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43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尤其是该管形锁具于上锁状态下,由门内侧可利用直接压控把手方式,使该管形锁具的锁闩所设锁舌可被驱动形成解闩的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3所示,为台湾公告号为322086的锁体的锁控结构专利,其主要利用内侧把手91的锁钮911转动,或由外侧把手92以钥匙带动锁心962使锁扣杆93旋转,由锁扣杆93的凸块931依带动轴94所设斜块941的斜面移动,当该凸块931爬升在斜块941的斜面顶部,用以顶推止动板95移动,止动板95的齿951可以卡入在外侧把手92面盘96的止动槽961,形成外侧把手92上锁不可转动,需正确钥匙经由锁心962带动锁扣杆93旋转复位,或藉由转动内侧把手91,以驱动带动轴94旋转,使锁扣杆93的凸块931进入斜块941的斜面槽底部,使止动板95离开面盘96的止动槽961,形成开锁的解闩,该带动轴94为一方管连结内、外侧把手91、92,因此该结构无法应用于另设有一辅助锁的连动锁机构,因为当外侧把手92在未上锁情形下被旋转时,将带动带动轴94旋转而误将辅助锁开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该管形锁具于上锁状态下,由门内侧是可利用直接压按把手方式,使该管形锁具的锁闩所设锁舌可以被驱动形成解闩,而在解锁状态下,该内侧、外侧把手可以各自被转动,使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辅助锁的连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一内侧把手、一外侧把手各由一壳座形成固定,并供一把手定位旋转,该内侧把手具有一旋钮及非正圆的一组接孔,该外侧把手具一轴管,该轴管结合有一复位元件及一复位簧,该外壳座可以被一饰盘组罩盖,该饰盘组设有至少一卡掣孔,该复位元件设有一中心孔及一容置槽,将一锁控机构的一第一带动管一端结合在该内侧把手的组接孔,该第一带动管另端设一嵌合部与一第二带动管一端的一嵌合部选择形成嵌合或分开,该第二带动管另端外周边设至少一缺槽,并于端面设至少一卡槽,形成该卡槽的壁各具有一斜壁,该第一及第二带动管可供一锁扣杆贯穿,且该锁扣杆由一凸出物嵌合在该第一带动管的一导槽,该锁扣杆的该端与该内侧把手的旋钮结合,锁扣杆另端与该外侧把手的锁心组相结合,锁扣杆设有凸出的导块供一止动板、一补强板套置,该止动板、补强板受一第一弹性元件的顶推,使其上的至少一卡块与该饰盘组的至少一卡掣孔恒有分开的力量,该锁扣杆亦受一第二弹性元件顶推使该第一及第二带动管的嵌合部恒有分开的力量,该锁扣杆设至少一导块可以卡在第二带动管的至少一卡槽或沿该卡槽的斜壁爬升至该第二带动管的端面,以介于该第二带动管与止动板之间,该止动板具有至少一脚可与该第二带动管的至少一缺槽相卡合或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克服了公知技术中的诸多缺陷,该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于形成上锁或解锁状态时,由该门板内侧对把手直接压按,即可使该管形锁具及另一辅助锁同时解闩,而在解锁状态下,该内、外侧把手可以各自转动并带动其不同的带动管旋转,本实用新型除可直接用作一般单独的锁具外,亦可适用于具有辅助锁的连动机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控机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且形成未上锁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4-4线的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5-5线的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成上锁状态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7-7线的剖面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8-8线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所示成解闩状态的动作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辅助锁连动机构的组合侧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10中11-11线的剖面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10所示的上锁状态示意图;图13为公知锁体的锁控结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1、内侧把手 10、把手座11、把手 12、旋钮 13、组接孔14、内壳座 15、复位弹簧 16、压板 161、组接孔2、外侧把手21、外壳座 22、饰盘组221、螺孔柱管 222、轴孔 223、卡掣孔23、把手 231、锁心组 232、轴管 233、长槽 24、钥匙25、复位元件 251、中心孔 252、容置槽26、复位簧 3、锁闩31、带动轮 32、锁舌 4、锁控机构41、第一带动管 411、导槽412、嵌合部 413、管孔 42、第二带动管 421、嵌合部422、缺槽423、卡槽424、斜壁 425、直壁 426、端面 43、锁扣杆431、凸出物 432、导块 433、固定件44、止动板 441、卡块442、止块443、贯穿孔 444、脚45、补强板 451、卡块452、贯穿孔 46、第二弹性元件 47、第一弹性元件5、辅助锁51、锁扣杆 52、锁舌 6、连动机构61、连动板 62、凸轮92、内侧把手 911、锁钮 92、外侧把手 93、锁扣杆 931、凸块
94、带动轴941、斜块95、止动板96、面盘961、止动槽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管形锁具由一内侧把手1、一外侧把手2、一锁闩3及一锁控机构4所构成。
该内侧把手1可由一内壳座14由门板内侧装设在门板所开设的组装孔,该内壳座14可以供一把手座10结合,该把手座10供一把手11枢接作定位旋转,该把手座10设有一复位弹簧15供该把手11旋转后复位,该把手11的中心轴上有可作上锁控制的一旋钮12及非正圆的一组接孔13,该组接孔13可以供该锁控机构4的一第一带动管41一端卡合,使该第一带动管41可被该内侧把手1的把手11驱动旋转,该内侧把手1亦可以不设置该内壳座14,而直接由该把手座10固定在门板的组装孔。
该外侧把手2可由一外壳座21由门板外侧装设在门板所开设的组装孔,且由一饰盘组22罩盖在该外壳座21,该饰盘组22的螺孔柱管221供来自内侧把手1的定位元件予以固定,该饰盘组22具有一轴孔222可以供把手23枢接旋转,且该把手23有一锁心组231,该锁心组231可以被钥匙24作解闩的开启,该外侧把手2由其一轴管232及二长槽233结合有一复位元件25及一复位簧26,当对该把手23旋转的力量消失时,该把手23可被该复位元件25及复位簧26驱动旋转而复位。
该锁闩3由其二侧各设一带动轮31以分别供锁控机构4的第一带动管41、第二带动管42一端卡合,使该第一带动管41、第二带动管42可以分别带动该带动轮31旋转,以使该锁闩3的锁舌32可以作伸出及缩入动作,用以控制该门板的开闭。
请参照图1、2所示,该锁控机构4包含一第一带动管41、一第二带动管42、一锁扣杆43、一止动板44、一补强板45、一第一弹性元件47及一第二弹性元件46。
该第一带动管41一端卡合在内侧把手1的组接孔13内,且该端设有一导槽411,该第一带动管41另端卡合在锁闩3的其中一带动轮31,且该端的第一带动管41设有嵌合部412,该嵌合部412可如图所示形成山状的榫,该第一带动管41具有中空的管孔413。
该第二带动管42一端卡合在锁闩3的另一带动轮31,且该端的第二带动管42设有嵌合部421,该嵌合部421可以与第一带动管41的嵌合部412相嵌合或分开,该嵌合部421可以如图所示形成山谷形状的槽,该第二带动管42的另端形成控制部,该控制部包含在形成圆柱外周的缺槽422,在该第二带动管42控制部端面426的一对卡槽423,该每一卡槽423的二侧分别向外延伸一斜壁424及一直壁425,为使该第二带动管42沿一定的中心旋转,该第二带动管42可以由其控制部的圆柱外周枢接于复位元件25的中心孔251成相吻合的旋转。
该锁扣杆43贯穿该第一带动管41、第二带动管42,且一端与内侧把手1的旋钮12相结合,使该锁扣杆43可以被旋钮12旋动,而该锁扣杆43的另端与外侧把手2的锁心组231相结合,使该锁扣杆43可以被锁心组231带动旋转,该锁扣杆43用梢等凸出物431嵌合在第一带动管41的导槽411,使该锁扣杆43与第一带动管41可以作有限角度内的相对旋转,二者可作同步的纵向移动,该锁扣杆43上设有一对凸出的导块432,该导块432可以卡入在第二带动管42的卡槽423,或沿该卡槽423一侧的斜壁424爬升至该控制部的端面426,使该锁扣杆43可以对第二带动管42作纵向的移动,以引拉该第一带动管41与第二带动管42的嵌合部412、421作相嵌合或分开,该锁扣杆43靠近设导块432的一端可以供止动板44、补强板45套置,且以固定件433限制该止动板44、补强板45不脱出。
该止动板44套置在锁扣杆43的一端,且由一对凸出的卡块441可以与复位元件25的容置槽252或饰盘组22的卡掣孔223相卡合或分开,该止动板44本身设有一贯穿孔443供锁扣杆43通过,控制该锁扣杆43旋转的角度,在该止动板44的贯穿孔443周边表面设有多个止块442,该多个止块442间形成的凹位具有可以供锁扣杆43的导块432卡接停止的定位作用,该止动板44具有竖立的脚444,该脚444可与第二带动管42的缺槽422相卡合。
该补强板45套置在锁扣杆43的一端,且被固定件433限制不可脱出,该补强板45设有一对卡块451,该卡块451可与复位元件25的容置槽252或饰盘组22的卡掣孔223相卡合或分开,该补强板45设有一贯穿孔452可以供锁扣杆43通过及旋转。
该第一弹性元件47及第二弹性元件46形成同心的套置于把手23的轴管232内,其一端各顶接在把手23的轴管232内凸出物,该第二弹性元件46另端顶接在锁扣杆43的固定件433,使该锁扣杆43顶推第一带动管41,并使该第一带动管41与第二带动管42的嵌合部412、421恒有分开的力量,该第一弹性元件47则顶推补强板45,使该补强板45及止动板44恒有离开饰盘组22所设卡掣孔223的力量。
请参照图3、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及形成未上锁的示意图,此时,该锁扣杆43受第二弹性元件46的顶推,使该第一带动管41与第二带动管42的嵌合部412、421形成分开,且该锁扣杆43的导块432位于该第二带动管42的卡槽423槽底位置,以及该补强板45及止动板44受第一弹性元件47的顶推而离开饰盘组22所设卡掣孔223,此时,该管形锁具可以由内侧把手1的把手11经由第一带动管41带动锁闩3的带动轮31旋转,以使锁闩3的锁舌32可被引拉缩入,作门板的开启,或由外侧把手2的把手23经由结合在轴管232的长槽233,使该止动板44可以旋转,由于该止动扳44的脚444卡在第二带动管42的缺槽422,因此该止动板44可带动第二带动管42旋转,该第二带动菅42可带动锁闩3的带动轮31旋转,以使锁闩3的锁舌32可被引拉缩入,作门板的开启。
请参照图6、7、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组合且形成上锁的示意图,该锁扣杆43被旋转90°,该锁扣杆43的导块432一侧由该第二带动管42的卡槽423槽底位置沿该斜壁424爬升至第二带动管42的端面426,使该导块432填置在该第二带动管42与止动板44间,该第一带动管41受锁扣杆43的引位,使该第一带动管41与第二带动管42的嵌合部412、421相嵌合,该补强板45及止动板44迫压第一弹性元件47及第二弹性元件46,使其卡块451、441进入在饰盘组22的卡掣孔223位置,如图7、8所示,形成上锁作用,因此,欲转动外侧把手2的把手23时,将因该卡块451、441卡在饰盘组22的卡掣孔223,使其轴管232无法旋转。
请参照图9所示,为该管形锁具在上锁状态下欲作解闩的示意图,该外侧把手2需要用正确钥匙经由锁心组231带动锁扣杆43旋转,或由内侧把手1压按把手11,如此该第一带动管41、第二带动管42可同时被把手11直接驱动,并同时带动锁扣杆旋转,使原本重直状态的锁扣杆43旋转大约70°而变成横向状态,如图8所示,当把手11被释于而复位为水平状态时,将带动该第一带动管41及第二带动管42复位,但该锁扣杆43因其导块432被该止动板44的止块442阻挡而停留在接近水平状态,待第二带动管42复位至一角度使其缺槽422对准该止动板44的脚444时,该锁扣杆43的导块432亦同时对准该第二带动管42的斜壁424,而且受第二弹性元件46的顶推滑入至该卡槽423,形成该第一带动管41及该第二带动管42的嵌合部412、421分离,同时该第一弹性元件47亦顶推该补强板45,使卡块451及止动板44的卡块441离开该饰盘组22的卡掣孔223,而恢复解闩状态。
请阅图10、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在具一辅助锁5的一连动机构6的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座10置换成一连动机构6,该连动机构6下侧设有孔供该把手11枢接旋转,上侧另结合一辅助锁5,该把手11的中心轴上结合一压板16,该压板16设一组接孔161供该第一带动管41穿设并连动旋转,该压板16可压迫一连动扳61下降并由该连动板61的上缘压迫一凸轮62旋转,该凸轮62带动一结合于其中心的锁扣杆51旋转,由该锁扣杆51可带动该辅助锁5的一锁舌52缩入,因此该锁控机构4处于静闩状态时,该第一、二带动管41、42分离,如图10所示,该把手11被旋转时可同时将锁闩3的锁舌32及辅助锁5的锁舌52同时缩入于门板侧边,以开启门板,当本实用新型在解锁状态而该辅助锁5处于上锁状态,对该外侧的把手23旋转时,由于该第一、二带动管41、42的嵌合部412、421呈分离,所以该把手23的旋转仅能带动该第二带动管42旋转使该锁闩3的锁舌32缩入,但无法带动该辅助锁5的锁舌52缩入,因此门板仍处于上锁状态无法被开启,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再请参阅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10实施例的上锁状态示意图,该锁控机构4受旋钮12或锁心组231的旋转带动锁扣杆43旋转形成上锁,当欲解闩时,藉由对把手11的旋转可同时带动第一、二带动管41、42转动,使第一带动管41对锁闩3及辅助锁5作用使锁舌32、52缩入门板侧缘而可以开启门板,并由第二带动管42的旋转使外侧把手23形成解闩,详细动作请参考前述对图9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于形成上锁或解锁状态时,由该门板内侧对把手直接压按,即可使该管形锁具及另一辅助锁同时解闩,而在解锁状态下,该内、外侧把手可以各自转动并带动其不同的带动管旋转,使本实用新型除可直接用作一般单独的锁具外,亦可适用于具有辅助锁的连动机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对本领域普通专业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变化,惟此等变化例,都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内侧把手,其具有供把手定位旋转的把手座,该把手具有一旋钮及一非正圆的组接孔;一外侧把手,其具有一固定在一门板的饰盘组,该饰盘组设有供把手的轴管作定位旋转的轴孔,该把手设有一锁心组,该轴管结合有一复位元件及一复位簧,该饰盘组设有至少一卡掣孔,上述复位元件设有一中心孔及一容置槽;一锁控机构,其具有一第一带动管,该第一带动管一端设置在上述内侧把手的组接孔,该第一带动管另端设有与第二带动管一端的嵌合部作嵌合或分开的嵌合部,该第二带动管另端外周边设有至少一缺槽,其端面设有二卡槽,形成该卡槽的壁各具有一斜壁,该第一及第二带动管可供一锁扣杆贯穿,且该锁扣杆由一凸出物嵌合在该第一带动管的一导槽,该锁扣杆的一端与该内侧把手的旋钮结合,锁扣杆另端与该外侧把手的锁心组相结合,该锁扣杆设有凸出的供一止动板套置的导块,该止动板受一第一弹性元件的顶推,其上的至少一卡块与饰盘组的至少一卡掣恒分开,该锁扣杆亦受第二弹性元件顶推,该第一带动管与第二带动管的嵌合部恒分开,该锁扣杆的至少一导块可卡在第二带动管的至少一卡槽或沿该卡槽的斜壁爬升至该第二带动管的端面,其介于该第二带动管与止动板间,该止动板具有至少一脚可与该第二带动管的至少一缺槽相卡合或分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止动板与第二带动管的端面抵接面设有多个止块,该止块间形成供锁扣杆的导块抵接以形成定位作用的凹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扣杆设有一令该止动板套在锁扣杆上不会脱落的固定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止动板及第一弹性元件间设有一补强板,该补强板的中心设有一供锁扣杆通过的贯穿孔,该补强板外缘凸伸有至少一可进入或离开饰盘组卡掣孔的卡块。
专利摘要一种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其一内侧把手、一外侧把手各由一壳座形成固定,供一把手定位旋转,该内侧把手具有一旋钮及非正圆的组接孔,该外侧把手具有一轴管,该轴管结合有一复位元件及一复位簧,一锁控机构的一第一带动管一端结合在该内侧把手的组接孔,该内侧、外侧把手则各可藉由一锁扣杆驱动该锁控机构的第一带动管及一第二带动管,使该第一及第二带动管可由一组嵌合部作嵌合或分开。本实用新型的管形锁具直接解闩结构除可直接用作一般单独的锁具外,亦可适用于具有辅助锁的连动机构。
文档编号E05B55/00GK2658315SQ20032010274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1日
发明者黄莲溪, 林俊成 申请人: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