前支架和后支架中均含有可伸缩的内管,两根前支架之间和两根后支架之间分别通过中部交叉的剪刀状连杆相连接,座架与前支架、后支架形成可旋转连接,并位于剪刀状连杆与前支架、后支架连接处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前支架为中下部带有一节可伸缩内管的中空管状体,内管的下端焊接在中空管状体的底部内壁,内管的上端从中空管状体的切断处向上滑动套接在中空管状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后支架为上部和下部各带有一节可伸缩内管的中空管状体,位于上部内管的上端焊接在中空管状体的顶部内壁,内管的下端从中空管状体的上部切断处向下滑动套接在中空管状体内;位于下部内管的下端焊接在中空管状体的底部内壁,内管的上端从中空管状体的下部切断处向上滑动套接在中空管状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座架为靠近端头部有一打弯的中空管状体,座架一端与后支架的中上部通过铆钉形成可旋转铆接,座架的中部与前支架的中上部通过铆钉形成可旋转铆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连杆为两根中部交叉相铆接并可旋转的管状实心体,每根管状实心体的中间各有一段为半截形管状实心体,在半截形管状实心体的两端各有一打弯,连杆的各端头与连接件的延伸片通过铆钉形成可旋转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为筒状或半筒状体,筒状或半筒状体上带有形成一体的延伸片,筒状或半筒状体分别套入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中、下部,并通过铆钉形成固定铆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连接架为一带有管孔和凹槽的构件,管孔套在后支架的上部,并通过铆钉形成固定铆接,凹槽可将前支架的顶端置入其中,并通过铆钉形成可旋转铆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椅,前支架和后支架为含有可伸缩内管的中空管状体,在两根前支架之间和两根后支架之间分别连接有中部交叉并可旋转的剪刀状连杆,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座架与前支架、后支架之间形成可旋转连接,椅面、椅背为软质材料,椅面套入座架,椅背套在后支架上。便携折叠椅通过前支架、后支架可伸缩内管的伸、缩作用,可实现折叠椅的收合与打开,即可以先将前支架与后支架沿着其可旋转铆接方向进行一次折叠,再沿着连杆的交叉可旋转铆接方向使两根前支架之间和两根后支架之间进行二次折叠;或先实现两根前支架之间的收合与两根后支架之间的收合,再实现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的收合。
文档编号A47C4/28GK2542141SQ0221323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7日
发明者崔宽峻 申请人:厦门革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