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可调的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41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度可调的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室或家庭用的折叠桌,特别是一种可方便调节高度的折叠桌。
背景技术
无论在办公室或是家庭中,经常会用到折叠桌。在办公室,可用于放置一些常用的小物品,或用作茶几,或用于讨论问题时临时放置讨论所用的文稿、图纸、笔,等等;在家庭中,可用于个人学习、工作、熨衣服,以及可用于放置一些日常小物品。总之,折叠桌的结构设计特点应为小巧轻便、易于折叠收藏和便于随意搬动。
现有的折叠桌均具有使桌腿可折叠的结构,主要有两种结构第一种通过两个桌腿架竖直地固定于桌面下表面的两侧,而两个桌腿架可向桌面的中部折叠;另一种是桌腿架由互相交叉的桌腿组成,从而形成可折叠结构。对于进行折叠操作的过程而言,上述第一种折叠桌显然不如第二种折叠桌简便,因此大多数折叠桌采用第二种结构。
上述两种折叠桌在实现对其高度的调节时,通常在桌腿上采用可伸缩的套管结构,这种伸缩结构具有以下缺点第一,伸缩结构使桌腿具有重叠部分,从而增加了所用的材料,提高了制造成本;第二,伸缩套管在调节到所需高度时,需要对该状态进行固定,该固定结构受力较大,易损坏;第三,由于四个桌腿必须分别调节高度,因此操作麻烦;第四,采用交叉式桌腿的折叠桌,由于其桌腿在使用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如果桌腿又同时采用伸缩套管,将增大固定结构受力的复杂性,从而大大减低其受力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高度可调的折叠桌,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调节高度的折叠桌由于其高度调节结构采用桌腿上的伸缩套管结构,因而使桌腿的制造需要使用更多的材料,从而造成成本较高的缺点。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在于克服该桌腿伸缩套管于固定结构处受力较大,易损坏的缺点。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克服了现有的可调节高度的折叠桌调节高度时其四个桌腿必须分别进行调节、从而增加了操作复杂性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桌面和连接于桌面下方的桌腿支撑架,桌腿支撑架包括第一“冂”形杆体和第二“冂”形杆体,第一“冂”形杆体的两个支撑脚和第二“冂”形杆体的两个支撑脚分别对应进行可转动的交叉连接,第一“冂”形杆体的水平杆枢接于桌面下表面的一侧,桌面下表面的另一侧固定有调节块,调节块下部边缘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可容纳第二“冂”形杆体的水平杆的容置槽,调节块上设有压杆,压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桌面下表面,压杆上设有可使其紧靠调节块下部边缘的扭簧。
所述的调节块有两块,各调节块上的容置槽一一对应,所述的压杆位于两调块之间。
所述的压杆的长度长于调节块的长度,且其自由端略向下弯折。
所述的压杆为“T”形,其横杆部分的两端枢设于桌面下表面,所述的扭簧套设于“T”形压杆的横杆上,该扭簧的一延伸端顶靠于桌面下表面,另一延伸端勾挂于“T”形压杆的纵杆下方。
所述的容置槽靠桌面边缘一侧的侧壁为接近竖直面,而靠近桌面中心一侧的侧壁为倾斜面。
调节滑块靠近桌面中心的一端下部为倾斜面。
调节滑块与桌面一体成型。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可调节高度的折叠桌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调节高度时,只需向下拉动压杆的端部,使”T”形压杆的纵杆向下翻转,然后根据需要将第二“冂”形杆体的水平杆从调节块的一个容置槽中移动到另一个容置槽中,再放开扳手,使”T”形压杆的纵杆重新回复到顶靠于调节块下部边缘的位置,以将第二“冂”形杆体的水平杆固定于容置槽中。可见,该操作比起以往的可调节高度的折叠桌,对调节高度的操作大大简化。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冂”形杆体和第二“冂”形杆体均为一个整体,因而能够承受较大的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中高度调节至最高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中高度调节至某一高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T”形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5,包括桌面1和连接于桌面1下方的桌腿支撑架2,桌腿支撑架2包括第一“冂”形杆体21和第二“冂”形杆体22,第一“冂”形杆体21由水平杆213和与之一体成形的两个支撑脚211和212组成,在两个支撑脚211和和212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214;第二“冂”形杆体22由水平杆223和连接于其两端的两个支撑脚221和222组成,在两个支撑脚221和和222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224;第一“冂”形杆体21的支撑脚211和第二“冂”形杆体22的支撑脚221在大致于中部位置通过枢轴进行可转动连接,第一“冂”形杆体21的支撑脚212和第二“冂”形杆体22的支撑脚222在大致于中部位置同样通过枢轴进行可转动连接,并且,第一“冂”形杆体21的支撑脚211和212位于第二“冂”形杆体22的支撑脚221和222之间,第一“冂”形杆体21于转动连接处上方的部分略长第二“冂”形杆体22于转动连接处上方的部分。
桌面1下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枢接部11,另一侧设有第二枢接部12,第一“冂”形杆体21的水平杆213通过第一枢接部11可转动地枢设于桌面1下表面,桌面1下表面的另一侧固设有两平行的调节块3,该调节块3与桌面1一体成型,该调节块3的长度方向与桌面1的长度方向一致,两调节块3下部边缘沿长度方向分别排列有若干一一对应且可容纳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的容置槽31,调节块3上设有“T”形的压杆4,“T”形的压杆4位于两调节块3之间且与两调节块3平行,“T”形的压杆4包括横杆41和纵杆42,其横杆41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枢接部12,其纵杆42可将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压靠于容置槽31中。“T”形的压杆4的纵杆42靠横杆41处设有一长条形通孔421,“T”形的压杆4的横杆41上套一扭簧5,该扭簧5的一延伸端51顶靠于桌面1的下表面,另一延伸端52卡扣于“T”形的压杆4的纵杆42上的长条形通孔421上,由于该扭簧4扭力的作用,“T”形压杆4的纵杆42得以将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压靠于容置槽31中,因而,“T”形压杆4纵杆42可将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压靠于调节块3下部连缘的任一个容置槽31中,从而使桌腿支撑架2能够支撑桌面1。
压杆4的纵杆42的长度长于调节块3的长度,且其自由端420略向下弯折。
调节块3的容置槽31靠桌面1边缘一侧的侧壁为接近竖直面,而靠近桌面1中心一侧的侧壁为倾斜面,该种结构于调节高度时便于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从容置槽320中滑出,也有利于桌腿支撑架2更好地支撑桌面1。调节块3靠近桌面中心的一端32下部为倾斜面。
该折叠桌在调节高度时,只需向下扳动压杆4的纵杆42自由端420向下弯折的部分,使“T”形压杆4的纵杆42向下翻转,然后根据需要将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从调节块3部的一个容置槽31中移动到另一个容置槽31中,再放开压杆4的纵杆42自由端420,使“T”形压杆4的纵杆42在扭簧5的扭力作用下重新回复到顶靠位置,以将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固定于调节块3的容置槽31中。
同理,在折叠该折叠桌时,向下扳动压杆4的纵杆42自由端420向下弯折的部分,使“T”形压杆4的纵杆42向下翻转,将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从调节块3的容置槽31中脱离,使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向第一“冂”形杆体21的水平杆213靠拢,以折靠于桌面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通过非创造性的改动而轻易地得出其它类似结构,如可将第一“冂”形杆体21的支撑脚211和212设计成位于第二“冂”形杆体22的支撑脚221和222的外侧;也可通过简单的改动,使该个人桌折叠时,使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向远离第一“冂”形杆体21的水平杆213的方向折叠。而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思想在于通过调节个人桌交叉桌腿之间的夹角来实现调节个人桌的高度。
权利要求1.高度可调的折叠桌,包括桌面和连接于桌面下方的桌腿支撑架,桌腿支撑架包括第一“冂”形杆体和第二“冂”形杆体,第一“冂”形杆体的两个支撑脚和第二“冂”形杆体的两个支撑脚分别对应进行可转动的交叉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冂”形杆体的水平杆枢接于桌面下表面的一侧,桌面下表面的另一侧固定有调节块,调节块下部边缘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可容纳第二“冂”形杆体的水平杆的容置槽,调节块上设有压杆,压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桌面下表面,压杆上设有可使其紧靠调节块下部边缘的扭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块有两块,各调节块上的容置槽一一对应,所述的压杆位于两调块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的长度长于调节块的长度,且其自由端略向下弯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为“T”形,其横杆部分的两端枢设于桌面下表面,所述的扭簧套设于“T”形压杆的横杆上,该扭簧的一延伸端顶靠于桌面下表面,另一延伸端勾挂于“T”形压杆的纵杆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槽靠桌面边缘一侧的侧壁为接近竖直面,而靠近桌面中心一侧的侧壁为倾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折叠桌,其特征在于调节滑块靠近桌面中心的一端下部为倾斜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折叠桌,其特征在于调节滑块与桌面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高度可调的折叠桌,包括桌面和连接于桌面下方的桌腿支撑架,桌腿支撑架包括第一“冂”形杆体和第二“冂”形杆体,第一“冂”形杆体的两个支撑脚和第二“冂”形杆体的两个支撑脚分别对应进行可转动的交叉连接,第一“冂”形杆体的水平杆枢接于桌面下表面的一侧,桌面下表面的另一侧设有一“T”形调节杆件,该“T”形调节杆件的横杆枢接于桌面下表面,其纵杆上部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可容纳第二“冂”形杆体的水平杆的容置槽,“T”形调节杆件的横杆上套设有可使其纵杆紧靠于桌面下表面的扭簧。本实用新型调节高度的方式比以往个人桌调节高度的方式大大简化。
文档编号A47B3/00GK2659220SQ20032010731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1日
发明者冷鹭浩 申请人:冷鹭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