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65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体桌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体桌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收折的连体桌椅。
(2)背景技术以往较早期连体桌椅的设计,通常是借由脚架以固定连接方式将桌板和椅板连成一体,而无法折叠缩小所占据的体积,因此收藏时需要相当大的空间,尤其对制造业者而言,当产品数量多的时候,往往造成堆存空间大和载运次数频繁的困扰,进而增加无谓的仓储空间和运输成本,于是便有各种具备收折功能的连体桌椅被开发出来,随着收折程度及附属功效需求的不同,整体连体桌椅的构造设计便有所差异。如美国第US6,347,831 B1号案的连体桌椅,便是属于一种可在所有组成构件完全不须拆解的情况下进行收折的设计,该以往连体桌椅的构造大致如图1所示,包含有一前后延伸的水平桌板11、二直立枢装于该桌板11的前、后侧边缘处下方的平行脚架12,及二水平组装在该二脚架12顶部间的椅板13,使该二椅板13分别位于该桌板11的左、右侧。该二脚架12都具有一左右延伸的底杆121、四间隔由该底杆121往上延伸的撑杆122,及四可上下伸缩地分别套合在该等撑杆122外部的伸缩套杆123,配合图2及图3可见,其中该二位于中间的伸缩套杆123的顶端是枢装在该桌板11底部,该二位于外侧的伸缩套杆123的顶端是分别枢装在该二椅板13底部。该以往连体桌椅在正常使用情况,是如图1所示,分别借由调整该等伸缩套杆123,使该桌板11相对于该二椅板13是定位在一较远离该等脚架12的底杆121的位置,也就是桌板11较高、椅板13较低。
当不使用该连体桌椅而欲加以收折时,可如图2所示,先将整体连体桌椅颠倒摆置,变成桌板11、椅板13朝下的状态,再调整该二椅板13所对应的伸缩套杆123,使该二椅板13移动至假想线所示位置,也就是使该二椅板13的板面高度与桌板11切齐,如此每一脚架12的伸缩套杆123与桌板11、椅板13枢装处,便变成如图3所示的同轴对应状态,接着每一脚架12便可以该等伸缩套杆123的枢设部位为轴,往内靠向桌板11及椅板13进行收折,如此便可将整体连体桌椅折叠成为扁平状,以方便收藏及运输。
由该以往连体桌椅可收折的构造设计,可知其主要是将支撑桌板11、椅板13的该等脚架12,设计成具有多数支能相对于撑杆122可伸缩调整的伸缩套杆123,而在该等对应的撑杆122与伸缩套杆123的总长度调整至等长状态时,达到可同轴枢摆收折的效果。
以上便是该以往连体桌椅可收折的设计重点所在,而由于随着收折程度及附属功效需求的不同,连体桌椅的构造设计便有所差异,例如脚架在设计上不以长度可伸缩为需求,而是以固定长度作设计时,脚架可收折的相关构造便会具有极大的差异性。
(3)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调整脚架长度便可进行收折的连体桌椅。
本实用新型的连体桌椅包含有一水平桌板、二可相向收合地组装在该桌板下方的脚架、二分别组装在该二脚架的两侧顶部间的椅板,及二分别用来控制该二脚架折合动作的折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桌板具有一水平前后延伸的桌板本体,及一组装于该桌板本体底部的桌框架,该桌框架具有二前后延伸地固定于该桌板本体的一底面的间隔固定杆,及两对分别平间隔枢装在该二固定杆的两相反端部间的内、外枢杆。
该二脚架可以所对应外枢杆为轴往靠近该桌板的方向相向枢摆收合,每一脚架具有一左右延伸的底杆、至少一直立连接于该底杆与所对应外枢杆中间部位间的桌撑杆,及分别直立连接在该底杆的两相反端上且长度比该桌撑杆短的椅撑杆。
该二椅板是前后水平延伸地分别组装在该二脚架的同侧椅撑杆上,而位在该桌板两侧下方,每一椅板具有一椅板本体,及一组装在该椅板本体底部的椅框架,该椅框架的两相反端是分别供所对应二椅撑杆的顶端可前后滑移地组装其上。
该二折合机构是分别可折合地装设在每一对相对应的内枢杆与脚架间。借此,当折合该二折合机构时,可同时连动该二脚架以所对应外枢杆为轴往桌板、椅板枢摆叠靠,靠合期间该等椅撑杆在越靠近椅板时,每一椅撑杆的顶端是越往所对应椅板的中间滑移,并连动椅板对应端逐渐往与桌板等高的位置移动。
(4)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连体桌椅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以往连体桌椅的一立体图;图2是该以往连体桌椅以一桌板朝下摆置时的一正面视图;图3是该以往连体桌椅收折期间的一底视立体图;图4是一局部分解的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连体桌椅的一实施例;图5是该实施例的一底视立体组合图;图6是该实施例的一脚架与一椅框架结合部位的一底视放大立体组合图;图7是该实施例在收折期间的一底视立体图;图8是该实施例完成收折时的一底视平面图;图9是图4中的一折合机构的一局部立体放大体,说明该折合机构是处于一未折合状态;图10是图9中该折合机构的一立体分解图;图11是一类似于图9的视图,说明该折合机构在一折合过程的状态;图12是图4中该等折合机构及其相关部位的一折合过程的组合侧面视图,其中的二椅板与所对应的椅撑杆已被移除。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连体桌椅的一实施例包含有一水平设立的桌板2、二可相向收合地组装在该桌板2下方的脚架3、二分别组装在该二脚架3的两侧顶部间的椅板4,及二分别用来控制该二脚架3折合动作的折合机构5。该桌板2具有一水平前后延伸的桌板本体21,及一组装于该桌板本体21底部的桌框架22,该桌框架22具有二前后延伸地固定于该桌板本体21的一底面的间隔细长固定杆221,及两对分别平间隔枢装在该二固定杆221的两相反端部间的内、外枢杆222、223。该二脚架3分别直立组装在该桌框架22的二外枢杆223下方,并可以所对应外枢杆223为轴往靠近该桌板本体21的方向相向枢摆收合,每一脚架3具有一左右延伸用来平贴地抵靠在一地面上的底杆31、二直立地固定于该底杆31与所对应外枢杆223的中间部位间的桌撑杆32、二分别由该底杆31的两相反端往上延伸的椅撑杆33,及二分别固定在该二椅撑杆33顶端的滑座34。每一滑座34具有一固接于所对应椅撑杆33顶端的滑座本体340、二同体延伸于该滑座本体340边缘的间隔枢耳341,及一可穿插于该二枢耳341间且两端往外突伸的插销342。配合图5可见,该二椅板4是前后延伸地分别组装在该二脚架3的同侧椅撑杆33顶部,每一椅板4具有一椅板本体41,及一固定组装在该椅板本体41底部的椅框架42,该椅框架42具有二前后延伸并固定在椅板本体41的一底面的间隔固定杆421、两对分别固接于该二固定杆421两相反端部相向面的平行滑轨422,及一前一后固定于该二固定杆421的中间部位间的二间隔扣夹424。由图6可见,该二滑轨422都具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轨槽423,用来分别供所对应椅撑杆33顶端所装设的滑座34可前后滑移地组装其上,组装时该滑座34的插销342两端是穿伸于所对应的二滑轨422的轨槽423内,而能以该插销342沿轨槽423的延伸方向滑动位移,该插销342可借由两端扣装C型扣环一类的限位元件,以防止插销342轴向位移。该二扣夹424是用来供收折的该等脚架3嵌扣定位,其定位情形容后说明。
由图4可见,该二折合机构5是分别可折合地装设在每一对相对应的内枢杆222与脚架3间。每一折合机构5具有一枢轴50、由上而下斜向延伸且部份长度相并叠的一第一折合片51与一第二折合片52,及一螺接件53。该二折合片51、52相并叠部位的一端是相枢接、另一端是受该螺接件53可松解地同时螺穿固定,而能防止意外收折。
配合图5及图7所示,当折合该二折合机构5时,可同时连动该二脚架3以所对应外枢杆223为轴往桌板本体21与椅板本体41枢摆叠靠,每一脚架3中该等长度较短的椅撑杆33由直立状态靠往该桌板本体21而逐渐呈水平状态时,其滑座34是由滑轨422外端往内端滑移,同时椅板本体41对应端也会被连动而逐渐往与桌板本体21等高的位置移动,也就是滑座34在收折期间是逐渐往椅板本体41的中间部位靠近、椅板本体41对应端是逐渐往与桌板本体21等高的位置移动,滑座34移动的距离便是桌撑杆32与椅撑杆33的长度差,相对地,滑轨422上所开设的前述轨槽423的长度,至少要略大于桌撑杆32与椅撑杆33的长度差,以确保整体脚架3可水平贴靠于桌板本体21和椅板本体41底面。
当该二脚架3收折叠合在桌板2、椅板3底部时,是如图8所示,不只整体脚架3叠靠于桌板2与椅板4底部,该二脚架3的该等椅撑杆33并分别嵌扣入该二椅框架42的该等前、后对应的扣夹424内而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体桌椅的构造设计中,借由椅板4底部预设滑轨422,使该等具有固定长度的桌撑杆32与椅撑杆33的脚架3,能利用其椅撑杆33顶端位置的滑移变化,达到收折的效果,而不必如前述以往连体桌椅设计,须利用该等脚架12设计成具有多数支能相对调整长度的撑杆122与伸缩套杆123,来达到可收折的效果。
以上便是本实用新型连体桌椅中脚架3可收折的运作说明,以下续针对用来防止该等脚架3意外收折的折合机构5的细部构造与运作详加说明。
配合图4及图9所示,每一折合机构5中该枢轴50是水平地枢装在所对应脚架3的该二桌撑杆32近中间部位间,该第一、第二折合片51、52,是相互枢接并呈由上而下斜向延伸的直立长片状体,该第一折合片51的一上端部是固接在该内枢杆222的一中间位置,该第二折合片52的一下端部是借由固接在该枢轴50上,而与脚架3联结成枢接状态。此外,配合图9及图10可见,该第一折合片51的一下端部与该第二折合片52的一上端部是呈部份长度相并叠的状态,而分别具有相并叠的第一、第二卡接段511、521,该第一、第二卡接段511、521的一端是以一铆钉54铆设而相枢接,另一端是分别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螺孔512与一第二螺孔522,且该第二卡接段521在朝向该桌板2的一侧具有一缺口523,该第一卡接段511在朝向该桌板2的一侧具有一斜向弯折对应伸抵于该缺口523内的限位块513,以阻挡第一、第二折合片51、52相枢接部位往一远离桌板2的方向枢折。
该螺接件53具有固接一体的一螺杆部531及一帽部532。该螺杆部531是可松解地同时螺穿过该第一、第二卡接段511、521的第一螺孔521、522,使第一、第二折合片51、52无法以铆钉54为中心作枢摆,因此可防止第一、第二折合片51、52发生意外收折的情形。该帽部532是固接在该螺杆部531的一末端上,且直径远大于该螺杆部531的直径,以方便人手操作转动该帽部532而连动该螺杆部531旋转。
因此,当每一折合机构5的螺接件53同时螺穿于该第一、第二折合片51、52的第一、第二螺孔512、522时,第一、第二折合片51、52是被锁固一体,而无法以相枢接处的铆钉54为中心作枢摆折合,使得每一脚架3都无法进行收折,而可防止意外收折的情形发生。当欲折合每一折合机构5时,必须先松解该螺接件53,将其螺杆部531转动至脱离该第二折合片52的第二螺接孔522,如此第一、第二折合片51、52便不再被锁固一体,但是此时第一折合片51在朝向桌板2的一侧,是以其限位块513伸抵在第二折合片52的缺口523,因此将阻挡第一、第二折合片51、52以铆钉54为轴心往该远离桌板2的方向枢折,而只能往一接近该桌板2的方向枢折。至于该第一、第二折合片51、52折合期间的运作过程,大致如图11及图12所示,以第一、第二折合片51、52相枢接的部位往桌板2靠近位移,位移期间该第一折合片51是以所对应的内枢杆222为轴往桌板2方向枢摆、该第二折合片52的下端部是往第一折合片51的上端部折合靠近,而且该脚架3的二桌撑杆32是以所对应外枢杆223为轴往桌板本体21枢摆靠合,如此就可达将二脚架3收合平行靠拢至桌板2底面的效果。
由上述该等折合机构5的设计可见,其借由一螺接件53同时螺穿锁固于第一、第二折合片51、52,而达到防止脚架3意外收合的效果。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连体桌椅的构造设计中,借由该等椅板4底部预设滑轨422,使该等具有不同固定长度的桌撑杆32与椅撑杆33的脚架3,能利用其椅撑杆33顶端位置的滑移变化,达到收折效果,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先进。
权利要求1.一种连体桌椅,包含有一水平桌板、二可相向收合地组装在该桌板下方的脚架、二分别组装在该二脚架的两侧顶部间的椅板,及二分别用来控制该二脚架折合动作的折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桌板具有一水平前后延伸的桌板本体,及一组装于该桌板本体底部的桌框架,该桌框架具有二前后延伸地固定于该桌板本体的一底面的间隔固定杆,及两对分别平间隔枢装在该二固定杆的两相反端部间的内、外枢杆;该二脚架可以所对应外枢杆为轴往靠近该桌板的方向相向枢摆收合,每一脚架具有一左右延伸的底杆、至少一直立连接于该底杆与所对应外枢杆中间部位间的桌撑杆,及分别直立连接在该底杆的两相反端上且长度比该桌撑杆短的椅撑杆;该二折合机构是分别可折合地装设在每一对相对应的内枢杆与脚架间;该二椅板是前后水平延伸地分别组装在该二脚架的同侧椅撑杆上,而位在该桌板两侧下方,每一椅板具有一椅板本体,及一组装在该椅板本体底部的椅框架,该椅框架的两相反端是分别供所对应二椅撑杆的顶端可前后滑移地组装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桌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椅板的椅框架具有二前后延伸并固定在椅板本体的一底面的间隔固定杆、两对分别固接于该二固定杆两相反端部相向面的平行滑轨,每一滑轨具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轨槽;每一脚架还具有二分别固定在该二椅撑杆顶端的滑座,每一滑座都具有一固接于所对应椅撑杆顶端的滑座本体,及一插装于该滑座本体上的插销,该插销的两端是可前后滑移地穿伸于所对应的二滑轨的轨槽间,当每一脚架往该桌板、椅板枢摆叠靠时,每一滑座是在所对应滑轨上往所对应椅板的中间滑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体桌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椅框架还具有一前一后固定于其二固定杆中间部位间的二间隔扣夹,该二脚架收折叠靠在桌板、椅板底部时,该等椅撑杆是分别嵌扣入该二椅框架的该等前、后对应的扣夹内而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桌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折合机构具有相互枢接并由上而下斜向延伸的直立长片状第一、第二折合片,及一用来固定该第一、第二折合片的螺接件,该第一折合片的一上端部是固接在所对应内枢杆,该第二折合片的下端部是枢接在所对应脚架,且该第一折合片的一下端部与该第二折合片的一上端部分别具有相并叠的第一、第二卡接段,第一、第二卡接段的一端是相枢接、另一端是受该螺接件可松解地同时螺穿固定,且第一、第二卡接段中的一个在朝向该桌板的一侧具有一缺口,第一、第二卡接段中的另一个在朝向该桌板的一侧具有一可脱离对应伸抵于该缺口的限位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桌椅,其特征在于,每一脚架具有二间隔的桌撑杆,每一折合机构更具有一枢轴,该枢轴是水平地枢装在所对应脚架的该二桌撑杆间,折合机构的第二折合片的下端部便是借由固接在该枢轴上而与该脚架相枢接。
专利摘要一种连体桌椅,包含有一前后延伸的桌板、可相向收合且一前一后直立枢装在桌板下方的二脚架、二分别组装在二脚架两侧顶部间的椅板。每一脚架具有一左右延伸的底杆、一由该底杆往上延伸并枢接于桌板的桌撑杆,及二分别直立连接在底杆的两相反端且比桌撑杆短的椅撑杆,该二椅板是前后延伸地分别组装在该二脚架的同侧椅撑杆上,每一椅板具有一椅板本体,及一组装在该椅板本体底部的椅框架,椅框架两端是分别供所对应二椅撑杆顶端可前后滑移地组装其上。借此,两脚架收折时是以其与桌板枢接处为轴往桌板、椅板枢摆叠靠,靠合期间该等椅撑杆在越靠近椅板时,每一椅撑杆的顶端是越往所对应椅板的中间滑移,并连动椅板对应端逐渐往与桌板等高的位置移动。
文档编号A47B3/14GK2574514SQ02259408
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8日
发明者曾春荣 申请人: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